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 【四】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7-3 10:28 | 只看该作者
《心潮澎湃》    这是一首不标律的古体新韵诗。诗的唐风很浓,就语调、意境、形象、手法而言,确实是唐骨唐韵的展现。(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7-5 15:00 | 只看该作者
《忆昔哀哉》这是一首不标律的古体新韵诗。诗的唐风很浓,就语调、意境、形象、手法而言,确实是唐骨唐韵的展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6:48 | 只看该作者
《桃林吟子》  这位少年吟子,从小就不畏惧贫困,不害怕孤单,只身漂泊在诗路上,奋斗搏击,就象赛龙舟那样,“踏响了一串串龙舟鼓点”。这是向前,这是奋进,这是争先恐后的可贵精神。
    重阳的几十年经历,和这位吟子是十分吻合的。他不仅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索,而且在诗歌的道路上探索。他抒人民之情,他的诗歌就是人民的心声。他是人民的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7-15 1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万修 于 2016-7-31 16:03 编辑

《六十抒怀》    这首诗可说总括了重阳几十年对诗歌孜孜不倦的追求。起句不凡,深远博大。那太阳升,月亮落,巡回旋转经历了六十个春秋了。在这几十年间,无拘无束地不断地吟咏。“平仄”这里应指代诗词。后两句直接关联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看法和提倡新韵学说。那严密的“古体旧格”确实束缚人们的创作,搔断黑发拈断须地在那里瞑思苦吟,真不是滋味。那固定的形式、字数、平仄、对仗,实在够“扰乱青丝”的了。所以他提出了不拘泥平仄,不严守格律,继承传统,学习民歌,借鉴新诗,创建出一种合乎民族性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新诗体,这就是新韵。而这是进入老年才作出的诗歌理论的贡献。爱新韵,说新韵,写新韵,真正是“新韵又恋白发人”啊!(李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5:42 | 只看该作者
诗方向
无韵非诗枉疯狂,民族传统放光芒。
新韵兴起千帆过,旭日东升大方向。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9:25 | 只看该作者
《春的伴侣》 这首诗的构思特新,表达极巧,亦可从中悟到“新韵”新诗的奥妙。试作如下连接:自然的青春——人生的青春;飘飘的风筝-—真真的情爱;纷纷的花絮—-乱乱的心绪;细细的牵线-—长长的思念……。“把春风拽住”,好一个把春风拽住!拽住春风,就是拽住春光,拽住青春,拽住爱情,拽住美好和幸福。一个“拽”字,拽得多么活灵活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7 11:08 | 只看该作者
《游昆嵛山》    昆嵛山是山东半岛东部的一座山,大概就在重阳老家的不远处吧。1958年他游览了这座山,写下这首五律式的诗。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青山含着浓郁的情意,陪伴着这位中学生享尽了逍遥自在。特别是几个月限制在书屋里,今天就象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被放了出来,尽情地飞啊,欢乐地唱啊,多么地快活啊!紧接着描绘了景致的美丽宜人,寺院寂静,鲜花竞放,松柏遮掩着清澈的池水。更有传来黄莺一声紧一声的鸣叫,这怎能不激发小作者的灵感呢?自然会吟出美妙的诗章来。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颗自由欢快的童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6-7-31 16:09 | 只看该作者
《忆昔哀哉》 重阳二十三岁写的这首人生咏叹诗,当然要比李贺的积极向上多了。那时他已弃学三年了。想起那桃花鲜红,绿柳绵长,燕子穿梭的明媚春光,正是三年前他写“警钟诗”而突遭打击之时节,就心潮汹涌起来,久久不能入睡,便挥毫吟唱起激励自己的诗章来。这时他的心胸宽广,思路深远:他坚信,既然有翠绿的松竹,必然有清扫苔迹的园童。然而,那桃花红艳,金菊灿烂三次了,三年了!重阳深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长地久,人生短暂,生命宝贵。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春光,热爱生活,努力奋进,绝不虚度青春年华。这曲人生之歌,唱得多么响亮啊!(李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8-5 08:35 | 只看该作者
故乡小记《茶水河》
   这首民歌体新韵诗,是一幅山村水墨画。那清朗朗的一条茶水河,弯弯曲曲地绕着村庄流过,早晨升起一轮红日,倒映在清清的碧波里面,春夏秋冬都象陪同着作者歌唱着。连用了三个动词“绕”、“映”、“伴”,大大加强了表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8-8 17:33 | 只看该作者
《桃林吟子》  重阳的几十年经历,和这位吟子是十分吻合的。他不仅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索,而且在诗歌的道路上探索。他抒人民之情,他的诗歌就是人民的心声。他是人民的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7-1 03: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