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文/李威
我对这些劳动者太熟悉了
每天凌晨天不亮时
站在劳务市场,或某个大路口
瑟缩着,翘望着,等着
被选中去干重活的好运
他们汇成一片黑压压的影子
我想到今天一位善良的读者
对我留言痛心地谈到“阶层固化”
没有比这巨大的影子群
更固化的事物了
我相信,他们中如果有谁
不在了,他的影子一定还在
他的影子会以为自己就是自己
他们从来不去想为什么人的命运如此不同
从来不去想为什么
活得像影子一样是天经地义
有时,那一团影子群中窜出一两点小影子
那是跟着父母等活的小孩
你路过,你恰好看见
你就会心痛到发颤——
看上去好像这固化了的影子群
还在生出小影子
临窗的两把椅子
文/李威
河边临窗的茶座
(一定是临窗的
正如多年来想象中的样子)
两张椅子
我把行囊放在其中一张之上
之前,迟疑了片刻
行囊放哪一张?
我坐哪一张?
立时,心中又释然了
为什么不能有平等心?
我,与我的行囊
谁更重?
谁在长长的旅途中越走,越轻?
谁蒙着更多风尘?
谁更像
对方?
小菩萨
文/李威
庙里那个居士婆婆
说那只猫,不说:那只猫
而说:那个小菩萨
真喜欢听啊
从佛教教义上讲
她这样称呼
一点儿错没有
但我喜欢
是因为她这样称呼它
特别好听
她见我困了
文/李威
说,你眯会儿吧
多好。她不说,你睡会儿
不说,你打个盹儿
而说,你眯会儿吧
像说她收留的小咪
她收留的流浪猫,五只
在炉旁蜷着
它们一无所有
它们一无所缺
炉膛红着
窗外的雪静静落着
红杏是好红杏,诗人是好诗人
文/李威
那株红杏是好红杏
它出墙的隔壁院
是与自己这个院主人已订亲的人家
那个爱情诗人是好诗人
经我们调查、暗查、排查、侦查、审查
爱情诗的主角是诗人的原配
人所用的词语会暴露人的质地
文/李威
一狱警朋友对我讲:
一次,我到另一监区,
听见两个囚犯聊天。
一个说:“某某是个腐败分子;
某某的父亲也是个腐败分子。”
他不说:贪污犯、受贿犯、职务罪犯……
而说“腐败分子”。
我当即有个感觉:
说话那个犯人,
很可能出生、成长在某个单位大院。
一打听,果然,
那家伙是省交通厅的子弟。
他是一个诈骗犯兼猥亵幼女犯。
喝了要成仙
文/李威
电梯内看见一款酒广告
友人说:这样的价格
莫不是喝了要成仙?
他说对了
这样价格的酒
就是因为人喝了要成仙
才大行于世
我们喜爱把大人物塑造成神
至少也是半人半神
而对于自己这样的普通人呢
最高境界就是成仙
仙气飘飘
欲死欲仙
仙人板板……
说起成仙,想起一狱警朋友讲
他们那个监区有个囚犯特别好玩
晚上喊收舍
他渐次经过一件件监舍
一边高喊:
众仙归位
众仙归位……
他是受过现代教育且爬进城市中产的人
文/李威
他爱背个时髦背包
带儿子到郊外游玩
他说:人要爱健康、开朗、广阔的生活
他每次在郊外,在乡村,在山野
都要捉一些
或买一些
小动物
或小动物的幼崽
给儿子玩
直到玩死
读鲁稚的诗《还有什么好说的》
文/李威
那些恶风恶雨恶雷电
上帝说收回去,就收回去了
那些被恶风恶雨恶雷电蹂躏的
树叶、花草、鸟鸣、卑微的人,小猫小狗
也是上帝说收回去
就收回去了
只是,那些卑微柔弱的生命
被上帝收回的时候
上帝会轻轻地抚他们
对他们说:
不要怕,也不用再怕
恶风恶雨恶雷电
你们,回家了
灯
文/李威
道路渐渐稀薄原野渐渐开阔的地方
一盏小小的路灯
在厚重苍茫的暮空之下
一盏独自亮着的
小小的
灯
像满天暮云亮在这尘世上的
谦卑的
心
风中有名字
文/李威
监狱内的空地叫做放风坝
看守所传递饭食和物品的小小长条形窗口
叫做风门
似乎内嵌钢筋的高墙
囚禁的不是人而是风
似乎坚固森严的厚壁
惧怕的不是人而是风
风中藏着什么令高墙厚壁如此惧怕
我听见风中的字句:风闻有你
原来,风中有名字!
你的名字,他的名字,她的名字,每个人自己的名字
于是,我想起千与千寻
她抱定一个信念:
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名字
一个人始终记得自己的名字
就一定能回到最初的自己
6月3日,忽然忆起幼年所见一幕
文/李威
我跟着大人
参观了一个国有大型宰兔厂
一个大型转盘
上面挂满了
活生生挣扎着的兔
缓缓转向一个大型锋利刀口
霎时,兔的头身分离
兔身下坠到下面的容器
兔头随转盘继续旋转
下一步
有人解下兔头
继续挂上兔子
今晨,我忽然忆起
这一幼年时偶然参观的场景
(众所周知
幼年记忆能在脑海保存的微乎其微)
真正令我惊诧的
是在那屠宰厂内
不断解下兔头
不断把活兔的耳朵挂上转盘的
那些无声工作
(整个画面没有声音
兔子挣扎着,机器旋转着,人熟练操作着……
没有一丝声音)
的人们(或许是我记忆偏差?)
都穿着囚服
我跟着大人们喜滋滋地看着
我们——参观者
每一个,也都穿着
被夕光映得血红的囚服
读赵国俊的诗《照镜子》
从母亲照过的镜子里
看不见一点儿
母亲的影子
但能看见
母亲眼中的自己
读尚仲敏的诗《海子自杀和我有关吗》
文/李威
我想象一个英国作家
与一个俄罗斯作家对话
英国作家问:
你为什么不能
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写点
身边的人和事
写写具体的人的
苦乐、悲喜、独特而
小心翼翼呵护的希望……
为什么不写出、并在这人世间
传递这人的体温与气息
俄罗斯作家会问:
你为什么不关心广阔而宏大的世界
大海一样浩瀚的人类命运
为什么不探索繁复、深奥、无限的宇宙
我们一旦
从其中发现某个真理
普天下都好了
我们写作与探索的意义
难道不是有一天发现某个真理
然后,普天下
就都好了
我不会平等地把祝福分给一个俄罗斯士兵的母亲和一个乌克兰士兵的母亲
文/李威
虽然她们都是平民
虽然她们都是平民儿子的母亲
虽然她们如果失去儿子都同样是悲伤的母亲
但我不会平等地把祝福分给她们
正义不是正义的领导人一个人的事
邪恶也绝非邪恶的元凶一个人的罪
一项气势宏大浊浪汹涌的战争罪
是由每一个炮灰共同铸就的
一首在喂流浪猫的途中写的诗
文/李威
这给我一生中
第一首在清晨喂流浪猫的途中写的诗
我不知道以后
还会不会有
放下猫粮袋、猫食碗、杂物袋
站在路灯下写诗
一只猫咪陪我
站在路灯下
我忽然停下,凝神,在呵出的霜雾中,写诗
是因为想起了你
陪着我的那只猫咪
从未见过你
从未听说过你
但它也想起了你
美好的事物会让人产生从未有过的回忆
对猫咪,也如此
收养流浪猫的小屋
文/李威
天渐渐热了
天又会渐渐寒了
天热时要添置一台电风扇
天寒时要添置一台电暖器
这是我生活的时代
这也是流浪猫生活的时代
哦,有些年份,天也会下雪
哦下雪的时候
哦,下雪的时候
收养的流浪猫咪们就会跳上窗台
陪着我,久久地,久久地,看雪花飘落
就好像它们因为爱我
而生出了
从未有过的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
六分之一个我
文/李威
刚刚还是上午
刚刚还是早晨
现在已近黄昏
我到第六处收养流浪猫的地方
看顾了猫咪,又要离开
这里懂事的小花
每次当我打主意离开
她就会知道
就会找个地方躲藏
不让我经历告别的伤感
你们在每一处遇见的我
都是六分之一个我
猫咪们凑成了
我的另外六分之五
哦如果他们太小
哦主要是我太小
凑不齐一个完整的我
我就写一首关于爱的小诗
凑进来
一天之中凑齐一个你们眼中完整的人
还是勉强能办到的
扫风的僧人
文/李威
风住了
一地的落叶
像停下来、睡着了的风
那个扫落叶的僧人
我笔误写成:那个扫风的僧人
停下来,拾起一枚风
轻轻地看
他看脉络吗
他看脉络上一路的风
和风中的自己吗
读潇潇细雨的诗《四月末》
文/李威
牡丹开了,
拍了照,想对你说,
又犹豫了一阵
又想,再等一阵
牡丹就要谢了
于是没对你说
于是又想
这一生留着
想对你说的话
再等一等,一生就过去了
还是不说了吧
一生很快
就过去了
我是母亲梦见的儿子
文/李威
暮色中的行程上
车后座传来母亲轻微的鼾声……
归途上驾车的我
多像是母亲梦见的。
刚刚启程时,我还为母亲
不愿选择导航提示的
节约六分钟的更快路程
而不愉快。
现在心中一片恬静。
母亲,只愿意走那条走惯了的老路。
我是母亲在她梦中
那条走惯的老路上
梦见的儿子……
为无缘无故被砍的树而悲愤的人
文/李威
为无缘无故被砍的树
而悲愤的人
这世上一定不止一个
但我知道
蒋雪峰是一个
我,也是一个
这样的人
混在走来走去的人群中
看不出差别
他们也走来走去
藏着一颗树木的心
沉默、柔软、坚硬、坚强
他们认得出
人群中怀着一颗砍树的心的家伙
当命运让他们
面对这些家伙
他们会像树一样
迎着刀斧
一言不发
寸步不退
在拆迁现场
文/李威
远远听见电锯声
低沉呜咽,像悲伤的哭声
为它自己
没有生为那被砍伐
一声不吭的树
而生为自己这
凶光闪耀的作恶之身
为什么端午不能说快乐?
文/李威
纪念先贤的节日
就必须苦着个脸?
纪念自家先人的日子
就必须哭丧个脸?
我看日本电影《入殓师》和《情书》
都出现葬礼上,或纪念仪式上
有人忍俊不禁的场景
我也有在我外祖父的葬礼上
因为承办葬仪的人悲伤得滑稽的样子
忍不住笑起来的经历
我不爱外祖父吗?
我爱
为什么不能淡定平常地送别
为什么不能时常微笑着
到离去者安睡的地方
说说话儿,聊聊天儿,喝喝茶,甚至喝点酒,一起看看花花草草……
哦,那些在离去者面前
永远摆出一副苦脸的人
多半,除了几个特殊日子
是从不会
去与离去者亲近的
他们才真正相信
生死,是生命之间的永隔
某年除夕清晨在菜市场遇见一位放生者
文/李威
他身形高大,脸膛黢黑,面容刚毅
他已经花光身上所有钱买鱼放生
把装满一大桶鱼的手推车停在门边
从怀中掏出一个装满加持过的净水的
大号纯净水瓶
走向潮涌着喊叫着比划着吵骂着争抢着买鱼让摊贩杀鱼的
黑压压人群中
他一个摊位、一个摊位,走过
在每一个摊位,蹲下
把手中水瓶中的水
洒几缕到每个鱼池
面容笃定
眼神清澈
他比人群高大得多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神迷离的人们
诧异地看着他
挤进他们,手执净水,面对鱼池
蹲下去
矮下去
肩背上
的晨光
缓缓升起
像一尊
大神
我送给岩井俊二的敬意不代表人类只代表我这一个——人
文/李威
(“人类只是一个大词
里面没有一个
有血有肉的人”
——蒋雪峰诗句)
昨天看了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
风雪中的
一封、一封、一封情书
慢慢地,勾勒,充实、丰满、还原了
一个人
一个已经死去的人
一个已经死去的普通人
一个在时代中像一阵微风一样拂过去了的普通人
似乎与“人类”
这个大词无关
似乎岩井俊二
丝毫没去考虑
“人类”这个大词
他只是静静地、从容地、专注地、深情地、执着地、执拗地
通过一封封情书
穿越风雪
穿越生死之间的阻隔
还原一个
还原仅仅一个
有血有肉有悲有欢
在每个晨昏沐着轻柔之光的
真实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真实)
生动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生动)
复杂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复杂)
矛盾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矛盾)
爱着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爱着)
爱过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爱过)
还将爱着——穿越生死的阻隔爱着
(如我们每一个
因为爱过
必将在无限之中穿越生死的阻隔永远爱着)
独一无二
(如我们每一个一样独一无二)
的普通人
啊,那每一扇窗玻璃上的冰雪
轻轻消融的声音……
啊,那每一扇窗玻璃后面
脆薄、恬静、而纯净的
每一声都独一无二的
读信的声音……
也在读出我们
每一个……
因此,我这首诗
送给岩井俊二的敬意
不代表人类
只代表我
这一个
人
我的前天早上从今天下午开始
文/李威
往日,每个清晨
我在流浪猫小食堂
就着一杯浓茶
顺序阅读蒋雪峰、赵国俊、包尘、潇潇细雨……的诗
从前天早上中断了。
5月18日,流浪猫小食堂
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我在悲伤中
从拆屋声、锤地声、推墙声、锯树声……
中间走过,
捡拾往昔喂养流浪猫咪们的小小食具,
带回转移收养他们的小屋。
直到今天下午,
才就着一杯浓茶,
顺序阅读蒋雪峰、赵国俊、包尘、潇潇细雨……的诗,
我的前天早上
从今天下午开始。
那些兴奋地推墙锤地踹门锯树……
要把一切储存时间与记忆的地方
换成完美无瑕的闪光名片、
要把一切“非我族类”的小生命
驱逐清零的家伙,
一定会嘲笑我:
你的前天早上
怎么从今天下午才开始?
我们早就开始了
我们早就开始了
我想对他们说:
我知道你们早就开始了
从很早很早
从远古
你们就
开始了
那孩子
文/李威
你问我说的那孩子,是哪一个孩子
我说的那孩子,就是那个
我们之中唯一的一个孩子
就是乌央乌央老成持重稳稳当当地
活着我们的一天天老去的身体的我们中间
那个唯一的
孩子
你说你没有看见那个孩子
是因为你没有看见你自己中心的
那个孩子
我此前也没有看见那个孩子
是因为我也没看见我自己心中的
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
从我们读安徒生童话时就认识
我们后来
疏远了他
厌弃了他
害怕了他
我们害怕他影响我们稳稳当当成长为
一具成年人的身体
现在,你知道我说的那孩子了吗
现在,你看见你心中的那孩子了吗
现在,你看见那孩子就是你自己了吗
“城建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一个孩子在众人中,是不能遮蔽的。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有光啊
因为有光!
从今天起,我每天对你讲我经历的细节
文/李威
讲那家我曾打回十斤酒存放在你小屋的小店
前天关门了,我再也买不到他的酒了
那在你的小屋灯下给过我
一小口一小口温暖的烈酒
从去年秋凉,到今年秋寒
讲我楼下名叫“长红”的东北饼店今天搬走了
那刚刚过去的一年,每个清晨
我去看顾小食堂收养的流浪猫
换着品种给师傅们买去早餐的饼店
前天是韭菜盒子,昨天是红糖酥饼
讲昨天陶军在他的单身宿舍
惊喜地一只一只捧起收养的流浪猫的幼崽给我看
他半生没养过猫,但现在他已被开启
我不怀疑他今后会怎样看世界,甚至俄乌、哈以……
让人明辨是非的永远不是道理,而是爱
而是那种并非空洞的、空泛的、抽象的、宏大的……
而是具体的、温热的、充满细节的,爱
我给你写信到这儿,会荡开一句:
去那条宁静小河边的小餐馆去一次吧
上次我们在那,一片落叶落在了我的肩头
一片落叶落在了我的肩头
那微不足道的、人们熟视无睹的、过后就忘的
细节——穿过一年的时光陪伴着我
我与它相遇,用了四季
它与我相遇,用了一生
慢
文/李威
终于与她一起走这一段路了
她走得很慢
很慢
她说,她笑着说:
我再慢一点
就可以慢进
回忆中了
奔跑
文/李威
万物都在奔跑
被屠刀追逐的众生都在奔跑
提着屠刀的鸯掘摩罗追着佛陀奔跑
佛陀不奔跑
缓步而行
鸯掘摩罗
无论如何奔跑也追不上
大喊:僧人,停下
佛陀一边缓步
一边缓缓回答:
我早就停下了
停不下的是你。
鸯掘摩罗如被棒喝
停步,泪如雨下
放下屠刀
立地
走上
成佛之路
扫地僧
文/李威
我写过周利槃陀迦
扫一下地,念一句……
不是念一句经
他不是不念,他是笨到不会念呀
他扫一扫帚
念一句:扫帚
扫一扫帚
念一句:扫帚
他就这样悟了呀
他扫落叶吗?扫
他扫尘埃吗?扫
他扫自己的影子吗?扫
他的身形越来越浅淡,轻盈,通透……
像影子
扫着影子的影子……
可是当提婆达哆
袭击佛陀的巨石坠下
影子,轻会扫帚击飞了巨石
对故乡错误的情感
文/李威
要回阔别的故乡了
他忽然
对寄居多年的异乡
产生了故乡的不舍
他告诉自己:一定是我的情感错了
租住屋小花猫,和小黑狗
似乎知道离别近了
都伤感地,偎进他怀中
——只有猫狗能理解
错误的情感
他决定不回故乡了
他决定留在故乡了
他相信自己错误的情感——
故乡,不是地名
而是生命与生命
相偎依的
那份温暖
他问“好多钱一平”
文/李威
流浪猫小食堂拆迁了
原来的单位院坝
进不去了
现在他们把那叫场地
以后他们把那叫工地
再以后他们把那叫商业用地
再以后
会有某个一身名牌休闲服
足蹬一双斯凯奇
斜跨个LV包包
身体壮硕(要吃多少肉才养得成)
皮肤红里翻黑
光着个大圆脑壳
翻砂起皱的颈项上挂一串金链子
走路左摇右摇(好像全世界都把他摆不平)
的油腻富贵男
甩钢砸铁地问:“好多钱一平?”
他问“好多钱一平”
的那一平
可能就是往昔
流浪猫们挨着我
我们共度每一个宁静的清晨
的那一块
小小地方
读龚盖雄的诗《后人类命运悲歌创世纪,作》
文/李威
因此我不喜欢人们称我写的分行为“作品”。
人们称我写的是诗,
或称我写的不是诗,
都可。
但我不喜欢人们称我写的分行为
“作品”。
首先,它们不是作出来的。
其次,它们不是成品。
不是定格排版印刷归类归档归位封面抛光打蜡磨砂塑封……
它们只是我行走途中的
一缕,一缕,微风……
其中有我一缕,一缕,呼吸……
有时轻盈,有时浊重,有时似有若无……
有体温,有颤栗,有波动……
有一意孤行……
有变动不居……
有一边行走一边遗忘……
有一边遗忘一边生成……
正如我自己,
因为我也是
别人写出的一句诗……
随选某一天我写的12首诗的目录
文/李威
1,凌晨,在家写诗《天亮的的顺序》
2,清晨,喂家院内流浪猫
3,小歇,在家院亭内写诗《天渐渐亮得晚了我喂流浪猫需要一盏矿灯》
4,早晨,驱车去喂小食堂收养的流浪猫、并看望收养在对面院的流浪狗
5,在小食堂小歇,写诗《路过》
6,上午,驱车到单位,喂单位院流浪猫
7,在单位写诗《你是时间的俘虏》
8,中午,驱车小孟家,喂收养的流浪猫
9,小歇,写诗《在看守所押房内》
10,下午,到友人家看望收养在那的流浪猫
11,小歇,写诗《他一直在路上》
12,驱车回家,利用一小时车程上二十多次等绿灯的机会
构思,一句、一句,写成一首诗:
《暮色中灯火渐次亮起,有没有你点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