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之瞬隐喻坎坷人生和复杂人性
潘建设
在这首诗中,我将不过多谈及徐先生的光荣事迹,我仅仅谈谈王小妮的这篇诗作,只有谈诗才是对诗人的最实在的回报和最有可能的认可。
徐为何在台风登陆前睡着了,开篇就设下了伏笔和悬念。
徐这一睡,“比布匹还安静,比少年还单纯”,“睡成人形的布袋,看起来装不了什么东西。”
布匹这是比喻安静的独创性意象。睡着的徐确实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和以前也判若两人。这就造成了一个假象,仿佛所有的“岁月”、“苦难”、“高尚”、“斗争”,都变得没有棱角,都浓缩在此刻,都被抹去。这一节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无形中和周围之物、和崇高、不如意等等形成一种巨大的对比。
徐这一睡,造成的后果是,狂风找不到袭击的对象,找不到对手,只能对棕榈树和门窗发野,他们成了疯子。这一节,特意表现了狂风毫无主心骨,甚至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过是借势乱闹。他们没有自己的内在力量。
第四节继续回到睡着的徐先生身上,继续刻画徐在生活中在睡梦中,无异于常人,身子单薄,一根木板就能轻松托起,也映衬着徐作为个人力量的有限和薄弱,即使他有内在自我力量,但他相比较于险象丛生的外在环境,他依然是只是一个人。他为什么非要去斗争呢,他累了,他需要休息,妻子在内心祈祷着,看着徐睡香了,她多么欣慰,她维护着他,在狂风来临前,她为了让他睡个好觉,不惜到处奔跑着关门关窗,怕外面的狂风打扰了他。她不能保护他,只能为他祈祷,希望他安心睡觉。而隔着雨看着他稳稳地在房子腾云,她有点心满意足,也有点怜爱,他饱受风霜和打击,能安安心心过日子才是重要的。
前面几段既是实写,特别是写自己和徐,借台风来临前契机的一些实有镜头,由现实场景生发的联想,隐喻着现实处境;又是虚写,以台风、狂风来写那些险恶的外部环境和敌人。徐的安静正映衬出世事的纷争难料。
最后两节是诗人停顿下来的一些假设和推断。从妻子的角度来讲,她是希望徐收手,能安稳睡觉,安心过日子。她还想,“如果他不睡,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希望丈夫远离这些是是非非。另一方面又讽刺着敌人,如果徐不睡,那些人就睡不好觉,因为他们虽然表面嚣张,内心里其实是害怕他的。徐只有远离,他们才能安息。徐安静睡觉了,似乎一切才能回归正常。可是人们又不希望沉寂,人们没有勇气面对一层不变,人们又渴望着台风,需要摧枯拉朽的东西。徐,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台风的制造者。
所以,诗人最后感慨,“最难弄的是人这件东西”,极富辩证力量。
这首诗像一首安眠曲,为受伤的徐先生所吟唱。为敢于弄潮儿的丈夫所唱。好在在睡着的一刻,他们的生活似乎驶进了温暖的港湾,他们逃逸进入了短暂的安宁。此诗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反复说“睡了”,一般人很难读出个所以然来,事实上却蕴意匠心,化腐朽于神奇,耐人寻味。
也许今天的徐夫妇,有足够的内心力量来面对这一切了,他们能够安睡,来藐视外界的躁动不安。
潘建设 家中
201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