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的瓦解与重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的瓦解与重构
                                                                                                ————简论中国后现代诗学中的审美寻思
      后现代主义这一文艺思潮最早产生于二战之后的欧美各国,它传承了现代主义的某些艺术特征,却又是对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的颠覆性反拨,一次离经叛道的文化重估。它对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产生了质疑,并进行彻底的摧毁与瓦解。延伸到中国诗歌领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三代诗人的创作就呈现出了这种文学中的后现代倾向。但后现代诗歌并没有一种准确的时间性,不能以历史的逻辑线索把握住能够予以评估的标准尺码,后现代携带了自身的模糊性,在某种程度上,它符合当下民众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普遍被剥离精神和思维,从而萌生单向度、平面化焦虑的机械迷茫状态。美国学术界最早对“后现代主义” 系统阐述的文论家哈桑便指出了后现代所存在的”某种内在的悖论“,”一种让人在试图对它进行界定的时候总要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因而永远无法囫囵个儿地把握的文化难题“。在当代许多诗歌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杂糅都体现出了对这类文艺思潮命名的缥缈游离性质。
      尽管“后现代诗歌”是一个无法控制把握的“幽灵概念”,不能以形体固之,却不难窥见它在这个时代语境下极为特殊的显性色泽,我们会因此发现,相对于现代和传统诗歌,后现代诗歌往往有着场景片断破碎,词语呈现出非连续性的思维断裂,如刘不伟的诗歌《拆那·水伯梁山》:“......一个激灵穿越到/炮声隆隆机枪哒哒海陆空立体作战/这体内的病毒/气势汹汹/发起108次代号黑旋风的军事打击/ 嘛那/落落嘛/齐鲁大地/愣头青/你/休得粗鲁......”还有的后现代诗歌反权威,反理性,彻底消解了传统对宏大叙事和感性抒情的建构,专注于生活的平面化描摹,诗里行间透露出割裂历史感的私人领域,如祁国的长诗《晚上》其中一节:“霓虹灯喘着粗气/不停地输着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各种不同颜色的血/一个歌女/躺在舞台的大床上/学猫叫/通过音箱/传给了/生日晚会/毕业典礼/直达奥运会”。除此之外,中国后现代诗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它具有强烈的非逻辑色彩,个体精神在公共场域里碰撞而产生社会反思,却又拒绝深度美感与诗歌话语的严肃,存在着荒诞戏剧化的反讽情调,如刘川的诗歌《中国公园》:“一些老头老脸/老身子/老胳膊/老腿儿/老姿势/老埋怨/老唠叨/老病/老习惯/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中大量的人/有哄孙子、带小孩的任务/让大量嫩生生的肉体/给搅拌、中和了一下/公园里/我是不敢来的/名单/播音员严肃庄重地/念一个名单/念着长长一串名字/不一会儿/就会念到一个/女/每当播音员念到/这样的地方/广大的听众/就会认为/这个名单/公平极了/公正极了/权威极了”。
      简单来说,中国后现代诗歌是一场反意象,反权威,反形式,反深度,反理性的“文化革命”。而在当下,它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因其诗歌话语的离场,膨胀却无以限度的自由而更多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虽然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并能让人精神为之振奋的诗歌,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就是其中经典之作。一个传统的文化符号在叙述言语中被解构,体现出了后现代惯有的批判意识,诗句饱含发人深省的空间余地。而中国后现代诗歌是属于先锋文学的范畴,是一项还在进程中的诗学,它的探索精神一次次给传统诗意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诗歌便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消解,它也试图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重构一种还未被人发现的诗意,并打算给予它们全新的命名,这就需要先锋意识中的勇气,也是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但在这一片被扩大的空间领域里,一直存在着优劣之间的混沌,它们相互交融,更需要有足够辨别能力且有预见的人去探索发现,分离出陌生物质里的精华所在,来真正推进中国诗歌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8 12:38 | 只看该作者
理解后现代的大部分观点,很好。前面几个诗例尚有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8 15:05 | 只看该作者
恕我直言,中国当前谈后现代诗学为时尚早。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你所举的诗例,在我个人看来,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诗歌特质,即使存在瓦解与重构诗意的企图,依然看不出后现代诗学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就目前中国诗歌的现状而观,汉诗连现代化的道路都还未走出来,创作主体的现代意识还处于亟待唤醒与重构的状态,谈中国后现代诗学无异于一场梦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8 15:14 | 只看该作者
尖峰存在 发表于 2014-6-8 15:05
恕我直言,中国当前谈后现代诗学为时尚早。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 ...

请原谅我的背书——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8 15:16 | 只看该作者
尖峰存在 发表于 2014-6-8 15:14
请原谅我的背书——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人的自由度降低,异化程度加深,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对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于是就形成了其富于创新和反传统的文学精神。
思想特征:
(1)对传统理性文化的批判,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有走极端的现象,表现出了虚无主义倾向。对人的理性力量由怀疑到失望甚至绝望,视人的非理性为生命本体,蕴涵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着重表现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非理性与荒诞感。
(2)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对人类文明的反思,突出表现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社会与个人(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个人与个人(他人对个人的异化)、个人与自我(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的关系这四方面表现。
艺术特征:
(1)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用有悖于传统理性思维模式的方式表现非理性的内心世界,表现世界的荒诞以及自身的孤独与恐惧。现代主义者认为:世界是非理性的,荒诞是社会人生的本质状态,必须要认识和确定荒诞的绝对性,才能产生克服荒诞的勇气和力量。萨特在《恶心》中说:“我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东西,我要确定荒诞的绝对性。”乔伊斯《尤利西斯》和赫尔曼•黑塞《荒原狼》描绘了现代人的流亡状态,而卡夫卡的小说则展示了绝对的孤独状态下的恐惧。
(2)运用象征和高度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例如艾略特的《荒原》构建一个象征体“荒原”,大量运用各种故事,形成一个庞大的象征框架。
(3)热衷于艺术形式上的新颖,追求“有意味的形式”,敢于标新立异,表现反传统特征。
(4)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使丑升华为美,通过与丑的撕斗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发掘恶中之美”。在这种美学的背后,蕴藏着对人生的严肃而崇高的爱。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导火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社会动荡不安愈演愈烈,科技发展使社会信息化、程式化、电脑化,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社会这个大机器中固定的一个零件,劳资矛盾的激化,“信息时代”中“地球村”的形成,使得人们的精神越来越困惑,加深了无根无家的无保护状态,最终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一种特殊的气质:冷漠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彻底的反传统,将激进的反叛精神推向了极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是“反小说”“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1)“不确定性”
A、后现代主义文学将世界视为“碎片”,否认作品中还有一种中心意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巴塞尔姆曾说:“碎片是我信赖的唯一形式。”其小说《玻璃山》在体现非连续性叙述方面颇具典型性。作者随意颠倒时间顺序,不断分割现实空间的开放体写作。又如罗纳德•苏克尼克的《鸟》,作者随自己的意愿任意缩进每段落的首行,致使文本的视觉效果是螺旋的和混乱的。
B、不确定创作原则。主题的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作家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并重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造;形象的不确定,有人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为“无理无本无我无根无绘无喻”,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形象的确定性完全被肢解了;情节的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作家终止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将现在、过去和将来随意置换,将现实空间不断地分割切断,使得文学作品的情节呈现出多种或无限的可能性。
C、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王岳川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一书中这样概括解构主义:“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终极不变的意义,正如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结构一样。语言不过是分延的永无止境的游戏,终极意义永远渴望而不可及。”
(2)创作方法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创作原则导致创作方法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会贯通之中。例如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神奇结合。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以语言为中心,用语言构筑一个新的世界。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把关注的中心放在了通过阅读文本来获得体验和感觉上,不再去探寻隐藏在文本后面的意义与本质内容。
(5)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称:“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如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虽然虚构了一个小镇,但记录的却是小镇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22:58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6-8 12:38
理解后现代的大部分观点,很好。前面几个诗例尚有距离。

谢谢 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22:59 | 只看该作者
尖峰存在 发表于 2014-6-8 15:05
恕我直言,中国当前谈后现代诗学为时尚早。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 ...


好长哦复制下来等下来慢慢看,谢谢了,看完再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8 23:54 | 只看该作者
尖峰存在 发表于 2014-6-8 15:14
请原谅我的背书——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

在误导人,这是谁的观点?应该提供发表的出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36 | 只看该作者
尖峰存在 发表于 2014-6-8 15:05
恕我直言,中国当前谈后现代诗学为时尚早。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 ...

许多知识,谢谢,学习了。   我觉得,谈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主要不是在于早不早的问题,事实是,早在上个世纪末的第三代诗歌里就已经呈现出了这类趋向,既然它合理地存在至今,就必然有一个时代存在的合理性,后现代诗歌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诗歌的基础上又反过来对其以及传统的颠覆,同时也是在进行一场变革性的反思,是对现存诗歌体系的否认,对陌生诗意的探寻,也可以说,尽管后现代诗歌还具有探索和实验性,可它自身依旧可以呈现出另一番镜像,通过它,可以或多或少地照射出现代或传统诗歌里存在的某些不足,倘若现代文学是借以后现代来反思自身,找出弊端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提升,而不是一味将后现代作为完全相反的对立面,在最本质的冲突里加剧两者间的割裂状态,无论是现代还是后现代,我觉得它们都将会具备一种更为开拓的可能性。虽然我并没有写过后现代诗歌,并一直是站在现代主义诗歌立场上创作的,也无法完全赞同并接受后现代的某些观念与诗歌话语,我更欣赏的是它所具备的先锋探索精神,一种瓦解诗意试图重构陌生现实的反叛事物原则的“原则”性。还有,这种文化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我们无法否认,更无法将其泯灭扼杀,既然存在了,就有探寻与合理发展的价值与必要。马尔库塞在对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的时候,曾把人类文明对人的压抑分为基本的压抑和多余的压抑两类,并认为基本的压抑是为了创造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压抑,多余的压抑则是为了维持某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控制而实行的压抑,是不合理的压抑。我觉得,他的这种思维逻辑也可以用在当下存在的后现代文学现状中,后现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冲突也是一种文学压抑的表现,本质上的压抑是适当的压抑,合理利用便可以推动它自身的发展,而为了避免造成多余的冲突,诗歌的风格,思想及观念取向的差异间就应该具备相互的包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0 07:45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6-8 23:54
在误导人,这是谁的观点?应该提供发表的出处哦。

出自哈桑《后现代主义转向》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 02: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