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诗意与杂语化修辞
——读《隧道之诗》
一首诗的诗意产生于诗歌的张力,而诗歌张力的形成又源自诗歌独有的艺术元素与美学结构,正如一把弓的力量源自与弓的材质与其物理学构造。就《隧道之诗》的阅读感受来说,虽不能说是十分精彩的好诗,但却是一首不乏诗意的诗。其诗作运思、修辞方式等都具有一定的解析阐释价值。
表面上看,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做如下解读。它写的是“我”几次过隧道的心理感受和想法,是对隧道从语词层面到超语词层面认知过程的呈现,并借这样的呈现表达一种生存感悟,完成一种语词与联想的习惯性的日常化规训的去魅,意在打破社会既定的象征秩序,消解象征图式,忠实于个人的敏感性和感受力,这使得整首诗有着后现代的消解与解构的意味。
同时,进一步细读,我们还能够发现,这首诗有着深一层的审美意蕴。
首先,这首诗的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艺术张力的,通过这些张力,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更深的诗语所指和诗意的生成。诗歌写第一次过隧道,开头一句是““肠子都悔青了”,隧道是什么?隧道是一种极为便捷的交通路径,是帮助人们越过前进道路上的高山险川的“桥梁”,显然,这里的“肠子都悔青了”,理解为“后悔”过隧道就有点牵强或望文生义。毋宁说,诗人这里采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写“我”后悔选择了“隧道”式的生活方式,那样一种藏于地下的,不见阳光的抵达目的地的方式。再结合第二次过隧道,“我”的自白,实际上是对于自己的社会身份的确认,对于自己“出身”的先天规定性与既定的生活路径这种现实的认同,是自我安慰与排解,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服膺。这也可以看成是对第一次过隧道诗意所指的提示与佐证。接着,是“现在过隧道”,“我什么都不想了”,已经习以为常,已经入乡随俗,已经为“隧道”规则所同化,甚而至于,对“隧道”这样一种不光明的生存方式有着一种“握紧”而不愿松开的依赖感、亲切感和相依为命感。
其次,饶有趣味的是三次写过隧道,诗人采用的诗语类型是不相同的。第一次是俗语,“肠子都悔青了”,生动泼辣,有草根气息,且劲道十足。第二次过隧道是一般常用的书面语,肯定,绝对,还有点正儿八经。第三次过隧道则是近乎冷漠刻板的交通术语,然后加上一个富有抒情意味的比喻。这样,就构成了整首诗叙事的杂语化修辞。在这首诗里,起到了很好的反讽意味。第一次过隧道,是俗语,表示“肠子都悔青了”。俗语是一种来自底层的话语形式,真实,朴素,以此来写过隧道的“悔”,足见对“隧道”真相的无知,以及无知所引起的惊愕、震撼与心灵的抵触。第二次过隧道,则换成了政论式的话语,在貌似神圣的不可置疑的确认与的外表下,是懦弱的归顺与服从,是唯唯诺诺与自欺欺人的谎话与骗局。第三次过隧道,交通术语将隧道这样的直达目的的手段与工具的理解与认知,示人以直接简洁干脆明白,加上一个的抒情式比喻,虽不伦不类,却将“过隧道”的美好体验赤裸裸地甚至是恬不知耻地晓喻天下。
最后,《隧道之诗》竟然将“隧道”与“诗”联系起来,反话正说,寓贬于褒,寓庄于谐,使得整首诗的反讽意味又有所增强。
《隧道之诗》由于诗歌整体与局部的张力以及诗歌的杂语化修辞的运用,这使得这首小诗有了比较深邃与丰厚的诗意,有一定的耐读性和品味意蕴。但是,我上面说了,这首诗并不能算得上是精彩的好诗,问题就在于这首诗对“隧道”这类的存在之物的言说,并没有更新犀利的解剖,“没有启示我们的心灵获得更多的对事物认知的能力”。诗歌作为存在的照亮手段,理应为我们带来对存在更新更深刻的烛照与发现。在这一点上,显然,《隧道之诗》还不能令我们感到满足。
附:
隧道之诗
李荣
“肠子都悔青了”
这是我第一次穿过隧道时想到的一句话
“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隧道
谁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
这是我第二次穿过隧道时所想到的
现在,再穿过隧道时我已经什么都不想了
它不过就是一条隧道,不过就是
把河东的营盘路与河西的咸嘉湖路
连在了一起,像一对失散多年的亲人
握紧的手再也不愿松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