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棉花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子起 于 2019-1-19 17:01 编辑

木棉花开
文/山子起

木棉花开
云山早早焕了新彩
厌倦了隐喻,羞愧用文字
搓出一缕缕烟岚

那里
朝阳裹身的鹰之自我
插上风的翅膀
一群麻雀叽叽叫
像笨重的熊
看它飞翔
2019.1.19 1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子起 于 2019-2-15 12:33 编辑

花开了
文/山子影

大地上
到处都是人
我不知道我的前途
和它的命运

此时
我满载而归。此时
我身无一物。转身
把杯里的水倒掉
让苍茫进来……
2019.1.20  11:16

是诗,就必然朦胧
文/  山子影

        诗无清晰诗和朦胧诗之分。是诗,就必然朦胧。准确的描绘并不等于真实,描绘可见的东西并不说明艺术家的独创;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往往说明才能。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朦胧,清晰是逻辑化、简化的产物。诗正是要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还它们一个本来的面貌。
        诗不得不朦胧。诗通过词的搭配表达感觉,活的感觉都是一次性的,原则上不可复制,诗勉为其难,只好通过词的异乎寻常的搭配,借多义性暗示、包容这独一无二的感觉,借朦胧求准确。为了使不确定者(感觉)确定,只好使确定者(词)不确定。
        一些人在诗意朦胧的迷宫中茫然失措,他们为“读不懂”而焦躁气闷。他们难以理解这种以大跨度跳跃为主要标志的分割完整形象的间断突变型,尤其不能容忍诗人着意隐匿自己的意图,尽量让别的东西说话,而不是如同往日那样诗人是作为全知的存在。一些人之所以产生这种因诗意的朦胧而迸发出来的愤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总是固执地要求诗明白无误地说明,而不准备自立而主动地通过再创造去感知它。
       诗意朦胧,或者说诗的主题的朦胧性和多重性,更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佐证。科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对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有难解之缘。系统科学承认,凡与人有关联的各种系统,均存在模糊性。当代诗歌既然把人的复杂存在作为表现的基本对象,诗作为人的复杂精神的对象化,当然就具有朦胧的特性。
       一首难以理解的诗,并不等同于不好的或失败的诗,除非它是不可感的。一些人在这些诗面前的焦躁,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们并不了解,好的艺术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它们总是期待着欣赏者对于作品的加入。它们把自身未完成的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存在付与欣赏者。此即属于可谓“未完成美学”的范畴。此类诗的创造,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最大可能地调动欣赏者的创造欲望,吸引他们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的有一定规范性的自由活动。可惜不少诗歌的批评者和欣赏者,对此缺乏谅解。
      当然,朦胧不是刻意追求晦涩,例如有的诗篇过于夸大破碎形象的偶然拼凑,甚至浮表地满足于浅层次的象征和繁冗的装饰,相当数量的词语不合常规,无节制地使用空茫的意象充斥诗中,而使作品的可感性达于低点;朦胧是再现真实的感觉,晦涩是制造虚假的感觉。刻意追求晦涩的诗人往往并无真情实感,故意用非逻辑化的杂乱掩盖他的感觉的贫乏。他的真正家底不是感觉,而是概念,所以晦涩只是化了妆的清晰。
2019.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子起 于 2019-2-12 09:45 编辑
山子起 发表于 2019-1-20 11:16
花开了
文/山子影


竹枝词 · 看花
文/山子影

年来更有好花枝,馨香扑鼻透晨曦。
2019.1.26 21:38

什么是干预诗歌
文/山子起

        诗歌是隐喻性的写作,意象是诗歌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意义的生成和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诗无清晰诗和朦胧诗之分。是诗,就必然朦胧。准确的描绘并不等于真实,描绘可见的东西并不说明艺术家的独创;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往往说明才能。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朦胧,清晰是逻辑化、简化的产物。诗正是要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还它们一个本来的面貌。
        诗不得不朦胧。诗通过词的搭配表达感觉,活的感觉都是一次性的,原则上不可复制,诗勉为其难,只好通过词的异乎寻常的搭配,借多义性暗示、包容这独一无二的感觉,借朦胧求准确。为了使不确定者(感觉)确定,只好使确定者(词)不确定。
        诗意朦胧,或者说诗的主题的朦胧性和多重性,更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佐证。科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对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有难解之缘。系统科学承认,凡与人有关联的各种系统,均存在模糊性。当代诗歌既然把人的复杂存在作为表现的基本对象,诗作为人的复杂精神的对象化,当然就具有朦胧的特性。
        诗歌,植根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超越现实,升华现实。诗歌,有一位神,有全能创造宇宙万物,也有温柔双手安慰受伤灵魂。
        诗歌具有干预性。诗歌的干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来实现的。因此,真正的干预是有技巧的。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具有反思意识,关注时代和社会问题,引入社会的思考和改善为最终目的。诗人应该通过自己诗歌的艺术力量来表现出自己的批判立场,使自己的立场不至于成为一种空洞的道德化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从而达到在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的一种可贵的平衡。文学的本质是善,一切背离这种本质的,都可以说是一种伪善。哪怕诗歌里,有一点恶意,都不能成为干预诗歌。那只能是一种预谋。相对的,也就沦为干扰了,或者说是一种伪善。以伪善干扰善。
        笔者认为:干预诗歌,不是造反,不是反动,不是一种预谋。那种背离诗歌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心有预谋,大喊大叫,直抒胸臆的,并不是干预诗歌。那只能是另类,即"异类的诗"。
        干预诗歌是基于内心良知和美好向往的,并非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而是以诗歌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干预现实的诗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2 18: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