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帆诗社32周年庆暨中韩文化分享会
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成功举行
与会嘉宾合影
远岸主持会议
韩少功讲话
崔东镐讲话,朴宰雨翻译
毕光明出席
潇潇出席
辞旧迎新之际,红帆诗社32周年庆暨中韩文化分享会于2018年12月29日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桂林洋校区)举行,会议由著名诗人远岸主持。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中韩文化交流与联系,促进诗歌的传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诗歌创作氛围,以诗歌留住时代脚步,以诗歌拥抱多彩世界。活动主办单位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红帆诗社携手特邀中韩两国二十多位优秀作家、诗人参与红帆诗社32周年庆暨中韩文化分享会。其中包括韩国诗人崔东镐;韩国散文家、汉学家朴宰雨;中国作家韩少功;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毕光明;中国诗人远岸、潇潇、艾子、蒋浩、雁西、许燕影、彭桐、冷阳、杨兹举、王海、黄辛力、施虹羽、陈振华、杨若虹、天涯星、莫晓鸣、潘乙宁、林尤超、李林青、马良平、蔡英明、红帆诗社众诗友。
1986年12月某个寒冷的夜晚,以远岸为首的十六位爱诗、写诗的大学生在海南师范大学相聚,宣告了“红帆大学生诗社”的成立。这是海南高等院校最早的由学生创办的诗歌社团。三十二年来人才辈出,走出了以远岸、艾子、莫晓鸣为代表的诗人、作家。三十二年创作成绩斐然,有数千首诗歌发表,近百部诗集出版,《人民文学》、《诗刊》、《天涯》、《星星诗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常见红帆人的身影;国内外诗歌奖项红帆人也拿了不少;海南诗歌阵地上的年轻面孔大多出自红帆诗社,有三十多人加入了海南省作家协会,两人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近半数出自红帆诗社。红帆人,三十二年来风雨无阻,在诗歌高地有了自己的密码、有了自己的符号,站在于水面之上,成了红色的帆。
诗歌没有时间的限定,真正美好的诗歌,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流传时间越长,越广为人知,越活色生香;诗歌也没有国界之分,真正美好的诗歌,能翻越高山,能跨过河流,传唱四海八荒。与志同道合的诗友一同交流,同阅历丰富的学者一起研讨,进行一次中韩双语诗歌的洗礼,感受一场世界多元文化的沐浴。
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红帆诗社32周年庆中韩诗歌朗诵会,红帆诗社在校社员朗诵了崔东镐、朴宰雨、潇潇、林江合、艾子、蒋浩、雁西、许燕影、彭桐、冷阳、万心如、蔡英明、远岸等中韩诗人、作家的优秀作品。第二部分是红帆诗社32周年庆中韩文化分享会,以下是分享会发言节选:
一、韩少功先生:
韩少功先生作为红帆诗社多年来的导师,首先发言。在表达了他对红帆诗社的祝愿与对韩国诗人的欢迎之外,韩先生更是探讨了当下的文化现状。当下“轻小说”等网络文学群体日益庞大,消费性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少了更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考究价值,文学流俗现象明显。如今更是有人将“文青”等词汇由中性变贬义,文科生本应有的情怀与基本素养却成了他人嘴中文绉绉。韩先生表示,诸如此类的现象都说明,当代文学急需净化、补充与滋养,更是对于我们后辈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引领潮流。
二、远岸先生:
远岸先生对于崔东镐、朴宰雨两位韩国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二十多位中国诗人、作家的莅临表示真诚感谢,并即时分享崔东镐老师的作品《盘龟台抹香鲸的恋歌》,表示深有感触。远岸先生对于“活着就要把瞬间作为永远歌唱”这样的诗句给予高度评价,他结合自我经历,谈及诗歌理应歌颂生命。我们应当关注世界,关注大悲大爱,诗歌理应给予世界温暖。此外,远岸先生提到,海南自贸港愿景下促进海南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种必然,诗歌艺术无国界。
三、崔东镐先生:
崔东镐先生用韩语向红帆诗社表示祝愿,即使语言阻隔但诗意相通、情谊相通。崔教授的祝愿让红帆人倍感欣喜与荣幸。此外,崔教授表示通过多次中韩文化交流,中国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让他欣喜,同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中韩间的文化与诗歌交流,以此来丰富世界诗歌文化。
四、朴宰雨先生:
朴宰雨先生首先对此次活动诗册选本给予高度评价,诗册所选诗歌均为优秀作品,朴教授表示认可与赞赏。其次,朴宰雨先生对于海南岛的发展表示惊叹,海南的飞速发展必然促进海南诗歌文化的进步。此外,朴教授提及中国诗人苏轼,又提到诸多当代优秀诗人,他说,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表示深深的敬意。最后,朴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韩国人学习中文的教材课本,说明了中韩文化交流不断、历久弥新,而他作为韩国汉学家、翻译家、散文家,更愿意是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
五、毕光明先生:
毕光明先生首先以指导老师的身份祝贺红帆诗社一路走来三十二周年不忘初心,同时表示红帆诗社的发展少不了远岸、艾子等著名诗人的支持与坚持,一代又一代红帆人共同扬起了起航的船帆。
毕老师还提到,“红帆”象征着挑战,它既挑战海洋又挑战生活、挑战艺术,而我们一代代红帆人更应该不忘初心、努力创作,将诗歌传承,让红帆精神永恒。此外,毕光明先生还谈及崔东镐教授的两首诗歌。他谈到,《敦岩洞市场的葱婆》一诗是从日常小事出发却道出了生活的滋味,这一点大家应当学习;《盘龟台抹香鲸的恋歌》一诗也是以小见大、由小及爱。毕老师提到,我们应该基于大悲大爱创作,应该站在高处来俯瞰,这样才可让诗歌有深度有内涵。
六、潇潇女士:
潇潇女士谈到自己多次参加国际诗歌交流朗诵与交流研讨会的感受,她表示诗歌文化无国界,中外语言的文字与语言的碰撞更能够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惊喜。同时提醒大家,对于韩国,不仅仅有众人追捧的韩剧,它更是诗歌的热土。潇潇女士更是表达了对于朴宰雨教授的感谢,感谢他将鲁迅、将中国诗歌介绍到韩国,感谢他不断地进行中韩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
此时,崔东镐教授表示,他正在收录诗集,希望可以将海南省的诗人的优秀作品收录进去。潇潇女士表示,这正是海南诗人的福音。
七、艾子女士:
艾子女士提到,她认为诗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写诗的人,一种是把生活过得像诗的人。她表示,我们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爱,这样才可以将温度赋予诗歌。此外,艾子女士也对于两位优秀的韩国诗人、作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
八、蒋浩先生:
蒋浩先生谈到世界文学,谈到我们应该站在多元时空上思考历史、思考民族的关系。他提倡我们多思考,多思索。同时,蒋浩先生表达了对海南岛文化发展的希望与热爱。
韩少功先生还就此提到,海南岛有九百多万人口,文化发展更是一直向前。
九、雁西先生:
诗人雁西首先祝贺红帆诗社成立32周年,红帆诗社创始人远岸先生的坚持成就了今日的红帆,让红帆诗社在海南文化届树立了榜样。而后,雁西先生又表达了对于两位韩国诗人深深的敬意,表示自己来到此次交流会也十分受益。
十、彭桐先生:
彭桐先生说,虽然他不是出自红帆,却比红帆人更加激动。他表示自己就是受到了老师的指引,便走上了诗歌道路。今天在座的诸位诗人、学者,有可能就会影响某位学生的未来。他还提到,写诗就应该多发现、多感受、多表达,要学会从老师前辈那里吸取经验、收获启迪,也应该学会自我感悟生活、不忘初心。
十一、冷阳先生:
诗人冷阳也表达了对于红帆诗社的祝愿,他认为:远岸先生作为红帆的灵魂人物带领红帆走到今天十分不易。此外他还热烈欢迎两位韩国诗人的到来,朴宰雨先生的“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最能说明此次交流会的意义。冷阳先生还提到自己是韩少功老师的忠实粉丝,对于毕光明先生也是深表尊重与敬意。
十二、许燕影女士:
许燕影女士首先致敬红帆,她提出“三十二年,初心不忘”是红帆诗社的精神,也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许燕影女士说,在今天的交流会上,有朴宰雨老师带来的咖啡的飘香,有远岸先生诗中散发出的葡萄酒的香气,还有雁西老师笔耕不辍的爱情,再有那么多的诗与远方。她十分感谢这次交流分享会。
十三、莫晓鸣先生:
莫晓鸣在校时担任过红帆诗社的主编,虽然他现在致力于散文写作,他觉得在红帆诗社那段岁月,接通了他往后的文学道路。莫晓鸣向翻译家朴宰雨先生请教如何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比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者在用“推”与“敲”两字上颇费心机,他是如何将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出来。朴宰雨先生回答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非常美妙,他只能是尽力而为。
十四、万心如同学
红帆诗社现任社长万心如首先对莅临现场的中韩诗人表示感谢,对远岸先生等红帆前辈给予红帆诗社一如既往地支持、给予红帆后辈的培养表示感谢。她表达了对红帆诗社的感恩和担任红帆诗社社长的荣幸,表示要传递红帆的光和热,传承红帆精神。对于本次研讨,她表示在各位前辈的研讨发言中受益匪浅,反省了当代年轻诗歌创作者对于写诗的浮躁,提出要写打动人的诗歌。并在最后借用远岸先生的话:祝愿所有热爱诗歌的人都能把日子过成诗。
十五、蔡英明同学
红帆诗社在校社员蔡英明发言,认为红帆诗社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红帆诗社的社员有幸比很多同学更多地接受到中外优秀文化熏陶,有幸近距离接触到韩少功老师、潇潇老师、崔东镐老师、朴宰雨老师等中外名家。正如远岸学长所说,诗歌应该成为直面生活的一种强大武器。表示要坚持创作,正如远岸师兄所说,要用文本说话。祝愿红帆诗社的社员在诗歌道路上扬帆起航。
十六、李思澍同学
红帆诗社在校社员李思澍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喜爱,提出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谈到当今时代生活节奏过快,许多人已没有了慢下来阅读或创作的时间和欲望了,她向老师们请教:有什么类型的诗歌是适合当代大学生涉及阅读的?而后,潇潇女士给予了丰富的解答,希望同学们可以由浅入深、中外兼备地阅读诗歌。对于潇潇女士的解答,李思澍同学表示深受启发、十分感谢。
活动协办方中华出版社、海南省司法文联的代表全程参加了朗诵会和分享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