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3期:辽东天赖《蝉诉》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7-9-4 15:35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7-9-1 23:57
字数超过500字,请压缩

问候秋安,已经压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7-9-4 15:35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7-9-1 23:57
字数超过500字,请压缩

问候秋安,已经压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7-9-4 15:36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7-9-1 23:57
字数超过500字,请压缩

《大悲无泪  为天地立心》---读微诗《蝉诉》里的诗人精神
     王恩荣

这是一首特别有力量的诗,悲慨之情有四两拔千斤之势。题目:蝉诉。是控诉!整个诗采用了象征手法。蝉又称知了,蝉在地下暗无天日,十多年才破土而出,所以叫“金蝉脱壳”,这份敬意形成诗的感情内线。诗人亦如此,无数次痛苦的蜕变,才有最后歌者的纯粹与执着。但是知音难觅,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这就是一个诗人对俗世的悲悯。这节把蝉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物我化一。诗人是孤独的,他的声音得不到世人的回应,“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更难得到人们的理解:“都当作无聊的聒噪”。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这应该是自古行者慨叹。诗人是清醒的,他无法同流合污,他是真善美的化身。诗人有远见卓识:“等吧,等秋后”。
但诗人又是悲怆的,他不屑于守道待时,他知道生命短促,他得不停的鸣叫,“知其不可为之而为之”。他宁可用他的死"为黑夜的来临点燃最后一盏灯火"。最后:“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这就是他的理想的目标,“天清气朗”,象征政治清明;“明日高悬”,象征正义彰显。这时,可惜诗人已不在,“秋后,再无我的声息”。但能唤醒人世良知死就可瞑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7-9-4 18:53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7-9-3 11:49
为了更好地发展五行微诗!更进一步地壮大五行微诗流派!更加方便地推介优秀的五行微诗!更加方便地让诗人 ...

感谢严老师邀请。尚未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有待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7-9-4 21:31 | 只看该作者
《莫留遗憾在心间》
——读诗人辽东天赖《蝉诉》有感
作者:诗人彬哥
  在诗人辽东天赖的《蝉诉》里,作者开篇用反问句“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开篇,一下子将读者的好奇心给勾引了上来。
  的确,我们都见到过蝉,在夏日的午后,在高高的杨柳树上,我们都听到过他的声音,那一声一声的蝉鸣,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对那蝉鸣放在心上吗?在钢筋铸就的都市,在熙来攘往的人海中,我们的的确确会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而这种被忽略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又比比皆是,即便你是用杜鹃啼血的方式,又有多少人能够听得见,又会有多少人去在意,都可能是一个未知数。不仅仅是蝉,人亦如此。
   如果诗人按照这个思路把这首微诗写下来,或许其表述的现实意义和张力可能就不会那么足,但是诗人却另辟蹊径有一句带有转折的话将诗的意境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等吧,等秋后”单独成为一段,不仅有承上启下的行文意义,更将这首微诗最初表述的意义来了一个山穷水复,柳暗花明,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拥有的并不知道珍惜,甚至是会浪费,曾经的绿水青山被滥砍滥发后造成的满目疮痍,曾经的蓝天白云在人类将环境污染后也逐渐的不复存在,这可以说是一直深深地悲哀。
   诗人用了这样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告诉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去等吧,等到秋后,或许你已经是功成名就,或许物质更加富足,但是你曾经深爱的那个人却已经远去,但是你却不得不每天在雾霾重重下的鬼天气里戴上口罩生活。
   “等吧,等秋后”,仅仅一句话就清晰展开了蝉的孤傲和不屑,你可以不在乎,你可以等秋后。但是“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秋后,再无我的声息”,或许这时候对于蝉来说那个热烈的夏天的爱恋还在,曾经的美好还在,破茧成蝶后的惊喜也在,但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午后,这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不在重要,因为蝉已经转身,重新回归大地,蝉已经再无声息。哪怕木鱼声还在,哪怕秋意浓浓,爱意依然。
   其实蝉的一生又恰如禅,多年在暗无天日地下的苦苦修行之后,才能够有了寻求蜕变的那一次机会,而机会的路却还要自己苦苦的寻找,潮湿的土壤,萤火虫飞舞的傍晚,在奋力的爬到树上后,生命里最艰苦和华丽的一次蜕变伴着虫鸣完成,这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破茧成蝶,那就是一飞冲天的蝉,一旦不能够在下一个太阳照耀的清晨完成这一次蜕变,那么这四年的修行就讲戛然而止,进入下一个轮回。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和你身边那些爱你的人,以及你爱的人岂不都是如此。所以说我们每个人更应该珍惜,莫让蝉诉的事情屡屡上演,真的到了那一天,或许我们悔之晚矣。
   正所谓是:蝉诉声声天地宽,恰似人生求圆满,莫待秋高气爽日,徒留遗憾在心间。

附:《蝉诉》
作者: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23 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7-9-5 09:43 | 只看该作者
一味聒噪终悲催

——简评微诗《蝉诉》

    文/付鹤鸣



   《蝉诉》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关键是作者不落俗套、不隔山空喊,且能从那一声声蝉诉中悟出蝉音的"禅",季节的“秋”,如果去掉标题的“蝉”,谁又能洞悉作者落笔的是秋蝉,而非夏蝉的聒噪,这样渲染,技法可谓十分高超。由于作者善于抓住诗眼,缪缪数语便触动了你我的心弦。

《蝉诉》全文仅41个字,既把蝉的一生概括得淋漓尽致,又把作者的诗意情怀安放在秋日的云天之上,让世界洞明。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苦短,不去努力,一味的聒噪,“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难怪白居易听到蝉鸣也有感伤:“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四季更迭,人生易老,一年一度秋风劲,《蝉诉》告诉你我,唯有抓住春天不放,人生才能处处出彩!



原诗如下:

蝉诉

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7-9-5 16: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五星 发表于 2017-9-4 18:53
感谢严老师邀请。尚未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有待努力。

诗安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7-9-5 16: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五星 发表于 2017-9-4 18:53
感谢严老师邀请。尚未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有待努力。

诗安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7-9-5 19:30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7-9-1 23:52
字数大超,请压缩

超的奇,大的怪;压缩到合口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7-9-6 0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读大家的评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9 18: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