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人: l4 T/ t3 E j A8 e
下午百合
9 x2 n2 T5 t" `: N' |2 X1 E$ n8 K/ w8 U2 v
他转走了一座山 q$ P3 d* _. v
转空了一个春天又一个秋天, @8 @. y5 M' W& z, M, {8 }
他转空了漫天的飞雪
. \. ^" s* w, j0 i; ?6 P卓雅的红裙缓缓地变灰
& a' x: \, k) {* q天空下面- x" g1 Y, J1 j% y- G
他一个人转动着星辰,来路和去处6 V$ c/ T0 G0 c# p
$ J4 }/ _' ?: U
" P' h, f. E& |1 {& e& h3 i9 d2 M推荐人:碧青6 n0 |4 W" B k/ d6 Y' L. c
推荐语:女诗人下午百合笔下的《转山》,应该是她在西藏旅行的见闻入诗。5 J- g& k, I5 q* t! d, z8 k
或许是受“转山”这种西藏一带的庄严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的感染和启迪,或许是诗人已经随着虔诚的转山人完成了某种心灵的诗意思悟过程,这首诗,从转山人已经转走一座山开始,于是,女诗人看到了转山人的力量和智慧“转空了一个春天又一个秋天”,从春天到秋天,从种子到种子,很多生命已经完成了一种轮回。“他转空了漫天的飞雪/卓雅的红裙缓缓地变灰”。飞雪的白空了,卓雅的红裙子也变成灰色,而灰色也在天空下消失了,“他一个人转动着星辰,来路和去路。”
# K& `; j& D( t" ~" n至此,只剩下自己的五体投地的转山人,呈现着在无垠的空中“转出”的诗意境界:“他一个人转动着星辰,来路和去路”……
6 w+ n; }9 T. ]/ e, V9 t1 D' S这首只有短短六行的小诗,完美地运用了动词“转”,实现了动和静、有形和无形自然契合。以“空”为底蕴的静,以“转”为中轴的动,得以以“转”的方式,将有形化为无形。
( n8 d" V' f/ b t( R' ?, [; Z从动入静的思维观照,最终呈现了转山人把来路和去路转在了一起,并呈现了无限深远的意境!
+ H, `( n1 N$ F"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