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李不嫁诗: 《给鲁迅先生抬棺》 文/李不嫁 那应该是毫不费力的 他那么单瘦,身体早被肺结核 吞噬成一具蝉蜕 但那十六个年轻人,微微喘气 腰身像被一座大山压低 都是些文弱书生啊 没一个同名,没一个同姓 我替鲁迅先生荣耀 世上找不到如此齐整的肩膀 我更替他们捏一把汗 他们的未来像中了魔咒,逃不脱命运的箭簇 我真是替他们着急啊 隔着黑白照片 恨不能伸过肩膀去,用毕生力气,抬起一束光 2018.7.5 吕本怀读诗: 1,这首诗写出了历史的宿命,为鲁迅先生抬棺的十六个年轻人,可以说个个都是时代翘楚,个个都是民族精英,“都是些文弱书生啊/没一个同名,没一个同姓”,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替鲁迅先生荣耀”,另一方面则“更替他们捏一把汗”。 2,令人苍凉的,还有,诗中所呈现的宿命不再只是宿命,而是被岁月验证为千真万确的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趋势与潮流,才最终会导致“他们的未来像中了魔咒,逃不脱命运的箭簇”? 3,这首诗不仅有主旨上的苍凉之感,在表达上也抵达了苍凉之境。鲁迅先生遗体的单瘦,十六个书生的文弱,与诗人此刻心情的急迫交相辉映,让这首诗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同时,诗人所营造出的现场压抑感,以及已被时间验证的宿命,让每个读到它的人无法不感到苍凉。 大树沧海凝神读诗 这是一首诗,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衔接,个体与群体的相容,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的诗歌。画面感,时空感,是这首诗具有立体感。 蝉蜕的意象具体可感,象征了先生高洁的一生,也道出了先生精神的永恒与涅槃。 十六个年轻人抬棺,用白描的手法,突出了细节喘息,一方面写出了鲁迅的伟大,像一座山,同时,又写出了作者的忧虑,他们走不出鲁迅的影子,如此整齐,何尝不是另一种对权威的臣服?为诗歌进一步抒情做好了铺垫,这是蓄势待发。 诗人,从自己角度看时间,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而这种倾向性是借助诗人的想象,诗的语言,诗的意象,凸现出来的。 替他们着急,替他们捏把汗,就是替这个民族焦虑,魔咒,箭鏃,何尝不是对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的戕害? 诗人恨不得隔着黑白照片,伸过肩膀去,用毕生的力气抬起一束光。这束光,简直就是诗人在大声疾呼。诗人的矛盾纠结,忧虑呐喊,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召唤。情绪饱满,完成度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