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沈 发表于 2012-10-9 09:37 ; A) m% g- a6 F, N" R7 s) s
李白的《静月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算一流作品吗?是不是一流作品,不能从亲民的角度来理解。尽管有些一 ...
. ^2 h2 q8 M- ]/ `* c5 r( o. Z李白《静夜思》至今是一首世人皆知的名诗。从民俗意象角度分析,《静夜思》是在井民俗意象和月民俗意象双重民俗意象制约下所呈现的思乡主题,而井民俗意象是该诗的核心意象, 而月民俗意象只是一个过渡意象。李白是见井思乡, 望月怀人, 虽不能说以亲民性为主,但那乡——乡情、乡民、乡事,那人——亲情、民情、思情,不言而喻。这首诗只因传诵千年,不仅诗人崇拜,老百姓也喜欢。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虽乃历史名篇,不属诗类,可另当别论。但,其精美的语言也闪烁亲民的光芒。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当时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出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 r- h" S- k9 r+ \; @3 F2 @诗写中的亲民性,只是针对诗歌边缘化、民意淡漠化问题的一种倡导提法,并不是说只有亲民性才会出好诗,不亲民就不是好诗。但诗人身在人民之中、处在生活之中,怎会不心怀亲民意识呢,提诗歌的亲民性也并不会影响诗写的各种风格诗写的光辉,我以为更能使那光辉普照人间、沐浴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