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
新经典导读
总第3期/刊《特区文学》2017年第3期
徐 江导读:刘 川《到沈阳广场找我妈》
世 宾导读:黄礼孩《条纹衬衫》
西 渡导读:蒋 浩《山中一夜》
吴投文导读:臧 棣《抽屉》
敬文东导读:冯 晏《航行百慕大》(节选)
赵思运导读:胡 弦《平武读山记》
向卫国导读:赵思运《论语•在沂河》
韩庆成导读:郭金牛《纸上还乡》
杨小滨导读:蒋 浩《海的形状》
徐敬亚导读:林馥娜《我的天涯》
徐 江导读
徐 江:诗人、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91年创办著名诗歌选本《葵》。著有诗集《徐江的诗》《雨前寂静》《雾》(中韩双语)《杂事诗》《杂事与花火》《我斜视》等,诗学论著《这就是诗》《现代诗物语》,文化史《启蒙年代的秋千》等多种。编选有跨世纪选本《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近年致力于《汉语现代诗史》撰述。
到沈阳广场找我妈
■ 刘川
广场上
没1000人
也有800人
其中90%
是中老年妇女
她们在扭
东北特产
——大秧歌
她们在唱
民族大戏
——二人转
她们真土
她们真俗
尤其脸上
画了又厚又浓又艳又突兀的妆
但我还是
十分耐心地
站在外面
认真地看
因为这乌泱泱的人堆中间
一个女人
生了我
徐江:岁月广场上恒久不变的是我们的母亲
“广场舞”是近十年内地生活的一个地标性事物。它同时也构成了中外媒体的歧议性话题。
在国内媒体的视野里看:作为民间自发的中老年健身类游戏——“广场舞”,参加者如何不扰民,处理达成与周边其他居民的相互谅解,社会能否在广场舞提供适合的场地,抑或具有同样健身和社交功能的近似运动……这些是内地的人们始终在热议的。
而在境外某些媒体看来,内地出现的中老年“广场舞”时尚,代表了中国人一种新的城市文化生活追求,它是中国内地近三十多年来经济崛起,所带来的最为显著的生活变化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民生层面的亮点之一。视角和国人迥异,但未尝没有更积极、更阳光的审视意义。
媒体反映的是通常都是人们世俗的、常态化的关切。而刘川这首《到沈阳广场找我妈》,则把读者带回到了文学的视野。它先是从常态视角入手——跳广场舞的地点、人员构成、年龄百分比、舞蹈类型、音乐内容;然后引申进入文化人的批判视角——广场舞的“土”、跳舞者的“俗”、难看的化妆;最后升入生命和亲情视角——“生了我”的母亲,和母亲所在的“乌央乌央的人堆”……全诗这种视角上的转换、演进,都是紧紧依托在对“形象”和“心象”的呈现上的,并在呈现的过程中,逐步渗入情感和人文的因子。
“广场舞”烦人吗?烦人。有意义吗?有意义——这“意义”的一切,来自于“母亲们”。任凭岁月如何变异,任凭“广场”这个词的内涵在岁月里如果被改变,真正能令人感觉到生命、生活意义的,永远是我们那些在有形、无形的岁月/生命广场上舞蹈着的妈妈。是的,也必须是她们。
世宾导读
世宾:诗人、批评家。1969年生。东荡子诗歌奖评委。著有诗集《文明路一带》、《大海的沉默》、《迟疑》;诗合集《如此固执地爱着》;评论集《批评的尺度》;诗论《梦想及其通知的世界》;主编《完整性写作》(上下卷)。“完整性写作”和“境界美学”主要倡导者和理论阐述人。
条纹衬衫
■ 黄礼孩
风尝着命运的灰烬。就此别过
一个囚徒被押往徘徊之地
凭什么去解开生活的纽扣
疑问是条形花纹衬衫
穿在身上,像一个从污水之河里
上岸的人,淌着水。这包裹的水纹
渴望阳光猛烈地折射生活
阴晴不定的游戏
为躲开谜底而涂黑这个世界
一只病虎,轻盈如蝴蝶
没有蔷薇可嗅,它提着镜子与灯
寻找一件边缘潮湿的条纹布衬衫
世界需要新的编织
却从不脱下那件破烂的条纹衬衫
猫头鹰躲在口袋里,幽灵一般的视像
随时把命运带入不详的黑色梦境
世宾:介入或共同命运的担当
黄礼孩从唯美的、上帝所眷顾的世界的抒写到介入现实——对现实的苦难、黑暗、不公的批判——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诗歌世界,增强了个体诗歌写作的力度,诗性在他的写作中获得了张扬。在我们时代,寄情于山水、田园、情欲的诗歌都是一种逃避的写作,这样的诗歌是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产生的恐惧和投机心理机制下,“怯意丛生的灵魂”(朱大可语)在诗歌写作中的投射;是时代诗性弱化的表现。诗性写作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深刻介入基础上的,写作如果无法触碰到时代最疼痛的地方,只是浮光掠影地赋予现实以华彩文字,那这种写作并无法唤醒沉睡的心灵,无法给这世界增加一份力量。
《条纹衬衫》是黄礼孩近年一系列介入现实的诗歌代表作。面对一个被命运甩出正常轨道的囚徒,他没有去写他所遭受的厄运,而是把这种命运普遍化。整首诗语言实中有虚,层层推进,从一个囚徒被押往徘徊之地,到他身上的条纹衫的象征,到他对命运的无力感,到诗人对世界新的编织的呼求,到每个人必须承受的悲剧性命运,诗歌语言的快速推动,使这16行诗有了巨大的容量,诗歌获得了一种承受命运、呼应现实、建构理想的大诗气象。这首诗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不断深入的吸引力,从一个现象逐渐转入一个不受控制的命运的黑洞。
复杂性体验和表达、从现象不断地转入深渊般的世界的写作,这是当代诗歌在精神、意志和智力上的胜利,它是对大众喜闻乐见的观念图解和策略表态的反动,是诗人无愧于诗人称谓的荆棘坎途。《条纹衬衫》在写作伦理和美学追求上,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诗篇。
西渡导读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1967年生于浙江浦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鸟语林》;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
山中一夜
■ 蒋浩
风在狭长过道里徘徊,
像水桶碰触着井壁。
她说她来取我从海边带来的礼物:
装在拉杆箱里的一截波浪,
像焗过的假发。
她要把它戴上山顶,植进山脊,种满山坡。
窗外一片漆黑,也有风
一遍遍数落着长不高的灌木。
偶尔落下的山石,
像水桶里溅出的水滴,
又被注射进乱石丛生的谷底。
那里的昆虫舔着逼仄的星空,
怎样的风才能把浅斟低吟变成巍峨的道德律?
山更巍峨了,仿佛比白天多出一座,
相隔得如此之近,
窗像削壁上用额头碰出的一个个脚印。
墙上的裂纹,是波浪走过的路,
罅隙里长出了野蒺藜。
西渡:物、我和语言交融之夜
这首诗所处理的人与自然的主题——细言之,它所处理的乃是自然主题中的一个重要细分主题:“空山”。自然主题可谓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主题,古典诗人对自然的独特颖悟、对自然主题的高妙处理也是现代以来为其赢得世界声誉的拿手戏。古典诗歌在处理自然主题时,强调体物,强调物我两忘,强调最终达到某种无我的境界。所以,古典诗歌在自然主题中处理的核心是“我”之外的物,并强调“以物观物”。但蒋浩在处理这一主题时,却同时关注三个东西:物、我和语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醒目地看到新诗和古典诗歌不断拉开的距离。
不同于古典诗歌所强调的“忘我”,蒋浩有意在诗中强调了“我”的存在,而且把“自然”也拟人化了。诗在“我”与“风”的对话中展开验。这里的“我”不是一个无主体的、一意追求忘我的“我”,而是一个具体的、带着个人印记的、特殊的“这一个”这种“物我交融”改变了古典诗歌“以物观物”的视觉呈现,从而使外界的物也具有了心理的深度。
此外,我们必须注意到,除了作为抒情主体的“我”,语言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力量参与了这首诗的生成,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本身的参与,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眼前这首诗。风声称要把波浪“戴上山顶,植进山脊,种满山坡”,这在日常的经验中几乎不可理喻。使得这些说法变得合理的是上文的比喻,“波浪……像焗过的假发”。假发当然可以戴上山顶,也可以
“植进山脊”(“植发”即使在如常语言中也不令人意外了),既可以“植”,当然也可以“种”。这是典型的基于语言自身可能的生成。如此生成的诗歌形象,显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中主要指向外界物象的“意象”。我们或可以用另一个概念——语象——来为之命名,因为它们乃是由语言本身所生成,来自语言自身的生成、创造能力。
吴投文导读
吴投文:1968年生,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发表论文与评论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有学术著作《沈从文的生命诗学》和诗集《土地的家谱》等。发表诗歌三百余首,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抽屉
■ 臧棣
我将只经历一次死亡
但没有人能解答
我为什么会有十具以上的尸体
我最小的尸体
将是一封信。在雨天里
挂号寄出
我的幸福或不幸
都将归结到这一点:
他们很难把我寄丢
尽管曾插上翅膀
但我从未想过利用
那高度的一瞬,就近飞走
看来我还是喜欢降下来
但然如一片羽毛,让最小的
死亡用尸体统治着我
我的身上会空出边缘
中央爬满蚂蚁似的
文字,缠绵的手写体
而这时,我能比活着
更容易证明如下情景:
理应存在着复活之手
不信你看:它正在
打开抽屉,手腕镇定
如新雪,一点也不发抖
吴投文:一首诗中的死亡密码
臧棣的诗善于用出其不意的想象营造惊奇的效果,同时与他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和修辞形成对称的呼应。《抽屉》也是如此,诗中的想象和修辞缠绕着克制的悲伤,又在理性的歧途上趋向共同的幽暗的处境。我想,死亡是需要唤醒的,却只能在想象和语言中唤醒,而此一唤醒实际上是对一个人活着的真相的唤醒。生与死都对称于一个共同的悲剧,没有人可以逃避。关于死亡,诗与哲学的分歧大概在于诗对死者的同情是有温度的,而哲学对死者的同情是观察性的和解剖性的,但诗与哲学最终会达成谅解,在死亡的隐秘中重新体验死亡的隐秘和隐秘后面的存在实质。
就此而言,臧棣的《抽屉》包含着某种抽象的哲学意味,却又化解在具有高度形象感的修辞中,借助修辞使死亡复活。对死亡的体验在现实中是虚妄的,但在一首诗中却可以变得如此真实。死亡是一个人活着的坐标,当一个人的生命终止时,他活着的意义才会最终显露出来。活着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实际上是暧昧不明的,当死亡来临,一个人混沌的生涯才会变得逐渐清晰。这就是蔵棣说的,一个人只经历一次死亡,但会有十具以上的尸体。
臧棣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语感,智性的含蓄往往延缓在感性的坡度上,而其隐含的陡峭总是可以在自身的节奏中找到起伏和振动的理由。这和臧棣对诗歌语言的理解有关。他的语言有一种充满诡异的自我辩驳的特性,在辩驳中逐渐露出真实的命题。他试图在一种哲学视野中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处理语言内部的和谐与分歧。当然,如果处理失当,就会使一首诗陷入形式的空转。《抽屉》的语言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波动、颤抖和延滞,把对死亡隐隐的渴望克制在语言与修辞的抵触上。实际上,语言是无法表达死亡的,却可以把死亡粘连在一种特别的生命情境里,使死亡成为生命观的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抽屉,一个人活着时看不见这个抽屉,当他离开自己的生命时,这个抽屉才隐隐地露出他一生的晦暗。
敬文东导读
敬文东: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有学术著作、诗歌、小说集随笔集多部。曾获得第二届唐弢文学研究奖(2013年)、第二届西部文学奖•小说奖(2012年)等。
航行百慕大(节选)
■ 冯晏
船尾奔跑,一只白狐吸光了空气,我感到耳鸣,
脚步穿过甲板,尘埃跟来。水滴和盐分裂着。
一场暴雨划过时空,黑夜的某一处,
几根头发点燃星光,从眉间被风带走。
百慕大三角,让我的虚弱通过这道窄门。
目光被银河拦截,即便你是未来的自己。
一只白鲸弓起脊背,鳞片映出玄月。海浪,
芙蓉花飞溅,每一滴水都被海藻和未知的气息
放大了。一支香烟被浪花熄灭,错觉比空寂更深厚。
我转身,瞬间,辽阔被移除了。幼鱼降生,
几朵漩涡与轮船周旋着,生与死我不确定。
爱,说不出来。犹如错误和怀疑。
远离是一种接近,那些无法治愈的,刻进了
骨缝和暗礁。波纹平息不了文字深处的熔岩。
我辨认星座,任凭头顶、肩膀和心愿在夜空下
移动,每经过一朵云,预感都在变幻。
巨浪,向胆却致歉吧,坚强是软弱的。
存在感来去匆匆,变成嘲弄者。
嘲弄活着吧,躯干,变形主义还在绘制中。
甲板,升高的土,海风画我——轮廓和凝视,
画皱纹,送灵魂去飞行的线,牵动着幻灭或者重生。
月光,一份清白,随时都有人急需!
时间慢下来,并不等于思维已经穿越,
边界没有周围,秒针在手腕上空转。
眩晕,耳朵听到颗粒袭来。我迷失已知胜过无知,
迷失生活胜过空。变轻了,放下了,
何止欲念以及暴躁的频率,何止现实和非现实。
海风转动一件米色长裙——丝稠之舞在路上。
神秘信息,事先躲进眼底和右脑。激情改变了
来源,一些细胞飞出身体,这个茫夜始终存在。
飞鱼,一把银剑往返于空中和水下,
偶数气泡浮起——海面的超现实。在空寂中,
冷风停在第几感?骨髓升高恐惧的体温。
船头剪开海面,对于无人,偶然在哪里?
身体之外露着神经,避不开触碰的手。面对消失
所有避免都显得老旧,萤火虫挤出人群,词语好像
受风的左肩。我躲海水射击,子弹穿过杯子,
犹如清晨我穿过梦境来到餐桌。时间是一种习惯而已。
敬文东:窄门集短暂、生死交汇点之语义于一体
冯晏的长诗《航行百慕大》共有五个组成部分,每部分都以“夜”命名,从第一夜按顺序铺排到第五夜:夜是《航行百慕大》的背景,也是全诗的底色,为的是突出航行地的神秘色彩与恐怖性。第一夜(即长诗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出现了“窄门”一词,似乎在暗示或申说某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一下子和诗绪隔岸相望,却跟百慕大随身携带的恐怖特性短兵相接——
百慕大三角,让我的虚弱通过这道窄门。
在此,窄门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词语,也是一个来得恰到好处,既不早又不晚的词语,如此低调,但又如此打眼和醒目。从比喻的角度观察,百慕大以其极端性,以其地形学上的玩孽特征,算得上西方人眼中的窄门。窄门原本是个宗教术语,《圣经》至少两处言及它,两处都出现于福音书:“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从神学角度或上帝语义出发,窄门是这样一种性质的门:既可以通向死亡,也可以通往永生。对于毁灭,这个门是极宽的,绝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它,奔赴自己的狗屎运;对于永生,这个门是极窄的,只有少之又少的人能通过它,奔赴天堂,享受极乐和永恒。我敢担保:《航行百慕大》中的“窄门”一词肯定不存在任何神学含义。《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人生,宛如小白马途经某个狭窄的缝隙,短暂到若合“符”契般“符”合“忽然”的内在语义。在蜕却神学色彩后,窄门的含义之一,大有可能就是庄子的“白驹”“忽然”经过的那道小“隙”。考诸《航行百慕大》形成的整一性语境,窄门不仅意指短暂,更应当意指生与死之间的那道门槛,那条没啥面积可言的切线:窄门是集短暂之语义和生死交汇点之语义于一体的词语,极具包孕性和率性色彩。与“窄门”搭配的“虚弱”与“通过”,正好从词性上暗示了这一点;但这种极具匠心的搭配方式本身,对此的暗示反倒更为有力。
赵思运导读
赵思运:1967年生于山东郓城,文学博士,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出版专著《何其芳人格解码》、《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诗人陆志韦研究及其诗作考证》等5部,诗集《我的墓志铭》、《六十四首》、《丽丽传》、《不耻》、《一本正经》等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诗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现象的发生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当代汉诗的本土性反思与实践”等。
平武读山记
■ 胡弦
我爱这一再崩溃的山河,爱危崖
如爱乱世。
岩层倾斜,我爱这
犹被盛怒掌控的队列。
……回声中,大地
猛然拱起。我爱那断裂在空中的力,以及它捕获的
关于伤痕和星辰的记忆。
我爱绝顶,也爱那从绝顶
滚落的巨石一如它
爱着深渊:一颗失败的心,余生至死,
爱着沉沉灾难。
赵思运:对矫饰的地震诗潮的清洗
1925年,鲁迅给悲剧下过一个论语:“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的重点肯定不在“毁灭”,而是在“看”上。“毁灭”是残酷而令人惊惧的,只有在“看”(审视)的过程中,毁灭物(废墟)才能转化为审美对象,因为毁灭物蕴含着曾经的美的东西而成为美的载体。胡弦的名作《平武读山记》在2008年汶川/平武地震8年之后诞生,意图清洗地震诗潮的喧嚣浮躁,而进入真正审美意义的观照
“一再崩溃的山河”,“危崖”,“岩层倾斜”、“大地猛然拱起”、“断裂在空中的力”、“伤痕和星辰的记忆”……胡弦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和高度概括性,在克制与隐忍之中集聚起刀砍斧削般的力度,营造出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效果,以,为我们勘察并呈现出平武地震的灾后切面,仿佛一座栩栩如生的文字形态地震纪念馆。他摒弃了激扬的煽情与矫饰,而是凝神屏气地静默在废墟面前,用心灵在向被毁灭的生命默祷。在对“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行为后果的审视中,诞生了“大爱”。诗中密集出现的9个“爱”,显得十分妥帖自然,盖源于对于“地震纪念馆”的灵魂逼视。正是由于倾心于失败与深渊,诗歌的人性力量才得以在这深沉灾难中诞生,一如西绪弗斯反复向山顶推进的巨石一样,在周而复始的失败里,人生的意义得以无限延续。
向卫国导读
向卫国:土家族。湖北长阳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供职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兼任南方诗歌研究所所长,从事文学理论和现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论语•在沂河
■ 赵思运
春天的衣服
越穿越短
一转眼春天就要过去
每到傍晚
沂河里的浪花就稀里哗啦得乱七八糟
五六个青壮年
六七个少年
还有三两个阴毛泛白的老者
洗完澡
就站在舞雩台上吹风
干净的春风调皮地捏他们的乳头
或者
柔柔地拍一拍屁股
顺便吻一下他们的痔疮或黑痣
这一切都被诗人曾皙记录下来了
十几个人
共有痔疮三粒
黑痣三十枚
他们起劲地大声唱歌
有时甩动得胯部噼啪乱响
累了
就躺在地上唱
已是暮春三月
“春天迫不及待地把皮剥开
让枝条上小小的粉红阴蒂
站到外面来”
在远处
子路、冉有、公西华正在陪老师孔子聊天
还在谈论饥馑战争礼仪和祭祀
向卫国:发明一种版本学诗歌
赵思运教授的诗歌写作与其学者身份大有关联,他的大部分作品正如其自我命名,可称为一种独创的版本学诗歌。版本学不同于福柯式的知识考古学,知识考古学还是广义的历史学范畴,而“版本”则是一种文本共在,是对同一历史内容的不同叙述,每首诗都为某个历史碎片创造一个它者化的新版本。如果把这些历史碎片的它者版本拼凑起来,补充以逻辑化的想象,可以生产出另一个“世界”。这种版本学诗歌的写作,显然属于广义的解构主义策略,其解构的对象是那个不靠谱的宏大历史叙事或曰中国式的“正史”。
从内容上看,赵氏的版本学诗歌类型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既有的历史版本精心摘录,通过分行处理,让其自身的内容瓦解其所属的历史整体,比如他早期发明的《毛泽东语录》就是此类写作的代表。二是对某些史实或故事重新叙述,而叙述本身是一种个人化的意识形态,它意味着史实的重构和重释。这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历史人物的,如《阉,或去势》叙述一个叫猪儿的太监的生命史,并隐喻当代人;更多的诗取材于必将被遗忘的底层现实人生,通过个人化叙事构成一种当代“野”史,与“正”史对话或否证后者。这个类型在赵诗中最多,最引人注目。第三类是如《诗经•丘中有麻》和《论语•在沂河》这样的作品,将版本重构瞄准了传统经典。
“莫春者,春服既成……”这段话本是《论语•先进》篇中曾点回答夫子问话时,场景想象式的述志之言,非为实景。赵诗以此为蓝本进行了另一种思路的改写,其中的身体性和对自然之物的性想象让人忍俊不禁,经典中的圣人也回返到了带有各种毛病的身体性存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加引号的这几句,“春天迫不及待地把皮剥开/让枝条上小小的粉红阴蒂/站到外面来”。它们也曾出现在诗人的另一首诗《两个男诗人骚扰了春天》中,在那里,诗人交待其“本事”为与诗人马铃薯兄弟一次春天的对话,这几句出自后者之口。两次使用,说明诗人记忆深刻。阅读赵诗,身体与性器官的大量存在,说明诗人的审美偏向于原始自然生命的还原,反对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涂脂抹粉,对圣人也绝不例外。
韩庆成导读
韩庆成:诗人、批评家。1965年生于安徽宣城,干预诗歌理论提出者,代表诗人。五年来致力于新媒体诗歌的发展与传播。诗歌作品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新诗百年大系》等选本,入选《今天》网“今天推荐”。著有诗集《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主编《诗歌周刊》、《诗日历》、《华语诗歌年鉴》。获首届滴撒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系海子诗歌奖、昌耀诗歌奖提名评委,中国好诗榜、华语诗赛终审评委。
纸上还乡
■ 郭金牛
一
少年,在某个凌晨,从一楼数到十三楼。
数完就到了楼顶。
他。
飞啊飞。鸟的动作,不可模仿。
少年划出一道直线,那么快
一道闪电
只目击到,前半部份
地球,比龙华镇略大,迎面撞来
速度,领走了少年;米,领走了小小的白。
二
母亲的泪,从瓦的边缘跳下。
这是半年之中的第十三跳。之前,那十二个名字
微尘,刚刚落下。
秋风,连夜吹动母亲的荻花。
白白的骨灰,轻轻的白,坐着火车回家,它不关心米的白,荻花的白
母亲的白
霜降的白
那么大的白,埋住小小的白
就象母亲埋着女儿。
三
十三楼,防跳网正在封装,这是我的工作
为拿到一天的工钱
用力沿顺时针方向,将一颗螺丝逐步固紧,它在暗中挣扎和反抗
我越用力,危险越大
米,鱼香的嘴唇,小小的酒窝养着两滴露水。她还在担心
秋天的衣服
一天少一件。
纸上还乡的好兄弟,除了米,你的未婚妻
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701
占过一个床位
吃过东莞米粉。
韩庆成:新世纪“干预诗歌”的代表作
一年一度的“中国好诗榜”评选前几天再次启动,这让我想起首届好诗榜上榜诗歌第二名《纸上还乡》。2013年9月在锡林格勒发布的时候,作者郭金牛及其笔名冲动的钻石还鲜为人知,因为这首上榜诗歌,他后来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荣誉,在我眼中,这个荣誉要大于余秀华在国内的走红。当然,把郭金牛和余秀华放在一起比较并不合适,余秀华的诗更多表现个人不幸境遇及内心感受,郭金牛则站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层面,关注着我们生存的世界以及苦难。当八十年代初遭受“腰斩”的中国“干预诗歌”在新世纪借助网络复活以后,其语言和表现手法正在向更艺术更诗性因而也更有力的方向发展,《纸上还乡》,便是这类干预诗歌的代表作。
《纸上还乡》是一首典型的直接干预诗歌——对时事进行干预。它干预的时事,是当年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深圳富士康公司打工者的“十三连跳”。作者选择第十三位跳楼员工为表现对象,以三段分别抓取跳楼“少年”、少年的“母亲”以及安装防跳网的“我”的三种不同视角来还原跳楼事件,同时以一个不涉血腥的“白”字,把少年吃过的米粉的白、母亲头发的白、还乡的骨灰的白连成贯穿全诗的主线。白在这里,渲染出一种死亡恐怖。
作者并未止于仅仅对事件的还原,他同时还表达了对事件的态度,这是干预诗歌的干预之意。第一段中“地球,比龙华镇略大,迎面撞来”——不是跳楼者向地球撞去,而是地球迎面撞来,暗示这种跳楼自杀是被动的、被迫的。第二段“这是半年之中的第十三跳。之前,那十二个名字/微尘,刚刚落下”,则直指这些跳楼打工者的生命,在这个世界眼中不过是一粒微小的尘土,正是打工者生命的微不足道,才使富士康在连续跳下十三个员工、引发网民广泛谴责后才开始安装防跳网。第三段“将一颗螺丝逐步固紧,它在暗中挣扎和反抗/我越用力,危险越大”,喻指这些逝去和未逝的生命在资本以及资本主导的不公正社会秩序中的肉体挣扎和精神反抗(自杀亦是精神反抗的一种),以及这种社会秩序潜在的危险。诗的结尾四句则表现了作者面对强大现实的无奈和自省后的痛楚:“纸上还乡的好兄弟,除了米,你的未婚妻/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701/占过一个床位/吃过东莞米粉。”
我们确实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无论是对一个轻微的生命,还是对一段沉重的历史。
杨小滨导读
杨小滨:生于上海,耶鲁大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政治大学台文所教授,《两岸诗》总编辑。著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为女太阳干杯》、《杨小滨诗X3》、《到海巢去》等,论著《否定的美学》、《历史与修辞》、《中国后现代》、《无调性文化瞬间》、《语言的放逐》、《迷宫•杂耍•乱弹》、《感性的形式》、《欲望与绝爽》等。
海的形状
■ 蒋浩
你每次问我海的形状时,
我都应该拎回两袋海水。
这是海的形状,像一对眼睛;
或者是眼睛看到的海的形状。
你去摸它,像是去擦拭
两滴滚烫的眼泪。
这也是海的形状。它的透明
涌自同一个更深的心灵。
即使把两袋水加一起,不影响
它的宽广。它们仍然很新鲜,
仿佛就会游出两尾非鱼。
你用它浇细沙似的面粉,
锻炼的面包,也是海的形状。
还未用利帆切开时,
已像一艘远去的轮船。
桌上剩下的这对塑料袋,
也是海的形状。在变扁,
像潮水慢慢退下了沙滩。
真正的潮水退下沙滩时,
献上的盐,也是海的形状。
你不信?我应该拎回一袋水,
一袋沙。这也是海的形状。
你肯定,否定;又不肯定,
不否定?你自己反复实验吧。
这也是你的形状。但你说,
“我只是我的形象。”
杨小滨:海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体现了蒋浩的典型风格:奇崛的想象力与自然的词句流动水乳交融。但我感兴趣的,是它在古往今来书写海洋诗的书写脉络中,显示出怎样的独特性。换句话说,蒋浩写出了一个有何不同的海?首先,这首诗里的“海”没有一次被称为“大海”——后者是现代汉语编织出的略显矫情的词语(包括我自己的某些诗也不能免俗),这样也就避免了标准新诗抒情体所带来的关于海的既有模式:或广袤,或汹涌,但必然是那一片无边的水域,而它也必须带给心灵以某种解放或抚慰。不说“大海”,因为蒋浩这首诗里的海不大。它甚至可以装在袋子里拎回来。这显然是对大海形象的解构式表达。有意思的是,这不仅仅是两小袋海水,而是“海的形状”本身。正如在达利的画里,海的皮肤可以被掀起来,在蒋浩的诗里,海可以变成了两只袋子的形状,也像是一对眼睛,或两滴眼泪的形状。甚至,当水倒出之后,扁扁的塑料袋也是海的形状;或者,海水蒸发后留下的盐也是海的形状。换句话说,海的形状不再只是标准的“大海”的面貌,而是与具体经验相关的任何一种样子,是不同内心所塑造的不同形状——“这也是你的形状”。有意思的是,诗的结尾出现了另一个声音:“但你说,/‘我只是我的形象。’”这个貌似为反诘的语句可以有多种解读:首先是,“形状”必定只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形象;其次,“形状”也“只是”我的“形象”,而不是我的本质。“海”或“我”都在多样的、多变的形象中才得以获取此刻的意义。
徐敬亚导读
徐敬亚:诗人、批评家。著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重新做一个批评家》、《不原谅历史》等。
我的天涯
■ 林馥娜
在声音的交响乐中
我是唯一的安静
海在远处半暗半明,时吼时啸
鹭鸟独自将瘦小的脚,在沙里轻提、慢放
我需要一个天涯
用来放逐自己,用来收藏无法言说的流光
抓不住的指间沙,落向谁边
白羽扇动海风,双掌掀起波澜
波澜之上,舞台之下黑鸦鸦的头颅
这些茫茫的涌动的椰壳
徐敬亚:诗意的言说与呈现
“言说”与“呈现”,是诗意的主要构成方式。抒情者总是对着世界夸夸其谈,日常叙事的诗人则让事物以自己的角度无声呈现。然而这两种方式往往在诗中不规则地交杂着。
林馥娜这首诗的诗意构成,是二者的错落迭加:言说+呈现。清晰、明确,非常典型。
全诗10行、5节——5个单元,我们就当它是一座5层楼吧。
1层:言说。诗人自己站出来,将世界分为两半。一动、一静。
2层:呈现。海的色彩与声音。鹭鸟的脚与沙。视点:平视。
3层:言说。诗人再次出场,直抒理想。
4层:呈现。鸟飞起来的影像。视点:半空。
第5层楼是什么呢?是呈现。视点:全天空呈现。这是一组非常明确的主观镜头。鹭鸟没有出现,但却是鸟的视角,镜头拉开,广阔海面出现大景象。黑鸦鸦的头颅,可能是鸟,也可能是人,指向略有含糊。涌动的椰壳,则将前面的含糊确定下来,不是鸟,而是人。因此最后一层,可以说是全诗大结局。言说与呈现交融。言说变成了客观表现,而深厚的主观意识又使呈现具有主体性视角。
以上是硬分析,理性的、结构的。这种分析的好处是精确,可以揭发出逻辑与结构的意义,但弊病是往往和美没有一毛钱关系。
从审美角度,如果这首诗没有几处优美的意象,这座5层楼就只是一栋冷冰冰建筑。第2、5两层,鹭鸟瘦小的脚在沙中“轻提、慢放”,特定镜头精准而凄美。最后两行的“黑鸦鸦的头颅”,特别是“椰壳”这个意象的选择,绝佳,既有南方色彩,又暗合了人类头骨形状,使诗的人文意义骤然升起,达到了人、鸟同构。
从操作技术上看,两处“我”,具有似是而非的扩展效果。如果换成“它”,或者换成“鸟”,立刻直露。
“我的天涯”气魄很大,是人?还是鸟?诗意,恰在人、鸟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