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面埋伏:《悲哀》《谒比干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
十面埋伏
总第3期/刊《特区文学》2017年第3期

之一:哨 兵《悲哀》
徐 江:“环境”下的基础诗意
世 宾:宿命论者的世界
吴投文:由地方性经验升腾起来的人生哲思
敬文东:诗人从中见出生命默然隐忍的常态
赵思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悲
向卫国:“地理诗”的又一范例
韩庆成:个体/个性湮灭的悲哀
徐敬亚:诗,不讲理


之二:王东东《谒比干庙》
西 渡:诛心健笔,刺秦力作
杨小滨:如何以殷比干为鉴



十面埋伏之一(吴投文推荐)

悲哀
■ 哨兵

没有一条河流能在洪湖境内
保全自己——

东荆河全长140公里,横贯江汉平原,却在洪湖县界处走失,归于长江
内荆河全长348公里,串联众多小湖,也在洪湖县界处走失,归于长江
而夏水是先楚流亡路,深广皆为想象,早已随云梦古泽走失,归于长江
而其他河汊,不能与长江
并论

而长江全长万里,穿越十亿国度,但在地球某角走失,仿佛众归宿

唯洪湖能保全自己
如我命
2010年

哨兵简介:
1970年出生,湖北洪湖人。曾获《人民文学》“新浪潮”诗歌奖、第二届《芳草》文学杂志“汉语双年十佳奖”等。在大量刊物发表诗歌,出版诗集《江湖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清水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等。


徐江:“环境”下的基础诗意
环境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正越来越大,这种情形也不可避免地要在文学中得到反映。这样的作品,通常应该视之为“生活赐予的诗意”。虽然这类作品中的绝大多数题材,都属环境和时代的赐予,写作者表面上看像是被动响应,可在主题的选用、诗核的提炼与结构,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诗人却依然是主动者。所以说,环境下诞生的诗意,其形态和实质如何,还是取决于作者的审美倾向性。
哨兵的《悲哀》,显然也正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悲哀》的主题显然是沉重的,也是容易引起读者复调联想的。表面上看它指向的是地理意义上“河流的消失”,背后却涉及到的水资源缺失、岁月的变迁、水源与当代人生命之间紧张的关系等“纵深/衍生性寓意”。读者可以在明确了诗歌表面的意思后,选择一个或多个纵深/衍生性寓意作为自己深思的路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悟,自行提炼出别的相关性思路。后一种情况大约符合过去“接受美学”里“作品就是供读者用来误读的”的说法。
诗歌可以在阅读中被“误读”。但前提是字面意思不能故作歧义。好的现代诗在每个读者进入独力思索之前,所提供给大家的基础诗意,应该是完全清晰的和一致的。至于留给大家进一步的冥想(有时是狂想)空间,则可以通过凝练、跳跃、想象力的往来穿梭等技术手段来营建。《悲哀》中的基础诗意包含了“大大小小河流的消失”——无论是地理意义上,还是岁月传说上的;也包含了“洪湖”与“我”休憩相关,还有诗里没有明示、却隐约暗示的危机——水资源的迅速减少。
不能简单地把《悲哀》视为一首“环保诗”,也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一首忧患之作。实质上,当代人所遭遇的种种沉重的话题,都是和人类生命、文明的整体性生死息息相关的。只有这样看,这首诗才达到了它的读解价值最大化。


世宾:宿命论者的世界
哨兵《悲哀》这首诗里里外外都显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他的哲学观、语言方式和外部世界的着眼点,都是那么中国化,有如从《诗经》流出的河水在他这里分出了一条支流,归于长江。
这首诗的开局让我想起雷平阳的《澜沧江》,但哨兵要表达的不是外部的某一条河流,而是借河流和湖泊来书写这大地上事物的命运。消逝,这是大地上所有事物的归宿,在相对的关系中,凝聚(保全)使一切变动不居的世界有了观测点,有了感受和体验的可能,正如人在万物中只是“有限之物”,但它却成为“万物的尺度”。在哨兵这首诗中,洪湖和“我命”的保全还可以有更广泛的现代意味。“悲哀”作为一种文学的表述,在这里不仅意味着一种人对天地巨大的裹挟力的感受,还意味着诗人对洪湖命运的感受: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洪湖水面积缩小,这样一些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现实命运,才构成了这首诗所应用的全部张力,也呼应了他的标题“悲哀”。
宿命论剔除消极的一面,在中国的哲学里也是自然论,道法自然,道就在自然中。宿命论者把生命皈依于时间和自然的洪流,个体的命运听任于自然的命运,通过诗歌的抒写,一种苍茫,遗世独立的精神便油然而生。在《悲哀》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那种活着的个体生命在苍茫的时间和天地间的感受。


吴投文:由地方性经验升腾起来的人生哲思
洪湖作为一个自然诗性形象几乎覆盖在哨兵的全部创作中,折射着一个人与一个湖泊相互缠绕的精神史,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也缠绕在一个湖泊的命运中。出现在哨兵诗中的洪湖,与那个曾经被符号化的湖泊相比,全然是另一番风貌,他流露在诗中的人生感喟实际上是一个湖泊所暗示的命运感。
《悲哀》一诗,由洪湖作为想象的起点而联结着众多的江河,不管是东荆河,还是内荆河和夏水,都在洪湖县界处走失,归于长江,而长江也在地球某处走失,唯独洪湖能保全自己。诗歌最后点出一句“如我命”,似乎没有由来,实际上具有孤峰拔起的奇特效果,可谓恰得奇峰盘旋之妙。更重要的,是流露在诗中的人生感叹值得回味,诗人由家乡的洪湖辐射到天下江河,由地方性经验而升华到人生的哲思,运思自然,情感真实动人,引人深思。
诗歌在短短的十行中有一种吞吐江河的气势感,这大概也是洪湖水乡在诗人气质上的投射。洪湖具有江湖纵横的地理特征,表现在哨兵的诗歌中,这种江湖特征带有楚地的巫性气质和某种神秘的意蕴。因此,在哨兵的诗歌中,有一种由地方性经验升腾起来而又反映在诗人气质上的旷达和幽渺。诗歌在形式上主要采用长句,在诗的境界上具有一种绵绵不绝的动感,又与短句形成呼应,造成跌宕起伏的落差效应。这些又都内含于诗的整体结构中。


敬文东:诗人从中见出生命默然隐忍的常态
清人沈德潜在编注《古诗源》时写道:“祭川者先河后海。”古典中国的文士,总习惯从极具包孕性的山水间,截取某个形象或某种关联,以求能凝练喻指文学写作的诸多秘辛,使毕竟难言的,稍稍朝向可感的境地,而沈德潜短促且笃定的感慨是说:之于为文者,旧史里的经典仿佛沧海,是可仿的示范,亦是应求的远景,磨炼中的诗艺与增进着的诗心,则全似川流,顺势入海。前人所言,又不止于谈写作。“祭”字透出庄严的仪式感,即已表明,与语言相对,也正是与命运遭逢,如先哲“逝者如斯夫”的叹息,时间的消逝确是永恒之海,由万物与人命汇聚。写作《悲哀》的哨兵,也是从地理寻求生命表征的“祭川者”。诗人写历史上担负过无数情语和深心的长江及其支流,使用的却是近乎说明书式的语言,他介绍两条河流的具体长度,概括它们在空间上的广阔,河流的力量因客观陈述变得确凿,继而写到它们在“洪湖县”“走失”并“归于长江”时,便暗示出力量的相对性和命运的不可琢磨:支流消失于长江,长江在入海的时刻是接受自身宿命的失败者。诗中的洪湖县,远没有长江的显赫声名,它微小,但同时,它由古至今,都在容纳与目击众河交汇时那强弱的辩证、死生的往返,诗人从中见出生命默然隐忍的常态。


赵思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悲
相对于那些叱咤风云的诗坛人物,哨兵无疑是一个低调沉稳的诗人,低调沉稳如《悲哀》中的“洪湖”。《悲哀》仿佛偈语,参透了人生。当耳熟能详的“生命在于运动”充斥我们的视野时,哨兵倔强地表达了“生命在于不运动”的人生信条。
东荆河、内荆河、夏水,以及其他河汊均在洪湖县走失,归于长江;而“长江全长万里,穿越十亿国度,但在地球某角走失,仿佛众归宿”。万物行走于世,但“没有一条河流能在洪湖境内保全自己”,之所以“唯洪湖能保全自己”,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全国第七大淡水湖,乃是因为“不动”。万物动静固有其规律,不可力强所致。此诗突出了回环的力量,安静的力量,坚守的力量,此乃宁静致远之境界。
如果诗歌到此为止,充其量也就是一首优秀哲理诗。最后一行“如我命”才是真正的诗眼!前面犹如越放越长、越放越旷远的的风筝的牵线,到最后才揭晓出风筝系于“我”的灵魂,高远绵邈的诗意瞬间落地。正是这一条看不见的“线”,使得“我”与“世界/宇宙”产生了灵魂上的联系。前面的境界越是铺排充分,视野越就能够荡开,结句与全诗也就越具有张力。走失是一种结局,在静止中保全自己也是一种结局。题目之“悲哀”不是为自己而悲,而是为大千世界而悲,是面对“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哀。


向卫国:“地理诗”的又一范例
本诗可视为当代诗歌中我谓之“地理诗”的两个范例之一,另一个是雷平阳的《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后者曾引起广泛的争议,但我个人认为它是当代地理诗的标志性作品。雷诗2001年就已在《滇池》杂志刊出,创作时间显然早于本诗10年以上。哨兵此诗的写作是否受后者的影响,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同为当代诗人,哨兵应该对雷平阳的诗歌不会陌生,尤其是当2005年前后雷平阳这首诗在评论界引发广泛的讨论之后。
“地理诗”与当今批评界流行的文学地理学或诗歌地理学无关。文学地理学是针对自古以来文学批评的唯历史主义而起,强调在文学研究的时间性纵向视野之外,另设一种空间性横向批评视野,即对文学整体或某些历史截面作地理学的展开与考量。“地理诗”则是一种诗歌主题学上的分类,即以“地理”本身为主题的诗,它来自纯粹客观的自然地理引发的人类惊奇。惊奇是一切文学的心理本源,过去这种纯粹地理上的惊奇却很少引发诗歌的灵感(但并非没有,李白《蜀道难》堪称典范),人们更在意自己的历史。传统的游历诗,尽管常常也包含地理因素,但并非地理诗,因为它的展开依然是主体的历史感受或人学(本质上是历史学)意义上的诗,而非源于地理学上的惊奇;当代诗人亦写出过大量以《在……》(省略号是不同的地名)为题的诗歌,同样不是地理诗。
上述雷平阳和哨兵的两首诗则完全根源于这种地理学上的惊奇,并发展为诗歌的主题。二者又有不同,雷诗从头到尾进行地理奇观的罗列,这是地理诗的一种类型;而哨兵则对同样的地理奇观进行了主观的阐释:为何所有的江水都走不出江湖县?为何只有洪湖永远留在洪湖?诗人并将此地理现象与自我的命运同构,因而诗歌命名为《悲哀》(我个人不喜欢这个题目)。由此,诗歌获得了两个并列主题:自然地理与主体命运,或者说此诗的主题就是建构此二者的同一性。


韩庆成:个体/个性湮灭的悲哀
百川归海,自古皆然,但作者偏偏对此发出“悲哀”之声,他用三个“归于长江”,为这个哀声反复做了备注。而长江也是要入海的,纵使它“长万里,穿越十亿国度”,也逃不出自然法则的制约。那么,作者的悲哀是源自与这个自然法则无法对抗吗?是,又似乎不是,因为诗的最后他说:“唯洪湖能保全自己/如我命”。这里,我与洪湖命运同而为一,我们都保全了自己,即保全了作为个体的生命和个性不被同化。
在一个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下,在主旋律淹没变奏曲的现实舞台中,对个体生命和个性的“保全”,是很难成为主流话语的。在主流话语中,东荆河、内荆河、夏水以及其他河汊,汇入长江以后就不再拥有个体的名称,而自动成为长江的一部分,它们的来历和身世,它们此前各异的个性特征,都湮灭于滚滚万里的长江之中,最终随长江“在地球某角走失”。“走失”一词以及紧随其后的“仿佛众归宿”,表现了作者对这种似乎不可改变的“归宿”的质疑。如此来看,这首诗也可用两句概括:
没有一条河流能在洪湖境内保全自己。
唯洪湖除外。


徐敬亚:诗,不讲理
这是一首讲“理”的诗。开头一个结论,内中两条理由。一句顶着一句,言之凿凿。
而这理,却不太讲常理。
一般来说,流动的江河容易得到人类赞美。逝而不绝,动若奔马。无论美感还是哲理,都满是寻常的礼赞空间。但这首诗不喜流水,却极力维护死气沉沉的湖泊。
扭转全部道理的是两个关键词:保全与归于——这样,死变成了活,流反而变成了死。奇怪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湖泊因自保而成存活。江河因奔命而变赴死。诗人以精确的词语,重新命名了、固定了物体的意义,扭转了世俗的审美逻辑,强加于读者以另外的诗意。
像爬一座山,他要把他的理论推上去。东荆河、内荆河、夏水,一条也不能少。从哪到哪多少公里,一公里也不能少。建筑上,三行、长长排列30个字,一个字也不能少。一定要喝住你、镇住你。雷平阳那首肆无忌惮的地理澜沧江,在这里奔流。
之后,他再把这座山推倒——最后灭掉的第4条河,是逻辑关系的最高峰长江,照样赴死归无。在把这条“三个归于”的大家伙灭掉之后,诗人要下最后的结论了。
最后两行,是致命的。
1,诗人一步步,终于把“保全”这个龌龊的词推上了审美的主位。2,他忽然把自己的命,贴在了主宾的旁边。犹如那个著名的笑话“谁敢惹我们俩!”
但是,题目在最高处亮出两个字。所有人都傻了——谁敢惹?题目者敢惹也:悲哀!
于是,本诗的内文与题目之间产生了价值上的冲突。情感关系与逻辑关系强烈扭曲。
写诗的人都知道,诗题往往惹不起。题目为大,它是作者自白,是供词,是终审。
因此,这首诗又全部扭过来了:生重新贬回到了死,死重新返回到了生。
诗在常理之外。诗人架设一个自己的道理,只需要一座桥。


十面埋伏之二(西渡推荐)

谒比干庙
■ 王东东

仁人不可作,牧野尚遗祠。
——邢云路
当我们穿越雾霾在大地上疾驰
比干也正在马上狂奔,身体微汗
疲惫地摇晃,和我们朝向
同一个地点:新地,或心地
他想要变得轻松,轻松,轻松……
那神驹犹如闪电,他无比轻松
直到遇见一位老妇叫卖空心菜
才停下,轻松而疲惫,长舒一口气
他忘了一尝自己那心的滋味!
从容剜心后,他为何自己
不先咬上一口七窍玲珑,而是
将它掼在地上,像宰杀一个仇敌
后悔给妲己做了美味。但问题是
越残酷,就越美妙。“我的血喷向
未来:一种惨烈的时间已经开始
我的剜心,难道不胜过她的炮烙?”
皇帝们为何不绕开我,仿佛
要进行一种教育?就连孔子经过
也愤怒地用剑刻下“殷比干莫”,
仿佛要用我喂养一个没有心的民族。
仿佛只要一片心,就可以让国家安定。
请,完成这心之辩证,但不要剖心!为何
竖立在黄昏,那些碑,律诗的大理石镜子
不管谁写下,一千年来都回响着杜甫?
给张恒元,兼示夏汉

王东东简介:
王东东,1983年生于河南杞县。出版专著《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台湾政大出版社,2016),诗集《空椅子》(RedHenPress,2013),《云》(阳光出版社,2015)。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并任该校华语诗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西渡:诛心健笔,刺秦力作
比干之死已越3000年,诗人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拷问国人心魂的当下事件。几千年来,写比干的诗无量,无非赞比干之死谏,斥商纣之无道,然而,在上者固然无道如故,在下者死谏也难得一见。王东东这篇全以比干为表现的中心,不及商纣一字,却直诛商纣之心——这心也就是这个文明的心。
这首诗的前两行“当我们穿越雾霾在大地上疾驰/比干也正在马上狂奔”,便将我们和比干并置于同一的时空——事实上,比干的命运仍然是我们可能的命运。“疾驰”和“狂奔”指示着一个紧张、危险的时刻。两者的并行意味着我们对雾霾的逃离,正如失心的比干向着“新地”的狂奔。“新地”是新乡,也是“心地”。据说比干剜心后,纵马奔“心地”,如到其地,就会长出心来。但“心地”未到,比干已死。以“他忘了一尝自己那心的滋味!”开头的第三节援引了鲁迅《墓碣文》抉心自食的现代反省意志,在这里,比干的肉身自剖和鲁迅的灵魂自剖混而为一。将心掼在地上,是《封神演义》的描写,与之前“心地”的传说不同。“越残酷,就越美妙”,看来这类似一种武士的残酷美学,不,它恰是我们隐藏在田园山水、镜花水月之后的标准的古典美学和古典政治学。夏桀、商纣、商鞅、韩非、始皇……一路下来以迄于今。“我的血喷向/未来:一种惨烈的时间已经开始”,而且永没有结束,我们作为比干的后人,仍处于这样一种惨烈的时间秩序中。第五节中出现了皇帝——商纣的后身,他们本来应该远远地绕开比干,因为就是他们杀害了比干,然而他们却不以为耻地以封赠、赞美比干掩饰了其作为商纣后身的事实。“仿佛要用我喂养一个没有心的民族”,这是诗人以笔为剑的诛心和刺秦。“请,完成这心之辩证,但不要剖心!”我们需要一片心来安顿这个民族、这个文明,但它不是从比干身上剜心,而要从我们自己的肉身上、灵体上长出一颗灵智的心。


杨小滨:如何以殷比干为鉴
借古讽今的诗歌写作,如今已颇为罕见。不过,王东东在这首诗里对比干的认同,可以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精神比附,而是经历了情意的微妙流转。一开始,和比干几乎叠合在一起御马疾驰的朝向新乡这个旅程终点的,不只是王东东独自一人(尽管我们知道,新乡正是王东东当前所处的城市),而是一个世代的集体性人称——“我们”,并且以“穿越雾霾”的描述指明了时代的空间背景。接下来,对比干的生命悲剧的重述强调了他的内心悸动,未能自噬心脏的悔恨——也可以读作,试图重获一种主动赴死的骄傲,而不是无谓地放弃。“越残酷,就越美妙”的辩证论断表达出对牺牲之意义的攫取。这样的精神撞击在一场内心独白后致使表述的人称干脆转换成“我”,更直接地出示了主体对历史角色的认同。不过,在接近结尾处,诗人却又展示出“我的剜心”与“没有心的民族”之间难以缝合的裂痕。那么,即使“我的血喷向/未来”,这场剜心的献祭真的能培养民族的良心,还是只能“喂养一个没有心的民族”?多次出现的“仿佛”一词到了最后一次不得不流露出深刻的疑虑:“仿佛只要一片心,就可以让国家安定”几乎是对着“一片心”的意义的解构。因此,在末段里,诗人呼唤的反而是“完成这心之辩证,但不要剖心!”哪怕墓碑可以成为主体以古人来完成自我认同的镜子,诗人的脑海里最终回想起的却是杜甫——一个低调而悲悯的吟者,但不是烈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14 03:1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3-14 23: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3-14 23:47 | 只看该作者
垃圾问题的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3-15 03: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的现代诗在每个读者进入独力思索之前,所提供给大家的基础诗意,应该是完全清晰的和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3-15 0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3-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3-15 13:35 | 只看该作者
我这脑子。。。看迷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3-15 19:34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了一遍,各位老师方家评的各有千秋,各有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3-16 0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孟祥忠 于 2017-3-16 12:03 编辑

张绍民:大量诗人缺什么

   
  1.心灵
  
  诗人没有心灵,还写什么?进行尸体写作,写出来的都是死的假的,没有生命力。
  
  2.精神
  
  与心灵一脉相承的精神,在很多人那里都变为病态。病态写作都不健康。人要有精神,作品才有精神。
  
  3. 一口气
  
  死作品没有气,好作品会气韵流动。大部分无效作品都没有气,写下来就落气了。
  
  4. 想象力
  
  想象力是作家诗人的主要力量,靠天生,后天也可开发一些。想象力是文学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因。没有想象力,基本就不要搞文学,尤其不要写诗。诗歌主要是想象力的盛宴,虽然可以写生活现实之类,但这也要想象力。人类靠想象力完成自己的不足,实现自己的美。
  
    
  5. 原创能力
  
  复制、模仿、篡改、抄袭是很多人的写作依靠,哪里会管什么修辞,窃来就行。原创能力强大者,才真正强大。人类留下了那么多杰出作品,出新,不重复,有独特价值,都要靠原创能力。大部分人不具备原创能力。有很多作品,一看就类似,一看就出现过,一看别人就写过,写出来推出来还有什么意思啊。
  
  6. 创新
  
  可能最大的创新,就是旧的。越旧越新。新鲜就有魅力。但另外的陈词滥调就很上不了台面。阳光自古以来相同,但今天的阳光最新鲜。
  
  7. 力量,能力
  
  作品没有力量,就像病猫而不是猛虎。作品没有力量,就像枪没有子弹。诗人没有力量,就像干旱没有水。作家没有力量,就像饥饿没有粮食。
  
  8. 童心
  
  童心不仅是人类美的源泉,更是文学的主要灵魂。有童心的诗人,更容易走向诗歌的本质。
  
  
  9.
敬畏
  
  随意糟蹋汉语,不对汉语敬畏,不对生命虔诚,哪里会有什么好的作家诗人?没有敬畏,才会出现文学、诗歌的垃圾场。真正的文学、诗歌令人敬畏而明亮、干净、高尚、平易近人。
  
  10.自己的价值核心
  
 真正的作品,不署名,读者、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谁谁谁的作品,很有价值。
  
  11. 独立精神
  
  人云亦云,团伙主义,因为害怕自己没有独特的力量,成为不了天下第一刀,也超越不了天下第一刀,因而出现几人帮的主义,因为渺小和没有力量抱成团。作家诗人要有独立价值、独立思想、独立特色。
      12. 灵魂
 
  为诗歌招魂、为文学招魂、为社会招魂,是真正作品的职责。
  
    13.思考
  积极正面的思考产生价值。省略了思考,直接拷盘阅读得来的知识,写下歪歪扭扭的复印诗句,哪里会形成有价值的作品。有很多靠阅读起家,没有独立思考、悟性的写诗的人,他们写诗的依靠是一个图书馆,是其他大师的脑袋。越读越不灵,读得越多,没有悟性,没有思考,就越愚蠢。
  
  14.哲学
  
  汉语的哲学几乎隐藏在易经、老子、庄子、中医、风水、命相里。几乎很少过分地独立出来。同样,诗歌里的哲学,就像血液里的水一样重要。诗人连汉语汉字都不熟练,何来诗歌里的哲学精神?
  
  15. 眼光
  
  看见钱,看见色,看见权,看见欲望。没有发现的眼光,很多假诗人集体近视。没有眼光,也读不到好诗。读者也需要眼光。评论家没有眼光,就会抓住些死了的诗歌,做死的评论。
  
    16. 发现
  
  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迈开了进步的步伐。发现独特的美,就找到了诗意。诗人疯狂盯着钱色,能够看见什么?
  
  17. 自我批判
  
  忏悔,反省,检点自己,观照自身,自我批评,在很多人那里根本不存在,而且专门攻击、毁灭性打击实力诗人。
  
  18.承担
  
    有承担的诗人,在现实层面和心灵层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
 
  19. 修养
  
  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受到小人的攻击。真正的好诗人,都很有修养,因为真正的文学,真正的诗歌都是教育人的,如果文学诗歌还没有教育好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作家就可想而知。
  
  20. 耐得住寂寞
  
  浮躁者撑不了任何事情。很多伟大作品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与此相关,冷静、安静,都是必要的诗歌写作元素。
  
  21.忠诚
  
  忠诚于汉语与人类精神、万物生命精神的诗人寥寥无几。忠诚于心灵的诗人罕见。迷恋钱财的伪诗人倒是很多。诗歌没有了忠诚,就没有了精气神。
  
  22.诚信
  
  诗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诚信,一种信仰,但在伪文学伪作家诗人那里,坦诚、诚信遭到了屠杀。诗歌里流行欺诈。
  
  23. 良知
  
      良知对于诗人来说就像大地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和基本的立足点。消灭了良知的写作,无疑在作恶。




中国诗歌流派网是目前中国诗坛最高学府啊——
全国各地的先进诗人活跃在这里,
全国各地的先进诗歌发表在这里,

引领中国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诗歌最先进的文化。

那些发表在纸刊上发表在大学里自以为是的“经典诗歌”,
其实也可以叫“机械诗歌”“太监诗歌”,
拿到中国诗歌流派网接受全国诗人们和读者们的检阅,
就是很差的诗了,
有些还是假诗,
和假人民币一样让读者们讨厌!!!





《将一台地球仪固定在我的头顶上》      

将一台地球仪固定在我的头顶上
走进人群里,吸引眼球

千万别说我有神经病啊
请跟我一起听一听
地球在呻吟
地球在哭泣

为地球节约一点吧
为子孙万代节约一点吧
知足常乐
就是最幸福的家




【编者按】问好作者!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很敬佩作者对地球危机的这份担忧心情,也为作者保护地球而努力的真诚心声而感动!朴素的文字,抒发着真挚的感情,尽管是一个滑稽的画面,却写着一份担忧,一份感动!感谢投稿一笑社团,期待你的精彩!【一笑社团编辑:潇湘烟雨】




《傅艺伟,我想忘记吸毒的你》

傅艺伟
你太让我失望了
你为什么要吸毒呢
难道你已经看破红尘
心灰意冷了么

吸毒
就是慢性自杀
你想将自己慢慢地杀死吗

人生失去了方向
把毒品当作方向
人生失去了意义
把毒品当作生存的刺激

吸毒的时候
你的身体
可不可以叫尸首呢
你的父母你的儿子
应该为你担忧

我想忘记吸毒的你
抬头看见蓝天白云
欣赏街边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
喜欢一亩亩燃烧的油菜花
赞美在油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的蜜蜂

我想忘记吸毒的你
父母养大我不容易啊
我必须好好活着
全家人每天团圆平安健康快乐
就是我要的天堂

我想忘记吸毒的你
看见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动荡不安
我明白了
没有强大的祖国
就没有安宁的家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我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充满意义



【编者按】吸毒,社会应该直面的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诗歌从傅艺伟吸毒谈起,以呼唤和劝慰的口吻,分析了吸毒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危害。文字朴实,感情真挚。结尾积极阳光,诗作充满正能量。需要注意的是,投稿正文部分,不要标注题目和简介等内容。感谢支持,遥祝笔健。【一笑社团编辑:红尘一笑】




《心地善良的自己像一盏灯亮起来》

明月高悬,我的良心却找不到
合适的位置,在大街上流浪,徬徨
感觉自己深陷无边无际的沙漠

高楼大厦林立,何处是我的家
没有答案。只有每月的薪水
打扮成上帝,朝我微笑

爱情,成为奢侈品
真理,穿着漂亮的衣裳
商品房,有钱的人争着买,争着炒
没钱的人,像一片片落叶,借风飞翔
飞向天涯海角,寻找柴米油盐和孩子的学费

我问自己,我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呢
活成一只麻雀,叫成功
活成一根车前草,叫无名英雄
为养家糊口努力奋斗,成为活下去的动力
做一个好人,累累伤痕,却哈哈大笑起来

忍耐,再忍耐,索性闭上双眼,静坐
我不是和尚,却喜欢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于是,心地善良的自己像一盏灯亮起来




【编者按】心存善良,心地清明。善良,是一盏明灯,找到自己也照亮别人。一个人的善良,会感染到很多人。即使收入微薄,即使穿着朴素,即使没有名车豪宅,也一样保持初心。善良,会让一个普通人处处受人尊敬。即使再苦再难,我们也要选择善良。文章思想积极阳光,欣赏。【一笑文学社编辑:杨秀花】




《纸上的两室一厅》

努力工作一辈子
省吃俭用一辈子
竟然买不起一套商品房
我的人生多么失败
安居乐业成为奢侈

商品房的价格触目惊心
像一把无比锋利的刀
像一名恐怖分子进入我的心里
怎么也赶不走

我拿着一支圆珠笔
在一张白纸上画起来
画出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
把一家三口也画入了两室一厅里

纸上的两室一厅闪闪发光起来
看见纸上的一家三口甜蜜地生活在
纸上的两室一厅里
我悄悄地站起身
尽量不发出声响
生怕打扰了纸上一家三口的美梦




【编者按】问好作者,作者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一种无奈,这也是很多人的无奈,房价上涨,价格昂贵,在纸上画出两室一厅,来满足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读后有淡淡的心酸,希望纸上的房子在不久成为真房子,会实现的,谢谢赐稿,谢谢支持一笑社团!【一笑社团编辑:风继续吹】




《在垃圾筒里寻找生存的光亮》

那位老大娘正弯着腰低着头
在街边的垃圾筒里寻找着什么
我知道
她在寻找着生存的光亮

我看见她
从垃圾筒里找出了两个空饮料瓶子
她把这两个空饮料瓶子
放进了她身边的蛇皮袋子里

蛇皮袋子里装着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些有用的东西
曾被人扔在大街上或者垃圾筒里
如今被老大娘捡进了蛇皮袋子里
这些有用的东西在蛇皮袋子里开会
感谢老大娘救了它们

在老大娘的眼里
蛇皮袋子里的东西闪闪发光
渐渐变成了粮食……



【编者按】问好作者,一首简单的诗歌书写了一位生活在艰辛和贫困中的老大娘,用自己残存的体力自食其力,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坚强生存的老人,作者笔下的老人只是个案,读完诗歌,让我们油然而生对老人的敬意,和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谢谢作者敏锐的视角。【一笑社团编辑:风继续吹】




《我整个身体成为一所难民营》

从电视新闻中
我看见饱受战火的叙利亚土地上
一座座楼房被炸成了千疮百孔的危楼或废墟
曾经住在这些楼房里的平民纷纷逃离家园
逃往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希腊德国……

这些叙利亚难民
也逃进我的身体里
我整个身体也成为了一所难民营

地球在呻吟
地球在哭泣
任何战争都是愚昧和倒退
所有地球村村民团结起来
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焚烧




【编者按】问好作者。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我们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地球村人应团结起来,反对强权,反对战争,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非常感谢您对一笑文学社的大力支持,这里因您而精彩。您的投稿我们很高兴,感谢您的支持!【一笑社团编辑:R大山】



《床上的枕头是微型的台湾》

打开中国地图
我想亲吻几下
郑成功收复的台湾
我想反复抚摸
刘铭传保卫的台湾

郑成功没有死
他正在陪我喝酒呢
刘铭传没有死
我和刘铭传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拥抱成了一个整体
泪如雨下

蒋介石没有死
蒋经国也没有死
蒋经国搀扶着年迈体衰的父亲
站在中国宝岛台湾上
痴痴地望着中国大陆的千山万水
泪如泉涌

我的双眼也湿润了
想找一个台湾同胞
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拥抱成一个整体
互相取暖

夜深人静
我失眠了
发现我的床上的枕头呀
就是微型的台湾
我将微型的台湾
紧紧地抱进我温暖的怀抱里
笑起来



【编者按】一首呼唤台湾回归的小诗,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动。整首诗以幻想的形式,道出一种渴望两岸同胞相拥,祖国和平的大爱情愫。真挚的情怀,流畅的文笔,读来亲切自然。推荐共赏,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一笑社团编辑:红尘一笑】




《用蓝天白云治疗自己》

走进公司,真实的自己
不敢像鲜花绽放
走出公司,来到河边坐下来
望着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
像看见美好的未来
像看见纯洁的爱情

用蓝天白云治疗自己
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河边的丛草绿油油的
邀请我成为一根默默无闻的小草




【编者按】问好作者,一首简单短小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在公司的拘谨和胆怯,但是到了河边看到美丽的蓝天和白云后心情的豁然开朗和自由自在,所以渴望自己是一棵小草,可以天天有这样的心境和空间,一首小诗能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很贴切!推荐阅读!【一笑社团编辑:风继续吹】



《活着》

风撞在古老的城墙上
品尝千年时光

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
躲在不远处偷看着我们

麻雀叽叽喳喳着
比流行歌曲好听

蜘蛛网网住了几只飞虫
那是谁的美味佳肴呢

路边的车前草绿呀绿呀
没有任何声音

河边的垂柳把我抚摸
河里的鱼儿把自由自在借给我一会儿

某个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我的面前驶过
像一朵栀子花盛开在记忆宫殿

我在海边散步哟
海阔天空舒服我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哟
看见枝繁叶茂的自己




【编者按】诗是呈现,不是告知。诗是通过意象,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世界上的任何客观物质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感情的,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鲜活的存在着。该诗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呈现,一组组画面的特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各具千秋的世界。而海阔天空、枝繁叶茂是作者所追求的生命状态或生活方式。构思奇妙,选材典型意象鲜活,语言顺畅。欢迎赐搞,祝您文慧笔丰。【烟雨编辑:松骨梅魂】




《散步在湖边》

太阳照在湖面上,那金灿灿的光
是真理长出的翅膀,到处飞翔
波光粼粼,引人遐想,像我们的未来

湖边的树,不请假,不逃跑
它们绿着,绿着就是快乐
绿着在湖边游玩的人们

我在湖边散步,看见一名女孩子坐在湖边读书
欣赏她读书的模样,书里也有许多阳光
我继续散步,把未来当作一次次散步




【编者按】问候作者,湖面的阳光就是真理长出的翅膀,湖边的树叶绿着游玩的人,还有湖边看书的女孩,整个画面比较和谐而安详,把未来当作一次次散步,平静而淡然,人生就是要有这样的心境,语言简洁,流畅!欢迎继续投稿一笑社团!【一笑社团编辑:风继续吹】






诗作者:孟祥忠   手机:13411897281
电子邮箱:
mxz318@163.com   

(434300)湖北公安县实验小学  殷波  转 孟祥忠  收

孟祥忠:湖北公安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一直活跃在中国诗歌网络阵线。

曾在《常青藤》诗刊《绿风》诗刊《中国诗人》《广西文学》《湖南诗人》
《诗潮杂志》《回归杂志》《天下诗歌》《特区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过
作品。有一些诗作被选入《跨世纪诗丛》等选本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6 05: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