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 【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4:48 | 只看该作者
七夕雨倾盆

牛郎织女鹊桥会  七夕落雨  乃是激情泪
而今大雨倾盆泼  激情当比往年倍

人造卫星进月宫  寂寞嫦娥  被接回人间
牛女思凡情更切  日夜盼宇宙飞船

(重阳JM)

    这是一首赞颂人类科技发展的诗。诗的上节写牛郎织女七月七日夜相会在鹊桥上,怎能不高兴呢!但这一夜却下起了倾盆大雨,而这雨是激情的泪。“激情当比往年倍”,这是为什么呢?诗的下节作了回答:因为太空出现了人造卫星。这首诗写于1960年,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发射的,所以诗中的这颗卫星当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了。
    下节写的是人造卫星进入了月宫,孤独寂寞的嫦娥也兴奋了起来,因为可以接她回到人间和丈夫后羿团圆了。而牛郎织女也在想人间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情切切地日夜盼望着有一天人们发射的宇宙飞船能接他们也回到人间来。
这首新韵诗想象奇妙,将人类的科学发展和神话故事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也是写诗的一种高超的境界。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0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3-6 09:35 编辑

    和唐一先生

华夏春秋当回顾,通史常读,治国有帮助。
工农商学兵相辅,古为今用不泥古。
改革开放唱新谱,高人举旗,新观念指路。
中华民族忠魂铸,一国两制江山固。

(重阳JM)

   华夏即中国,是我国的古称。“春秋”本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作史书的代称,这里代指历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明史值得回顾,常读通史,对治国是极其重要的。当今的新中国,工农商学兵组成的一个大家庭,相互辅助。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却不可死搬照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发展,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所以精英高人指出走改革创新的道路是正确的。高举马列主义理论的旗帜,谱写了中华历史的新篇章。“忠魂铸”即“铸忠魂”。“铸”这一动词用得极其有力。以崇高的伟大精神,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江山更加坚固。台湾和大陆必将统一,伟大的中华民族日益繁荣昌盛,迈向世界先进之林。
    这是一首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赞颂歌。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0:47 | 只看该作者
和钟一先生

喜看五洲卷红旗  歌颂四海开放时
浩荡东风及时雨  百花齐放遍地诗

(重阳JM)

    第一句,写全世界的大好革命形势,五洲指全球。红旗代表了人民的革命,一个“卷”字,声势浩大。也正似毛泽东诗:“五洲四海风雷激”。
    第二句,写中国的革命。一片赞扬,歌颂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四海指全国。古代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用四海代指中国。
    第三句,浩荡是广阔壮大,潘岳《河阳县作》诗:“洪流何浩荡,修芒有苕绕 ”“东风”即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祖国大地,春风和煦,又逢上及时的好雨。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里的“风”和“雨”都含有一种寓意在里面。
    第四句,春天来了,春风吹拂,春雨飘洒,“百花齐放”,借自然界的百花,“万紫千红总是春”,代喻歌颂盛世的诗花。
    这首诗从国际写到国内,又以比喻象征的手法,赞颂了世界和中国革命的大好形势。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5:04 | 只看该作者
书赠寒墨友

三十年前去乌苏  蜉蝣飞处鳜鱼出
抚远昔瞻岸边塔  佳城今阅寒墨书

(重阳JM)

    这是重阳先生书赠书法家寒墨先生的一首诗。我们读到重阳先生的书赠诗并不多,从这一点说,这首诗还是很珍贵的。
    诗的前两句是想起三十年前,曾去过祖国的最北端乌苏里江。江面上蜉蝣飞舞,也正是捕捞鳜鱼的季节。蜉蝣,是昆虫的一种,幼虫生于水中,成虫在水面上飞行(但不离开水面)。鳜鱼,是我国名贵的水产食用鱼类。张志和:《渔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后两句由过去进入到现在。回忆当年,漫游江边,瞻仰高塔,激情满怀。而今,只能在佳木斯的城里,欣赏朋友的书法了。
    这首怀友诗,写得简炼而具体,以景托情,韵味浓烈。因是一首书赠诗,重阳的书法又好,真是闻到了墨香。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09:4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感慨(2)

(二)
魔灯辉映  舞厅嘤嘤
暗淡虚幻的双影
跳瘦了月亮  舞散了星星

(重阳JM)

    霓虹灯,色彩纷呈,飞旋不止,魔术一般地辉映着。舞厅里,步声、歌声、笑声、语声嘤嘤,就象鸟鸣一样。灯光是暗淡的,虚幻的。牵手、互抱的双影也是暗淡的,虚幻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这样的迷舞着。跳啊,舞啊,不停不息地跳啊,舞啊!跳到了什么时间,舞到了什么程度呢?诗的最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出来:“跳瘦了月亮,舞散了星星”。这不是天亮了吗?也可能是月亮看得愁瘦了,星星欢得躲散了。这又何必大惊小怪呢?反正现在又不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时代啊!这就是舞者们的享受吗?这也算是物质文明而外的精神文明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5:55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感慨


(三)

酒气冲天 生猛海鲜
陪酒的娇娘妩媚
伴舞的少女妖艳
垃圾  烹调金钱

(重阳JM)

    这首诗中写的是些彻头彻尾的腐化堕落分子。在花天酒地里,红口白牙,大喝的是高级香醇美酒,大吃的是国家保护的一类珍稀禽兽和新鲜海产。陪酒的是美姿撒娇的姑娘,伴舞的是年轻妖艳的少女。这是些什么家伙?是社会的渣滓!这些行为,这些现象,就象发臭的垃圾,早该彻底清除!然而,正是这些“垃圾”却在烹炒调制着金钱,是挥霍国家的财产,吸吮人民的血汗。这怎能不引起人民的痛恨呢!难道这也算一种文明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04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感慨


(四)

诗人  爬格子的螳螂
拖着沉重的稿囊
终究爬不出
自我演炼的营房


(重阳JM)

    官人易胖,诗人肯瘦。在这饿死诗人的年代,更是如此。正如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人瘦,瘦成螳螂的模样,还在不改对诗的执著,苦思冥想地爬格子,弄那些“雕虫小技”,也太痴迷过傻气了吧!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前腿呈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方叫刀螂。重阳把诗人比作“螳螂”,既形象又幽默。然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切幽默都含有欢笑与愁苦”。
    诗人虽然瘦若螳螂,然而却照样拖着那沉重的稿囊,爬呀爬呀,但终究爬不出自己为自己“演炼”的那个“营房”。这里巧用了“演炼”和“营房”两个特别的词语,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不停的创作,坚守在诗歌的岗位上。
    这里倒想起了唐代别具一帜的李贺来。他穷困潦倒,终身不得志。白天骑着个如狗的小毛驴,穿着似鹑毛的破烂衣衫,背着个旧袋子,出去觅诗。得句就扔进袋子,晚上回来整理加工润色。就是他呀,十七岁白了头,二十七岁丧了生。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二百四十二首闪光的诗章,流芳不朽。
    法国大画家米勒说过:“若不是出自内心的作品,则此艺术创作无生命可言”。    这诗正是出自重阳内心的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0:50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感慨


(五)

卖冷饮的小女孩  
攒着零钱买诗集
诗人
一口气
喝了  
十瓶汽水


(重阳JM)

    多可爱的小女孩啊,你为什么不去上学,而在卖冷饮呢?大概是交不起学费吧!
    多可爱的小女孩啊,你卖冷饮攒点零钱,为什么不去买个蝴蝶结扎在头上,那有多好看呀!而你却要买诗集。看来你是崇敬诗人,热爱诗歌的好女孩!祝愿你好好学诗,学写诗,写出好诗,将来成为诗国的一位女诗人!
    我们的诗人啊,你出版诗集,就送给这个可敬可爱的小女孩一本吧!然而诗人也很穷,兜里没有多少钱。而且已经口干舌燥,买不起高级饮料,就只好喝那极普通的汽水了。
    我们的诗人啊,你实在太苦渴了,一口气就“喝了十瓶汽水”,这也好,既解除了诗人的口渴,又可让小女孩实现“攒着零钱买诗集”的美梦。
    这是历史在向诗人和小女孩开着玩笑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这是事实,也是客观的存在。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诗,也是一首诙谐幽默的诗。透过诗句,可看出诗人的复杂心理状态。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真能感动人,我是流着泪读这首诗的。
    诗啊,这就是诗!
   《文明的感慨》共五首,属民歌体,短小精悍,语言泼辣。对社会的歪风邪气,不良现象看得准,写得新,挖得深。让人们读得愤恨、痛激,实属针砭时弊的好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0:17 | 只看该作者
上学路上吟

旷野寂静秋虫鸣  晨风如水沾朱英
夜幕未开月为灯  星兄星妹伴我行

(重阳JM)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式的新韵诗。旷野是寂静的,听见秋虫在鸣叫。越寂静越听得清,愈听得清愈显得寂静。清晨的风就象凉爽的水一样沾湿了红脸蛋儿。夜幕还没有拉开,多亏明月打着灯笼,照亮了道路;并有闪闪眨着眼睛的星星,就象可爱的小兄妹,陪同一起去上学。这首形式整齐的诗,既象一首七言绝句,也似一首民歌。全诗聚集了多种意象,就今天读来,也不愧一首形象化的上乘佳作。但也看出语言的文诌,如把“红脸蛋儿”写成“朱英”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5:39 | 只看该作者
芦笛芬芳声


谁弄芦笛芬芳声  沏入秋风渡清溪
牧公挥鞭舞晨霞  吾背书包至界石

(重阳JM)

    这是1958年写的一首新韵诗,极其形象生动。第一句写出了奇异的新意,芦笛发出芬芳,声音也有了香味。这使人想起唐代想象瑰诡的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意为李凭弹箜篌的技艺高超,声音就象昆仑山的碧玉碎破,凤凰的婉转鸣啼;又如芙蓉在哭泣,兰花在欢笑。花怎样哭和笑呢?这是奇特的想象。而小重阳竟也闻到了笛音的香味,这和李贺是异曲同工的。这一句中还用了一个“弄”字,同样让人想到宋代张先《天仙子》中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第二句中写笛音“沏入秋风”,“沏”字用得十分精当,就象茶色茶味溶进水中一般。第三句也极形象,放牛的人扬起长鞭,挥舞着清晨的云霞,同样想象力极其丰富。就在这样的景象中,背着书包到界石上学去(界石:界石中学)。在这首诗中,也用了一些文言,如“公”、“吾”、“至”。
    象这七绝式的诗,还有《月夜游》《二月二熏虫》等,都写得不一般。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7 23: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