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秀实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2227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大湾区诗歌概念

已有 140 次阅读2019-10-1 19:50 |个人分类:诗歌评论

[大灣區詩歌概念]

 

秀實

 

  中國南方詩歌近年來興起的概念是〝大灣區〞。大灣區指9+2共十一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市,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七個地級市,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這一板塊約5.6萬平方公里遼闊,人口達7000余萬。這十一個城市各有不同的歷史背景與文化發展,當中港澳更有過一段冗長的殖民地時期。1898-1997約百年香港淪爲英國殖民地,1847-1999逾百年澳門淪爲葡萄牙殖民地。這兩個海濱城市與其餘的有著不一樣的〝近代史〞。這種歷史背景下的詩歌發展,也自然有异于其餘。

  詩歌與時代的關際如何,當下的境况幷不清晰。其一是文學的影響總是微弱而隱性的,優秀的詩歌爲一個城市精神文明的標高點,其璀璨華采有如天際間的行星,當灼灼其華抵頭地球的黑夜時,已是若干的光年之後。其二是詩歌的書寫,不如散文或小說的叙亊體般,而具有相對隱晦的象徵語。其對時代的書寫有時埋藏于文字背後,不易察覺。大灣區隨著經濟交流互動的活躍,漸蔓延到文學藝朮的領域,而詩歌于一個文壇而言,又是最不安份的,其間的酬酢特別多。詩人中的分科禦史最爲常見。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的自我戲謔,〝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科禦史來。忽發狂言驚四座,兩行紅粉一時回〞,已是當下詩歌交流中最常見的景况。

  澳門詩歌具有優良的叙亊傳統,詩歌以細水長流的方式,柔韌至極的發展。殖民時期葡萄牙詩人對澳門詩壇的影響幷不明顯。卡梅洛・庇山耶Camilo Pessanha在澳門生活32年,卻被稱爲〝幾被遺忘的詩人〞。香港詩壇有過最爲熱鬧與溫暖的六﹑七十年代,最大的裂痕出現在八十年代後期的〝本土〞與〝南來〞之間。由北方南來的國內詩人,因其文化與經歷都有异于土生土長的,其對詩歌的追求頗异于本土。總體而言,南來詩人仍然保持著三十年代傳統抒情的簡明風格,而本土詩人則因処身于華洋雜処的開放社會,其詩歌常側重于現代技法。現代主義﹑象徵主義等西方文學思潮對其詩歌創作影響極大。文化觀照與文學觀念的抵牾讓這些裂痕一直存在。長久以來導致詩壇〝碎片化〞的現象,讓外間對香港詩壇的瞭解有了管中窺豹的偏頗。

  我到過大灣區這十一個城,都是烟花繁華之地。經済正在騰飛,人口更爲密集。雖則各有前因,各具文化特色,但也有其相同之処。詩人們與跨城越區的大卡車,跨橋越洋的大貨輪,同時游走于這個灣區。貨殖市場間,燈火繁華処,說不定都夾雜有詩歌吟誦聲,都城之外,常發見詩人采風的臒削身影。城市即是詩人所寄之空間。但詩人既爲〝城中人〞,也得是個〝局外人〞。提倡空間詩學spatial poetics的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這樣形容〝城市〞:〝迷宮〞〝時間零〞〝結晶體〞和〝開放的百科全書〞。這十一個城,都擁有錯綜複雜的甬道和死巷構成的體系般的〝迷宮〞,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常有獅子張口與弓矢疾馳的〝時間零〞出現,內部燃燒而外在却呈現多面體的平面琢面的〝結晶體〞,資訊頻繁流動的多層多元組成好比一部巨大的〝開放的百科全書〞。這就是大灣區詩人共同面對的困境。

  港澳詩歌所呈現的,應有其特殊性。譬如〝脫殖回歸〞〝多種族共存〞〝民間文化摻雜〞等等,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經驗。遺憾是面對這些亊件時,常見詩人缺席。而港澳詩人所共有的城市經驗,仍有待詩人們自覺其少數,其反抗從而突破一種巨大的文化圧力,打開漆黯的〝巴黎的憂鬱〞,讓清洌的星光透入城市的夜空。

  不寐推窗時,抬頭總找到微弱而鎮定的光芒!

 

2019.8.17 午後3:50于臺北城公館區修齊會館506房。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5 12: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