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风论坛七月精华评》(12人)
高高作苦
蔡宁的诗不约而同在寻找一种疼痛感,寻常的题材、尖锐的指向,在语言的深入浅出间,诗性的骨骼在格格作响。其意象在反复叠加中层层递进,直击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如果缺乏这种疼痛感,他的诗歌很容易堕入庸常的泥潭,但因了这种疼痛感,诗开始脱掉皮相,呈现摧枯拉朽之势,并使我们的阅读视野霍然开朗。
符力的诗歌以微知著,从平凡生活、平凡场景中着力掘进,从非诗意的地方发现诗意的亮点,从诗意的地方锻造更流光溢彩的华章。他寻找诗意的生发点,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诗的质地是轻柔的、妙蔓的,如山间的溪水一般透澈清凉,尤其在这个酷热的夏天。
胡长荣的诗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间隙触摸到难得的温情和感动。整组诗歌,行进缓慢,语言平实。可以说,这组诗完全摒弃了华丽的词藻,而单纯以真挚的感情,细碎动人的意象拔动我们心底埋藏已久的纯真情愫。写繁易,写简难,这跟书法家写不好“一”字是同一道理,没有充足的底气和丰富的情感积蓄,是不敢轻易碰这种题材的。我们有理由羡慕胡长荣所拥有的美好的“爱”和“怀念”,并从时光的流逝中体会到三分苍凉、七分感慨。
张作梗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进行着冷抒情。他的诗不与别人类同,保存着20年前旧梦的痕迹,其中有着形式上的探求,如《告示》的排列感和惯性作用。总体而言,他的诗歌是冷峻的,有着不动声色的残忍,又有着入木三分的疼痛;他还是寂寞的,有着无人喝彩的冷场,有着无以为继的尴尬(由语言提供的),但他又是清醒的,清醒者自足,清醒者自乐,清醒者抽刀却没有鲜血狂喷。语言内敛但又充满暴力的倾向,它似乎在不停的扩张地盘,收缩,打散,再收缩,再打散,最终以一种尽可能合理、合适的方式楔入充满疑惑的世界。
海烟的诗歌轻灵而有韵味,飘逸而洁白,有时会带着一种脱世的清凉,让你的阅读非常舒服,不会带来任何负担。她诗歌中所呈现的爱情,是美妙的爱情,是不带俗念的爱情,同时也是平凡人的真实可亲的爱情,她的爱情中虽然也有失意和惆怅,但更多的是温暖和依托,是一种情感的眷恋和生命力的提升。因此,“让它栖息在暴风雨后的宁静里\别再靠近我,让我微睡片刻”
左岸的诗具有不小的解读难度,他总是不断地试探世界的隐秘与颤栗,将读者毫不顾惜地一次次卷入阅读的高潮。他的诗歌质地坚实,语言承受了千锤百炼,诗的肌理丰满而空旷,具备多方位、多角度解读的可能。左岸显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打通“任、督”二脉的诗人之一,已经到达了天马行空、纵横四海的地步。他的诗歌除了具备惊人的美感外,意象的运用非常的自如,举重若轻,不受任何拘束,意象随意压缩、弯曲、破拆。时空的跨度非常之大,需要调动阅读者几乎所有的文化积累进行破解,他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深度掘进的、并且是毫不怜香惜玉的。在他高度浓缩的语言开始爆发之前,世界多重复合与印证的趋势益鲜明,并将最终图解我们含糊充血的呓语。
陈传贵的诗歌描写得非常绵密细致,这是其心思的缜密,还是对自然风物孜孜不倦的热爱?诗歌肌理清晰,切入有力,许多篇章不是单纯的写景状物,而是融入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切思考,对社会时弊的切肤之痛。因而,他的诗歌是有所担当的,丰厚而充满生机。
黑马笔下展现了一座饱满而深情的乡村,这座乡村是唯美的,没有工业的污染,空气清新,万物葱郁。诗歌是清柔的,就象作者柔软敏感的心灵,就象喷吐着热情火焰的乡风乡韵,诗歌也是温暖的,如淙淙的暖流,不掺杂尘世的烟火之气。在作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吟唱里,我们的心灵被一再洗绿,诗歌可说深得叶赛宁的清淡纯朴之气韵。
十鼓的诗歌流露出浓浓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些支离破碎,有些撕心裂肺,更有一腔热血和赤胆忠心。诗歌的情感是炽热的,是浓稠的,思虑是深远的,基调是铿锵有力的,这些带着热度的词语闪动着良知的光辉,缓慢而深入,使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复归平静。
陈忠的诗歌准确而传神,可说是现代生活的浮世绘,他的叙述很平静,象一个心如止水的旁观者,但总是毫不分说地切中要害,这说明他内心的渴望和良知还是在起作用。语言上简洁干练,象是都市人行色匆匆,直奔主题。给人印象鲜明的是他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准确命中心灵的深度,这一切都说明他是一个时代在场者。
读红娃的诗歌,除了不可遏止的赞赏,还伴随着深深的羞愧,是的,看似柔弱的女子却有着一般男性诗人也缺乏的大气,那种与生俱来的随时随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开阔境界,采天地之精气,铸万世之功业,颇有大将横扫千军之势。在她笔下,词语的精炼与威猛俯拾皆是,但词语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字里行间的“气”,是浩然之气,是天地间轰隆隆滚动的雷声。她的诗歌,除了来去自如的随意,还有诗歌质地沉淀淀的份量,意象的爆破力和冲击波让人过目难忘。
田春雨的诗歌闪耀着智性的光芒,语言精炼而富有张力,跌宕起伏的空间很大,象一束大幅度跃动的光,照亮思想之核。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很容易获得解读的乐趣,当然必须是在思索和共鸣的基础之上。值得学习的还有他从容的节奏,一切都在不为所动但又势如破竹的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