◎阿多尼斯
你不要说:一颗鸟巢
是我们童年的家。
那些鸟蛋,与春风相遇,
打开你混沌的世界,上路
像在一部经里,打开自己,
而佛和众生,都是我们的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 1930年生于叙利亚海边一个叫卡萨宾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贫困的农民,血液里却流淌着阿拉伯民族对诗歌的热爱,艺术基因传递给了子女:长子阿多尼斯成了诗人,一个女儿成了画家。
◎波德莱尔
你渴望诗篇,是爱,是性,是独木桥
睁大眼睛时,看到我在裸体
我纳闷:这诗篇
你怎么写下去
后来,你把我的身体当做抄纸
没有用毛笔
只是用你的剑,或犁铧
在土壤上播种,我间或感到
性,太奇妙
◎里尔克
你把“玫瑰献身于太阳。”
你把爱献给了我,
我怎么让春风吹落,
泥土是你我的婚床,
入洞房前你说:你回不去的
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詹姆斯•赖特
让“一棵树的灵魂开始移动”
让风抓住叶片的美好
让记忆抓住黑暗的美好
让活着的人们抓住死去的美好
这一次,你记得灵魂跟在身后
詹姆斯•赖特,美国诗人,曾师从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后与罗伯特•勃莱一起创建“深度意象”诗歌流派,深受中国唐朝王维等诗人的影响,其诗歌神秘、细腻、飘逸而生动,对自然和人性的关注使其诗颇具“天人合一”之美。“深度意象”派成为美国战后反学院派诗歌的主要阵地。他的诗集《树枝不会折断》是20世纪60年代最有影响的诗集之一,诗歌中新颖的实验品质让评论界迷惑又震惊。他的《诗歌集》于1972年获得普利策诗歌奖
★重来品经声
(游塔尔寺)
“看吧,经筒转动,白鸽祈福”
我到塔尔寺时,阳光正好
几只白鸽子落羽金顶上
只因天然的造化,佛归其位
各坐莲花台,给众生诵经
诵经需要漫长的苦度
这千百年来的温度没有止息
现在可否传到更多人心里
我说:“施主,你须流汗与坚定
想接佛下凡,得绕塔而行”
我说这话,坚信佛会照亮心灵
甘愿让众多心灵抹黑赶路
我也看到,红衣喇嘛簇拥活佛
踩过的脚印长成菩提树
下落的种子开成最美的花朵
★天堂寺
有种回家的感觉
八瓣莲花上建造的红房子
八幅宝轮上覆盖的天空
八种吉祥徽营造的图案
给人间生存赋予重生的含义
所以,有人从这里走过时
点燃柏芝香篆;烟从花蕊升起
到达莲花八瓣上;风从莲瓣升起
到达人们心脏八部上;最初的人
赋格了时间、死亡和人的信仰
追求信仰,是想要回家人的心事
而他不知佛只想两字:生与死
只想两个去处:天堂和地狱
★她的名字叫扎隆沟
不过是一副潦草画
不过是一个流浪汉
粗野到不修任何边幅
也没有可以叙述的故事
只在云山深处放养白牦牛
只在潦草的章法里摆三重瀑布
只在粗糙的山水画上栽种草木
且不分种姓贵贱的建立了大家族
只在漫山遍野铺垫真实场景
只在猝不及防地唤醒狂风暴雨
只在上游与下游之间
酝酿一场排山倒海的山洪爆发
想必她的内涵就如此
自然豪放到容纳天地万物
她本身是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
并不是装腔作势的美学家
她能保持有原始状态的爱
借助野花,动物和不知种姓的生物
顶住纪元的变迁和地质的侵蚀
她留下物种,也留下自然的神
★分执的纯叙述
进入塔尔寺
僧人点票,美女恨眼
(解说服务员驱离游客
而游人拥挤无法离开)
步入宗喀巴解脱大殿前
清风摇铃,白鸽念咒
(几只白鸽落在殿顶
咕咕叫,却不闻诵经声)
爬到半山坡,有女问我
“树木垂立山坡?还是大地”
(细察:大部分树木垂直于山坡
唯有松柏,垂直于大地)
下得山来,我才悟得
因为人们身上存在那么多俗事
明智人才去追随佛行
(松柏品行啊!不同于它类)
★从湟中到塔尔寺
到了湟中,车太拥堵
到了塔尔寺,人太多
不是车在寻找前行的路
而是路限定了车辆运行的轨迹
不是世人选择了寺院
而是佛不计较追随的人们
不是寺院选择了繁华
而是俗人打扰了胜地的宁静
不是心选择了喧嚣
而是佛给你了孤独和信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