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7-21 13:40 编辑
090王国伟《缺失》
109梅树林《割下右侧的倾听》
137青鸟《割去耳朵不能点亮黑暗》
141念旗《爱之痛》
145诗之梦人《耳朵——致梵高》
+++++++++++++++++++++++++++++++++
090王国伟《缺失》
打开真实的自己
闪光的向日葵
慢慢 枯萎
左耳悲伤 右耳疼痛
视觉扭曲
悲剧是不能缝合的伤口
物我两忘
一只耳朵挟持了你
反复涂抹成传世印象
白纱下的缺失
任你引领一缕纯粹的火光
孤独地
燃烧
推介理由:和我想象中画面类似,真实的自己---视觉扭曲---缝合的伤口---缺失
,精准的图面解读,在诗意中“孤独地燃烧”。非常棒的一首题图诗;
++++++++++++++++++++++++++++++++++++++++++++++++++++++++++++++
109梅树林《割下右侧的倾听》
色彩渲泄不了
内心的纠结
如一种痛,时刻
蚕食最后的宁静
是为解脱
还是践行某个约定
你断然割下
右侧的倾听
让瞬间的鲜红
惊骇了世界124年
推介理由:画外之音,在耳畔奏响;放弃左耳,还有右耳可以倾听,惊骇了世界124年
的一刀,真的解脱了吗?诗中的设问,是对梵高说,也在问我们大家,梵高为什么要割去左耳?
++++++++++++++++++++++++++++++++++++++++++++++++++++++
137青鸟《割去耳朵不能点亮黑暗》
本不想招惹受伤的世界
耳朵多余,挥剑割去吧
却难以满足心中的野兽
一块纱布,掩住了瞭望
却难以遮掩脸面上的恨
面对的依然是世界的疼
向日葵将无法收获季节
割去耳朵不能点亮黑暗
那就画一幅人间的表情
推介理由:是谁在招惹这个受伤的世界?是谁在拼命抗争,是梵高,端坐镜前审视,割去耳朵不能点亮黑暗,那么就用这幅自画像,留给世界一个永恒的表情---这就是青鸟留给我们梵高割去耳朵而呈现出来的画面解读。
141念旗《爱之痛》
割掉自己的耳朵
用彻骨的痛,隔离内心的浮躁
只用眼睛,钟情于正午的向日葵
正视绷满纱布的面容,为自己画像
给你的,依然是完整的爱
推介理由:完整的爱,就是梵高割耳这幅图画交代给观者的倾述气息;不用2只耳朵,我照样可以,“只用眼睛/钟情于正午的向日葵”,正午的阳光,热烈、开明,就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向日葵成为画面的主题,而纱布包裹的脸成为被虚化的背景,这,就是念旗《爱之痛》诗句中散发出的驿动之爱,将残缺一一包容。呈现美好的一瞬。
+++++++++++++++++++++++++++++++++++++
145诗之梦人《耳朵——致梵高》
在听觉与幻觉之间
无声的语言,被色彩代替
你用眼睛洞穿黑夜
于是,世界的想象中
一杆烟斗成为真理的火炬
你把从前的耳朵割下
再回到现实的边缘
使思想能更加成熟于内心
这似乎残忍的手段
是否为最后一朵葵花的盛开
推介理由:一杆烟斗成为真理的火炬,无声的语言,你用眼睛洞穿黑夜;那么动过过后,割耳的隐痛,能否解除梵高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呢?诗之梦人这样描绘:“这似乎残忍的手段/是否为最后一朵葵花的盛开”;虚妄与现实,真的很不一样,割去耳朵,内心仍然难以平静,就让那“一杆烟斗成为真理的火炬”,在心中慢慢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