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蛇珠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1343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美文转载

已有 549 次阅读2016-8-25 20:03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文/青城
一,徐敬亚先生的困惑
记得在一首诗的导读里,徐敬亚先生这样说:我一直认为诗的内部,应该有一种谁也说不清的神秘。这种神秘包括逻辑的无序,诗意的不可拆解,甚至包括意象之间的冲突、情感的不衔接,及其它诗歌元素的某些不完美  。
很显然,对于一个同时有着丰厚的创作实践经验和独到理论造诣的诗人,这样的困惑无疑具有历史高度的前瞻性和启发性。以下的论述,企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做一次探讨。
二,用第四只眼睛看世界
徐敬亚先生所说的神秘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大量的发生着。而对于它的解释则往往是牵强附会,无果而终。我们是否需要一种新工具,从新的角度,用第四只眼睛来破解这样的一种神秘呢?对,这就是以四维空间的视角对当代诗歌,重新审视。
如果给我们现存的三维空间加上一个时间轴,就可能让思维突破点,线,面,体,这些概念和逻辑,从而进入一种由可控时间操纵的弹性空间。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切的物体都会衰减甚至失去他们的几何意义,直至在某个临界点,速度和距离消亡,运动变得绝对自由。
我这样所描述的世界,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因为我们是三维的,就如同我们用铅笔在纸上画不出可以住进去的高楼。但是,我们人类有思想,我们的思维可以跨越这样的界限。这不单单是一个可能性,同时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直在继续着的实践。我们的诗歌创作,就是例证  ,那些不可拆解的神秘的感觉,就是这样一种呈现。
三,诗歌一直在路上
诗歌的写作,从来就是人类思维探索的触角。她不但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和意志,同时包含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这样的探索与呈现,是逐步深入的。在文学的童年,人们对美学的审视,往往局限于点和线面构成的二维空间里。具体的表现是思维方式的逻辑线性化,确定位置的坐标化,以及概念建立平面化。
在这个时期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文学作品里,比喻,排比之类的修辞手法被广泛的应用来说明问题和强化语气。而遣词造句时对对称结构的追求,则表现出来他们对更高标准审美的需求。在汉赋里的大量的骈文和唐代格律诗歌的对仗,则说明了三维世界的文字表述能力和规则的建立。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你看,这样工整的对偶,多么像一个平面的反转对折进而获得的对称,他们正是通过这些画面及其映像的叠加,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向立体的过度,完成了汉语言文学对三维世界描绘的任务,标志着诗歌语言的成熟。
四,诗歌是人类思想的跨界表演
一百年前发生的白话诗现象,是文学对世界表述方法的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它沿袭了古典文学表现手法,像一个胎儿,在旧文化的羊水和包衣里渐次成长。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实践中探索,在困惑中前行。尽管他们不自觉中偶尔有所突破,但始终不能摆脱三维思想程式的束缚。他们一直都是在依靠对旧有的修辞方式的叠加、堆垒,来阐述对世界的认识。偶然的一次逻辑链条的断裂,所产生的簇新的新思维的光芒,往往会使他们不知所措,无从解释,进而陷入困惑。
比喻辞格在“现代文学”时期的诗歌中,已经很少单独使用,并且在构成手法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就比喻与多种辞格的综合运用来说,比喻与比拟综合运用的例子最多,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12页),是明喻与拟人的融合用法。
现代文学”时期的现代诗,总体上还是比较注重对比喻、摹绘等传统常用辞格的选取,但在辞格的综合使用、辞格构成中的联想向度、联想跨度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对传统不常用辞格的开拓,则主要表现在对通感(超感)辞格的广泛应用。这样的轨迹,由胡适初始,一直延续到
今天,中间经过了闻一多徐志摩艾青辛笛施蛰存舒婷,经过了新月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现代诗派朦胧诗派。
在风起云涌的当代诗歌史上,象征主义的诗歌出现,不啻是一次基因突变。在这里,时间不再以单向的形态出现,诗人初步尝试着对于时间轴可塑性的触摸,让语言的表现力获得了空前的势能。
在《十年之间)中,北岛对象征的运用获得了又一次升华:“荧光表盘淫荡地随意敲响/时间诚实得象一道生铁栏栅/除了被枯枝修剪过的风/谁也不能穿越或往来/仅在书上开放过的花朵/永远被幽禁,成了真理的情妇/而昨天那盏被打碎了的灯/在盲人的心中却如此辉煌/直到被射杀的时刻/在突然睁开的眼睛里/留下凶手最后的肖像”,在这首诗中,“白话”诗向“朦胧”诗的跨跃以一种典型的姿态得以完成。具体地说,象征依然是这首诗的主导辞格,但是融合了比拟、比喻、婉曲、通感(超感)等辞格因素,在象征物的选取与表述上,超出了直取,注重虚实交映,注重物象间的转化,更注重自我独特的感应,使本来就含蓄隐约的象征意更加奇异、朦胧。如“时间诚实得象一道生铁栏栅/除了被枯枝修剪过的风/谁也不能穿越或往来”,对于“时间”的感受已经超脱了一般,混合了对特定的时代、生命、世事、人心以至宇宙的独特体验,对风的形态表述也采取了反常规思维,对同一场景做出拆离、分解,从而得以崭新的视角造化风情。象征辞格,除了可以使诗意更加含蕴、丰厚,还具有以点概面、似迂回却更通透的功能,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凝炼而又深沉,以巨大的涵概力,展示了象征辞格的惊人魅力。舒婷的许多著名诗作,其语言表达手法同样是以象征为主导。海子曾被称为“麦子”诗人,这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不可否认,一个业已存在的基本事实是,当代诗人,已经先于他人,靠诗歌的拐杖,开始了对四维空间的探索征程。
五,诗歌张力理论的重新阐述
四维空间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物质形态的自由呈现;
2.空间位置位移的无序性;
3.时间的自由伸缩性。
应该感谢现代诗歌有关张力理论的建立,它对于语言物理性质的透视,到达了四维结构的内部。只是人们还不明白,在张力的概念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内核?
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是,它必须符合四维空间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无疑是对我们现有的思维秩序的破坏。恰恰是这种破坏所产生的能量,构成了张力。
其一,概念外延界限的突破。
例如:“谁曾为我串起许多泪珠/又倾落到梦里去的泪珠”(戴望舒《有赠》先将液体实化为固体,再做进一步的虚化处理。诗句中的一个穿字,刺破了泪水的液体概念的包膜,实现了与固体形态的交换,从而使诗意饱满起来。对这样的艺术效果,我们通常称之为张力。
其二,逻辑链条的断裂。
我们接着举例。
按照传统的说法,”我看看雨丝挂在檐前/呤哦四月的诗句”(敏子《雨天》),是视觉与听觉的超越或贯通,联想向度是从实到虚,比拟手法是以虚拟实。通感(超感)与摹绘融合使用的例子如:“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徐志摩《再别康桥》),是听觉与味觉的超越或贯通。
什么叫做贯通?这样一个在三维世界里无法理解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在四维空间可以明确的表达为逻辑链条的断裂。这样的断裂所产生的能量,成为语言张力的起源之一。
其三,时态属性的多向。
通感(超感)辞格在“现代文学”时期的诗歌中已广泛出现,其用法按照现有的理论解释,多是强调与其它辞格的融合。
例如:
通感(超感)与比喻融合使用的例子如:“太息一样的目光”(戴望舒《雨巷》,是视觉与听觉的超越或贯通,联想向度是从虚到虚,比喻手法是以虚喻虚。通感(超感)与比拟融合使用的例子如:“温软的影儿恬静地来去”(梁宗岱《晚祷》),是视觉与触觉的超越或贯通,联想向度是从虚到实。
看到了吗?这个纠结于诗歌理论里的多向度的理想,不过是加入了时间轴的作用。所有的类似经院哲学的这些建立在概念堆砌上的理论,总是让人听得云山雾罩。用四维空间的尺度去衡量,往往会变得明朗化。所有的沉浸于诗歌理论家内心深处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六,重拾中国当代诗歌的信心
诗歌是与人类思想同时产生的东西,是物化了的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属于四维空间的物质,因此也必然具有四维空间的所有属性。一部漫长的诗歌史,表现出人类探索精神世界不懈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许多共识,这当中,包括了我们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数理逻辑和哲学观念。这一切归根结底,不过是人类思想适应三维空间的表达方法而已。所有这些现存的合理性,都将在四维空间里失去意义。因此,我们准备好了四把锤子,来打破这些阻碍着我们思想解放的框架。
1.砸破词语固态外壳,砸破由它搭建起来的语法体系,让汉字释放出核子的能量。
2.砸破语言的时态属性,改变叙述方式的单向特征,实现语言对物质描述的完全覆盖。
3.砸破依照数理模式建立的逻辑格式,破除诗义指向的单一特征,呈现歧义性带来的多姿多彩。
4.打破语言形式的固定界限,以适应诗歌在思维空间里的重构。
读过余秀华,我们往往惊诧于诗人语言的爆发力,为什么?《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但我们砸碎了睡字的安详而稳定的外壳,包含于内的原始的野性的开放的光芒就会迸发。当她与作为女性的你结合,她的能量甚至可以放大到无极,让我们回到史前,着眼远方,进而产生对历史的道德的意识形态的冲击。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听一听,这些动人心魄的句子,在现有的认识空间里,难道不是一连串的错误吗?然而,在时间扭曲,空间错位的四维视界,这样的不可思议的现象,的的确确是再正常不过了。当诗人把去年的,昨天的与今天的以及未来的我摁在一起时,她奇妙的思想无疑进入了四维空间里遨游。
汉字的自身,就是一粒粒具有四维特质的形态。每一个方块,都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相对来说,要比世界上其他的语言,具有天然的生存优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汉语言诗歌的美好未来。只要我们更多的诗人,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理论工具,她一定会表现出磅礴而持续的生命力。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诗运动就要到来!

   《邂逅》 
      阿丙

我必须在今天喊出来
天空开始有漂亮的云彩
一轮圆月升起来
你站在海岸
亲爱的———
我开始呼喊,用所有光线
用尽散落于深夜的
所有时间
我不能,停下来
怕声线一断
你就会跌回
无边的黑暗

<日食>
 阿丙
把煤投进炉火
把头颅掩埋进
你的胸怀

我不惜
让全世界
看到黑暗

只渴望
你的两手
抱紧我双肩
   《暗香》
 
 
序曲

深秋的风。总叫叶落成客殇
思念的潮,常于午夜推我墙
一滴泪在眼底成汪
任爱恨,渐生凉。。


冷冷明月光用柔指轻弹小轩窗
隔岸的枫树把温暖披成了银霜
谁在用江南轻唱打发午夜时光
把一缕缕梳柳风织成丝丝暗香

你的心事恰如那洁白宣纸一张
如何把淡淡墨氤氲成巫山模样
润开的锋尖上那一段是你愁肠
唐宋文章爬在墙上偷偷把你赏

怎样的细狼毫能描出你的初妆
铁划银钩钓不起藏在诗里的殇
石镇纸拴不住那对绣床上鸳鸯
印在脸颊的口红是否你的徽章

走龙蛇吞长江是你允许的狂放
十二个神女那一座是你的雕像


我一去不回你一定会在山头张望
点点帆檣是否载满你绣好的香囊 
 
和弦
  
 
    12
我叫你雪的时候
你就开始碎裂
开始旋转,舞动你
细瘦腰枝,挽起
拽地的长裙,像一个
怕羞的孩子
急于展示洁白的舞鞋

谁也不知道,你的刚烈
淬过地心的火
凝进骨骼
所以才有了微笑的花束
动人的凛冽

只有我,在漆黑子夜
谛听过一种伤痛
自泪腺坠落
浸透手背的灼热

你是冰
纵然裹紧整个冬天
也掩盖不了
心的光泽
 
十一 月亮潮

水瓶倾覆,摩羯蒙尘
南十字重归三叶草
于时间的沙砾
掘出大禹开渠的石镐
淘洗曾没入洪荒几粒王朝

而我,正在剃去胡须
以及你的眉黛
用乳齿咬出手背的酒窝
盛两颗光滑卵泡
匆忙逃入,母亲怀抱

此时与天空对视
世界就会收缩
成一对符号
就像你和我
一大一小
 
   十闪电
你来时,沿一条
纯金浇制的航线
我迎接,这世界
灿烂无比的笑靥

你的马蹄,一次又一次地
踩踏我的右肩
一次又一次,在海面
溅起幽兰

我是一块
被暴雨淋透的焦岩
用背脊擦亮
你抚摸的手链

   <九>
 
最终被俘获
我看你的眼睛
被囚于泥塑原木的囚笼

作为一棵树游走在原野
以一季春色
为自己飘红

开始有人
把你奔跑的风情
写进诗经

而我,为了走进你的心
不舍昼夜
在蛋清色封皮,打洞
 
    <八》
 
你的机群呼啸
在山谷投下
集束花苞
在广场
投下
动人的歌谣

我红喙的爱人
我的吉祥鸟
我喜欢每一个清晨
你就这样啄食
我的掌纹
要把一根水草
拽离
深沉的湖心
 
《七》
 
 
   是停驻于初唐王勃的吟哦
是荡漾在长白山天池的银波
你穿过风穿过雨
穿越了一万条江河
穿过滕王阁
仰望千载的秋色

圣洁的白色
在我的掌心降落
平静的湖水
便掀起巨波

今夜
会有一场大雪
覆盖住我
梦的车辙

  《六》
你不再仗剑去国
扫灭胡尘
不再万马军中
取上将首级
不再醉迷于
十步杀人

你褪去喙,褪去尖锐
褪去爪,褪去阴森
褪去翎羽,不再凌云

你盘踞于
离苍穹最近的巉岩
把每一座山峰
敲击成钟磬
把凛冽的眼神
收敛成老僧

你两手空空
仿佛月光下
孤零的孩童
《五》
你彻夜不眠
纺思念的线
我穿梭云间
带蓝色火焰

你素手芊芊
撒柔情如盐
我浑身是胆
仗月光宝剑

爱织成蛛网
缚千古奇缘
我甘为俘虏
做护体披肩

星河灿烂
迷惑不了寻找的双眼
风霜似刀
阻挡不住今生的攀缘

你翩翩舞裙
化作岚烟
一去不还
我心甘情愿
粉身碎骨
葬入西山
 
《四》
你飘然而至
带灿烂星河

我逐水而居
乘飞驰电波

我穿云破雾
心再历难劫

爱几度风雨
曾杜鹃啼血

情伤痕累累
已折翅难飞

你热情似火
我壮志成灰

我铩羽而归
你坚不可摧

你非我莫属
我后知后觉
 
《三》
我们拥抱在一起
唇正对着唇
胸脯紧贴着前胸
有火焰烧结为一体
就有了两倍的沉重

谁都拆不散我们
不论朋友还是敌人
你只有拆出疼痛
有鲜血流出来
 
《之二》白桦林

适宜一架拨弄心弦的古筝
适宜埋伏催人泪下的爱情
我以一条小路的形式靠近
想谛听你洋溢温柔的歌声

我注视着你的繁茂
注视每一次新生
你伸手撕下一片白云
蒙上我冻伤的眼睛
 
《之一》荷
当叶落花残
我依然紧紧的
捧起你的笑脸

你是深埋于水下的
一段雪
越是在冬季
越美得灿烂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4 01: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