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18|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奔放的彩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奔放着的彩练
文/尹  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徜徉在塔里木河大桥上,浅吟低唱毛主席这妙笔生辉词句,遥想塔里木河两岸的红枣、苹果、棉花、绿色的林带、金色的胡杨,一幅“田园+城市”的《塔里木河图》油然而生,这风情仿佛都融入到河水里溅起漩涡,如同奔放的彩练,蜿蜒着从目前的城市中间自西向东飘去。置身在这样的风景里就会自然想到上海的黄浦江、俄罗斯的伏尔加河、英国的泰晤士河,还有那蜿蜒欧洲大地的多瑙河。
    ——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河穿城而过的风景是新疆惟一的,这座美妙的城市就是阿拉尔!
    
红色屯垦
三千年来,塔里木河宛如一位执着的歌者唱着阿拉尔“自古屯垦一脉连”的歌谣,最为雄壮的就是三五九旅红色屯垦之歌。阿拉尔是一座还不到十年的城市,却有了快六十年的红色屯垦历史。在军垦大道一座对称不对等的三角异形建筑体昂然矗立,像起伏巍峨的天山浩气长存,像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像扬起的巨帆竞发,像巨大的犁铧破土耕耘,这个地标
第一页

性的建筑就是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纪念馆以展示三五九旅革命史、屯垦戍边历史为中心,形象概括三五九旅“生在井
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成长发展历史。目前,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已被评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已成为农一师阿拉尔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青少年学生,区内外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基地和了解师市、新疆兵团及其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阿拉尔当年三五九旅精神是无处不在的。当年三五九旅在阿拉尔屯垦时期修建的“苏式风格”办公室、学校、医院等,今天像草里藏珠一般掩映在一师阿拉尔的不同团(场)、连队。可惜的是这些现成三五九旅红色精神载体没有为当下影视传播机构所关注,在反映新疆兵团屯垦的影视剧中看不到这些“苏式建筑群”的影子,这成为阿拉尔“红色景观”在传播中的一件憾事。值得庆幸的是一师阿拉尔市已经将这样的建筑群加以保护并且还在继续发掘。这无疑在为打造一师阿拉尔市的红色旅游之城积累开发新的元素和关联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新的景观。这些“苏式建筑群”即可以成为一师阿拉尔市新的红色景点和景区,又可以延伸发现新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文化旅游。
第二页
绿色名片
阿拉尔的维吾尔语语意为“绿色的岛屿”,想象天荒地老一定是先有塔里木河的奔放后有阿拉尔的雏形,没有塔里木河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流过,就没有最为原始的绿色生命,就没有阿拉尔。
绿色,今天已经成为一师阿拉尔市的名片。现在一师阿拉尔市林地面积达到175万亩,新建防护林、经济林、人工生态经济林93万亩,人工防护林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农田林网化率达90%,完成绿色通道工程造林3万余亩,辖区内主干道绿化率达76%,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初现成效。
  我们驱车在一师阿拉尔市“359”第二期林业生态建设区,新开辟的林床,新开挖的水渠,新修筑道路,新开垦的条田“四位一体”一眼望不到边际。“林带+水渠+道路”如同三条平行线纵横交错把一个个特大的“井”字浓墨重彩地写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边缘。一师阿拉尔市在绿洲外围封育和保护现有荒漠植被,在农区外围和风沙前沿营造50--200米宽的大型场界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这些举措逐步形成林带林网连片交错、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为营造生态城市建造了绿色屏障。
  第三页
“林如碧玉簪,渠作青罗带。”一师阿拉尔市绿化率已达38%,每年绿地面积均在以500亩的速度增长。这座沿着塔里木河两岸大气磅礴快速发展的城市,是全国人均占有公共绿地最多的城市。专家说五、六月份的阿拉尔市区走在绿树成荫街道上,像是被绿色紧裹着一样,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比许多城市高。一师阿拉尔市正在向“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目标迈进。一师阿拉尔市今年六月将在“359”第二期林业生态建设区,重点沿线推出十四团、十一团、十三团、十二团等旅游线路,形成“359”第二期林业生态建设区多个旅游休闲独特的生态景观。这里的独特就在于无论是去沙漠还是去林园,只需“跨一步”南边是沙漠北边是林园。
黄色沙漠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这是我们从塔里木河南二干渠四支干渠水闸处看到的景观,再向南“跨一步”我们就走进了一师阿拉尔市新开设旅游线路上的沙漠风景区。我们赤足在松软的黄沙上,一丝丝清凉从足底升起。一只野兔不慌不忙地在一片红柳、芦苇中溜达,最终快步走进一片不知名的植物中。当我迈开脚步时黄沙就已经把赤裸的脚掩藏起来,同时有了沙浴的畅快。我和一位朋友干脆躺在了沙地上,仰目远眺天蓝蓝云谈谈风清清。我们索性摆出了一个第四页
“人”字造型,请忙着拍风景的朋友为我俩留影,把沙漠旅行的快乐留住。我们攀上一座大沙梁子,只见沙梁坡面被风吹出的一道道沙纹长长的伸向另一个沙梁,仿佛是一种诱惑令你从这边的沙梁滑向那边的沙梁。远处漫无边际的沙海中,漂浮着形态迥异的沙丘,有的像大海边波涛汹涌拍击的岩礁,有的像走下沙梁的驼峰,有的像漂流在沙海之上的神女。此情此景也许就是在这里沙漠探险的乐趣,也或许是在这里沙漠探险的神秘。
离开沙漠景观区,沿着217国道驱车西行十几分钟,就到达了一师阿拉尔市新开设旅游线路上的湿地风景区。我们站在塔里木河南二干渠二支干渠的水闸处,向南望去仿佛居高临下把湿地风景区尽收眼底。沿着塔里木河南二干渠的渠堤往下走几步就到了长满芦苇的湖边,再往湖中十几米可见一簇一簇的蒲草独竖一帜,把它们形如蜡烛样子的果实高高举起,仿佛在宣扬这片位居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上的湿地与众不同。湖中心的芦苇与蒲草之间的浅水滩处两只像是鹭鸶的水鸟,悠闲地迈着“八字步”寻觅食物。湖东边的芦苇、蒲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依次向东南方墙一般地伸展过去。这道风景墙的前面,正在觅食的野鸭们这边一群那边一伙忙得不亦乐乎。陪我们同行的一师阿拉尔市旅游局长霍玉东说,这里夏季碧波荡漾荷花飘香百鸟齐飞景色很美。从今年开始
第五页
对这片湿地进行科学的人工改造,逐渐形成水上游览生态观光线、湿地观光区、垂钓区、采莲区、休闲区。
橙色胡杨
你见过胡杨林,但是未必见过三万多亩枯朽的胡杨林。这样的林子,就在一师阿拉尔市十二团的东南部。可能是因为这片枯朽胡杨树沉寂得太久远,当地人一边把它们叫作“睡胡杨”,一边又活灵活现地描述它们,说它们有的像观音拜佛,有的像唐僧西游,有的像玉女出浴,有的像醉仙望月,有的像的金蛇起舞,有的像白鹭回首,有的像仙鹤嬉戏,有的像雄鹿奋起。
我和朋友从十四团南四支渠末端经过217国道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睡胡杨”当中,早已被震撼的心境此刻变得悲怆而又激扬。仿佛这边身临于盛大礼仪乐舞之中,欢腾、雀跃、抒情、放歌。那边又身临于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上,与一支列阵冲锋的士兵一起奋战呐喊。仿佛听到流沙依偎着红柳窃窃私语相恋相拥地久天长。目前的枯朽胡杨树千姿百态不是“睡胡杨”,它们像一个个酒量硕大的汉子似醉非醉似睡非睡,它们是憨态可掬“醉胡杨”。叫睡胡杨也好,叫醉胡杨也罢,总归一句醉话:假如塔里木河的水能够滴灌到这里,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影响未来的阿拉尔又是什么样子?
第六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30 12:52 | 只看该作者
看着贯穿的文字肆意奔流,真让人羡慕和赞叹,学习问好朋友{: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4:32 | 只看该作者
徐倩 发表于 2013-3-30 12:52
看着贯穿的文字肆意奔流,真让人羡慕和赞叹,学习问好朋友

谢谢徐倩批阅,欢迎来共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30 22:0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诗友独特的语境和深邃的诗意!{:soso_e163:}{: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30 22:11 | 只看该作者
赏读美文{: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30 22:1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2:12 | 只看该作者
西岛 发表于 2013-3-30 22:11
赏读美文

谢谢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2:13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3-3-30 22:11
欣赏!问好!

谢谢筷子。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30 22:1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2:14 | 只看该作者
潘加红 发表于 2013-3-30 22:05
欣赏诗友独特的语境和深邃的诗意!

谢谢潘加红诗友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9 08:3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