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猫 于 2014-8-8 13:19 编辑
建议做这么一个设想:设想自己是一个启蒙老师,需要向孩子们(也包括自己及亲戚或朋友的孩子)介绍语文的基本常识:诗。那么你准备如何备好这堂课呢?假如没有现成的语文课本,你准备选什么样的诗做最基本的教材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小学语文课本已经做了正确的回答。
无论你是什么流派,无论你如何反对现行的体制,我想你都不会反对将骆宾王的《咏鹅》(或同类的诗)作为启蒙教材。而《咏鹅》便具有了诗的基本特性。这首诗既概括了白话叙述的内容:“一只鹅在水面上边游边叫”,也高于散文的描写“一只白色的鹅拨弄着红色的双脚在清清的水面上愉快地游着并歌唱着,多美啊!"
随着孩子知识的增长,对诗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刻。到一定的时候,他们便会认识到,原来,“一只鹅在水面上边游边叫” 也可以成为诗,并被一些人认为比《咏鹅》更具有现代观点的美。于是大多数孩子便远离了诗,因从这样的诗中一点美都感受不到,而少数几个便加入了写诗的行列,因为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便可以成为一个高雅的诗人。
由于”诗“的定义(”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见新华字典)遭到怀疑甚至否定,所以在当下讨论”诗是否一定要抒情”不会有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