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严家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品评与探讨:余秀华为何会火!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1-22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5-1-22 21:39
品评与探讨:余秀华为何会火!问好.

*^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1:43 | 只看该作者

让90后的年轻人方便品评与探讨
多来支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11 | 只看该作者
“民间诗人”余秀华为何避谈“民间” [复制链接]
冷铜声


       从最近的媒体报道中注意到,余秀华火了。她的火,来自《诗刊》编辑刘年的发现及《诗刊》官方微信平台以带有新闻爆点“脑瘫诗人”这个称谓为方式对她的报道、力推。
       对她的火,总体上我是支持的。这不是说我认为她的诗达到多高的成就,而是,她是来自民间的诗人。这与她是否脑瘫无关。仅从“民间”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她的诗没那么好,我也不会持否定的态度。
       在今天,网络上活跃着大批的民间诗人,其中不乏优秀、甚至杰出者。这里所说的“民间”,是指那些还没有被官方正式认可的以业余兴趣为主动力的诗歌写作者。说白了,就是较少或极少或根本不曾在官刊上发表过作品的诗人,当然更谈不上加入各级作协机构了。他们是散兵游勇式的,各自为战的自由人。他们中一部分是极其纯粹的诗写者,他们无欲无求,没有丝毫私心杂念,他们因为喜欢因为爱而写诗,他们不因没有被认可或没有人欣赏而放弃,他们为自己而写,也为人类求真向美之心而写。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道德塌方的时代,他们对诗歌的坚守,无疑就是对诗歌本质精神的拯救与张扬。他们虽远离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诗坛,但却是离诗歌核心最近的人。
       而余秀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至少曾经是,至少在她十余年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是。
       和其他民间诗人一样,她经常把诗作发布于各个诗歌论坛,并与诗友时有互动、交流。本人上网不算多,但在最近两三年,由于在两三个诗歌论坛做过版主,出于某种责任和义务,常逼迫自己尽量抽时间上网,尽量与诗友增加交流的频率。这样,就使我更多地在诗歌论坛中与余秀华相遇,看过她的部分诗作,并与她有少量的交流。与她交流不多的重要原因是,在一个论坛,我看到她与个别诗友在交流时无所顾忌地使用带有色情的粗俗语言,后来还与人对骂,还被禁了言。现在知道,她在当地论坛,也与一些诗友发生过不愉快的语言冲突。个人感觉,她性格多变,有点怪异,就避而远之了。当然,谁是谁非,我没兴趣去看,这里不讨论对与错的问题。本人最讨厌诗友之间的闲扯、灌水及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更不用说对骂了。但人归人,诗归诗,对人,我不敢妄言,因为毕竟了解不深,对诗,总的印象是,她基本上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与爱有关的诗,较有冲击力,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脑瘫患者,我一直把她当作健康的普通人来看待的。虽然她的诗作中对病痛多有描绘,还有一些极端的灰暗甚至暴力色彩的情绪,但我并没觉得有什么出奇之处。
       对我而言,余秀华火与不火,她在我审美视野里都是一样的景色。她没火,我也认为她是优秀的民间诗人之一,她火了,我也不觉得她比其他优秀诗人更优秀。我也看了部分对她质疑的文章,像沈浩波的、伊沙的、徐敬亚的,还有其他个别诗友的。我认为,他们讲的也不无道理,至少有合理的成分。单纯从我个人对他诗作的判断,感觉她在诗歌探索方面还不是一个非常自觉的诗人。但我对她抱有期望,她现在没有做到的,不代表以后做不到。她有这个潜质,如果她能不满足现状,继续向前掘进,真正的辉煌可能会在后面出现。
       对余秀华的支持还与另一方面的因素有关,就是来自对编辑刘年的敬意。此前我对刘年一无所知。因为本人是打工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十余年无法订阅任何报刊,当然不知道任何报刊上的任何编辑的名字了。我对他的敬意不是因为现在我知道他是官刊编辑,而是因为他说他作为编辑,一定要做点什么,等退休后有东西可以回忆。这个想法纯粹得让我不敢相信。现在有多少编辑在其位不谋其责呢?从一些诗友所写的与编辑相关的文章来看,现在一些编辑,讲的是利益交换,看重的是身份、背景和关系,对一般的诗写者,根本是不屑一顾的。我自己早年也有这样的经历,当我拿着我的诗作给一位编辑看时,他问我是什么身份,当得知我是一个普通作者时,他看也不看,拒我于几步开外。现在还有像刘年这样纯粹的编辑,不能不让人惊叹了。对于像刘年这样心底无私、责任心极强的编辑,发现了像余秀华这样的普通而优秀的民间诗人,我拿不出任何理由来质疑或抵制它。
       最后我想提出我的一个疑问。在我看到的大量的对余秀华的采访报道中,几乎没看到余秀华对自己的民间立场的表述,没看到她对民间这块土壤对她的十余年哺育的感恩,哪怕是只言片语,我也没捕捉到。她所讲的内容无非是,一是感谢刘年,二是她自己的人生磨难。要知道,最早发现她的不是刘年,而是民间诗歌论坛的版主和诗友们。她的诗,早几年就被各诗歌论坛加红、加精,作为优秀诗作予以推荐,受到一些诗友的好评和推崇。特别是中国诗歌流派网,对她诗作给予重点推荐并广泛征集评论,在诗友中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些,她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要知道,她本质上就是一个民间诗人。按她自己所说,以前她投稿没人要的,发表不了的,后来就不投了。她在民间生长,民间接纳她、温暖她并认可她,给了她最初的成就感和本源的动力,这是她最应该感谢的。至于磨难,我认为,不必讲太多。更多的诗友,虽然身体是健全的,但在其它方面所受的磨难,肯定不比她少,甚至比她更深重。她似乎陷于个人生活琐事中不能自拔,她没有从诗歌的角度,给我们看到属于她自己的更高远的、更深刻的、更独到的一些观点、理念。这些,都是遗憾。
       余秀华不提民间,我想,要么是她头脑中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方面的思考,要么就是,她红了,不想提它了,不屑于提它了。但我要说,如果他放弃了或不是更自觉、更有力地坚守民间野性的、带有冲劲的、不驯服于任何既定审美规则的诗美立场,她以后的诗歌写作,不用说比之狄金森,就是跟其他优秀诗人比,或跟现在的自己比,恐怕也不会更出色吧?
2015.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21 | 只看该作者
    评余秀华的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看山忘水


       余秀华是近期走红的一位诗人,村妇,患过脑瘫。诗界对她的诗争议很大,可谓毁誉参半。争议情况也挺有趣。“学者和诗人”沈睿称誉她是中国的“狄金森”,沈浩波说她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编辑刘年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对一位诗人的评价还是要从文本上看,否容易赞誉过头捧杀,也可能有失公允地有意无意诋毁。让学员贴首她的代表作,后来也在流派网论坛一篇批判文章里找到另一首认为写得不错的。读诗就要读诗人写得好的诗,评一位诗人也要看代表他\她艺术高度的作品。至于作者身份、地位、学历、有名无名、丑俊都无关紧要。那么多文学博士没见谁写出什么杰作,那么多名诗人按理说该“写得好,有艺术高度”,竟也把诗阅读搞得如此惨淡让人诧异,那么多到处讲话的文官也没弄出个诗歌盛世。当然,在这样混乱的诗歌场,我们看重的只能是作品,其他都不靠谱,还有点“着道”。
    余秀华的一首代表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若以传统眼光来看诗标题有伤大雅。在德国曾险些以玷污宗教、有伤风化、毒害青年之名将波德莱尔送上法庭。在一般大众和卫道士那里尚可理解,然而诗人和有艺术趣味的人就不该那么平庸迂腐。诗是不可以这样读的,现代诗是正是反对浪漫主义的煽情和唯美而生,以更切近和表现现实及心灵的真实,让那只不停向云端钻去的翅膀落在大地上。题材在当代对诗没什么问题,诗不是规规矩矩小媳妇。写诗是处理题材的语言艺术,无论什么题材,都看处理效果。
    显然,诗头两句没有止于肉体交欢,用“无非”引向他处,出现了很多映射性双关语。虚拟的春天——如同对蔓延舞台的春天的颂歌的嘲讽,特别是“误以为”这个强烈认知性表述,对当下普遍的理想(梦)和现实的矛盾纠结心理,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等得以揭示。稍有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的读者也不会把这首诗看成性诗。回过头我们可以咂摸标题为什么出现“大半个中国”这样的用词,我们应该警惕和敏于诗中的任何词汇附带的信息。诗以言性而及他,语境开阔,语意丰满,表述又富有诗特有的智性。我不知道沈浩波所言的“艺术性不高”所指,如果是以某种进入诗歌史的流派观念写作为旨归,而反复突出个我在诗歌章节谱系里的一席之地,当然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我们似乎很好理解名诗人们那些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写作用意,一个公开的名利用心,却很难让人认同和阅读。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巧慧,如性事表层下的诸般外拉力和开进力,将政治犯和流氓并置碰生的政治话语,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揭示的某种危险性认知,都在轻描淡写间碰触了本质,体现了严肃性思考。而“去睡你”这个核心话语也被击篇,脱离了一般性解读性,构成了一种抗争和反叛的复杂隐喻。将这些容扩在一首诗中都不是孟浪和缺乏才气可以做到的。我们从写作的水准上看,将不相干的事物新颖巧妙联系起来,以特殊性揭示普遍性,也是创作的不二法门。从题材处理上看,一个很俗的性题材,加入了严肃的现实言说,也取得了一种平衡感,消解了其中的非道德性。这不是某些名诗人粗鄙地直奔严肃题材,或者直露地袒露自己性事的诗可以同日而语的。这也即是说“写得好”;武断地说好与不好是没什么严肃意义的。陷入某种庸俗功利性和狭隘难堪写作境地的恰恰是一些名诗人,诗歌圈子里高来高走互相帮衬着玩诗积累名分,到头来才发现没什么家底儿,也拿不出一首支撑名分的代表作。
    从诗文本看余秀华,在轻轻浅浅,“涂脂抹粉,穿戴整齐,没有一点汗味儿(活人味)”女诗人中,在半掀裙摆或下半身裸露博取眼球女诗人中,在真正让人有脑残感的梨花体、乌青体诗人中,以及跟着学院流掉书袋弄玄虚充诗意的男女诗人中,余秀华的诗的确有卓异之处。          沈浩波在一篇评论中,肯定余秀华“进入了专业境地”同时,指出本诗不足。我们看看名诗人对诗的理解和看法:第一句“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在这首诗中显得很无聊,甚至给我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不干净…对“睡你”和“被你睡”的强调,这种强调里有股子庸俗的劲儿。从前面这个意见,我们可以看到名诗人写作的某种“洁癖”,所谓纯粹,非日常化倾向。似乎诗就是脱离生活体验和自然性的一种以人为操作造神的暧昧媒介,成为异化于人性的他物。遗憾这却不是艺术倾向,而是某种个人写作局限在阅读和评价中的反映,这也导致大量自以为是的做作诗没人愿读。在第一节出现“睡与被睡”的关系,恰恰是对标题的交代,怎么可以省略呢?写诗是要由具体特殊性自然地导向开放语义,这个承启环节能省略么,直接去发表议论?不无聊么?诗的血肉丰满,筋骨齐备又是何种意义上的呢?由于这句的定音和开启,本诗有了种思辨性,形成了对峙和矛盾语境,而后面阅读看这个语境是贯通全诗的。离开本诗结构机理、违背艺术规律去谈个人好恶,并以一般道德观念讲出“哗众取宠”、“庸俗劲儿”的评语来,不能不说荒谬得让人咋舌,倒是有点哗众取宠。对于敏锐的读者,或许还可以读出标题的女权味道,作为女性的诗人去“睡”,而非“被睡”,陪睡。大家都知道诗意并非单一指向的语义,更多余味(外国诗人说“溢出的诗意”),除去诗语言中这些复杂味道,我们不知道沈浩波所理解的诗意为何物。难道存在“诗意”这种同其他意味之和决然不同的东西么。这似乎是干瘪和丰富的对话,空无对实有的批评,一种老资格对新人的傲慢。事实上,我们当代诗坛最弱项是写作,不乏名人,鲜见佳作。
     对余秀华的诗,有人以“流行性”来说其一夜成名,如诗中“一夜情”即是当下网络热点题材,但流行性可不是以题材来论的。创作的当下性,也必然要求现实事物的关注和触及。无法进入现实才是写作的困窘。本文不想从弗洛伊德性压抑说来解析本诗创作机制,事实上人内心的压抑是混合性的,因为余秀华这首诗的喷涌具有原生性,也有诗友和评者说成自然,粗粝,带出了血泪。
     余秀华的诗和狄金森的当然不同,前者玄奥内敛,后者更泼辣睿智。也许相同的是她们都是女人,默默无闻的普通家庭妇女,又都以特异的诗作从外圈儿发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这首代表作看作为诗人的余秀华,写出了够水准和力道的诗作,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不但超出了一般,也是大多投机取巧借助外力成名,创作上却有气无力因袭的名诗人所不及的。大概余秀华正可以让些名诗人们借反思自己虚弱的写作。
    还有很多人拿余秀华患过脑瘫说事儿,讽刺什么“脑瘫诗人”,这话说得很世俗,很无聊,很残忍!嫉妒么?如果把余秀华说成脑瘫诗人,是以脑瘫诗成名,我不知道这些个写得远远不及她的人算什么脑瘫(智力)级别。诗题材触及性就辱骂诗人“荡妇”,你是前朝易老?不食人间烟火之人?我们诗坛弥漫着庸俗势利之风,人们,包括一些自认为超凡的诗人,可以世俗眼光不屑地看一位新诗人,我们却该对创作出优异文本的诗人表示敬意。另外,说这首是余秀华代表作,似乎有人不大认同,似乎作者本人也未必认可。这首诗和其它一些佳作比,更集中体现了作者风格和才气,且集合融入了一些争议性、严肃性问题,是对普遍关注重要问题的回应。这不是其它作品具备的,可以说,如果余秀华没有这首诗,如同北岛没有《回答》一样。   
    最后说点有趣的事,似乎跟诗也没什么关系。有人以官方诗刊推举为由,表示对余秀华的不信任,出名了,对余秀华没声明所谓民间立场“民间们”颇有微词,可余秀华之前又何曾受到过民间的关注诗坛很话语场狠热闹,能泛起来的都涌出来了。有人以道德典范来要求余秀华,指责她的言行,无非以人去论诗,如果不看作品,扯老婆舌一样去嘀咕作者的其他,就是扯蛋了。诗人有吸毒的,有同性恋的,有杀人的,还有大量嫖客妓女,我们读的是诗,不是树立高大全人物。还有帮诗人会嫉妒,也就是早咬牙用力写了很多年性诗的男女诗人们,这个沮丧啊,怎么偏就让她出名了而不是“我”呢?!公平么!须知,你们写得就是性那点儿事,而余秀华写出了诗的智慧和厚重现实。你诗里拿性当调料,为了某种眼球效应,余秀华是从生活连血带肉撕下一块来。围绕余秀华的各种无聊之论、庸俗之见,也正反映出这些人的个人素质。

                                                                                                         2015年1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24 | 只看该作者
普珉和余秀华 谁该火一把 [复制链接]
张远浩






附:《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普珉    2009年3月27日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出租车颠簸我的心脏和想像。
可我想像不出你在怎样等待我,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一样被想像和激情捕获。
这是在夜间,很多人都上了床,
他们不会有我的慌张和梦想,
他们也不会有你的安静和期待。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出租车的喇叭在播送爱情夜话,
一个中年妇女在乞求指导,
指导她怎样在中风的丈夫外获取屌。
她的要求注定落空。
没有爱情的人一定特别多,
而我正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要是有一个人幸福,
那人就是我。
大街空旷,红灯闪烁,
如果是步行,我要走三个小时或半天。
如果是步行,我的幸福可能就是苦难。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浑身热力四射,这个冬天
有春天的调子。这是在深夜,
冰凉的空气叫我享受着路上沉思默想的时光。

从西外环到东外环,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左面是槐荫广场,原来的青年公园——
旱冰场已经消失,我生活在这座城市已经太久,
我常来这里漫步和坐坐,还能听到当年旱冰场上的喧闹。
今夜我路过它去爱我的女人,去回忆青春,
它的凉、它的暗叫我灼灼燃烧。
出租车跑在繁华的大街上,
红灯停,绿灯行,那么多的十字街口,
出租车有时停顿……有时呻吟……
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平稳……有时摇晃……
出租车长驱直行……出租车缓缓启动或停下……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左面是泉城广场——这个城市的脸皮上灯火阑珊,
在黑暗中暧昧不清的事物萦绕不绝,
什么时候我能在这里,在这张脸皮上把你肏?
你的屄烂漫如花,你的腿激荡星星,
你的手像风暴撕扯我的头发,
你的腰肢摇曳如树,
你的屁股比喷泉高。
你叫喊、你的叫喊震动了月光。

从西外环到东外环,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要是你也在车上,
我们就在爱的声息里跑完每条马路——
它的经路和纬路……
它的老街和环路……
它的高架路……
要是你也在车上,我们就跑完每座桥——
上桥和下桥……桥上和桥下……
高架桥和立交桥……
要是你也在车上,我们就一路干到青岛……
济青公路的两侧,荒凉和死亡的脸在风中飘散,
在速度里我们晕眩,
在速度里我低低叫着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爱的秘密,
我要把它藏进大海。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如果在傍晚,在爬满汽车的街道上要跑1小时,
焦虑会毒害我:相爱的时光太短暂,我要一步迈出就抓住你。
现在是深夜,半个小时就能和你在一起。
时间长了我焦虑,时间短了我心跳。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我的一路上是大学和大学,银行和银行,
是证券公司和证券公司,
是清真寺和小教堂,
是电影院和电影院,美容房和美容房,
它们全都在左面。
在左面的还有趵突泉、大明湖和解放阁……
它们都在黑暗里,比历史更安静。
出租车一直向前去,向东去,
最后,它右拐左拐再度向东。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我穿过凉夜,穿过冬雨,

穿过温暖的一月去肏你。
我穿过你黑暗的旧生活,
穿过你的心痛、你的喜悦、你的眼泪、你的欲望去肏你。
我肏你在椅子上、在沙发上、在床上,我肏你在音乐里……
我肏你在一个房间里、在两个房间里、在三个房间里,我肏你在天上……
我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我穿过你的手、你的长发、你的声音……

我穿过你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去肏你。
我穿过你,穿过你的青春、你的少年、你的童年去肏你。
你的嘴巴温柔甜蜜,你的浪荡天下第一,
你呀你,
我就是肏你一生,
也不能说你就是我的。
从西外环到东外环,
从我这到你那,我要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

普珉,本名杨迅滋。祖籍四川。1962 年夏天生于北大荒。   1980年开始诗歌创作,1984 年夏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居济南。任教于山东交通学院。著名现代诗人,出版有诗集《光阴的梯子》。代表作《银子》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25 | 只看该作者
《诗刊》不能不顾一切 / 郑正西





    这次史无前例地炒作佘秀华,社会效果已经明显,据消息,余秀华今年的稿费和其他收入可以过10万。方方说即将发她一组诗,稿费会给好几千。好景还在后头。从人性和同情心来讲,我们为余秀华高兴。

    我要说的与余秀华无关,与《诗刊》有关。你们不能为了炒余秀华而不讲诗歌原则。从《诗刊》微信公共平台“诗刊社”1月17的一个帖子《余秀华:谁的阳光力量?谁的苦难鸡汤?》中的一段话来看,竟然对余秀华的《狗日的王法》这种明显的人身攻击的“诗”也进行吹捧,说什么“在写作中,余秀华自由不羁,并不限于农村风景”。这是《诗刊》平台发出的点赞,令人震惊!



   


    附余秀华的“诗”:

   狗日的王法

   土狗日的王法,没屁眼的王法
   断子绝孙的王法,和他妈乱伦的王法
   嫖妓女的王法,搞基的王法
   流派的王法,带了一群母狗做编辑的王法
   驴日的,狗捣的,王八戳的
   鸡奸的,鸭压的,蚂蚁,蚂蚁怎么搞的
   不死对不起共产党的王法

   装腔作势的王法,虚情假意的王法
   不学无术,鼠目寸光,小肚鸡肠
   仗势欺人
   狗说,王法是他的同类是狗的耻辱




    事情发生在当时的“中国诗歌流派网”,余秀华当时也是他们一份网刊编辑之一,一次,因为另一位编辑选发了一位诗人的诗,余秀华不满那作品(其实作品并不差),便大骂那位选稿编辑,而且骂个不止。之后,作为“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负责人之一王法,只好拉黑(禁言)了余秀华。这就让余秀华火上加油,她换个马甲再在论坛留言,先是对王法公开示爱,后又说是玩儿王法,并公开发了《狗日的王法》这首“诗”。
    他们个人之间的纠结就不去研究了,作为国刊《诗刊》竟然点赞这种“诗”,不可思议。这么说,《诗刊》下一次也会推荐余秀华那首《千里送阴毛》吗?
    还是诗人张执浩敬畏诗歌,他客观地说, 余秀华的诗歌是“良莠不齐”。让我们为诗人张执浩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2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协,你们怎么看?(转贴/网络诗选) [复制链接]
宗小白


本帖最后由 宗小白 于 2015-1-22 12:51 编辑


中国作协,你们怎么看? (2015-01-22 10:20:55)转载▼

习近平主席主持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话刚落音
低俗诗歌照样走红

“走遍半个中国去睡男人”在全国被炒得鸡飞狗叫,说明了什么?
诗歌归中国作协管吗?你们敢把这首“诗”送给中央领导看看吗?

——————————————————————————————————————


“荡妇体”一夜走红,惧怕,不想写诗了

                   金川


记得是1990年,我到四家湾金铜矿审计
接待我们的是书记兼矿长老孟。他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
当地的农民抢劫运送金铜矿的汽车,派出所屡禁不止
于是,老孟组织一个连的矿工,配备镐把、铁棍
到贺家庄,把那些匪民打了个稀里哗啦,一战告捷
老孟说:这帮贱民,你日他妈,他就叫你爹

老孟是那种“淫棍型”书记,但能打开工作局面
在当前低俗文化吃得开的时节,一些读者
出版商、杂志社,以及一些所谓的编辑
甚至是一些学者、教授以及文化研究者
就是这么一种贱。他们对轻贱的东西情有独钟
一首“淫棍体”《穿过一座城市去肏你》曾经被模仿

于是,一首模仿“淫棍体”的诗歌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荡妇体”
今天终于一夜走红。作为一个纯诗人,有点惧怕
甚至有点不想写诗了。据说,这种“荡妇体”诗歌
已经有出版社签约。我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
什么是通俗,什么是低俗?出版社真的搞不懂

还是真的应了“淫棍型” 书记老孟的那句话
――这帮贱民,你日他妈,他就叫你爹
我记得,1990年审计四家湾金铜矿之后
老孟很快被撤职。据说是矿工把老孟撵走的
淫棍之所以当政,就因为世上有贱民
这似乎是一种社会体的两个侧面吧

从那次审计之后,我得了一种病,恶心病
或者叫做“忧国忧民自我恐惧病”
于是,我决定辞去职务,扔掉职称
远离喧嚣,拿起笔,开始写诗
我知道,我无法用诗歌纯净整个世界
但是,我可以做到纯净我一个人

我写诗已写了十几年,没有走红,更拒绝走红
我知道,这个年代“金川体”吃不开
堂堂正正做人,就是享有一种难得的平静
这是我写诗十年写出的一个真理
越是急功近利,越会出现喧嚣,骚乱与恐惧
而安于平静不仅仅是强大,更是抵制与净化

注解:本文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作者无关,只是谈论当前的低俗文化现象。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直而冷静的声音还是占主流(流派网部分留言)

“中国诗歌需要叫春术”?

  
  狄兰甘平
  93#
  楼主|发表于2015-1-2113:57|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发表于2015-1-2012:19
  是大胆,那个“走大半个中国去睡男人”就是我国任何女人都说不出的。男人也未必能说出去睡女人,写成诗成...

  《中国诗歌需要叫春术》
  需要阴风
  需要幻影
  需要小脑萎缩
  需要腐臭的肉欲
  需要长庚星的谎言
  和一点川剧的本领
  以防狗皮膏药失灵
  还需要几只吃屎的狗
  那肉麻的颤音要与狗的心跳合辙
  中国的诗歌急需用叫春来撑撑门面
  在悬崖上练习分身术的人
  终是一身鬼气
  2015-1-21


  针尖对针尖
  针尖对针尖当前离线积分5398
  8#
  发表于2015-1-2115:01|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现代口语诗的现状,这就是当今诗坛的真实现象,乌龟王八贼的天下,你只要恬不知耻,你就是未来的中国诗圣,你如果神经了,你才能称为诗人,你如果想卧轨,你淘汰了,小鸡仔装什么幼稚的天鹅呀。哈哈
  回复
  举报


  汤胜林
  汤胜林当前离线积分113103
  9#
  发表于2015-1-2115:02|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去年订阅研究了一年的《诗刊》,该刊发行量就八九千册,也可能是要借助炒作吸引眼球而已。国刊都如此凄惨,真是可怜啊!


  初见
  初见当前离线积分10550
  88#
  发表于2015-1-2122:29来自手机|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初见于2015-1-2122:31编辑
  诗刊作为国刊,为此诗点赞,明显的是在玩弄权势,传播低俗,
  毒害国人,外加自取其辱。。。请习大大,彭麻麻移步。看过来!


  风信子
  风信子当前离线积分33
  47#
  发表于2015-1-2116:18|只看该作者
  余秀华的诗歌抛去个人身体条件,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好,如果把身体条件作为筹码,同情也罢,炒作也罢,跟风吹捧是对诗歌不负责的,也有辱诗歌的名义,看了她这样的诗歌,更让人费解,媒体的作用和目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a2fcf0102vio1.html
本主题由 宗小白 于 2015-1-22 12:59 设置高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52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个诗人都要讲“人品”(2015-01-22 13:46:01)转载▼  


    做事先做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做诗也一样。

    诗人只讲诗品,可以不讲人品,大家答应吗?诗人,每一个诗人,包括身患残疾的诗人,“人品”不能例外。比如扒窃,正常人扒窃要法办,聋哑人扒窃照样要法办。

    针对走红了的余秀华来讲,不少诗友对她过去确实存在的一些人品的阴暗之处提了出来,这没有错。这是希望她不要辜负社会给予她的荣誉和利益,希望她重塑自己,做到诗品与人品俱佳。这比那些一好百好论者,连她恶毒骂人,骂了那么多人,也看成是好的,这种怂恿才是真的会伤害她的未来。

    仅以余秀华对王法的态度为例,确实让人无法解释。王法主管“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又掌有两份网刊发稿权。所以一开始,余秀华极力亲近王法,讨好王法。甚至,肉麻的情话和荒唐的示爱和骚扰不断。这在流派网是公开的,不是私密。然而,流派网2013年度“中国好诗歌”没有评上她,她便认定是王法搞她的鬼。这样,余秀华突然变“爱”为仇,泼妇般恶毒大骂王法,大肆进行人身攻击。且不论王法对与错,一个女人,用如此不堪入目的文字辱骂别人,是没有任理由可以原谅的。有诗为证:


  
  《狗日的王法》
  
  土狗日的王法,没屁眼的王法 
  断子绝孙的王法,和他妈乱伦的王法 
  嫖妓女的王法,搞基的王法 
  流派的王法,带了一群母狗做编辑的王法  
  驴日的,狗捣的,王八戳的  
  鸡奸的,鸭压的,蚂蚁,蚂蚁怎么搞的 
  不死对不起共产党的王法
  
  装腔作势的王法,虚情假意的王法  
  不学无术,鼠目寸光,小肚鸡肠  
  仗势欺人 
  狗说,王法是他的同类是狗的耻辱
  
  
  
  《嫖客王法》
  
  “毫无怜悯之心。”他愤愤不平
  被妓女小丽赶出来的时候,下雨了
  巷子里没有一朵花,风把香樟树叶子卷得忽上忽下
  
  那么多的漩涡。总会被吸进去
  他把许多对抗和妥协都往她身体里扔
  她说:你多么渺小啊,在我见过的里面
  
  他打了她一耳光,他被几个人揍了一顿
  不公平
  他在黑夜里摸着自己空了的口袋
  
  秋风浩荡
  她不知道他的名字叫王法
  他掏出身份证,又仔细看了一遍
  
  
  
  《中年的肉体》
  
  西宾楼。207房间。昏暗的灯光,裸体女人的挂图
  他在窗口吸烟:黄鹤楼被烧了半辈子还躲在一个盒子里
  
  她进门的时候,房间里的光晃了她一下
  他的火星也晃了他一下:她已破釜沉舟要把肉体
  交给另一个
  
  拥抱的时候,他的腹部抵着了她
  大腹便便的中年让她悲从心来:爱突然缩成刺猬
  她无从下口
  
  她说:真是难以置信:那些蝴蝶和花朵
  你能吹气让他们飞起来  
  他说:这是事实,光阴和怀疑
  
  

    看看谁来解释余秀华这些是应该的。中国女诗人不少,有名的,无名的,请说出除余秀华之外,还有哪一个女诗人如此粗鲁骂人,而且十分无理。
    对余秀华,我们网络诗选的态度始终是客观和冷静的。这就是:对她的诗,好的宣传,不好的弃之,恶心的要批判。对她的人,同情她的疾病带来的不幸,而对她的某些恶习,决不怂恿和认同。

    网络诗选,无论诗坛乱云如何飞渡,我们永远不发高烧!



                                                           (郑正西)
http://www.zgsglp.com/thread-345674-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1:57 | 只看该作者
从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看她是如何睡当今的诗歌 [复制链接]
没压制住


http://www.zhengcunzai.com/



从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看她是如何睡当今的诗歌



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作者: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评:《从余秀华〈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如何睡当今的诗歌》
作者:没压制住

整个诗
非常的浅显
无非是:
我通过各种阻碍
回到你的身边。
只不过加了一些阻碍
这些阻碍也是现实过程必不可少的
但作者却把这个放大了
放大得不大不小
既朴素又充满了思辨。

所以此作是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纯粹的诗歌
在表达自己纯粹的情感
也表达得比较纯粹:
自然、准确、朴实、思辨、到位、落点。

这里边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但奇怪的是:这里的优点不是缺点是优点
这里的缺点不是缺点是优点。
这一点,恰恰是余秀华
阻挡尘世诗坛的污染又能放开自我的地方
所以她很自在。

但问题是,
她只是纯粹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
并没有把这个观点的豆腐沉入世界的水盆子
也没有把这个观点拉抻成兰州的拉面通过自己的两手延伸进整个身子
她只是把观点像石碑一样砸在荒郊野地:
所以她的诗精美如碑
但她的诗又短促在荒野里边。

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优点或缺点
我们现代的文艺现代的诗只是注重表达
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把它变成世界帽子上的一个玛瑙红点
更不要说如何让走出这顶帽子
而站在帽子下边
并让帽子扣在自己的大脑上:
让自己变成一个诗人,而不是写诗的人。
http://www.zgsglp.com/thread-345371-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5-1-23 0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就看,写的不好  不鸟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3 03: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