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劲如弦
泉城杨柳妄婆娑 百泉清音何嗟哦
新韵细如丝 陈词满篓箩
洗耳恭听唯小鬼 高僧大儒念大佛
瘦驴屙硬屎 肥牛嚼唾沫
一鸟入林百羽喑 一曲高歌万人和
新韵劲如弦 时代强音拨
(重阳jm)
据悉,山东济南正举行全国诗歌研讨会,重阳写了这首诗寄给了研讨会。重阳出生于山东省。山东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济南有名泉七十二眼,趵突泉最为有名。所以这里开篇就想到了泉城和泉水。春天来了,气象万千,泉城的杨柳扭曲歪邪,空费力气地飘荡摇摆。还有那百泉的清朗流淌声,把美好的时光白白地虚度了过去。这是感叹,在感叹中联想到了诗句,联想到了新韵,这是妙合。
重阳先生刚刚倡导新韵时,共识的人并不多,微小得就象细丝一般。而那些远离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的陈词滥调,却充塞着诗界,可说是“满篓箩”。
好的合乎时代的诗音太少了,那些鬼使神差的吟吟哦哦,还有那些自称高深学识的所谓“名僧大儒”们的虚玄妙音,也只能洗耳恭听了。“洗耳恭听”这一成语的本意是恭恭敬敬地倾听。周叔《秋霁》:“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鱼洗耳听。”这里却有轻蔑之意。
无论小鬼的吟哦,还是高僧大儒的玄经,也不过是“瘦驴屙硬屎—-瞎逞能”;“肥牛嚼唾沫——自品味”,没有什么新花样,鲜味道。这里连用了两个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广为人民大从喜闻乐见。歇后语入诗,很少见,重阳巧妙地嵌入,使诗更形象生动,诙谐有趣。
有句成语:“一鸟入林,百鸟哑音。”比喻威势压倒众人。重阳倡导的新韵,将要形成“一鸟入林百羽喑,一曲高歌万人和”的势态。他说过:“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新声韵的”。新韵,已经得到了诗界的认可,同仁同道们的拥护,人民的喜爱。自从1998年热烈展开讨论,几年来,在《艺苑》上刊载了有关新韵的研讨文章百余篇,发表新韵诗作千首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万人和”的现实。
新韵刚刚开始时,“细如丝”;而后来就“劲如弦”了。因为最后肯定了新韵的前途光明远大,必然胜利!正如重阳高呼的那样:“新韵万岁!”
(万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