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只是自己静静写诗,他想怎么写,爱写什么,不会有人关注。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对诗品评的权力,能倡导一种导向和审美,他的喜好就会反映在跟从者身上。他构建的帝国版图越大,影响也就越大,他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也会越显著。
中国新诗99%是垃圾,这句话我觉得一点不过份。闻者足戒。我们每个人写的“诗”如果一百首中能挑出一首好的,我觉都应该欢欣鼓舞。现在的人动不动一年就写上千首,一辈子下来,好几十万首,如果有1%的真金,那是很大的体量,好不好?难道不觉得曹谁说的1%,已经是高看了?
我相信曹随是针对个人,不是针对口语诗。没有谁会对口语诗开战。曹随针对的是口语诗写作出现的不认真,轻浮,浅薄诗风的倡导者。同时想点醒跪拜在伊教主名下的写作者,写作应该有更大的境界。把战火引到整个口语诗,由点波及到面,是他反对者的精明之处。
如果说曹谁抨击伊教主是借伊教主的名气来炒作,那当年伊教主四处开战,所为何来?难道大家谈诗首先要摆一下龙门阵,先看名气,好吧,你的名气不如我,一边呆着去。批评与反批评永远不能正常进行。后生永远不能指正前辈的不足。那如何进步?当然,曹谁的语气不算是正常的文艺批评,已经算是对伊教主的作品无法容忍了。
写作固然取决于个人修为,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也是极容易走弯路、错路的,如果自己选择的导师不对,那可能很多工夫都是白费。曹谁炮轰伊沙,我们作为吃瓜群众,看个好热闹,但最重要的是自省。
伊教主是长于网络骂阵的,每次骂阵或能全身而退,或能胜利归来,且好像他的煌煌江山,在每次骂阵之后,都能得到足够的扩张。伊教主选诗写诗几十年,付出大量心血,提携大量后辈,我相信,如果不是伊教主发现和努力,现代诗没有这么多受众。但如果伊教主的导向不对,难免会让不少诗歌爱好者失望。当伊教主的权力和影响达到空前高度时,正如他当年以过黄河时的一泡尿来作为对权威的挑战,已经是权威的他,也应该有胸怀接受后生的质疑了。不管《新诗典》处于怎样的地位,它仍是民办刊物,自生自灭,自谋出路,伊沙凭借《新诗典》让人议论,屡屡掀起风雨,做了很多官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试想,如果没有《新诗典》,江湖多寂寞呀。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曹谁必胜。把诗歌从低俗、浅薄中解脱出来,即便曹随能点醒一个人,都算成功。
诗歌确实需要一场争论,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