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乐

诗意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乐 发表于 2020-10-19 21:43
茶馆可不就逗个乐子~

仔细想来,诗意这个词确实很值得怀疑。



那种人是少数,其本身也或是处在不成熟期,李白曾自认我生诗意千首就,想必其口水诗也不会少,但应肯定,口水诗也是诗,如同大人小孩都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 发表于 2020-10-20 07:37
道在屎溺,不等于屎溺就是道,正如同和氏璧在汴河所献的那块石头中,但那个石头不等于和氏璧,不然他也就 ...

是的,道在屎溺,是在说,哲理就在我们身边,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大言至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 发表于 2020-10-20 07:33
李老师是做翻译的,以前翻译讲究“信达雅”,而“雅”是相对什么提出来的呢?我是相信雅俗之分的。



首先一句:现在,估计将来,翻译讲究“信达雅”,不会变

再简单说“雅”,此雅非广义雅,而大俗大雅之雅,想您有辩证素质会理解

例如,刘姥姥出口,黛玉言辞,林冲说话,鲁达发声,少用同一单词译同一语句

译刘鲁越俗则越雅,虽他们都在大观园,在绿林者(林冲官宦出身,且有幻想于朝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纯 发表于 2020-10-20 10:16
首先一句:现在,估计将来,翻译讲究“信达雅”,不会变

再简单说“雅”,此雅非广义雅,而大俗大 ...

【译刘鲁越俗则越雅】这是自然,非如此就做不到“信”了。“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纯 发表于 2020-10-20 10:16
首先一句:现在,估计将来,翻译讲究“信达雅”,不会变

再简单说“雅”,此雅非广义雅,而大俗大 ...

【译刘鲁越俗则越雅】这是自然,非如此就做不到“信”了。“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换句话说,李老师这个问题并非要不要“雅”的问题,而是要不要“信”的问题(我相信,李老师也会坚持要“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 发表于 2020-10-20 10:44
【译刘鲁越俗则越雅】这是自然,非如此就做不到“信”了。“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


译李清照不同译岳飞,虽然他们都爱国,至少要让读者读出男女,正如我们同各位编辑对话,虽见字不见人,但能读出对方老少素养品味出身背景等更多信息,翻译传递信息越多越,刘姥姥或小孩子说请届时光临指导,这样翻译文就不,美国女作家的诗文,译成壮汉男人口吻也属于不雅;当然有天生奶油小生,或粗犷大妈类作品没有体现之,也是不

您说得很对非如此就做不到“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1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0-20 19:41
λ ...

Щ漰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 发表于 2020-10-20 10:54
【译刘鲁越俗则越雅】这是自然,非如此就做不到“信”了。“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换句话说 ...

“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要不要“雅”的问题,而是要不要“信”的问题

您这两个理解说得可不对了!  信达雅三者互为对立,又相对统一,绝无轻重主次,他们相辅相成,同步做功,堪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恐怕各编辑中,您心该更有灵犀;试想:高下相倾,前后相随,美之为美斯恶已,孰主孰次?没有白天,哪有黑夜?不雅则不信,不信则未达,未达更无雅,皮之不存,何以为雅?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雅过了,也不信,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纯 发表于 2020-10-20 20:04
“雅”相对于“信”还是次一等的要求。要不要“雅”的问题,而是要不要“信”的问题

您这两个理解说得 ...

信、达、雅,这个顺序是不能更改的,后者都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更高标准要求。无论是达还是雅,都必须基于信,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3-29 17: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