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张无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李少君《流水》征集评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3-31 21:15 | 只看该作者
喧嚣时代的精神守护及灵魂抗争
--------------------------李少君诗歌《流水》浅析




  触摸李少君的《流水》,无疑一次灵魂的触电,会导致大脑机能的短路甚至脑瘫。是谁赋予了这个社会滥杀无辜的特权,参与并维持着既有秩序的惯性运转?谁能够拒绝美丽的诱惑,斩断淫欲的激流,悄然转身,将生活重新摁进原来的座位?谁在万有引力下做着徒劳地抗争;终究又撒手而去,留给世界一个巨大的疑问?
  
  李少君用一支笔画了一幅画(流水),允许你偷窥,倾听没有说出的画外音;他用蒙太奇的手法拍摄了一组镜头,允许你觊觎,让你自己配音。走进去吧!他提出问题,拒绝答案,却允许寻找。他只是打开了流水的大门,只是用镜头对准生活按下快门,不作解说,只是放映。

    诗题:在打开诗作之前,这是务必首先要揭开云遮雾掩的面纱。题目《流水》是一个很好的设局,有请君入瓮的诡吊,自然少不了精心策划的立意和构图。这种建构首先体现的是自然属性,天性的,其次才是人的情感,诗性的。它至少从两个方向将我们引领,这两个方面就是:一脉相传的所谓国粹文化(传统)果然不能够抽刀断水么?铺天盖地的流行文化(现代)果真能够冲垮一切,崩坍灵魂的大梁和支柱么?深切地体察出诗人的普世情怀,对某种物事流失的无限惋惜。诗人通过一个事件,对一个时代进行了追问和良心倒逼的同时,也在构建着一座灵魂的大厦。以流水作题的意义就在于:时间上横跨古今,试图搭建起一座桥梁; 空间上把生活放到底层,便于你俯下身子打量。这在个时空交织的巨“网”面前,书写着大爱、美、与悲喜。

    肉体泛滥,信仰危机,精神失衡,爱情失守,是“物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从年轻人身上体现出来,更有着不容争辩、欲说还休的蛮力与恐慌,泥沙俱下的精神泥石流,沉渣泛起,携裹着精神暴力和物质泡沫,浊浪拍岸,乱石穿空,作者却却不置一词。作品象美女摊开圣洁的身体,刺激着你的眼神和大脑皮层,是与非,曲与直,美与丑都在那里明摆着,让你开悟,明心,见性。下面从五个方面做点探究。

    一、人物及事件——身体和身体的可能性。诗中出现两个人,“她”和“我”,显然,她是主体,我是陪衬,互映互衬,对比着写,便于展示诗歌的张力。我与她都是被外力扭曲的弯弓,都如一道充满张力的弧,却是背向的;诗歌让每一道弧射出了一支箭,箭的方向和目标却是一致的,这样,便形成了相向的合力,交汇成一条河流。于是,诗歌便有了它的流向和冲击力;于此,诗歌便有了自己的去处,找到它真正的读者群。

   对于整个事件来说,“我”是多余的那一个,因为我对此一切只能束手就擒,却无能为力;从作品的角度来讲,我是旁观者,见证者,叙述者,但有一种身份是无论如何改变不了,绕不过去的:也是参与者————这是十分悲哀的。她显然是主,我是客。但事实是我与她其实都是匆匆的过客乃至祭品,虽然文本以她和她的故事为演绎,但毕竟旨在透视她,折射我及我周边的一切,这从诗歌的题目可以印证。

    两具青春期的身体,自然有干柴烈火,如胶似漆的可能性。事实上,你我都扑了空!这是个悬念。拳头自然砸在“我”的胸口,但更多的力量是落在这个二十一世纪的CHINA的脸上。诗歌事件无非是约会,跳舞,拍照;没有做爱,甚至没有调情,最“煽情”的情节也只是摸摸乳房,然后是告别,遗憾,致歉。事件告诉我们:我是猎人;她是豹子却拒绝是猎物。从诗现场来看,显然狼籍一片,充满了角力,牺牲的是她,失败者是我。这不啻又一记巴掌掴在我脸上,匕首却捅进了时代的心口窝。

   二、对象及关系——除了阳萎,还是阳萎。诗中我与她的关系是一个谜。朋友的身份基本可以确定,情人也貌似成立,但决非恋人,可以说是情侣,至多上升到性伙伴——可根本就没有性。那么,这样以来,关系就可能复杂化了。是的,这种复杂的关系是可以确立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是这样,谁导致的,这样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沿着这个线索追问下去,你不由得悚然一惊!
     
    难道还看不出来吗?不是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也不是我的思想出现了毛病,障碍不是我俩之间的一道坡,而是横亘在她一个心里的一道坎!奇了怪了。你可能说,温柔刀家伙是不是脑筋也跟着出了问题。嗯,你想一想吧:内部条件不错,种子却没有发芽,不是外因还能是什么?

   这个外因,还是自己提着自己的脑膜去摸吧,这不象摸一摸乳房那么容易。其实就在我嘴边,我却拒绝说出来。它会象一道闪电,划伤我,也似一个惊天炸雷,劈开你。所以我要说,阳萎,除了阳萎,还是阳萎,因为根本就提不起来,道德下降的惯性,我只能以我的肋骨引领;而诗人以自己心爱的文字为支撑,顶着世风下滑的可能性,却无力向上提升————诗歌的全部意义都在这里。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还是用文本说话。我是木头,她是刀斧:“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我是麻木的(迷离恍惚、轻度抑郁症),她是鲜活的(百媚千娇、笑靥如花)。“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照见我的享乐主义嘴脸,“随后她会发来大量短信”(解释道歉),“拍下艳照再删除”说明她是唯美主义原型。整体看来,她“将自己沉入水底”感觉到她是弱者,“我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反映我是败将。在巨大的洪水面前,她的身体被卷走了,“却又守身如玉”证明她象礁石一样,撕裂着汹涌的,迎面拍过来的巨浪,一个人坚守着最后的阵线,也是底线,与这个龌蹉的社会做着徒劳的抵抗,尽管她也撒谎,找托词,而这美丽的谎言却正好撕开了这个道德伪善的遮羞布,露出了其不洁的阴户:世风日下,身体喧嚣,情感腐朽,道德败坏,思想坠落。她以“不废江河万古代流”的信誓与韧性,抵御着恣肆的浊流,捍卫着身体、道义和贞节,这个风尘女子是古代坚贞妇女形象的承继和重新站立,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这个社会的净化剂,消声器,粉碎机。
   
     由上,我们可以确信她的身份是“三陪”:陪吃,陪喝,陪玩却不陪睡,他的工作是卖技,卖技卖艺却不卖身。是滚滚巨浪将她卷入,她只能做着无畏的抗争————“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她乘地铁出门, 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不能与爱情握手,和好,只能与世界孤立,再见。不是阳萎还是什么?

    三、事件及结果——我们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写到这里,我完全可以放笔了。一想到原作发表后竟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一天几十万的点击率,知期内“红”透了大河南北,我不由得想啰嗦几句,争议最大可能性的动力就在于作品表面上的色相与读者骨子里的色情。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不正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作品画透了世人的骨头么?面对这种尴尬,我无语了。当生活被包裹,作者本想以作品从背后,对生存来个反包抄,却不期带来相反的结果!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还是请诗歌将这些人内心重新照亮吧!
   
      四、诗之手法——遮蔽与反遮蔽。作品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驶水平:一方面用刁钻近似爱昩的字眼撑开大众的眼眶,吸引异样的眼球,起到口生津,舌生液的预期阅读效果,吊起大众的胃口;另一方面行文稳健,妥当操控,导向合理,极力消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能,不致让诗歌滑向反面,将诗意推向它本来应去的轨道,就是遮蔽与反遮蔽的战术运用。诗歌的面目或局部光晕是需要遮蔽的,诗歌的美及诗歌的指向却又是反遮蔽的。

     五、没有说完的话——不能勃起的是什么。诗是什么,诗人何为?当此此悬念再度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似乎都感到束手被擒,似乎又力有千钧。李少君透过文字肌肤的表面,摸到了社会深层的筋骨,用诗说了出来,我就不再废话,只做个标题,以引起思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3-3-31 21:52 | 只看该作者
再读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42 | 只看该作者
温柔刀 发表于 2013-3-31 21:15
喧嚣时代的精神守护及灵魂抗争
--------------------------李少君诗歌《流水》浅析

看到单独帖了,有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43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3-31 21:52
再读一遍。

有新感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3-4-1 05:54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4-1 00:43
有新感觉吗?

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4-1 07:08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4-1 00:42
看到单独帖了,有个性。

读者只有通过文字,找到作品的切口,方可无限接近或抵达作者和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4-1 08:41 | 只看该作者
  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
  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
  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
  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
       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4-1 11:34 | 只看该作者
再读一下。。我觉得我读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3-4-1 11:36 | 只看该作者
动了真情的文痞,貌似?艳诗,异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4-1 13:59 | 只看该作者
流水之情,落花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6 18: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