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这句话,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以明月为例,明月作为一个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思妇悠情,有“月明星稀”的求贤若渴,有“明月松间照”的高远淡薄,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遥祝寄托等等。当我们阅读古诗的时候,看到明月这个意象,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的延生意义和附加思想,并从诗句的组合中,让这个意象发挥特有的某种功能,而这个意象本身的丰厚底蕴在表现某种意境的同时还会给人带来单一意境之外的其他意味。这种精确的表现和表现之外的丰富意趣,都离不开长久以来的诗人们创作的积累,所以当一个像“明月”这样的诗歌中久经使用的意象出现之后,它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就包含了一个古典的伟大的创作时期(中国古代诗歌)所赋予的意味,因此这个意象(词汇、语言)就已经等同于整个时代,具有了丰富的意味。至于比时代更辽阔,是因为在今天这个词汇和现代的语境产生碰撞,又具有了现代的新意味,这就超越了古典时期的意味,具有了更多的外延。故而语言总是在超越时代,比时代更加辽阔,这也是一个诗人在创作中必须追求的,就是用其语言的创造力,不断赋予词汇(意象、语言)以新的韵致、内涵、外延,让语言具有更加辽阔的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