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经典主义] 新经典主义启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神一如 于 2020-7-21 19:59 编辑

新经典主义启蒙


       概述
  
      新经典主义提出背景:因不良风气及反传统、反经典潮流的影响,当代文学艺术正面负面交织、毁誉参半,能在泥沙俱下的江湖上出于污泥而不染实为不易。但仍有一些入世诗人及隐逸诗人以其独特的操守,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纯粹的艺术观创作精品,塑造经典,诚为诗界之幸、文明之福。而倡导经典主义的创作观,也势必成为诗歌创作的必然之路。新经典主义诗歌,曾是诗歌档案之外的秘密事件,甚至曾经是一个人的流派,但相信当我们的作者、编辑、读者都推崇高雅趣味,社会 文治教化也提升到相当高度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就会是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新经典主义实质:新经典主义是一种诗学主要是新诗创作观念,是把经典因流传而确认的现象上升为经典因创作而产生的创造精神。
      新经典主义理念:新经典主义遵从艺术的典范性,以典范性为创作的基本准则。诗歌的美应该是语言文字、表现技巧和思想感情的完美统一,即圆融,故新经典主义尊重语言,不拘泥于语言,重视技巧,不卖弄技巧,有思想,不胡思乱想。
      新经典主义目标:以经典观为立脚点,倡导经典主义,发现经典诗作,立志把诗群打造成当代新诗的风向标、桥头堡,担起领军重任。
      新经典主义要旨:做诗人,做自己。符合典范性,从而超越经典,再造经典。
      新经典主义原则:立足典雅,面向大众。
      新经典主义任务:新经典主义发轫,打造名篇效应,为高质量诗作喝彩!实际上新经典主义诗人多为无名之名,无派之派;新经典主义诗歌应是无笔之笔,不说之说,一切源于生活,反射于心灵;应是无诗之诗,无体之体,倡导有感而发,不为诗而诗,但写出来就得是浑然天成的真正作品。这注定了新经典主义诗歌是有作者独特的思想、个性的作品。


        经典说


        历史渊源


人类文明塑造了方方面面的经典,精神文明领域,众多人文经典绽放着夺目的光辉。经典印证了文化的发祥,经典代表了成就,具有感染力或感召力,经典已成为优秀、杰出的代名词。意存高远、堪称楷模、开山之作、集大成者、传世之作,这些都是对经典的最好赞誉。
      关于经典的论述,之前贯穿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的文论,今人已尝试使其系统化。
      文化典籍方面,首都师范大学詹福瑞教授的《论经典》一书,从经典的传世性、普适性、权威性、耐读性、累 积性等多个属性层面论述了什么是经典,从其与政治、媒体、教育及大众阅读的关系等方面评述了经典的形成,并以此积极提倡社会公众多读经典,是一部关于经典 的专门著作。全书广征博引,论据充分明晰,观点新颖独到,深入剖析了“经典”一词的内涵,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专著,我们可 以此来认识、学习和创造经典。之前林精华等编著的《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亦可供学习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最早是指圣贤之书,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儒道禅三家构成。三家经典中,其共性是揭示了生活世界的三个维度,分别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智慧。儒家文化重在社会。儒家的社会构成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以仁为本,而仁又以爱文本。儒家的爱是以自然血缘之爱为本,由此扩展到他人和天下,最后是天下大同的大爱,亦即普天之爱。儒家在仁本的原则下,通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而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道家重在自然。道家文化的自然是天地自然和自然 而然。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万物由道而生、由道而灭,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虽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法乎天地自然。禅宗以心灵的觉悟为本,它所指示的是一 条心灵从无明到开悟的道路。而无明并非本性的愚昧,而是如浮云遮日,人被欲望和业力所限而看不到自己和万物的本性,通过祛除欲望和业力就能驱云见日,了解 和发现自己的自性,自性见,万物的本性也显。一个无明的人便成为了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儒道禅三家的经典文本分别对社会、自然与心灵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建立和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也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心灵关系的指引。
      与此不同,西方的经典在一特别的维度进行了思考,由此留下了独特的经典著作。这个特别的维度是神的维度。它是以人与神的关系来言说的。因此西方的经典都是神性智慧的显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盲诗人荷马聆听记忆女神的言说留下的不朽诗篇,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也表达了诸神对于人的命运的规定,人必须接受诸 神的规定,否则就会遭遇诸神的惩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通过形而上学的形式更精致的表达了这一主题。柏拉图思想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他的著作是当 之无愧的经典。中世纪的经典是《圣经》,神不再是古希腊的诸神,而是《旧约圣经》中的耶和华和《新约圣经》中的耶酥。人和神的关系就是人和耶酥的关系,是 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近代思想中的神从外在转到了内在,人成为了主体,神成为了神性,亦即主体中的理性。理性规定了人,人凭理性而成为人。这在卢梭和康德 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现代思想排除了神。马克思的思想是一无神的历史与世界观,以共产主义取代了上帝的天堂;尼采干脆以疯子的口说出了“上帝已 死”,他以超人取代了旧神,超人不是新的神,超人是人,但不是一般的平庸的人,而是有创造力意志的人;与此不同,海德格尔保留了神的维度,但 不是过去已有的任何一个神,而是与人不一样的、对应于人的不死者,人是要死者。人与神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和对应的关系,而是与天地一起构成了天地人神四元 的整体,四元如四面镜子式的相互作用,是游戏般的关系,不分高低,不分大小,缺一不可。后现代思想则只谈文本,文本之外无它物,前面时代思想中的神被后现 代思想所解构,神除了在文本自身中的意义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意义,神只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概念和语词。
      建立在人与神的关系这一主题之上的西方人文经典,是神性智慧的不同的表达,这个不同表达是自身思想断裂之后的再创,因此形成了西方思想的不同时代,也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
      中华文明一向有崇尚经典的传统,古时候人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穷经皓首,博闻强识(zhi)”,20世纪 90年代重又新掀起了中国文学经典热,可以说是文化界和民众自觉的经典意识的最好印证。
      在17、18世纪,当时社会学领域内流行一种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认为传统文化资源,比如诗歌、故事等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关注、重视传统文化资源、保留民俗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应当重视的事情。在教育领域,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美国兴起了阅读经典的热潮。当时正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发起 了一场大学“通识教育”运动,提出大学应该不分系科和专业都应当首先研究“西方经典”或者 “伟大著作”的主张。哈钦斯指出,“经典”中蕴藏着“共同人性”和 “本族群的属性”,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语言,是沟通现代与传统、防止文明断裂的纽带,因此,学习和研究经典是“文明传 承”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共同精神基础和共同文化根基的必经之途。哈钦斯的这一主张几经努力之后风行美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国人的文化认同 感。上述关于西方社会学领域对于传统文化意义的探讨以及美国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教育运动说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从来就是各个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研究领域必 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当下中国的“经典热”是世界文化史上关于“经典”、“传 统”之类永恒讨论主题的延续。有关文学的经典性、建构文学经典的主体与影响因素、文学的经典化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后经典 ”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与一系列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应,在现代经典观念的影响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经 典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议题实质上是对新经典匮乏与渴望新经典面世的焦虑的折射。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文学经典的解构与边缘化、文学经典的教育与传播等四大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评价问题、鉴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经典"连用,最初见于《汉书 ·孙宝传》,魏晋南北朝进入了经典的自觉时代,曹髦提及,刘勰立论,钟嵘发扬,严羽光大的经典诗学体系至今举足轻重。而实际上,经典的作者 多是某一方面的专能,很少有站在一个经典学的角度去全面认识创作的。上升到理论高度,则要承认经典的多样性、差异性,避免厚此薄彼。


        内涵意识


百度汉语 经典 详细释义:
      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博览~。
      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马列主义~著作。~作家。
      4.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影片。
      百度百科 经典: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美国著名学者、《大英百科全书》董事会主席、《如何读书》的作者莫蒂然关于名著的六条标准也适用于经典:
      一、阅读者最多。
      二、通俗易懂。
      三、不会落后于时代。
      四、言近旨远。
      五、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六、探讨人生问题。
      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是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
      经典,乃是文化的灵魂,因而也是塑造灵魂的文化。
      经典是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经典以独特的方式构筑艺术史上永恒的神话,成为至少一个时期的美学尺度。
      经典是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经典是一种素质,一种气度,一种魅力,经典是开启心智的钥匙,经典是精神家园的盛宴,经典是灵魂殿堂的基石,经典是永生者的墓志铭。
      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和审美现象学关于历史对象、阅读过程和审美对象的思考打破了经典内涵的稳定性,经典在古典时代所具的那种静态的、永恒的特征遭到了质疑。经典也随时被发掘、重构、解构、重新界定。现代的经典观具体内容为:经典是变与不变的结合,是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解的统一体,是实体和各种关系的结合,是具体的作家作品及对它的理解的总和。它存在于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的交互作用之中,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不断地被理解、不断地展开。独创性、典范性、权威性、 无限可读性、时空穿透力、巨大影响力是它所具有的特性。
      文学经典是文学发展史的流传物 ,是文学发展历程中最醒目的标志。
      “文学经典意识”也就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主要体现为对作品的经典性与典范性两方面的认识。
      文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具有“美学尊严”的载体,其意义和价值主要蕴涵于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开创精神中。作 品的经典性主要表现为它体现了文学之“至道”,包括文学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本质规定性,因为“作品”要 成为经典和可供学习的典范,必须有严肃、深刻的艺术观念、崇高的艺术精神,体现出文学自身的规定性与法则。怪诞不经的东西不能成为经典,人们不能从这类东 西中悟出任何规范和准则来。经典所体现出来的“至道”是无法之法,无规之规。而在分析鉴别作品的经典性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文学或诗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发展出更深刻的诗学理论。如明代七子派从诗歌的“情”、“调”(音乐 性)、“色”(辞采)等本质规定性入手,对前代诗歌作品进行审美品鉴,最终确定了《国风》一脉——汉魏 古诗、盛唐近体诗分别为古诗、近体诗的经典作品。在此过程中,七子派发展出其著名的诗歌理论——“格调理论 ”。在与唐宋派的论争中,从文学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七子派认为从情与辞的角度而非从载道的角度来看,秦汉之文乃为散文创作之经典。又如,晚明 竟陵派认为,诗歌的本质乃在于作品体现了创作主体的真精神,从而发展出“精神说”,丰富了明代诗学。
      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即“常法”。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在于它们在遵守文学这一共性范畴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作为具体体式的创作,它们又 会为该体式确立基本的文体规范、表现原则与创作方法。这些正是使得这些经典作品极有创造性、极富于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关键,它们因此成为此类体式创作的优秀典范,也因此具有可师法性。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认为 :“一切伟大的艺术典范又无不体现出某种法度,令人觉得不可随意为之。所以艺术当有某种无法之法,不规之规。天有此法而不言,必假诸天才,天 才也不能明训,只以作品来昭示。于是天才之所作便为后世法,后来者也就是遵是依,理论家还从这类典范作品中抽绎出某些‘规则’。 ”文学经典体现着文学之道,它一开始亦是通过天才的作品来体现,来为“文学”自身,为诗、文等样式的文学确立法则与 规定性,创造一些表现原则及创作方法。文学的规律、法则就是通过这些经典范本代代相传,后人在继承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将文学的发展向前推进。比如,创作于先秦时代的《诗经》。三千多首周诗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不断删、改,最后在孔子手中成为一个“经典”— —“诗三百”。尽管孔子删诗有着儒家思想——“无邪”的衡量标 准,但从对文学自身认识的角度加以考量,孔子提出的“辞达而已”、“尽善尽美”、“文质彬 彬”等文艺思想,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孔子对“诗歌”的文体规范、表现原则的看法。汉人以“诗三百 ”为解读对象,《诗大序》从中总结出了 “主文而谲谏”的形式规律。从汉人的“赋比兴”说, 再到刘勰的“比兴说”、钟嵘的“三义”、“兴味说”, 再到明代七子派的“比兴托物”的情感含蓄表达原则 ;从宋人对杜诗的研究,总结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作方法,再到明人的“模拟说 ”;从宋人对杜诗的“倒插法”等创作方法的总结,再到明人在宋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诗及其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广泛 的文本分析,总结出大量创作方法,使得中国古典诗学不断丰富、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都体现出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力量。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文学经典意识”与西方的 “古典主义”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就文本而言,经典与古典,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经典性,即所具有的关于文学本质的规定性与法则,严 肃的文学观念、艺术精神,使得它们不会因为时代久远而变得陈朽不堪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时间总是不断为这类艺术品增添永恒性的证明,使古典艺术的经典地 位越来越巩固、越来越提高。就对于创作的意义而言,无论是西方人所说的“古典”还是中国文艺观念中的“经典 ”,都不仅仅指年代久远,而且具有优秀的、典范的含义。这样的艺术品不仅向后代展示了前代艺术家的天才,而且也作为评价艺术优劣的标准和效法 的榜样流传下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教人写作的《诗艺》一书中就曾教导人们要“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即把希腊文学作品作为 学习效法的经典。他还在书中从韵律、修辞、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希腊文学的创作方法,以此作为学习的范式。
确立诗歌经典,从中抽绎可供创作借鉴的法则以资创作,这些在中国古典诗学中都有所体现,尤以明代诗学为甚。明代诗坛的热闹、不同诗学宗派的纷争无不源于 此。他们对经典作品的认定,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各种创作方法,无非是要为明人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不同的是,“古典主义” 中“经典”对象是明确的,即古希腊的作品,而中国古典诗学中,因为不同人、不同宗派在文学观念上的差异,对于文学经典的认定就不 同,比如道学家与文学家心目中的文学经典就不一样。即使文学观念相似,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定也不一定能完全相同,如明代七子派宗秦汉之文,唐宋派宗唐宋之 文。同时,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又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新的内涵补充进来,这些又构成了各代诗学的自身特点。


        意义价值


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艺术经典更是人生审美品质构建的最佳范本。
      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学以致用,借助传统经典,丰厚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教育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里面也要求“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中国的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经济、军事、 政治上的强大,更应是文明的崛起。作为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的崛起,必须首先要有一套支撑自己文明的精神,这一套精神就深藏在中华民族经典中。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直保留在中国人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由一代代中国人积淀下来,成为数千年延续的文化 传统;数千年延续并一直保留在国学典籍中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我们为什么强调国学经典?中国保留下来的各类典籍,有一些是核心价值载体的经典。中华文化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正好就完整地体现在中华经典内。历史上这些经典承担着塑造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建立我们的国家制度、形成我们的行为方式的重要使命。
      现在提“国学”不再是跟“西学”相抗衡,而是借鉴西方优秀内容和方法来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并确立中国人 自己的信仰与道德。继承经典的使命,不但要确立经典的重要性,还要承认经典的局限性、特定性,以更好地发挥经典的力量。
      在中国,经典形成的过程就是上古文献被重新编定或删改的过程,编定或删改使原始文献精粹化、标准化,从而成为文体和义理的典范。由此,一种日益精粹、标准、细密、全面的经典体系,也就成为中国人立身行事的指南。对于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而言,经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系统。学习及研究经典的意义,就在于 使文明的连续性得到有效维系。在世界诸大文明体系中,唯有中国文明是没有出现过断裂的。那么,这种文明能够得到有效维系的原因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显然有赖于中国社会千古一贯的读经传统。也就是说,时代在变,但经典保持不变。这样,经典就成了常道,成了一种跨越历史的永恒价值。而经典阅读则成了回复常道、 与历史保持一致的最重要手段。国学或道统的复兴,更具体化为一个时代经学的繁荣及对经典价值的重新认知和发现。道统不是指世俗意义的弟子与老师的自然血脉 关系,而是指思想的发源、传承与创新。学术之根是学术的生命力。这就是人文经典在何种意义上所具备的引导、熏陶、奠基和入门的四大功能。
      社会意义上,经过历史漫长沉淀而形成的经典,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经典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启蒙意义。国学经典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阅读国学经 典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厉行的谦谦君子。《周易》所阐述的“自强 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道德经》所闪耀的 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 激浊扬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这一文化体系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素有珍视经典、传诵经典的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对经典的阅读,一代一 代的中国人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明理解惑,奠定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天运用经典就是学习中国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西的形上学分属两大体系: 西洋是唯理的体系; 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审美意象也是 中国审美意识区别于西方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经典所体现的重要特征,比如唐代的“境”和宋代的“韵 ”的特征,都构成了独立于世界美学体系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因子。
      经典的美、情、气之所以不会过时,正在于它来自火热的生活现场,经典自诞生之初就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
      经典高度地集中了人类已有的智慧和已探明的真理,构成了人类现有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标志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认知领域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经典的本质和生命力在于,它集中体现着人类理性所具有的超越时空、超越实存的创新特质和精神魅力。也许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所阐发的所有理论都是真理,但其所留下的探索足迹和智慧之光,会引领人们走向寻求真理的道路,使人类逐步摆脱愚昧和黑暗,走向文明和光明。
      经典是人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价值,成为时代生活的写照。由于这个缘故,但凡经典之作,无论是理论的抑或文艺的,总是历经时代的考验,为历史所首肯的成果。它们的产生可能很久远,它们的产地可能远离我们本国,它们的内容可能通俗易懂或深奥难解,但它们决不平庸浅薄,也决不辜负任何人的潜心研读。
      各学科的经典著作是自身传统的记载,显示了自身学术和思想的脉络,离开了它就是空中楼阁,就失去了学术和思想的渊源,虽不排除也可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可能,但会缺少历史的眼光,缺少大气和整体视野。通识教育重在引导、熏陶、奠基、入门,重在通过经典获得一种人文的启示。
      经典是作者根据个人的世界观进行的不可重复的创造,它体现出丰富的人性色彩和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和原创性的表达,同时它提出的人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与当下的意识结合,又会在对经典的独特阐释和传播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艺术经典是艺术流派、艺术类型中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具备着某种永恒的美学价值或持久的艺术品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空间的转移而发生价值和品质变化的作品,是在每个时代经过选择、比较、接受后依然对人们有着教育意义、指导意义、美学意义的作品。西方的美学注重理性与逻辑,中国的美学注重生命与感 一帅艺术经典的美育价值探析悟,所以在对中国艺术经典的审美上,不只是属于“经验的”层次,更是走进“超验的 ”范畴。中国古代的艺术经典正是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古代传统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音乐、戏曲、舞蹈、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都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优秀历史文明中留下了种种印记,同时也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重视的不是表面现象的真实,不是作品中写的是什么,不是主题和题材,而是艺术作品的本身,是艺术作品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宇宙原理“道”,以及与“道”冥契协调在一起的艺术家的人格。艺术作品——道——艺术家的人格,这三者的统一,就成了中国的艺术,成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
      艺术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观照价值。它一般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特定时代社会与人们的生活面貌,为后代学者研究其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提供范本。艺术经典因其对于客体对象表现的直观性,一般能够真切地表现出一定时代的特征与人们的精神状态。更有许多艺术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史诗性意义,成为一定时代的镜子,令后人得以认识和洞察该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风貌。
      文学经典具有历史内容的概括性和预见性,重读经典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取法捷径的意义,经典作品对提升人的历史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经典是继承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文化成就的必由之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就是人们最好的学习范本,最丰盛的精神源泉,最神奇的人生辅佐。他还提出将本国的经典与外国的经典相比较,从而做出客观评价的主张,这对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国社会目前正当深刻转折之际,要开拓崭新的历史方向,建设现代文明,不可须臾脱离人类以往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能否在这伟大历史机遇中出色完成继承经典、发扬经典的任务,确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一方面,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形象书写,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对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承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学经典的价值还在于它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开创性精神。对于认识、理解和借鉴民族文化传统来说,与抽象的哲学思想、宗教观念、伦理道德等各种意识形态相比,文学经典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文学经典不但能够丰富和创新文化传统,而且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实践的力量。文化经典乃圣心独运,目的在于参天地奥秘,教化人伦,却能做到性情与文辞相里表,得文章之髓,因而能够很好地起到“以文化成天下”的作用。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一样,也能够体现人文之道,化人心灵,但又须体现出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情辞(文)结合。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具有的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文化价值对于人类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典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经典常常体现出写作技巧、写作内容、写作风格的创新,从而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起到的引领性的价值意义,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学经典对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我国文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的形成奠基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成为深刻影响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原因。认真总结文学经典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及其所体现的创新、开拓和探索精神,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以及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这是因为文学经典不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最高典范和宝贵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净化心灵、提升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价值教育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三者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同时相互借鉴,彼此通融。因此,缺乏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也就没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契合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土壤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都是其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从教育意义上讲,经典文学作品可以给整个人类群体充当灵魂导师。文学作品作为文化文明的承载体之一,是教材中必须要出现的内容,而经典文学作品便成为了教材编撰者们的首选。经典文学作品编入教材后可以起到传递文化文明的作用。读者可由经典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以及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与趣味。经典教育需要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正确的价值解读和价值诠释,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握其中的价值理念;需要保持“温情与敬意”的基本态度和     “抽象地继承”的基本原则;需要在继承传统诵读方法基础上,借鉴现代教育方法,注重方法的优化组合。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有了文学经典教育,能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一个产生了经典的时代是智慧和真理在场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光明的时代;一个没有经典和有经典不读的时代是智慧和真理阙如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是思想的黑暗时代。沿道而行,就生活在光明中,背道而驰就生活在黑暗中。


        创作观念
   
      经典是一条与时俱进的河流,只有新水流的注人,才能丰美多姿。
      人们对新经典的期望也就是对新的、更有效的文学“场域”渴望。
      经典影响创作,创作借鉴经典。作家对经典的接受往往内化为自觉的经典意识,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
      努力创造新的文学经典是历史赋予当下文学的责任,但必须在面对已有经典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样的重任。新经典只能在向传统经典致敬并与其竞争的过程中生成。
      新诗在积累了百年建设经验基础上,十分必要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通过诗歌教育、诗歌研究、诗体建设等手段使新诗迈向经典化道路。
新经典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典范性(取经典的一个释义: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也就是注重作品艺术性,达到诗意、诗趣、诗味的完美统一。
      对于创作者而言,就是不违背文艺基本理论,不犯学术性错误,体现语言的高超、技巧的娴熟、思维的灵动,孕育和再造经典。文学作品没有亲和力,不够鲜明生动,其经典地位是不能确立或维系长久的。
      生活中并不缺少经典,而是缺少关注与发现。
      作品可由灵感突现时信手拈来,于不经意中诞生,也可因岁月的磨砺打造,日趋完美。
      作品应基于和提升公众认知,大众也好,小众也罢,总之不该是只给自己看的没艺术性,没水准,没品位,胡编乱造的东西,经典的反动。
      足够的生活阅历,坚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结构,娴熟的诗歌技能,宽广的精神气象,鲜明的个人风格,符合文艺基本理论,有艺术性,有独特风格及新颖性的创新之作才可能成为经典。即便你是无意中做到了这些,也一下子把当今诗坛各种模式化写作、新八股等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归根结蒂,也就两条,一部作品的成功就是在独具匠心(艺术性)的基础上随物赋形(思想性,言之有物)。
      典范性性是经典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陶渊明的诗作在他去后百年才被提到经典地位,但从创作的角度说,这之前已经是经典了。
      主席在世时,在和陈毅谈诗的信中,并没有肯定当时白话诗的完全成功,他的借鉴民歌而产生新的文体之预见,其实也就是期待着自然流露而非故意做作的好作品出现。
      智慧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卓越创造超越了神话,而中华文化尤其独特、别具一格。讲求神韵的中华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独特体现,美轮美奂的诗歌更是经久不息地流传着。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对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不蒂为一个有益的启示。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接续下去,需温故知新,借鉴国学。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言志,小而言之是志趣,包括精神、情感、感悟,大而言之可成为一时期才思的凝聚。创新更需要有性情、有志趣、有阅历的大手笔。
      从理论到创作,佛教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双重契机,对律诗和纯文学的产生起了直接的作用。以禅入诗更是使禅诗成为唐代诗坛的奇观。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于屈原,至盛唐又是一次高峰,不能不说,佛教经典中那些瑰丽的景象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
      佛教影响了文学理论的现量说,境界说,妙悟说,神韵说。
      禅宗兴起后,诗人受禅的影响,以禅入诗,促成了古代诗歌审美旨趣的成熟。唐代大诗人王维以山水示禅境,最为杰出,有“诗佛”之称。
      宋代说禅理、示禅境之诗更见繁多,这时转以筋骨、理趣见长,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及当时被称为南宋初度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把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趣的境界。
      禅诗的兴起也导致了“以禅喻诗”的诗歌理论的诞生。前人将它分为“以禅参诗”、“以禅衡诗”、“以禅论诗”三个方面。
      以禅参诗指以参禅之法阅读、欣赏诗歌。不拘泥于文字,讲求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以禅衡诗是用禅家不同的派别来比况诗歌,借以评品诗歌的高低。代表人物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完整阐述。
      以禅论诗多是借禅家的妙谛之说来论述如何作诗。
      金代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为达到思想境界的超然,史上不乏远离尘世、走向山林的儒释道徒,那时的人们就意识到了纯粹的文学应不为尘世间的幻相迷惑。
      近代革新的思想先驱们在新文化建设中,对儒家以外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特殊兴趣。以“普渡众生”的救世哲学为理论的佛教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度兴起的。从龚自珍、魏源、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相当一批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曾一度虔诚崇扬佛学,称颂佛理。废名、丰子恺等人的作品中,明显弥漫着佛教禅宗的那种宁静淡泊、清幽旷远的人生境地和舒缓雅洁、坦荡从容的心绪。较为突出的有许地山的《命命鸟》、施蛰存的《鸠摩罗什》以及废名、俞平伯、丰子恺、夏丏尊等人的佛教禅宗趣味浓郁的作品……
      同时,创作者也会因超然的心境,身在喧嚣都市,笔下却是青山绿水,身在尘世,文笔却有着神话色彩,如绘画之写意,而不是照相,从而化境超凡、破茧化蝶,真正发扬诗教传统,展现诗歌魅力,树立诗界新的里程碑。
      最后,不反对也不提倡常态化写作,即便天才也需要有相关经历、感悟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写了几十年的诗,出了几十年的名,还未得其法,却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令人诟病,而有些写得好的人,已很少有新作发表甚至搁笔了。这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禅意,艺术的一种留白吧。


        

结  语


诗格也是一种人格。我们也可以将新经典主义诗歌创作简称为“高格写作”。
      本文提倡注重典范性——语言功底、表现技巧、精神意蕴,怎么注重,则是作者去学习、体会、积累的了。
      功夫在诗外,个人修为、世事历练、人生阅历、题材选取等思想性方面的具体内容应是作者求诸自心、冷暖自知的大话题了(这或许是贯穿诗人作品甚或人生的主线)。
      文如其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是时代精神、传统文化、文学审美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达到了“道、技、人”的统一。
      总之,新经典主义流派注重作品的典范性,倡导简约、禅意、灵动、人格化,有泪、有笑、有故事,空灵彻悟的诗风,推崇用平常的语言达到陌生化效果(熟悉的陌生人),拒绝晦涩、低俗、凌乱的表达。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只是泛泛而论,不说指点迷津,但愿能抛砖引玉。也提几个口号吧:
      心向经典,必成经典!
      学习精神的经典,坚守经典的精神!
      俯瞰历史进程,展望人类文明。 弘道以为己任,鸣磬更当前行!
      中国诗歌,神话不灭!
      经典万岁!经典精神万岁!新经典主义万岁!万岁!万万岁!


        (部分引用相关学者论述,本文未特地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2 02: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