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1期:硬撑《鸣冤鼓》

  [复制链接]
291#
发表于 2017-6-10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叶如钢 发表于 2017-6-10 16:02
嗯, 也许吧。 还是要作者自己来解释最好。

切。就凭咱们的谈话无为大师五年以内都不准备让俺上周刊啦。俺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发表于 2017-6-10 16:10 | 只看该作者
镇州 发表于 2017-6-10 16:06
切。就凭咱们的谈话无为大师五年以内都不准备让俺上周刊啦。俺撤!

我也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发表于 2017-6-10 16:13 | 只看该作者

多危险!赶紧的,转移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发表于 2017-6-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一看“鸣冤鼓”三字,我便来了兴趣,作者会怎么写,写什么呢?点开一看,只有短短的五行。起笔“以明代为例”,为什么不是清代或者唐代?明代算不上盛世,鸣冤鼓一敲,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做爱”爽呀,谁愿意半途而废,这说明了什么?板桥先生有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那可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升堂”之后空格,妙哉!“2016年6月”突兀而出,作者没用“但”、“然”之类的转折,泌水村阳湘正鼓锤都没摸到,就被扔去搬砖了。他为什么没摸到,要说“鼓锤”现代是压根儿不存在的,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实写虚,以虚喻实,一个“扔”字,道尽百姓草芥之命。
纵观全诗,作者用笔老道,无半点激愤之态,近乎戏谑地完成了对现实的鞭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发表于 2017-6-10 1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田鑫红 于 2017-6-10 18:18 编辑

                        《“鸣冤鼓”与“鼓槌”》

         想读懂此诗,首先得知道这首诗里的“阳湘正”是谁?百度有词条记载:“阳湘正,现年57岁,……他因房产纠纷奔走交涉多年无果。2011年6月进京上访时,被掳到河北沧州吴桥县一家砖厂做‘黑奴工’……”
        知道了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再来看此诗的写法:
        首先第一段的第一句,“以明代为例”,作者把大家引入明代一个封建社会;然后第二句,也是全诗最高明的一句:“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把过去封建制度下的官老爷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作了一个比较细致的描写。
        接下来第二段里,作者笔锋一转,直击这起新闻事件:阳湘正想鸣冤,但却连“鼓槌”都摸不着。封建社会“鼓槌”是老百姓和“县太爷”唯一近距离接触的传声筒和通信工具。如果在明代,阳湘正或许还能见县太爷一面,和他当面诉诉冤。但现代社会的现实落差是,阳湘正“鸣冤鼓”没敲响,直接成了砖厂的一名“黑奴工”。
       此诗借古喻今,作者全诗没有过多阐述这起事件本身,而是巧妙地借助封建社会的一面“鸣冤鼓”和一把“鼓槌”,把“阳湘正”事件刻画得淋漓尽致。以往我们经常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可悲的不是阳湘正,而是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发表于 2017-6-10 2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冬平 于 2017-6-10 21:08 编辑

                                            《鸣冤鼔》的四大硬伤
                                                            李冬平

     初读硬撑的《鸣冤鼔》,感觉诗借古讽今,有比较大的冲击力。但在查实资料和冷静思考后,发现该诗有明显的四大硬伤。
     硬伤之一:新闻事件的时间出错。这一曾经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发生在2011年6月。但作者私自把时间后置到2016年6月,整整延后了5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硬伤之二:“就被扔到铁镇搬砖了”一句交代模糊,误导读者。很显然,作者是借古讽刺现在有的政府官员不作为。那么,肯定是政府的人“扔”了。事实是,阳湘正是在京上访时被骗子所骗。
     硬伤之三:“以明代为例”不贴切。熟悉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尽管朱元璋时期执法严苛,但也冤案无数。而且,在明代中晚期,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
     硬伤之四:“县太爷就是做爱也得停下来升堂”不符常理。相传,鸣冤鼔是汉高祖刘邦为显示其德政,方便老百姓告状,在各级衙门口设立而各朝延用。诗人为突出县太爷执行力之坚决,祭出“做爱”的杀手锏。试问,县太爷难道在衙门内做爱吗?
     像这类涉及到敏感新闻题材和借用历史的诗歌,一定要讲究准确合理,万不能天马行空。写诗,固然要追求新和奇,但是不能违背基本的常识和常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发表于 2017-6-10 21:06 | 只看该作者
镇州 发表于 2017-6-10 16:13
多危险!赶紧的,转移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21:35 | 只看该作者
阳湘正的百度百科:阳湘正,现年57岁,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泌水村5组村民,他因房产纠纷奔走交涉多年无果。2011年6月进京上访时,被掳到河北沧州吴桥县一家砖厂做“黑奴工”,与狗同睡,被强制劳动。10月13日,该砖厂厂长温永清承认,6月份曾以每人1600元的价格买了六七个人,但否认强迫他们劳动。吴桥县警方17日称,初步调查走访的结果与举报情况有出入;若要深入调查,需当事人报案。阳湘正称将报案。

有多位会员反映阳湘正事件发生年代与本诗所写年代不符,虽然诗歌是艺术作品,不等于新闻报道,但鉴于阳湘正实有其人,故根据会员意见参考百度结果,将诗中的2016改为2011。就此问题询问作者未收到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发表于 2017-6-11 0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韩庆成 发表于 2017-6-10 21:35
阳湘正的百度百科:阳湘正,现年57岁,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泌水村5组村民,他因房产纠纷奔走交涉 ...

尊重事实,更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发表于 2017-6-11 0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30 03: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