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幼妇(写作手记)
文/武林高手
唐人(殷璠)说文有三来,“神来、情来、气来”。这么说的人很厉害!叫殷璠,《河岳英灵集》的编辑老师,导致官方的《国秀集》成了垃圾!个人觉得还有第四来——才来,才即才华;气不但是生气或愤怒(愤怒出诗人),还有郁闷叹息等等与气相关的情绪。想对应一下“四来”。
从文如其人说起吧。
文如其人要另外加以解释的话,也可以说是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可以不高大全,但也应该不猥琐。
“一篇”显然不能概全,但可以略见一斑。比如说拙作十四行:
《在下》(十四行)
题记:诗歌状态中时。
无日不饮
因此如果使用比喻
可以说成
是一瓶会行走的酒
更贴切的比喻
是条不太会说话的鱼
生活的流水中
为躲避垂钓小心翼翼
最贴切的还可以
形容为一首诗
高挽着韵脚
带着镣铐和病句跳舞
授命于文曲星
不怎么关心地球事
——这一下子就暴露了贪杯即爱喝点酒的弱点;最后自诩受命于文曲星,狂傲的性情暴露无遗。
再比如一首拙作十四行:
《迎春花》(十四行)
压抑很久 不得不承认
同时要向世界宣布
我是一个很好色的人
美色面前我经不住诱惑
尤其黄色的 艳丽迎春
黄色何其美! 这些
春天最先宠爱的女人
在大地上 又浪又漫
开出春心荡漾
开得令人眼睛湿润
春风里摇摆 明媚丽日
迎合着无限的温馨
第六感觉告诉了我
花花朵朵们甜蜜的呻吟
——这上来就公开承认了自己的一个缺点:好色!。“君子好色而不淫”,是否淫谁知道呢,也就只有意淫了。其实红楼梦首创的意淫一词,是一个褒义词。
抛转是为了引玉。接下来要说的就与苏东坡有关了。在下固执的认为,只要与苏东坡扯上关系,马上在文化上就显得很高大上了。还是抛砖一十四行拙作吧:
《苏东坡纪念馆》(十四行)
苏东坡曾反复地上书
乞求宋神宗皇帝
允许他能在常州居住
却偏偏不被获准
落得一生颠沛流离
不太相信冥冥之中的
天意安排如此
可还是接受了苏东坡
终老于大运河畔
江苏省常州城的事实
永远的苏东坡
永远留在了这片大地
从此我把江苏常州
当作是最豪放的宋词
——苏东坡的纪念馆全国有好几处,比如老家眉山、祖籍栾城、初仕凤翔、黄州惠州儋州等等,但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苏东坡终老并埋葬于常州,这个最后升华了一下。
玉没有引出来就不引了,最后狗尾续貂一首十四行:
《与唐人喝茶》(十四行)
通知是颜真卿所书
说陆羽邀请几位喝茶去
于是在唐朝的天空下
我们品茶论诗
僧皎然德高望重
拿出首创的中国茶诗
张志和兄来自西塞山前
他会唱《渔歌子》
孟郊抵达的时候
游子身上衣风尘仆仆
我们沉醉于茶
采摘交流新鲜的诗句
茶喝光了就喝月光
乘兴招呼那些黄绢幼妇
——历史上记载颜真卿、陆羽、僧皎然、张志和、孟郊等当时就是经常在一起聚会的。这里不能出现更著名的杜甫李白,原因很简单:不是一个时期的人,没有交集的。聚会总得喝点什么吧?无所谓酒与茶,而已。
在下有时说艺术的打击力量在结束部分,这种觉悟最先来自于古典交响乐的欣赏,尤其贝多芬的音乐,要是不在结束部分轰隆一番就不是老贝了。
茶喝光了就喝月光//乘兴招呼那些黄绢幼妇——小说一下:这个结束部分与好色无关,黄绢幼妇可以网络搜索的,对应的是绝妙好辞。
行笔至此,忽然想到,似乎还应该有一来——鬼来!我怕,止笔。
(文约1200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