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30期:刘郎《多余》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2-8 22:20 | 只看该作者
羇旅情怀与诗歌写作
                       ——浅谈刘郎诗歌
乡愁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少小离家老大回,当然原因复杂。中国地大物博,古时候交通不便,战争频繁,割据常现,让人难窥家门。这种漂泊之情势必越来越浓,无法化开,唯有用文字一抒胸中块垒。

我把中国的乡愁诗分为三种,一种直接的乡愁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远离故土,无时无刻不怀念家乡的亲朋好友,山山水水以至一草一木,常触景生情,起而歌之,思乡之情脱口而出,深挚感人,直接干脆。一种是羇旅诗,诗人居于外地,却能与乡人互通音讯,诗句中有思乡之意,但表达却更为巧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觉得这也是乡愁诗之一种,但字面上却稍显隐晦。不提一句思字,但乡情却蕴含其中,无处不在。还一种游记诗。严格来说游记诗与乡愁诗看起来关系不大,但国人登临凭吊,往往以游乐起兴,寄托情思。有些诗作游玩与乡愁相杂糅,融合,交织,难以分辨。“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当代,以洛夫为代表的台湾诗人在这点体现得特别明显。

乡愁在个人身上的强烈表现,虽与时代有关,但也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使然。我把这种气质称为羇旅情怀。有羇旅情怀的诗人,他的每个细胞都储存着思乡的因子,不知不觉间就会在诗句中动用思乡的元素。在刘郎的大多数诗歌中,我都读到了这种情怀。《在深圳的暴雨中给李白改诗》,“那就改成/凤凰山的暴雨浇熄了我回乡的想入非非”,作者以帮李白改诗为题,抒写的却是自己思乡而不能回的惆怅,何等巧妙,何等新颖!我一直认为诗人可以没有学识,没有学历,但一定要有情怀。情怀是写诗之本。作为刘郎的老乡,和刘郎应该有大约相同的经历,我能深深体会作者在写此诗时的心中况味。“一个人在异乡的窗前/接着数少年时没有数完的星星”,有同样的心绪和感慨。而在另一首诗《清明悼故园》中,作者的手法堪称神奇,“芒果花落的时候,槐花/应已开了”,把乡愁表达得不露痕迹,却尽得滋味。一个优秀的诗人就是要在阅读中学习,在不断的练笔中积累经验,用坚持思考扩充触角,靠不懈感悟养成情怀。只有有了情怀,才能培育出诗意的眼睛,进而发现日常生活的感动与可思之处。刘郎在《醉酒。徘徊月下。得十二行》中写道:“孤独的时候,就看一看脚下的影子。/孤独的时候啊,/就看一看脚下的影子。”这种重复的一唱三叹式的回旋加深让诗人的感情近乎喷薄而难以抑制,这种独在异乡的孤独感也是羇旅情怀的体现。诗人,天生就是孤独的,这种异地处境又给诗人的孤独提供了恰当的理由和合理的注脚。而在《失眠记》中,诗人的表达就有了些许婉约,“对于这些过去的,或遥远的人啊/我总是——/像对待现在的自己一样,无话可说”,诗人实际上是自说自话,甚至自不说话。这是孤独的进一步加深,也是诗人羇旅情怀的深层次提炼。

当一个诗歌爱好者拥有了一个大诗人所应该具有的情怀,写诗就好像探囊取物,就变得简单,就能出口成章。在刘郎的诗歌中,我看到了这种情怀,因此我对刘郎抱有无限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镇州 于 2017-2-9 17:55 编辑

首先,我感觉刘郎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睿智才华尽情展现在每一首诗歌里。首先,他始终站在陈先发的“我在这里”来抒发情绪、感觉的体验。用词非常谨慎,整首诗句里很少见到那些大的“词”。他始终用一种“小”词来诠释和关注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用自己的判断来指导自己的立场。【多余】一诗,无疑成为其最好的注脚。“夜色只是简单的黑”开首,刘郎整首诗里用了四个“简单”的词。那么这个世界真的如此朴素简单吗?他对于世界的看法仅仅如此吗?简单到连恨都是“简单的、多余的”,那么就不是简单了。这是刘郎隐晦地展示他聪明的诗歌技巧。相似于中国古典文论的“反常之笔”的“乐景写哀”。另辟蹊径地“用简单的星星‘‘简单的窗外的树”组成一个新秩序来使诗意更加丰满、深沉、真实。是因他已看清这个世界太多诱惑、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让人徒添烦恼,在哀怨情仇里辗转,不能自拔。这又显然和刘郎这个年纪所能遭遇的人生体验有些格格不入。除非爱情。爱情能够使人长大。不管怎样,但确实他已经在此山之外了。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恨是多余的。简单自然就好。这已经非常接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禅意了。但仅非如此。他不仅看到了,还要写出来,昭告于人。是因为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残缺,他想借助黑暗来呈现自己的光亮。借助恨来表达自己的深爱。诗人的价值在于发现美和创造美。他必须将乌托邦式的美呈现在纸上。诗的结句部分——‘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已经最好的表达出感悟的台阶、道路和结果。这是全诗所呈现的最光亮部分。唯一不足的是——(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这一句稍显突兀,好像突然跳出来的,与诗歌的紧密度不够。虽然有上一句的“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和“只是简单的恨”上下连接,但这两句的力度好像依然没有达到“越来越恨”那样的高度。一首诗,不应该人为地拔高或者贬低。抛却诗歌本身呈现的精神亮度,单论诗歌整体架构和技艺,我认为刘郎的另外两首【张小夏,我依然爱你】、【酒后,一封信】比这首要好。因为这首的稍微的瑕疵。附刘郎诗歌三首:


张小夏,我依然爱你

雪落三千尺。
这表白沉重的,把梅枝压低。
暗香冷袭,
是说你,把我从暖被窝,
掐醒。
这一冬的浪漫,就在这,惊醒的
瞬间。看到,你裸露着,
大片的白。
“说,你爱我!”
张小夏,我不敢,把发过的誓言,
再发一遍。
十万颗闷雷,劈斩下的烟硝,
掩埋了,旧人间。
但我依然爱你,张小夏。
我不看雪,只看你,
裸露的白。


酒后,一封信。

天越来越冷了。我
喝酒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有时,一天两次,
一个人。菜多菜少
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有
好坏也没有关系。
当然,有人陪着
更好了。有人陪着,
菜可以多一点,也要
好一些。我并不是特别
期待有人陪着。有时
一个人,也能喝出两个人,
三个人,好多人的感觉
有时,好多人一起喝,反而
倍感孤单。张小夏,
我对你说这些,跟你
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想说一说而已。


多余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那么,我也只是我就好了
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
只是简单的恨。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7-2-9 1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我的恨也是多余的一部分,这个写法上刘郎应该不是首创。有模仿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2-9 1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煤油灯 于 2017-2-9 13:13 编辑

尽显孤独,以及不如意,消极,落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7-2-9 14:48 | 只看该作者
空灵的忧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7-2-9 17:03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评了,也来一个:

烟火评论:《“多余”——信仰的天平找不到筹码而已》

文/烟火

    “夜色、星星、树”还有“我”,其实都不是多余的。
    因为这些的存在,才让你我真实的存在,也因为这些的存在,我们才会在夜色的黑里探寻光的黎明,在微亮的星星之间寻找那最亮的一颗;树是静立的,它的世界因人世界的不同而多变。它可以是飞的、搅局的,它也可以是朋友、是敌人……这关系着任何一个人(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如何平衡所处社会的一个天平:我该不该满足,我该不该快乐。
    作者是不满足的,也是不快乐的。
    评诗又如何?你可以批评诗句里隐藏的颓废因子,你也可以发现作者的思想错乱、迷茫,或者不知所措。既然作者能够呈现出来,它就是一种存在。先不论作者诗写的初心,就说当下我自己都无法确定:我是不是知足、是不是也快乐。
    我是不满足的,也是不快乐的。

    “多余”的对应词,是“简单”——至少作者渴望自己简单,简单的渴望在夜色来临的时候,他可以简单的不去探寻黑色附加的孤独;简单的星星就那么简单的亮着,简单的他渴望都不愿意去喵它一眼,因为它的简单总会有很多个不简单的你我;简单的树就让它简单的静立着,不去理会它,更不管它那一天会被人砍倒……这也许就是诗人要表达的。

    诗人就是诗人,诗人的心总那么多愁善感、若水波心。这不能怨大自然的惊奇,就算“我”真的因为多余而不存在,它们还是存在的,在无数个“我”的存在中,它们是简单的,终归还是简单的(比如你),它们是不简单的,终归还是不简单的(比如我)……这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态度。

    近一年来,我随着“一路一带”的中国梦,来到了中欧黑山人民共和国,这里是一个只有60万人口的国家,没有武装力量,总兵力才2000多治安警察,当地人的生活,幸福指数非常高,一人一个车,乡下一栋房子(度暑),城里一套(过冬),他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法定的节假日里,这样的日子里你给三倍加班工资,他们也不干。全部的人们集中于一处圣地狂欢、歌唱、舞蹈,然后0.5欧的一杯咖啡可以喝上一个下午或晚上,奢侈一点的就要上几杯啤酒(0.6欧一杯),找上一个即拍的女人,然后去幽暗一些的避静处……我能看得出,他们的笑里率真、坦荡而快乐。

    中国人太累了,不管你有钱没钱,也不管你简单不简单(在中国你简单了就混不下去),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国外的诗人是受人尊重的,诗人代表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可以教化与传承的艺术。这一点当别人知道我画画或写诗的时候,他们眼睛里流露的是惊讶与欣赏,如果我送给他们,他们很慎重的用镜框框起来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不管谁来了,他们都会说“Chinese poets a gift”“China painter a gift”。他们信教,他们恪守圣的信条“人生下来是有原罪的,能快乐的活着、能快乐的帮助别人就是最好的赦罪方式,神的信徒因为大家快乐的活而生”。

    这里是讨论《多余》这首诗,不愿意为“中国信仰危机”增加篇幅。但是,这首诗里我感觉到诗人的痛苦。诗人说“我就是我好了/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一部分”——这很无奈,因为无奈就有彷徨、有迷茫、有痛。
    但从诗的整体语言构造来说,最后的一节真的多余了。

后附原诗:

《多余》

刘郎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那么,我也只是我就好了
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
只是简单的恨。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2017.2.9日于波德戈里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7-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刘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7-2-9 21:04 | 只看该作者
偶写不出更好的评,就欣赏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2-10 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小诗 于 2017-2-10 16:10 编辑

读诗人刘郎的《多余》
文/远航小诗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读着诗人这些诗句,
感觉诗人也是哲学家。

这首诗,天人合一
折射出诗人的智慧
诗人正话反说,其实在暗示:
“夜色,星星,大树
自有它们的作为,我也不是多余的”

我读出了李白的情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多余**

刘郎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那么,我也只是我就好了
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
只是简单的恨。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6年12月2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2-10 1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镇州 于 2017-2-10 14:40 编辑

存在于肯定中,亦存在于否定中——简单的不简单,论——刘郎【多余】


我感觉刘郎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睿智才华尽情展现在每一首诗歌里。首先,他始终站在陈先发的“我在这里”来抒发情绪、感觉的体验。用词谨慎,整首诗句里很少见到那些大的“词”。他始终用一种“小”词来诠释和关注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用自己的判断来指导自己的立场。【多余】一诗,无疑成为其最好的注脚。“夜色只是简单的黑”开首,刘郎整首诗里用了四个“简单”的词。那么这个世界真的如此朴素简单吗?他对于世界的看法仅仅如此吗?简单到连恨都是“简单的、多余的”,那么就不是简单了。这是刘郎隐晦地展示他聪明的诗歌技巧。相似于中国古典文论的“反常之笔”的“乐景写哀”。另辟蹊径地“用简单的星星‘‘简单的窗外的树”组成一个新秩序来使诗意更加丰满、深沉、真实。是因他已看清这个世界太多诱惑、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让人徒添烦恼,在哀怨情仇里辗转,不能自拔。这又显然和刘郎这个年纪所能遭遇的人生体验有些格格不入。除非爱情。爱情能够使人长大。不管怎样,但确实他已经在此山之外了。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恨是多余的。简单自然就好。这已经非常接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禅意了。但仅非如此。他不仅看到了,还要写出来,昭告于人。是因为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残缺,他想借助黑暗来呈现自己的光亮。借助恨来表达自己的深爱。诗人的价值在于发现美和创造美。他必须将乌托邦式的美呈现在纸上。诗的结句部分——‘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已经最好的表达出感悟的台阶、道路和结果。这是全诗所呈现的最光亮部分。之所以下这个结论,是因为解读《多余》一诗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刘郎从生活场景截取的(看似不经心实则精心截取的)物像夜、星、树和我的对应关系。准确一点说,这里的我仅仅表达一种在场而已。而我的在场实则是要找出对应诗意核心环绕的物像的光亮部分。除此,一首所谓的诗仅仅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的泄愤,那么它就不应该称为“诗”了。好在刘郎是聪明的,好在他让他的诗歌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一个光亮的结尾。放弃了恨,意味着作者重返生命的原始场景:内心的平静。唯一不足的是——(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这一句稍显突兀,好像突然跳出来的,与诗歌的紧密度不够。虽然有上一句的“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和“只是简单的恨”上下连接,但这两句的力度好像依然没有达到“越来越恨”那样的高度。建议作者把“我越来越恨自己了”一句改为力度稍微和缓的语句。附刘郎诗歌《多余》:

多余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那么,我也只是我就好了
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
只是简单的恨。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2: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