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诗歌创作回到生命本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诗歌创作回到生命本体
◎雷文

每一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是外在的,别人通过言行可以感知;还有一个内心世界,基本上是隐秘的。很有意思的是:一首诗歌作品,相对于现实,它有虚构的部分,诗人甚至借助修辞等手段来实现当时个人创作世界的圆满。所以,诗歌,是个体生命进程中的一种艺术产品。它为读者了解诗人某个时刻,某个阶段的内心世界打开了窗口。同时,又是一个诗人对世界的深层认识后,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充实。
巴中诗人罗凤鸣的诗集《献辞》出版后,断断续续读完又重读。从诗集作品,我感受到他的创作,正逐渐拨离虚浮,走向生命的本体。

跟很多人一样,我已看不见许多事物
我只能想起遥遥的一座山
想起它死亡的脸和命运的褶皱
想起倏忽之间就不再青葱的一切

呵欠之余
我庆幸,还能想到
一间小屋。还能想到屋顶的炊烟
多像从山的喉咙,缓缓冒出气来

这首《雪后》,可能真是在一场大雪之后所写,也有可能是在某个时间,突然想到了乡村,借用了雪后的场景,来表达当时复杂的心情,达到一种释放与平衡。作为有着乡村生活的一代人来讲,这就是一种“根”的因素,在内心的纠缠。就如他在《世界》中写道:“三千大道,只爱一条小径/能够代替其他道路/每天都走在回乡的梦里。”
诗坛中这种写故土的诗歌作品,包括已有标签的“打工诗歌”,一段时间里,数量极其大,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与时代变迁、国家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许多50后、60后、70后、80后都曾是喝乡村的水长大,后通过打拼变身为市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完全与乡村切割,这些人内心时不时就回到当年那个场景,谓之乡愁。不过,这类诗歌作品会逐渐减少,90后和00后基本上以市民的身份生活、求学、工作,他们中很多人不再有这种心理负载。问题是:许多人写这类题材时,大多循表层感觉,以抒情为主,罗列一些赞美或怀念之词,没有真正进入到个人生命的本体。用诗人罗凤鸣的《排队》,来说说我对诗歌创作的一些个人看法。

那么多果实在排队
争先恐后地
要去城里

有的如愿以偿
光鲜于超市
有的
将就于小摊

还有一些,成为另类
在进城的半途
就已腐烂

诗歌创作,不是靠文字的华丽来打动人,也不是靠炫技堆砌意象来征服读者,也不是靠作品中有了什么“拯救”、“力挽狂澜”之类的词来改变什么。真正的好诗,它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子,都是谦逊的,都必须听命于当时心的召唤;组合在一起时,必须是和谐的,必须高度契合当时内心的那种真实。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诗歌艺术。这个过程,当然与各自的经历,知识积淀,甚至当时的环境都有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就《排队》而言,这首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类似叙述,也未使用常见的修辞,原汁原味呈现出来,可又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隐喻。这种处理:是诗人先熟悉了喻体,深刻地了解了一批又一批的乡村人进城的命运,尽管是各自不同,但依然是在排队等候。这首诗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和人文关照情怀。只不过,诗人罗凤鸣巧妙借用果实来传情达意,这也符合中国人向来喜欢含蓄的审美习惯。而在他另一部诗集《逆光》中,一首《一望能望多远》,也是以清浅之语寄深厚之情。

顺着办公室的玻璃窗户
向北望去
回风路、西华街、后河老城
碉堡一样矗立的楼房
楼房与楼房之间的一个个陷阱
尽收眼底

再远  也就看不清了
再远  连家乡的模样
也都变成了想像……

现在,我借用罗凤鸣的诗歌,说一下为什么诗歌创作要回到生命的本体。
“‘发生’就是感觉到现象,但不追问其意义;而‘发现’是进一步追寻发生背后的意义”(成中英) 。上面这首诗,罗凤鸣站在巴中回风附近的办公室,居高临下,由近及远,直到目光的尽头,情景交融,由心之发生到发现,再到表现,自然天成。再设想一群思维正常的人,同一时间行走在路上,突遇一场雨,有人想急切回家,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想急切回家又将雨与自己当时内心的一些意念完全融合,借以表现出当时的心境,这就要经过心灵过滤、选择、整合,这种艺术的表现行为就上升到了美学层面,每完成一次,个体生命就得到净化与升华。因为许多东西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如不去深层感受与交融,生命就会显得单薄。下面就是罗凤鸣的《雨的绳索》。

奔走过的街道
栖住过的小区
偶尔碰面的小花小草
几株大树
已经淋湿背面
可是,一个内心经常下雨的人
好像并不需要一把雨伞
他想用力抓住一串雨水
顺藤摸根地回到
他所向往的天堂
雨的绳索
似乎要绾结他日渐麻木的余生

回到生命本体,应该是诗歌创作首要遵循的。从儒家的诗礼养德修身和古代文哲不分,足以看出诗是更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关照。而诗人每完成一首诗,就会给诸如内心一些模糊不清、悬而未决、或者意想不到的事情一次定位,让诗人享受创作和创造的过程,心灵趋于平和。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个人的纯净,也是社会一个分子一个细胞的纯净。因为“文化是一套思想模式和价值标准;就其外表而言,文化则为社群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成中英)。”因为趋同的文化价值,共鸣的因素本身就存在,也就是普遍的生活经验,无需诗人面面俱到诠释。诗人在文字中所有的留白,读者都会在阅读过程中弥补。所以,只要经过生命本体感悟创作出的作品,就会产生力量和感染力。

不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
却能够把白的变成黑的
时值正午,太阳老高老高
当我想起这些句子
我就让眼睛闭上一次
这个世界就果真黑了一次

这首《觉悟》的精妙之道在于:诗人罗凤鸣已经在一开始就讲明的事,他却再用一个真实的可以验证的行为来削减表现主旨上的凌厉,后四句只不过是障眼法。这样,不仅完成了诗人自己的创作意图,还减少了阅读障碍,规避了诗人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风险。
罗凤鸣多年对诗、对人生、对自然、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形成一种生命的自觉,摆脱了简单照相式的无效记录。诗集中《清明》的邻里情怀,《喊父亲》的伤痛,《花语》的爱意,《杀鱼》的生活哲理,《被窝》的价值,《秘密》的诘问……这些都可以看出,罗凤鸣的个人生命,与自然,与生活已融为一体,这种写作,也就是诗教,一种向善向真的修炼。就如《献辞》中他把自己比喻成雪花。
……
毕竟,我轻轻的来临
并未让你翘盼到暖意
反而,一片一片加重了冰冷

所以,即使我是一片雪花
我也绝不原谅自己的孱弱
请你抹去我留下的泪痕
请你,用一瓣瓣桃花
埋葬掉我瘦小的背影

这首《献辞》,是追忆,也是忏悔,更是自我经过时间洗礼后的一种认识。通过罗凤鸣的诗歌作品,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明亮。所以说,诗人无秘密,每写一首诗,都是在剔除内心的黑暗。外界都可以通过其作品来了解,这样,才可检验出一个人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差别,如果高度融合,那便是诗本身的幸运,也是诗人本体生命到达了一个最佳境界。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世俗中,大多时候,总在感叹生命不堪重负,而诗歌创作,无非是道防火墙,一是让我们免遭侵扰,二是帮我们卸掉一个个捆在身上的包袱。读罗凤鸣的诗歌,就我个人而言,无非是一次对他的认识。原来发现:我内心有些话,他已于我先说出来了,而且那么深刻。这样的话,《献辞》带给我的便是一种幸运。
                                                                                                                                                                    2018.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 17:0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世俗中,大多时候,总在感叹生命不堪重负,而诗歌创作,无非是道防火墙,一是让我们免遭侵扰,二是帮我们卸掉一个个捆在身上的包袱。读罗凤鸣的诗歌,就我个人而言,无非是一次对他的认识。原来发现:我内心有些话,他已于我先说出来了,而且那么深刻。这样的话,《献辞》带给我的便是一种幸运。

摘自新浪微博:
雷文,肢体残疾人,居四川巴中。喜欢购买文学和社科类书籍,近几年专注于古代及民国诗话的收集与阅读。出版有诗集《乐观》。
诗观:相信诗人对生命、生存、生活有独到的发现与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0-1 17:11 | 只看该作者
评文所选的几首诗,均表现了沉实的诗意,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07:20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1 17:09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世俗中,大多时候,总在感叹生命不堪重负,而诗歌创作,无非是道防火墙,一是让我们免遭 ...

谢谢秋水岸老师的鼓励!祝您假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2:53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1 17:11
评文所选的几首诗,均表现了沉实的诗意,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欣赏,

再次谢谢老师!祝假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2-17 14:3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诗评!双握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8 13: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