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79|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第32期:李以亮《逆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

《逆行》


作者

李以亮


创作时间

2003年


推介词

他从1986年发表诗歌,2000年以后,作品渐多,同时兼及欧美诗歌译介。
个人作品和译作除发表在多种期刊之外,也收入到多种诗歌选集,获得过宇龙诗歌奖、 “后天翻译奖”。
他基于“诗歌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却也与时俱进”之上,追求诗歌在场的真实感,并实现诗写“有意味”。
他要求自己向下,争取沉得深些,甚至觉得“在地狱行走所见更真切”。
他在发现与感悟中,又自觉保持必要的节制,以防“把写作者推向毁灭的写作”。


重读

1、囚肉:《四两拨千斤》       
2、刘斌:生存悖论的诗意表达
3、王法:灵魂的逆行、       
4、何均:温和的逆行与反抗
5、亚拉索:困惑与挣扎       
6、吴谨:当规则遭遇越来越多的破坏、       
7、皿成千:哈哈逆行
8、张无为:现场透深意 简洁见底蕴


推介时间

2013年8月21日


征集评论
      李以亮,男,1966年夏天出生于湖北农村,198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接触了大量当代汉语诗歌和外国诗歌,毕业后在武汉工作。他从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1990年代中期放缓脚步,2000年以后,写作和发表作品渐多,同时兼及欧美诗歌(主要是波兰现代诗歌)译介。个人作品和翻译作品除发表在各种相关专业期刊之外,也收入到多种诗歌选集,2008年获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2010年出版个人诗集《逆行》(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获第三届(2009—2010)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后天翻译奖”。
      李以亮一方面基于“诗歌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却也与时俱进”之上,追求诗歌在场的真实感,并实现诗写的“有意味”。为此他要求自己向下,争取沉得深些,甚至觉得“在地狱行走所见更真切”。另一方面,作者在发现与感悟中,又自觉保持必要的节制,以防“把写作者推向毁灭的写作”。本期所选的《逆行》系作者写于2003年的诗。
李以亮诗观:
      诗歌总在变化,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不管怎样,它总会事关生命、情感、人的生存境况。诗歌是实现创造性生活的一种精神努力,不论是写还是阅读。
      对写作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写作者的精神生活,而写作其实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很难说清。
我基本不写没感受的东西,我越来越喜欢简洁、有力而不失锋芒的东西,避免作大声疾呼状,那样就可能是另外一种“装”了。
      ——欢迎各位“重读”,应征作品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截稿日期:2013年8月17日。


      逆行

        李以亮


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
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
可以证明。我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
我遵循所有的规则
我活了三十余年
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鲜有还击。我期望我的女儿
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
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

                  2003年


1、四两拨千斤

     
——细读文本之李以亮诗《逆行》


囚肉


一、前言  
  诗一出手,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和命运。至于其生命、命运如何,已经自然参与到诗作为诗的生态循环。一切事物都要经由时间的淘洗和检验。诗当然概莫能外。即使有强大的“外力”或褒或贬,或炒或煮都是一时之象,终会尘埃落定。我读诗喜欢就诗论诗,作者我请他(她)一边凉快凉快(中性词)。创作时间也通常隐去,好诗(所谓经典)能被时空限制住吗?!这正与艾略特的“新批评”有谋而合。那么现在进入正文——现代诗歌《逆行》的解读。

二、读诗
1、语言  
  这首诗就是一条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小石潭,清澈、透明。语言本真、质朴,平易近人,平白如话,简直“口语”得很,不见一丝斧凿的痕迹。严格来说,通篇只有一个镜子,算是用了一下修辞手法,拟了一次人。(本诗还有一处,后文将提到。)正如照镜子本身一样,一看便知其义。有人会由此反诘:这是诗吗?散文分行还差不多。(更遑论经典了!)关于这点,一直聚讼纷纷。在此权且放过。我想说的是,两相比较,由繁入简比由简入繁难。就像一个人,一惯奢华,一旦落魄,过起简朴日子就难以承受了。同理,这首诗的语言难就难在“易”上。有的诗或辞藻华丽,或炫技耀人,或玄奥晦涩,其实空洞无物,徒剩语言之躯壳耳。如果要这类诗人返朴归真,“把话说清楚”,他们却语无伦次,不知所以了。我也曾做过这方面诸多练习,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抒发诗情,表达诗想,结果大多沦为“口水”。其中偶得(功到自然成?)一首,聊能自慰,抄录如下,以供方家与《逆行》对比、批评:
《一个人死在柏油路上》
一个人骑着摩托车
被汽车撞死在马路上
头已分开两半
脑浆很像我们吃的猪脑
在一辆汽车的旁边还热乎着呢
马一退再退
已退回到了它们的草原
这条路其实应该叫柏油路
黑漆漆的柏油路宽阔而平整
每天有许多汽车急驰而过
  当然,语言本质上就是一个庞大的象征系统。修辞可以说作为一种“劝说”的艺术也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而不是文学艺术的特权。那么诗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如此。这涉及到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等等,在此勿须多言。我只想强调一点,凡事都有个度。无论怎样的诗歌风格、流派都有“好诗”存在且不断地生产出来。言归正传,回到本诗。
2、结构   
  《逆行》结构也简单,从开头到倒数第三行,在结构上有层层递进关系。“我”说“我是一个面善的人。”有镜子为证(以我观我);有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为证(以他者观我),看来说服力还是挺强的呵。但面善一定心善吗?“我”接着“说”,我没有歹毒的想法,“我遵循所有的规则”,甚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够老实、本分、善良了吧!“我”独善一身也就罢了,“我”还期望女儿能成为一个“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太过分了吧!这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最后两行来个陡转,来个以“少”抗多。抗得住吗?
3、题旨
  为什么“我”要循规蹈矩到这般无以复加的程度?我们不禁要为文中的“我”担心:这样会得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这无疑暗讽了世道的艰难,人类社会也难脱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我”只是一个缩影,这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残酷写实。不同的是,“我”似乎达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一种殉道精神的“自觉”:“我遵循所有的规则/我活了三十余年/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鲜有还击。”而这种自觉又是多么苟且偷生的无奈。“瓜农之死”之类的事件还少吗?!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人扭曲了,异化了。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来扼制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意志。“我”苟且偷安地做到了,并作为一种过来人的人生阅历教诲不喑世事的女儿。但是,“我活了三十余年”的生存之重,却被“我”自己的一次违章驾驶给轻轻推翻了,而且“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仅仅”、“一点”,这些词显示出“我”多么随意,多么轻巧。功亏一篑啊!“我”前后的表现多么悖谬。而这正是作者的着力点所在。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世道艰难的环境,那我们就自珍自爱,猫伤自舔。但是我们却“非正常行驶”,拿自己的生命当作侥幸心理的实验品。“我”终于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了,“我”终于“反抗”了。前面的铺垫的越多,忍得越厉害,“惯性”越大,就越能显示“逆行”的不易和强力,就越能显示出“我”的生命意识、人文关怀的强烈和热切。  
  更令人反思的是我们在怨天尤人,控诉世道不公的时侯,原来我们也是“规则”的破坏者。是的,不是所有的“规则”都是公正、公平的。但总有大量的“规则”是合理的,是我们必须人人遵守的。无疑这儿的“非正常行驶”是一种象喻,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内涵。所谓的“规则”是一个社会构建合谐、秩序的最基本要求。“我”就是这样一个“破坏者”,“我”出其不意地用“我”错误的行为——“今天我驾车逆行”来反抗错误的行为——“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这是多么荒唐。这荒唐里又隐藏着“我”内心怎样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正是“逆行”的这种多重性,使本诗显得特异,别具一格。

三、后语
   这首诗无论从语言的经济、朴素,到结构的简洁、明了都彰显出作者沉着而不虚浮的话语风格,“简洁、有力而不失锋芒”,很好地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简洁、精准、亲和的叙述使人如亲耳聆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情感、人的生存境况”的强烈现实关照。作者是内敛的,既使在“强压”下,也“自觉保持必要的节制”。在对“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也只是用“逆行”来轻轻反抗一下,但我们读来却有重重的情感冲击,可谓四两拨千斤。
                                                                                                                                                                       2013、8、13

      
2、生存悖论的诗意表达
        ——读李以亮《逆行》
                     刘 斌


好像是布鲁克斯说的,诗歌的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悖论的语言。的确,不光是诗歌,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里存在着一种艺术上的悖论。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生存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悖论,特别是在一个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文明秩序与人文道德理性的环境里,更是如此。诗歌作为人的生存意义的烛照与见证,其发生与建构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种种生存状况真实表达的过程。李以亮的《逆行》就是具有这样品质的作品。
诗歌的第一节:“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可以证明。”诗歌的第一句交待了“我”是一个“面善”的人,用词讲究。为什么是“面善”而不是更到位的“善良”?因为对于外界,特别是消除敌意与防御暴力攻击,“面善”比善良更重要更有效。因为了解一个人的善良是需要时间和诚意的,而“面善”则直接的多,直接给人以不设防的善意感,是一种典型的面向世人的弱者姿态。君若不信,试问,普天之下,有几个强势人物是面善之辈?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人接着以“镜子”和“问路的女士”来证明,“镜子“具有客观公正性,所以。我们古人总是“以镜为鉴”;而“问路的女人”则是从他者的主观的角度,对“面善”的证明,并且是“一再”的,多次的。如果说,这是外在的“良善”的信息传达,那么,接着,诗人从“我“的角度指出,“我”遵循所有的规则,“活了三十余年”,这就交待了“我”内在的“良善”本性。这样,就从外在与内在以及主客观的角度充分排除了我“逆行”的可能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对“规则”的无条件的服膺与自觉的遵循,尤其是下文遭遇了不计其数的拳头与语言的打击,还“鲜有还击”,这个文言的“鲜”字,颇有温文尔雅之风,暗含些微的讽刺意味。不仅如此,“我”还期望自己的女儿也做这样的遵循规则的人,其弱者生存的卑微与无奈、苦涩与不幸令人动容,诗人感慨,发人深思。而就是这样的“我”,最后却不得不有了“逆行”之举,这就使全诗拥有了浓厚的反讽的效果。在这样的诗意表达中,整首诗篇揭开了“我”及这个社会的人们生存的重重悖论。
首先,《逆行》真实地表达了“我”的生存状况,这是一种生存的悖论。“我”三十年循规蹈矩,善良而值得信赖,却遭遇到不计其数的拳头与语言的暴力。这是一重悖论。尽管三十余年循规蹈矩的善良的“我”遭受到无数的暴力,我却很少还击,不仅如此,我还期望我的女儿在未来做一个有心理承受力的人,虽慈父用心可鉴,到底有逆来顺受之嫌,这是第二重生存悖论。而虽遭遇了无数的暴力,“我”三十年来,却一直是遵循所有的规则,最后我背叛了自己的遵循,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常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这是第三重悖论。更深层次的悖论在于,“规则”是这个社会定的,要在使得所有社会成员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遵循之,笃守之,拥护之,而要获得这样的规则的威权与信誉的前提是,这个规则必须对规则内的成员实施有效的保护。现实是,模范遵循规则三十余年的“我”饱受着拳头与语言的暴力打击。正如诗中所写的,遵循它的人不断因为坚守着这样的遵循,最终走向他的反面,“逆行”,成为这个规则的反抗者,以表达对“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以此维护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这是“我”和那个“规则”之间的最大的悖论。
《逆行》这首小诗短短11行,能有这样深层次的悖论揭示,虽然诗歌格局还不够阔大,语言冲击力还不够尖锐和锋利,但容纳了如此丰厚的意蕴,显示了诗人对生存的敏锐观察和透彻思考,也有着较好的结构和语言表现力,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3、灵魂的逆行
——读李以亮诗《逆行》

王法


李以亮的《逆行》,简明、平易、朴实、清晰,犹如一碗白水,一眼即可透达碗底。这是初读之印象。这样的一首诗,怎么就纳入了“重读”之“经典”?是主持人的眼睛抑或判断力出了毛病了吗?
非也。
一首诗歌的语言,其实,只能算作是一层敷盖在其表面的纱丽,要想洞彻其潜藏在其下的内涵就必须揭去这层表面的纱丽。
《逆行》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笔法呈现给读者的。
  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
  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
  可以证明。
这是本诗给读者敷设的第一道障眼法。“我是一个面善的人。”——面善者心迹大善焉——这是易经和相书上的定论。“镜子”可以作证。然而,镜子乃哑物,镜子的心声靠人言表,人言之可信与否则取决与其人的诚信与否,“向我问路的女士可以证明。”,“女人”,世俗的善弱者,女人之言往往处于诚信的顶端,女人问路,一定要取面善——面善者心迹大善之人,那么,有“镜子”和“问路女人”的证明,我这个良善之人还有疑问吗?
   我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
   我遵循所有的规则
至此,又进了一步。我,不但面善、心善,而且奉公守法,不但绝无犯罪之类的想法,而且遵循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规则,什么交通法规,什么水法、电法、煤法,以及吃喝拉撒睡法一概顶礼不悖。一个多么奉公守法的良民形象啊!
   我活了三十余年
   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奉公守法、以致唯诺的良民,有生以来却“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可想而知,其人不但屡屡遭受皮肉之苦,而且,心灵乃至灵魂也一定饱受打击和摧残。尽管如此,却一直逆来顺受,“鲜有还击”。简直老实懦弱到家了。不但本人如此,而且还言传身教
   我期望我的女儿
   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
   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简直“良善”到无以复加之境地。令人无言复无言。
   蓦然,结尾却石破天惊逗秋雨,令人大出意料。诗人笔锋突转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
读到此,读者之心鄂然?悲然?悸然?痛然?至此,我们可以沿着这一线索,揭掉诗歌表象的面纱,抵达深层的题旨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其实,这又是一层面纱,我,“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吗?非尽然也。实质上,这是一次心灵的毅然反叛;是一次生命的无畏的抗议;是一次灵魂的绝然的逆行。而非“一点反抗”。
“一首好诗必须具有生命的痛感,应当指向人类的创口。”一个没有生命痛感的诗人,不是真正的诗人。一首诗歌内涵的深浅,并非取决与语言的深奥、诡异抑或表面的华丽与否。往往使用浅明、朴实的语言揭示出深刻内涵的诗歌,才堪称经典之作,才更容易被读者所喜闻乐见。《逆行》一诗中,一个三十余年一直弓腰去背,逆来顺受,奉公守制,甚至以身为其女儿示教的面心具善的老实人,何以公然挺身试法,断然逆行?难道不足以发人深思吗?
当今世界乱象丛生,欺诈、掠夺、战争、虐杀、种族灭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横行于世。造假、坑骗、贪腐、施暴……良善之人立世可想而知会多么艰难,会有多少隐痛郁结于心,而隐痛可以累积乃至爆发为剧痛,再逼迫一步,如果达至痛不欲生之绝境,他会怎样?
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逆行是什么?是蔑视、是反抗、是生命痛苦的爆发。。。
至此,我们终于窥到《逆行》一诗的内核——一次梦醒后的逆行;一次生命痛苦的逆行;一次奋起前的逆行。

2013-8-7


4、温和的逆行与反抗
——读李以亮《逆行》

何均


初读李以亮《逆行》一诗,我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温和的逆行与反抗。
我总以为,读诗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直觉所得,未经任何理性去判断、推理与综合。它也是读者评判的基石,离开这个基石,一切评判就有可能牵强与附会。正如李以亮的诗观所说:“诗歌总在变化,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不管怎样,它总会事关生命、情感、人的生存境况。诗歌是实现创造性生活的一种精神努力,不论是写还是阅读。”当然,这里是阅读。诗的内容与读者的生命、情感和生存境况产生共鸣,这就是直觉的基石。
反过来,诗人的写也一样。当灵感触动的时候,诗人完全凭借第一感觉来写,不是诗人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操控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去。诗人充当的是记录员的角色,有时会感到写不赢。这个过程,可谓妙不可言,或许就是创作的快乐。诗人真正能控制这首诗,是在这首诗写完之后,激情退潮,理智上升,也仅是对诗的结构的调整与局部的打磨,其诗的内核原封不动的保留。这是针对短诗而言,长诗则必须长时间去结构。
一首短诗,是否必须深刻、宏大、完美呢?我想,不一定。一首短诗,重要的是诗意与诗美,要么有一点情调,要么有一点哲理,要么有一点趣味,就可以了,不必高、大、全。但必须反对白开水,大白话,纯粹的口水诗。一首精美的短诗不亚于一首长诗的影响。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短短两句,却是划时代的。又如里尔克的《豹》《秋日》,都非常经典。当今的长诗,动辄上千行、几千行,甚至上万行。我想,这是在比赛谁的诗长,想破世界吉尼斯纪录,但未必是诗,就像注水的假货,总要让人生疑。当然,我并不排除上千行、几千行,甚至上万行的长诗里有真诗,有好诗,甚至有出类拔萃的大作,如洛夫的《漂木》。
以上的思考,也算是我有关诗的一些“温和的逆行与反抗”吧。
现在,我们再读李以亮的《逆行》:
诗人开首说:“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是判断,非常肯定,让我想起有关善恶的话题。小孩对世界的认识很简单——好人和坏人。而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很复杂,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体。比如有面善心恶的人,有心善面恶的人,也面善心也善的人,还有面恶心也恶的人。至于“我”,是面善心恶的人,还是面善心也善的人?开始还不能做出判断。
虽然诗人说“这一点 / 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 / 可以证明”,但这也仅是现象,还必须用行动来证明。于是,诗人接着说“我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 / 我遵循所有的规则”,说明“我”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好公民。其实,人有时太“良”了,太“好”了,也会感觉累;有时潜意识里会冒出一个念头,不妨去“坏”一回。“我活了三十余年 / 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 鲜有还击”,说明“我”的心善,真正的忍者。当然,前面的问题答案不言自明——“我”是一个面善心也善的人。
“我”的遵纪守法和心善,都是为了要做一个好父亲,好榜样。“我期望我的女儿 / 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 / 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读到这里,我颇有同感。我的职业是教师,我已感到这个职业成为高危职业。由于社会的压力和家长期望值过高的压力,中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而自杀者留下的遗嘱,往往要付一笔跟某某有关,这一来某某不仅丢了饭碗,还可能接踵而来的是官司。现在的中学生,从小被家庭宠坏了,在家里唯我独尊,是小皇帝,是小公主,成长过程中几乎未经历过什么挫折,缺乏起码的承受能力,动辄以死相威胁。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谚话:“独木难烧,独子难教。”还有一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计划生育的时代,做家长的一定不要忘记培养孩子的挫折意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呢。
在做好这一切之后,诗人的笔锋一转,露出庐山真面目——“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 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这就是我开篇的结论:温和的逆行与反抗。人不能老是循规蹈矩吧,总还有一点反抗吧,哪怕是温和的,不出大问题的逆行!
最后,我还得说一句。诗人李以亮的这个观点:“我基本不写没感受的东西,我越来越喜欢简洁、有力而不失锋芒的东西,避免作大声疾呼状,那样就可能是另外一种’装’了。” 我欣赏并赞同。
2013年8月6日初稿,8日修订于普明村


5、困惑与挣扎   
——读《逆行》有感

  亚拉索


         坦诚的说,我很少读诗歌评论,一是自己基本没有诗歌理论方面的学识修养;二是自己写诗还处于入门阶段,本就创新不够,更害怕被那些理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三是在浮躁的当下,那些大段大段的文字,我确实没有耐心读下去。之所以来凑个热闹,首先是《逆行》这个名字吸引了我,这比较符合我现在的思维习惯和认识态度。其次是阅读了诗歌后,确实引发了我的感慨和思考,想一吐为快,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评论,顶多算是一点读后感或是随笔吧。
       诗歌前9句,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我”的形象,我不知道其他朋友阅读后的感受,但我自己强烈感觉那个“我”就是自己,从小我就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也可以说是性格比较柔弱吧,少与人一争长短,我脸上的肤色比较黑,人们常拿此开很恶毒的玩笑,我也最多是瞪别人几眼。工作后,尽管没有人拿肤色开我的玩笑了,我也尽可能与人为善,但由于职场无处不在的竞争,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异化,还是有心术不正的人明里暗里说风凉话,使绊子,但是只要不是太过头,我一般都忍了认了,以至于自己的上司都说我太隐忍了,好在上司是一个比较公道正派的人,我才没有丢掉饭碗。可以说“我遵循所有的规则//我活了三十余年//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鲜有还击”,就像是自己的真实写照一样。这几句,语言非常朴实,但很精准,在诗歌形象的塑造上是比较成功的,我这样说不是因为自己有相似的现实遭遇,而是诗歌成功折射了社会现实。我们现在社会秩序的失守和道德的沦丧,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遵循所有的规则”,人们心中规则意识的匮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才导致了社会乱象丛生。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善良的,还是希望未来有个光明的世界,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遭受了各种打击,就希望孩子从此就变得狼性和暴戾,变得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择手段而失去人性良知,哪怕未来依旧不变,还是希望未来的未来,所以诗人说才会说“我期望我的女儿//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这几句也很好地印证了“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感概万千。
        但是不是“我”这样的人就没有困惑了,为了生活和生存,就默默承受屈辱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论是真实的你我,还是虚拟的你我,都是存在的,所以“我”才会“驾车逆行”来表达自己的反抗。“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短短的两句,平凡的两句,却在我心里掀起了狂澜。一个遭受屈辱的人,一旦奋起反抗,会是什么结果呢?我想起了享誉世界的剧作家、小说家道夫曼的《死亡与少女》,受害少女鲍丽亚在多年后不惜采取当年自己被虐待过的手段来对待当年的施暴者罗伯特医生。在这个过程中,角色发生了转变,当年的受害者成了施暴者,当年的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在这种转变中,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到最后,其实大家都成了受害者,谁之过?在这种纠结困惑挣扎中,道夫曼拷问的是在一个经受磨难的国度,如何走向信任和善意。诗歌中的我本是一个面善和遵守所有规则的人,为什么会驾车逆行来反抗,这种扭曲是何产生的呢?我想,每个人内心其实都蛰伏着一个魔鬼,一旦这个魔鬼被唤醒,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当一个社会失去秩序和规则后,人们心中的邪恶会随时被点燃,一个善良的人也会变态成魔鬼,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诗歌中呈现的困惑和挣扎带给我们的警示心理是明显的,诗歌的最后两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整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故弄玄虚的技法,有的是真情实感和洞穿灵魂的震撼。现在有关的诗歌的争论太多了,但关乎的更多的是诗歌形式技法而非内容,在我看来,内容才是支撑诗歌灵魂的基座,其他的都可商讨,而非你死我活,正如作者本人的诗观所说:诗歌总在变化,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不管怎样,它总会事关生命、情感、人的生存境况。诗歌是实现创造性生活的一种精神努力,不论是写还是阅读。      
         夜很深了,写得够多的了,好吧,好坏就这样了,就此打住!


6、哈哈逆行

皿成千


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
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
可以证明。我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
我遵循所有的规则(交代概括“我”的形象,点明“我”内在的平常性)
我活了三十余年
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鲜有还击。我期望我的女儿
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
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从而产生出对可延续生存的担忧)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从担忧到一点反抗,这算是试探性的变化。这变化目的正是此诗要传达的信息)

说起来,这种叙述语言没有什么特色,但概括力很高。这关系到的是一种写作态度,这种态度可贵在于让人读进去,读懂。从审美情感上来说,这种叙述态度,才是真正的审美情感。“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这句在诗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的认证,对“面善”这一提法,有了足够的说服力。转向对不按规则生存者同样生存甚至生存得更好的思考,经验告诉人们,不按规则生存的人是基于一个“0”之上的,这个“0”就是“我”所在的坐标。确定坐标后,回头审视基于“0”这个坐标可延续的方向,结果并没有能发现有一个方向可供参考,于是“我”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逆行”。此逆行却是双关的。一则行为相反,此诗所叙述过程显示行为相反,而提供出来的信息还是让人惊心的,让人改变的不仅是行为,是给前面的第二种认证上得出动态答案,做到平常或“0坐标”多么不易,不按规则却是多么容易。而这种容易是多么侥幸。“反抗”一词当可与“面善”为敌了。二则更为经典。苏东坡曾有感叹说,天下一半是坏人。今人还在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说了几千年,不因今时突变,可谓是顺其自然乐在之中。世事晕暗,“我”的病态视角,已是平常人的平常视角。“我”逆行有理。
当多次提到逆行时,突然发现,逆为正之反,“一点反抗”被朦为正道,逆行则可大行正道。以事态呈现为依托,冷处理掉了叙述中可能带出的热量,相对于比此诗早些成名的佳品有见新的认知点。


7、当规则遭遇越来越多的破坏
——读李以亮的诗《逆行》
吴谨


等车上车、排队购物,我们一般都要遵循先来后到排序的规约,如果许多人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队了,又来上几个非老非病非军非孕的人强行插队,那么排队等候多时却被插到后面的人一定会很气愤。他们不但鄙视这些插队的人,而且会认为排队从此失去意义。因为规则一旦遭到越来越多的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的制止,那么破坏规则的人就成为倒行逆施的受益者而守则的老实人就成为真正的受害者。如此一来,那些长期守则的人,很可能逐渐成为不守规则的人。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自然是,一次活动、一个单位、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成为无组织无纪律无法无天的无政府状态,生活在其间的成员,虽都想成为混乱中的受益者,可谁又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呢?这个问题真太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了。
现在,来读李以亮的诗歌《逆行》,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规则遭受越来越多的破坏时的巨大社会危害性了。
“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可以证明。”诗人开门见山告诉人们,无论客观不会说谎的镜子还是心底相较善良的女人,都可以证明“我”是面善的人。当然,面善的人并不一定都会心善,表里不一的人也随处可遇。但诗歌中的“我”却至少是个心无大恶的人——“我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是个虽“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也“鲜有还击”的“遵循所有的规则”“三十余年”的人。不仅如此,“我期望我的女儿/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这说明:诗中的“我”,是一个深信规则且自觉遵守规则的良民,一个真正具有社会公德意识且身体力行的社会成员。可以说,诚实守则、知法守法是诚信社会、法治社会得以建立和维系的基石。然而,现代社会,当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不遵守社会规则,且仗权张势仗钱仗关系仗着厚脸皮去破坏社会规则并得到好处的时候,人们心目中公平正义的天平将从此倾斜,哪怕是最老实如“我”者,也都产生不满而报复的心理——“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
诗人把个体的“我”放到整体“社会”的规则中,通过“我”对“规则”的遵守与“逆行”,反映了规则普遍遵守的意义与遭受破坏的危害,从而引发我们对公民道德与道德践行意义的思考,这是深刻的、审美的、也是艺术的、有意义的。
我想:当我们的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规则失范且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制定规则的人)又熟视无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让那些因搞破坏而获益,且越来越多的人失语、无尽表达着小我的小忧伤的时候,李以亮的《逆行》就显出它的大、它的韧性、它的社会担当了。请大家批评!


8、现场透深意 简洁见底蕴
——《逆行》的诗写实践       

张无为


李以亮在针砭现实的诗写中有自己的理念。他认定“诗歌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却也与时俱进”,将写作置于精神生活的前沿,以一种开放、自如、健康的态度,通过诗歌实现创造性生活的一种精神努力。一方面,追求诗歌在场并的真实感,不写没感受的东西,为此他要求自己向下,争取沉得深些,甚至觉得“在地狱行走所见更真切”,而他更在意的纯个体的感性体验,与在场其实是难舍难分的。另一方面,他在发现与感悟中,又提醒自己自觉保持必要的节制,以防“把写作者推向毁灭的写作”;之所以喜欢简洁、有力而不失锋芒的东西,避免作大声疾呼状,目的当然是实现诗写的“有意味”、“有意义”。对于以上自述的理念、目标,从这首《逆行》中也能感受到。可以说,该诗也是通过心理自述与最终的行为选择,实现了作者的写作诺言。

首先,“逆行”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已然关涉到现代人生活中的公路文化,这是诗意体验的抵达。

逆行是交通法规中的违章术语,也是中国现实中表现突出并带有群体性的行为现象。对于作者而言,应该不仅是在场感、真实感,逆行的后果想象,在感性体验中也近乎“在地狱行走”了。更重要的是,他的抒写已经进入文化层面。
正如道路,既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关联,又常常被诗人、哲人作形而上提升,如李白就有《行路难》等。在现实生活中,路从来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必要部分,除非是足不出户的闺中女;而近些年来,除非你是道道地地的宅女宅男。道路中的公路,过去称为官道;而驿站是连接通往皇城的官道枢纽。那时,平民百姓只能以沾光为幸运,一旦与官方衙门狭路相逢,只能立马“回避”。否则,一切后果不堪设想。
进入现代,官道才改为公路,这意味着官道应该属于公共设施,任人使用了。公路规则的前提当然是遵守公共道德。公路道德的具体表现即遵守交通法规;鼓励礼让三先;惩戒违章肇事。果真如此,那么人人出入平安,天下太平,何乐而不为?但事实上如何?不该发生的故事照旧,甚至鳞次栉比。
原因何在?你可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其实谁都不糊涂。你可以说,车祸悲剧接踵不断,个中有心存侥幸,有自以为是,有颐指气使,当然也有意外遭遇,也有故意为之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你也可以警告,逆行是制造悲剧与灾祸的重要原因,家人盼归,安全第一,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但其实,处处交警勒索,常常道路管制,更不用说地方劫匪路霸,以及明里暗里遍布全国、令人痛恨而又无奈的收费站。如果再追溯,该是人治下离谱的贫富悬殊及其导致的普遍性敌对情绪。这些才是悲剧的文化基因,也是《逆行》有感觉,有意味之处。

其次,该诗具体揭示出了更潜含的某些规律。

良民是怎样反叛的,弱者是如何被迫逆流而上的,这并非新问题。如田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街头诗《她也要杀人》等等,不过,从现代平民交通心理开发诗意,《逆行》是当之无愧的。如诗中自我——
“面善……遵循所有的规则,遭遇不计其数的打击,却鲜有还击”;他不仅自己活了三十余年如此,还期望下一代将来也能这样,所以他希望女儿“有心理承受力/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 如此情形也折射出社会现实,底层小人物命运等等;如此性格可以说正是华夏平民百姓的千年缩影。然而“今天我驾车逆行了/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结尾两句突然改弦更张,也推翻了此前漫漫的一切,的确简洁、有力而不失锋芒,这是该诗更深层的韵味。
是的,长期的委曲求全,反抗也是极不情愿的,而且或许是偶一为之,方式也常常是顺势而为,就地行动。但谁说在这偶然中没有必然?谁能预料,在这自发的行为之后,又将出现怎样的境遇?可见,交通法规也是游戏规则,但正是深层的不公正,才使之不成其为准则,而所有当事人都成为游戏规则的戏弄者,甚至包括“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交通行业危机的先兆,何尝不是是社会危机的先兆?而这些警示性意义都在诗歌背后。可见,作者的确自觉保持了必要的节制,这也是艺术要求。

其三,更有趣的是,作者的自我戏谑。

该诗开头即表明,“我”的面善,这一点“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可以证明”,其实是作者有意悬置了自己的另一面。“没有投毒或纵火的想法”只是袒露自己还没有极端恶劣的心理,但这样的自我鉴定是不是充分利用语言逻辑的有效自我遮掩?当然。所以,个中暗含的是自我反讽,不仅显示出人性足够的复杂与真实,而且也为之后的一反常态提供了依据,作为隐含的伏笔,更使得全诗隐显变化、和谐有制、情趣盎然。
一切可能都是宿命,面对宿命,我们只能无语。那么,李以亮这首诗的意义与风格已经显而易见了。当然,还不止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5 14:47 | 只看该作者
好人难做,但还是要做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5 14:53 | 只看该作者
面善的人鲜有还击

一出击必核弹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5 15: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经典,学习来了!{: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5 15:59 | 只看该作者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仅仅是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点反抗
不算什么,逆行有时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5 21:01 | 只看该作者
以逆抗逆,以暴治暴,是灵魂的反叛,还是社会的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5 21:2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面善的人。这一点
镜子和一再向我问路的女士
可以证明。我没有肇事的想法
我遵循所有的规则
活了三十余年
遭遇不计其数拳头和语言的打击
鲜有还击。我期望我的女儿
未来是一个有心理承受力
迎接任何不公正和不幸的人
但今天我驾车逆行了
仅仅出于,对那么多非正常行驶的一个小反抗

动了几个地方。个认为更简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5 21:25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也会用不良的手段进行对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6 0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6 0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17: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