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为人: 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他的经历和个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关他生涯的确凿事实十分富有戏剧性,有关他的名字就有许多种传说。他的志向显然是做一名不受时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种称号。作为战士,他智勇双全;作为将军,他无与伦比。在11年的奋战中,他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然而他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他珍爱荷马诗歌。他认识到了非希腊人不一定是野蛮人,这确实表现了他远比当时的大多数希腊思想家更具有远见卓识。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却目光短浅,令人瞠目。虽然他多次在战斗中冒过生命危险,但是却没有安排接班人,这是他死后马其顿帝国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亚历山大是位颇受人喜爱的人物。他对被击败的敌人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却生性凶暴残忍,极端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后争端,他亲手杀死了他的亲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 同拿破仑、希特勒一样,亚历山大对他的同代人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他在短时期的影响不如他们大概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使他的影响限制在地球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亚历山大征服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希腊和中东开化民族开始相互密切往来,因此极大地丰富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及其死后不久,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竹地尔和埃及;而亚历山大以前的希腊文化仅以缓慢的速度传入这些地区。亚历山大还把希腊的影响播及以前从未到达的印度和中亚地区。但是文化影响决不是单向传播的事。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就是这种希腊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腊特征但也深受东方影响的文化,最终对罗马产生了影响。 二、波斯战争: 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盘踞在亚洲西部伊朗高原的古波斯帝国,依靠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威力,对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古希腊诸城邦,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整个战争是分多次而间断地进行的,正式起始于公元前492年,结束于公元前449年,先后持续了32年。它是一群小国联合起来打败大国进攻的范例,是西方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典型。古希腊人在捍卫国家独立与公民自由的艰苦作战中,成功地运用了战略战术,正确地选择了攻击方向和作战地点,灵活地采取了攻防作战方法,因而提供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和教训。战争后期,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诸城邦,组成了“海上攻守同盟”,即历史学家们所称的“提洛同盟”,积极转入对波斯的战略进攻,从而使战争的性质发生某些变化。但是,这场战争对于交战双方以至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希波战争主要起因于波斯帝国的西进扩张。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人已逐步侵入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移民城邦,奴役希腊人,激起了希腊移民的不断反抗;同时,波斯帝国进而跨海进入欧洲,开始攻掠希腊北部地区,引起了希腊本土各邦的强烈不满。此后,波斯人与希腊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终于导致了双方的严重对立,引发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一场民族战争。这场战争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公元前449年,希腊和波斯在苏萨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卡利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不派军舰进入爱琴海,放弃对赫勒斯滂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但塞浦路斯岛仍交还波斯管辖。至此,延续了几十年的希波战争正式结束。波斯吞并希腊的梦想终于彻底破灭。但是,作为亚洲西部的大国和希腊的近邻,波斯仍对希腊的政局发生着重大影响。 希波战争的结局,对波斯帝国和希腊各城邦都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波斯的扩张势头由此受到了遏制,但它本身并没有遭受重大破坏,其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也没有因此动摇,和约的签订只不过限制了它对地中海和欧洲方面的发展。因此,帝国一如既往,不断加强着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并且取得不少成绩,以后还延续生存了100多年。 战争对于希腊各城邦,都有着重大意义。它们由此赢得了独立和自由,获得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机会,从而使全希腊的奴隶制政治和经济走上了全盛时期。其中,对于雅典来说,意义尤为特殊。战争使它确立了海上霸权,控制了海上的重要战略据点和商路,从而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和粮食、原料供应地,导致了奴隶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不断提高了公民的生活。战争期间,雅典富裕公民以“公益捐献”形式承担了建造军舰和装备海军的费用;第四等级公民广泛服役海军,提高了他们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便缓和了城邦各阶层的矛盾,在政治上促进了城邦制度的发展。军事胜利,经济繁荣,生活提高,政治改善,为雅典奴隶制城邦“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因此,“伯里克利时代”的出现,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三、东征印度: 这时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阿富汗,又从阿富汗穿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进军到印度河以东的海达佩斯河,和前来抗击的印度国王波拉斯夹河对峙,打了他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海达佩斯会战,彻底击溃了波拉斯的军队。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战后义释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作印度国王。尽管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波拉斯本人此后仍然对亚历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开始西归,途中他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
唯有批评不可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