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百科诗歌莅临流派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百科诗歌莅临流派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8 1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8 20: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9 10:34 | 只看该作者
百科诗派最新简介


       诗歌流派。由殷晓媛创建于2011年。



“百科诗派”宗旨:
走出诗人身份,调动最前沿的自然与人文科学资源,进行跨界、多元、学术、试验性创作。
泛性别主义:
以高于并忽略性别鸿沟的视角,集合理性、逻辑、美学与情怀,进行不拘于个体生活体验与社会身份之创作。
主要成员:赵树义、夏文成等
成    员赵树义、夏文成
代表作品 长诗《前沿三部曲》《风能玫瑰》(殷晓媛)《孤独三部曲》(赵树义)等








































































































































目录 殷晓媛
赵树义 夏文成





1
流派宗旨
走出诗人身份,调动最前沿的自然与人文科学资源,进行跨界、多元、学术、试验性创作。

2
泛性别主义
以高于并忽略性别鸿沟的视角,集合理性、逻辑、美学与情怀,进行不拘于个体生活体验与社会身份之创作。

3
创始人简介
殷晓媛,长诗作者。“百科诗派”创始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它们曾从卓尔金历中掠过》《长诗:前沿三部曲》等三部个人诗集及四部翻译著作。作品散见《星星》《诗选刊》《诗林》《作品》《朔方》《延河》《绿风》《诗潮》《文学港》《中西诗歌》《文学界》《诗歌月刊》《山东文学》《民族文学》《城市诗人》《天津诗人》《敦煌诗刊》《香稻诗报》等国内刊物及德、泰、加、澳、美等多国杂志刊物。主要从事长诗及大型组诗创作,目前有两部一万行以上长诗及物理、化学、书法、摄影、心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地质学、信息科技专题大型组诗二十余组。

4
成员及代表作
殷晓媛
已出版图书:
原创类:个人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
个人诗集《它们曾从卓尔金历中掠过

个人诗集《长诗:前沿三部曲》(《云心枢》《多相睡眠》《九次元》共一万一千行)

创作列表:
长诗:章回体《易》(2500行)2013年完成
长诗:前沿三部曲(《云心枢》《多相睡眠》《九次元》共11000行)2014年完成,已出版
长诗:《风能玫瑰》(40000行)预计2015年完成
组诗:魔幻主义《七宗罪》《十二宫》系列、世界地理志系列《鳌足》、地质史系列《天演剧场》、心理学系列《九型人格拼图》、物理学系列《衡》、化学系列《无机之昙》、古典主义书法论系列《钤传》、音乐诗鉴系列《观徵》、生物学系列《XY》、读心术系列《微表情》、几何系列《投影几何》、摄影系列《幻术人间》、大气科学系列《光涌高磁纬》等。
赵树义
赵树义,曾用笔名叶绿素,山西长子人,60年代生人,现居太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六届全委会委员,供职于《人民代表报》社。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多篇(首)散文、诗歌陆续收入各种年度选本,出版诗歌、散文、小说合集《且听风走》,散文集《低于乡村的记忆》,著有长篇散文《虫洞》《远远的漂泊里》《在古城的边上画一个圆》《人,以及附件》,长诗孤独三部曲《尘浮屠》《转情筒》《裂帛书》及系列组诗《温暖的灰》等。
诗观:诗歌是一个人的太极。
夏文成
夏文成,男,云南昭通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昭通作协常务理事。有诗文700余首(篇)刊于《诗刊》《中国艺术报》《诗选刊》《星星诗刊》《星星·散文诗》《中国诗歌》《延河》《阳光》《北京文学》《创作与评论》《时代文学(下半月)》《上海诗人》《天津文学》《诗歌月刊》《中国铁路文艺》《散文诗》《边疆文学》《百家》文学选刊《青海湖》《草原》《山东文学下半月》《云南日报》等数十家各级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2012年汉诗年鉴》《2013-2014年度中国新诗年鉴》等多种诗歌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出版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

5
相关评论
老钢读诗:殷晓媛长诗《云心枢》
  令人瞠目结舌的作品,这堪称中文诗的重要成就,在短短的时日,晓媛百变多姿地综合进关乎人类精神与生存的多重元素,以裹挟能量的结构,去把握更广袤的精神奥秘,给行进百年的中文诗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这首长诗也是她高速行进的一个辉煌转折点,这同时贯穿精神深度与精美讲究之结构的玄幻,这奇异感觉与洗礼交加的乐章,惟愿周流不息……
  ——钢克,2014. 1.19, 9:56.


  这是一部进展中的长诗,作为读者,能一步步领略其建构之妙,是何等美妙的体验啊!一步步看到一种极端/极致的创造——穷尽表意的极限,即不是普及陌生的词义所指,而是触及能指的最终可能,这精神宇宙不但是其自身,也是它能动的变迁,以及其富含能量的生机、美的多重映射与物之哀的幽幽流转,这是一种勉力打开全视域的新颖的观世观,它极大调动与挖掘人的微观与灵视审美……
  ——钢克,2014. 1.20.


  第七章!晓媛长诗发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很高兴地看到:常规的关乎诗的认知轰然倒塌,能写到这个份上,就向可能的极限继续挑战!这次写作,再次证明:诗,体现的是绝对的个人意志,直接将它者供奉的上帝,扫地出门。
  ——钢克,2014. 1.25,15:38.


老钢读诗:殷晓媛长诗《多相睡眠》

  晓媛的诗,带来遥远星系的气息,
  读她的诗,要放弃成见,整个身心投放进去来感受,
  先走马观花地领略,再细细品味,那种语境与
  整体情境就会一点点清晰并立体起来,她的笔下,一个
  以全新思维掌控奇异事物的力道是如此显著,融汇多维观世层次与
  多极方法论的旋风般的魔力,将罕见的奇型异构呈现得纤毫毕现般
  栩栩如生与丰饶多姿,读之,仿若置身想象的极限与梦幻般的“不可能”,
  这不简单地是中文诗的深层革命,而更具摧毁力的是:
  这种迥异于常规并在延续多时的业界圭臬上,完全另起一片天地
  并孜孜独炫,其地气,就是人波荡不息的广袤的精神宇宙,
  这些裹挟巨能的文字,喻示着诗这一古老文体内在不可逆转的
  精神跃迁——一个雍容并高度自洽的星系
  全息渗向常规世界,自其浩瀚开始。
  ——钢克,2014. 2.14,10:04.

晓媛直接动用复杂的大结构,来锤炼并精进
  对诗的把握,而且上升的空间——比如
  思想、精神、灵魂诸般,相信会随着写作的走深与
  洞察的提升,自身就会有个日精月华的演变过程
  经历如此系列长篇诗作的演练,积累下来的经验
  相信会有效校正并助力研判未来的调控与走势,
  而在百科间找到诗意的相似形,本身足够富有挑战意味了,
  这样,如晓媛般以一己之力展开个人写作十项全能般的诗意未来,
  以实打实而非海市蜃楼地拔地而起,相信会日渐引人入胜。
  ——钢克,2014. 2.21,6:19.


6
相关访谈
《红山诗刊》2014年第1期头条诗人栏目访谈
——访"百科诗派"创始人、《云心枢》作者殷晓媛
张永渝:您的长诗《云心枢》真是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作品,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开了先河,充满了结构重组的先锋意识。接触这部作品,第一感觉就是它和传统长诗从形式到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风格卓然不群,我注意到您这部作品引标题是"诗歌史上唯一集科幻、悬疑、魔幻、志怪、爱情、灾难、剧情、古典、警匪于一体的、2600行百科长诗"。但它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对吧?
殷晓媛:是的。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它是主线叙事、旁线叙事、特写和百科穿插的树状结构,其中主线叙事的小节都是以心理学效应命名的。单独这些小节连接起来,情节也是完整的。旁线叙事以侧面补充或者背景描述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纵深性。比如《纪录片:格温娜埃勒的都市余生》这个小节关注了走出主线叙事的人物的结局,有点中文古典小说中"这是后话暂且不表"的余韵在里面。"特写"和"百科"这些部分和主线叙事未必直接相连,但是它们是很好的点缀,比如《狂想曲:循》截取了人类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片段,进行在场式报道,《弥撒曲:万象同冢》以《山海经》式的手法"记载"了一些动物走向生命终点的表现,其实是为后面主线叙事中主角之一的香消玉殒做铺垫。
张永渝:这个故事中男主角是十分明显的,但女性人物着笔比较平均,您设计的时候把其中哪一位作为女主角?
殷晓媛:这并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长诗,我们的主角是一个团队。其实,主角是整个人类,这个团队几乎可以覆盖人类的代表特质和弱点,他们对于时空和存在的态度也是人类的抉择的微缩。
张永渝:仅从这一部长诗就不难看出,您在新诗创作方面不仅独成体系,而且有对它进行革新甚至颠覆的,我很好奇您是什么时间开始现代诗创作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
殷晓媛: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在那之前我从事过很长时间的长篇小说写作,有过三部十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当时纯粹是为了兴趣而写作,在起点中文网、新浪、搜狐连载,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正是那时候的创作给我的空间感、逻辑思维和情节构架能力起到了锤炼和夯实基础的作用,对后来新诗写作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张永渝:不夸张的说,几部长诗足以证明您是当代诗歌的奇迹,我视野所及,罕有其匹。不少读者读过《云心枢》后,都对您在多种文体之间游刃自如的杰出驾驭能力深表赞叹。只需要粗略一番就能发现,这里面文体的多样性和技艺的精湛,比如《猞猁赋》,《风月如巢》这些,风雅颂赋比兴,加上现代的歌剧、散文、小说,包括一些结构艺术的结合,使整部长诗呈现了多元和深邃、富有弹性的空间。不仅如此,在内容上的创新更为惊人,那么,这些文体的坚实基础和造诣又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
殷晓媛:陆游说得好--"功夫在诗外",我们能从当代诗歌本身中获得的仅仅是"传统"+"技巧"+"他人意志",那么,如果要有所突破,必然要从广阔世界的多方面汲取营养--我指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每天睁开眼睛以后这几百平米的视野,不是"此时此地",这一点常常是被人们误解的。我们需要主动关注陌生的素材来源。如果你喜欢的写是风花雪月、多愁善感类的作品,你着重关注生活细节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可以了,当然这没有对错的问题。但如果你的诗歌疆界足够大,层次足够丰富、视角足够超越,就会发现,这些离生活环境最近的只是基础层面的东西。"百科诗派"要的不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也不是简单的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我们追求的不是这种局限在自身生活轨迹里的东西。如钢克老师的评价,我们的长诗是要另起炉灶架构起自己的宇宙。我们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哪里?陌生化想象空间和现实必须有人们熟知的东西作为媒介才能被读者读懂,这些媒介是什么?存在于方方面面,优秀的歌剧、杰出的绘画雕塑作品、前沿科学读物、占星术趣谈、关于心理和人格分析的电影,它们都有可能为你的作品做贡献。
张永渝:《云心枢》有个章节叫《谐谑曲:正名》这个章节,好像还使用了EXCEL函数?
殷晓媛:好眼力!通过函数式来传达我的理念。为什么你是那个被选择的"Seul"?那么,这里的单元格就象征着人生的一个总值,那么这里的函数表达出来就是,如果你的这个值小于某个数,那么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如果在这个数和另一个更大的数字之间,你是warrior(战士),值更大,就是sage(先知),最后唯一大于这个值的,是被整个时空机制和概率选择的人,我们的主角。又如《随想曲:六道》是一个首尾相接的逻辑游戏,比较像汉语里面的"顶针",第一节提到六边形与博尔赫斯的关系,第二节转移到博尔赫斯与保罗·塞尚的关系,第三节接着是保罗·塞尚与普罗旺斯的关系……最后成为一个闭合环。这些关联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它们肯定不是扁平的、能被某一两个领域覆盖的,所以,多接触不同种类的信息,有利于洞察力的形成。
张永渝:对,你提到这几处是你作品中独辟蹊径的地方,另外我还注意到几处有特色的地方,比如《犯罪香料学》和《万象同冢》,类似于百科词条的写法,但是内容又加入了荒诞的成分,请问是什么想到这样写的呢?
殷晓媛:您可能听说过安布罗斯·比尔斯,他的《魔鬼词典》就使用了扭曲、拆解、赋予新的含义这样的手法,这种越是以正规问题呈现出的诙谐和反讽,越能显出其荒诞主义的闪光。在中国,记述超自然事物、渲染其神秘力量叫做"志怪"。在我的作品中,将这中西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章节里香料与犯罪要因的千丝万缕荒诞不经的联系,这种戏剧效果令我自己感到惊喜。
张永渝:是的,读起来回味无穷。我注意到您擅长在作品中塑造智慧、强悍、富有个性的女性,比如《云心枢》中的男主角母亲、妻子、助手格温娜埃勒都各具特点,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角色的象征意义和您塑造角色是基于性别的考虑吗?
殷晓媛:母亲这个角色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慈爱、包容、自我牺牲,又有更高层次上的远见、决断、勇气和自我价值主张;妻子这个角色也具有两面性:化身白孔雀的精神导师和具有油画美与温婉性格的女人,其实也是广义人格的分裂和整合的象征。格温娜埃勒这个角色锋芒、要强、感情丰富、有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她与Seul之间既存在着团队关系,也有个人情愫,还有相互卯足劲竞争的两性战争层面的东西。其实仔细分析,这部长诗中每个女性角色都具有某些男性性格特征,而多层次化的男性角色性格也有女性元素。我指的是传统上的"男性/女性性格特征",其实这些都不应该是专有的、标签式的东西,所以在这里我也想提到"泛性别主义",它也是我们百科诗派的理念之一。
张永渝:这个词应该是你们流派首次提出的吧,它和"跨性别"或者"中性主义"有区别吗?
殷晓媛:区别很大。其实"中性"这个词语虽然是中立的,但它的存在意义是架设在默认两性分化的基础上的,而写作本身是不需要被物理性别捆绑的,把"诗人"分为"男诗人"和"女诗人"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正如女性学者也不需要特意叫做"女学者"一样。而"跨性别"强调得更多的是跳跃而不是融合,甚至有一点刻意"越俎代庖"的含义,把某些特征和能力看做男性或女性独有的默认前提。"泛性别主义"主张以不同参与者、观察者和思索者的角度进行创作,不受性别角色制约。从更高意义上说也不拘泥于社会身份,更不局限于诗人角度。创作是多么无形和无限的一件事情,你可以创造出很多个不同的自己,你可以让他们站立在宇宙各个坐标上。
张永渝:怪不得百科诗派的诗歌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和广度,看来视野决定了创作的维度。
殷晓媛:是的,你可以按自己所需随时切换身份:观察者、叙述者、主人公、路人甲、学术研究者、抒情者、上帝……你的视点可以是无穷无尽的,而很多人却把它们浪费掉了。
张永渝:您有着惊人的才华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就我本人来讲,非常赞同您的百科诗学。红山诗社同仁在谈起您的创作普遍的看法是:"左通百科右接各国直承文选壮如长河",能介绍一下您的代表作和百科诗派的发展阶段吗?
殷晓媛:其实这是一个登山式而非阶梯式的发展过程。"百科诗派"最初理念的提出在2011年,在《诗选刊》论坛举行过诗赛,不过因为当时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缺少必要的认知铺垫,所以几乎没有征集到真正符合标准的作品。后来我自己进行了反思,"百科"对于诗歌的渗透一定不能是散点的,而必须是河流状的,连续不断、有主线、也有支流。只有这样才能把系统知识以诗歌的形式真正系统地体现出来,所以2012年末开始,开始划分领域战线,拒绝笼统,构建秩序。于是创作了物理、化学、心理学、音乐、几何、书法、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十几个大型系列。
张永渝:如果您向读者推荐其中1-3个系列,您会推荐哪几个?
殷晓媛:《钤传》和《微表情》,前者是以文言写成的现代诗,每一首都是关于一件古代书法极品,包括米芾《蜀素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苏轼《寒食帖》、祝允明《闲居秋日帖》、黄庭坚《苦笋赋》、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这些,赏析、论道、考辨、戏说,每一首是一个小故事。《微表情》是关于国际上FBI用于犯罪分析等的读心术的,时代感非常强。
张永渝:在那之后,您的创作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吗?
殷晓媛:到2013年,系列组诗又开始向长诗的方式迈进,抛弃了系列内的类似性,彻底打破文体和内容界限,直到2014年上半年,连续创作出三个大型组诗:一部是章回体长诗《易》,一部是现在大家看到的《云心枢》,还有之后创作的一部3000行的长诗《多相睡眠》。
张永渝: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读您的这几部长诗,会看到它们辐射出来的不同波段的能量。比如《易》,六十四章相互独立,犹如众生相写照,有人看到它包罗万象的象征隐喻意义,有人看到它丰富和《巴别塔》式的叙事结构,还有人看到章节之间风格凌厉的陡转。而《多相睡眠》,读者评价这部长诗是"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只在情节容量和跌宕起伏的程度上,就胜过《盗梦空间》《蝴蝶效应》《地心引力》《穆赫兰道》《阿凡达》等多部大片的总和。对于这种评价您怎么看?
殷晓媛:我想谈一下长诗的界定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时下有一些作者仍然认为字数/行数是衡量是否长诗的标准,当然,这是必要条件之一,但如果结构松散、前后脱节、逻辑混乱,即使达到一万行,它也不能算长诗,顶多是一组篇幅较长的组诗,甚至只是一组诗歌作品的集合。"长诗"和"史诗"的区别在于它未必是着笔于描写史实或传奇,但它的叙事性也是极为重要的,所有的抒情都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时间轴或者逻辑轴上,需要严密、劲道,经得起推敲。我很高兴听到读者对我的作品叙事结构的高度赞同,就像另一位诗人温经天评价这部长诗,说它"结构奇特、章法诡异",是"前沿探索的长篇诗文本"一样。创作超越当代文本结构与内容的长诗,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张永渝:似乎您在《多相睡眠》中新样式的开发已经登峰造极,将"索引注释""调查问卷""测试题""电影画面说明框""老黄历"等几乎从没有人想到的形式也运用到了长诗中,简直不敢想象您的下一部作品中还会出现什么令人震撼的表现形式。
殷晓媛:有无限多种可能。诗就是给内容找到表现的最佳形式,一切服从于最终呈现出来的大效果。
张永渝:反复阅读您的作品,叹服您惊人的创造力,您无障碍打通和建构的能力真让后进者绝望。也很欣喜看到"百科诗派"从当初的探索到有今天的建树。现在"百科诗派"有多少成员?
殷晓媛:十来名。"高标准"对于流派来说永远比"大规模"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从创建以来我们从来没有放低过门槛。我们只会把有足够学术含量和知识密度的作品纳入到流派选稿范围。目前,流派的得力干将赵树义和夏文成一直保持了可喜的创作势头,他们富有巨大的创作能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赵树义有长诗《孤独三部曲》,夏文成最近还写了一个《精神病临床症状》系列,都是非常智慧的精品。相信我们的团队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对我们来说,"发展"优先于"壮大",或者说,不会为了壮大而壮大。但如果有具有雄厚学识基础的诗友加入我们,我们觉得万分荣幸。(完)

7
图集
《长诗:前沿三部曲》内页展示
《长诗:前沿三部曲》(7张)


8
《前沿三部曲》资料
为什么《长诗:前沿三部曲》的出版是诗歌史上的一次重大创举?
一、全诗结构特点:
三部长诗的结构分别可以概括成“抽屉式”“滚筒式”“多线式”,《云心枢》逐层展开,保持着空中花园式的章节结构(以《XX效应》为标题的各段落犹如行板,形式、长短、风格都保持着流畅的一致),虽然互相之间的衔接(以诗剧、散文、辞赋、指南、代码等为形式的插入式板块)富有匠心,变化诡谲。《多相睡眠》在“正相场”和“异相场”的叙事间回旋,此消彼长,流转不息。(前两部中穿越部分逐渐增长,第三部,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整篇均在叙述在“异相场”的成长见闻,相当于一份速成的第二记忆,而第四部第二章,两份记忆开始出现交叉,之后异相场的叙事递减,正相场的叙事重新增长。)《九次元》通过分镜头切换(Parallel montage一节)、平行场景(文中例如第八章,在古莱德斯通监狱、道馆、纽特里诺庄园、无香道沉船、八度际界等多个场景间来回切换,以奥库鲁斯、芙璐克图斯、斯特拉几位人物及大反派纽特里诺为各相互穿插章节的叙述主角)和瞬间闪回(《日月长》《恨刻舟》)实现多线叙事。
二、全诗主题特点:
《云心枢》表面上是物理的,实际是觉知的(解析时空、能量、未来,但以心理现象为全文各章节标题,代表一切情节都逃不开心理结构的驱使,万象皆由心生。);《多相睡眠》表面上是觉知的,实际是物理的(“梦”似乎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但当它的真实性和对现实的影响力被证实,我们便不再把它称为“梦”而是类似“平行空间”,它是服从于物理世界的定则和逻辑的,它不再限于个人心理领域而成为了具有人类深广度的未知。);而《九次元》是穿越物理和觉知的人性的一场集中式登场(物理的探索道路,觉知的动机鞭策,人性中攫取、征服、救赎、复仇、接纳的元素,英雄情结与原始情感……)。
三、所使用文学元素、体裁:
影视元素:科幻、悬疑、魔幻、志怪、爱情、灾难、剧情、荒诞、古典、警匪、侦探、意识流、穿越、纪录片
视觉元素:公式、字根艺术、盲文(以上三种形式出现在本书总目录及章节分隔页上)、图像诗(《恶魔的音叉》《意大利面桥结构》《自冥想中生,或从幻世中来》《第一结局》《私心如雪》)、汉字矩阵(《内循环由终及始》)、星级标注(《系数演算法》)、数据勾选(《每一株草木都是蓄电池》)
包含文学体裁(34种):现代诗、戏剧、小说(以上三种形式在全诗中最为常见)、散文随笔(《质数颂》《耳鼻喉科与雪》《脉冲星》《Haunted Stomach》)、乐府(《信使谢幕》《日月长》《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祝融之歌》)、律诗(《无根行》《诺亚引》)、辞赋(《猞猁赋》《南柯别》《恨刻舟》)、书信(《2万赫兹外的耳语》《越洋来函》)、古风(《风月如巢》)、日记(《心·地狱》《界外日记》)、檄文(《谕碳酸檄》)、Excel代码(《正名》)、百科词条(《犯罪香料学》《万劫词典》《石藕星贴士》《迈阿密数据》)、文言文(《Bon Voyage》《肃穆紫》)、访谈(《砂上宇宙》《读报时间》)、广播(《冰冻三尺》)、说明书&指南(《天文球使用手册》《太虚香》)、编年史(《循》)、科普文(《六道》)、MV(《散失的角速度》《All Sinners》)、歌词(《Lady Miami》《归园田居》)、心理测试题(《灵魂状态评估试题(AB卷)》)、谜语(《谜语的集中性解答》)、新闻报道(《各自的悭吝》《周流不息》)、正副歌(《明暗说》)、索引(《入世索引》)、表格(《8》《索尼乌姆常规课程表》《三叠坐标上的更高存在》)、公式(《Wild Parameters》)、电脑游戏(《密室逃脱》)、字幕(《日出》《片尾字幕》)、辩论、剪报(《读报时间》)、传记(《某报》)、广告(《深海一万尺频道》)
四、横跨学科领域:

内页展示(5张)
涉及较多的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数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美术、神话、音乐、电影、建筑学、社会学、几何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
物理学——通篇都渗透着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推荐《2万赫兹外的耳语》《砂上宇宙》《紫格尼克效应》《武器效应》《入场须知》《谜语的集中性解答》
天文、地理、历史学——同上,分散分布,尤其天文《脉冲星》,历史《循》,地理《无根行》
占星学——《日冥刑》《安泰效应》
数学——《质数颂》
心理学——(《云心枢》各节贴合各种心理效应进行设计)《灵魂状态评估试题(AB卷)》
精神分析学——《万劫词典》
美术——《恶魔的音叉》《菩萨相、夜叉相》《最后的塔希提》《维特鲁威人:双目之囚徒》
神话——《他不愿沉睡在世界之树下》
音乐——《散失的角速度》
电影艺术——处处可见电影式镜头语言
建筑学——《峥嵘若彼,沧海泅渡》
社会学、物理学、绘画、几何——《六道》
生物学——《犯罪香料学》《意大利面桥结构》《从深渊底部开始重建》
Excel知识——《正名》
医学、生物学、信息技术——《读报时间》《冰冻三尺》
五、百科诗歌贡献、代表作:
在“百科诗派”产生之前,自然科学与诗歌的结合比较罕见,边缘化且仅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比如以科学名词为诗歌题目但通篇并未将科技内涵进行诗话,而只是原封不动对某个科学现象做抒情或叙述,而没有触及其深层次与诗歌所代表的感性、人性乃至神性的共鸣,在没有做更多的剖析和展开之前就草草结束。“百科诗派”的产生标志着我们称为“浅表理化”的这一时期的结束。“百科诗派”将人类历史上所有已知学科(自然、人文学科)及艺术形式纳入创作范畴,对各种科学、艺术现象做深层次的挖掘和解构,其包括三大类:
图腾演绎类:赋予严谨的自然科学诗化的象义、仪式感,使之作为悠久文化徽记的存在具有了更丰富活化的形态,成为能走进富有浪漫、审美、灵性群体的状态。
世界地理志系列《鳌足》、地质史系列《天演剧场》、物理学系列《衡》、化学系列《无机之昙》、生物学系列《XY》
跨界拓宽类:以具体的(魔幻的、传奇的、古典的)角色和情节对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及心理学概念进行解码和丰满化。将抽象风格导出为文字并建立逻辑之间的感性链接,以通感的审美译写艺术与心灵。
音乐诗鉴系列《观徵》、古典主义书法论系列《钤传》、读心术系列《微表情》、心理学系列《九型人格拼图》
内涵解构类:对学术概念的核心精神做深度挖掘,将致密、坚硬、无懈可击的定义熔炼为可见的神性与美感,采用视觉化、切面架设的先锋手法虚拟了科学法则的演进,稀释并使远离读者的科技概念富有色香与韧性。
几何系列《投影几何》、摄影系列《幻术人间》、大气科学系列《光涌高磁纬》
之后产生了集大成之作——“前沿三部曲”,它是诗歌史上第一部横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数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美术、神话、音乐、电影、建筑学、社会学、几何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等几乎所有前沿学科的概念,充分运用公式、字根艺术、盲文、图像诗、汉字矩阵、星级标注、数据勾选等视觉特效,横跨现代诗、戏剧、小说、散文随笔、乐府、律诗、辞赋、书信、古风、日记、檄文、Excel代码、百科词条、文言文、访谈、广播、说明书&指南、编年史、科普文、MV、歌词、心理测试题、谜语、新闻报道、正副歌、索引、表格、公式、电脑游戏、字幕、辩论、剪报、传记、广告34个古今中外文学体裁,使科幻、悬疑、魔幻、志怪、爱情、灾难、剧情、荒诞、古典、警匪、侦探、意识流、穿越、纪录片浑然一体,为至高神性的主旨服务的。
在神性主旨之下,任何狭义的诗歌主题和科学主题都是渺小卑微的,对自然的史诗性记述不再是被语言推动,而是同源同根的诗性与浩如烟海的人类科学因与彼此的阔别重逢而重新获得了自我演化的生命力,它们像“云心枢”有千百种面孔与形体,因而通过目不暇接的多种视窗自我表述。因此,它确切地说不能称为一部文学作品,也不能用“全息大展”或者“结构艺术创举”概括,为它作序是虚伪、偏狭和僭越的,更是不可能的,故而全书之前只有一句引子——“夫宇宙有序,其传略无序。”

9
《风能玫瑰》资料
“风能玫瑰”,大气科学术语,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各射线长度分别表示某一方向上风向频率与相应风向平均风速立方值的乘积。根据风能玫瑰图能看出哪个方向上的风具有能量的优势,并可加以利用。风能玫瑰图中共有十六条射线,而本长诗则相应分为十六卷,预计二~三万行。目前已完成的依次为《武芭蕉,雌村正》(古典悬疑推理长诗)、《锡璞拉群岛战纪》(奇幻史诗)、《止风之心》(极简主义后现代长诗)、《汉诺塔》(结构主义巴洛克长诗),共一万行。
读过大卫·米切尔《云图》的读者都知道,“云图六重奏”由六个故事组成,小说先依次讲述6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按相反顺序讲6个故事的后半部分,整体叙事顺序呈1-2-3-4-5-6-5-4-3-2-1的结构,而六个故事相互套叠,不仅每个故事间以不同方式巧妙引出另一个故事的片段,在时代上更蕴含一种轮回式的循环。大卫·米切尔称《云图》的创作灵感来自伊塔洛·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这部小说中12个风格迥异、发生在不同国家和时代的故事,都在接近高潮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殷晓媛的《风能玫瑰》则是受到上两部小说的启发,十六个故事在地域和时代上展得更开,第一卷在一个特定的真实或虚拟的国家,之后则呈放射状随着情节发展从一个国家延伸及多个:单线式的《武芭蕉,雌村正》背景为江户时代的日本,六方结构的《锡璞拉群岛战纪》为虚拟的锡璞拉大陆,6^3(六芒星,每个人物与三位其他角色有交集)结构的《止风之心》主场景在美国,而6X6(三十六宫格,六位主角X六大时代)结构的《汉诺塔》则发生在印度、东南亚诸国乃至后来的美亚欧非各国。结构呈几何级数递进的同时,故事间存在“信物”或“证物”的一丝关联,如《武芭蕉,雌村正》中的孔雀牙雕据称来自航海家从《锡璞拉群岛战纪》中的虚拟大陆带回,《锡璞拉群岛战纪》中馥力嘉隆女王的红宝石“止风之心”成了《止风之心》中各方勾心斗角争夺、却给每个拥有者带来厄运的“诅咒之石”,而《止风之心》中的古董商埃马努埃莱·比安奇及其子,则是《汉诺塔》中莫卧儿时代一对同性恋人历经四百年古老家族的最后两代……《风能玫瑰》是长诗、史诗,更是结构、逻辑和投影几何艺术,它将通过穿插、衔接、明暗线、套叠,从一维开始展开,最终达到难以置信的十四维。正如光谱之对于棱镜,读者所看到的,只是平面剖开后的文本。
第一卷:《武芭蕉,雌村正》
第二卷:《锡璞拉大陆战纪》
第三卷:《止风之心》
第四卷:《汉诺塔》[1]
内容简介:
“汉诺塔”又称“梵天之塔”。根据印度神话,梵天创造世界时树立了三根金刚石柱,在其中一根上穿好64片金片,越往上金片直径越小,这便是“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列规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柱子上,居于上面的金片必须比下面的小。预言称,当所有的金片都从那根柱子移到另外一根柱子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失,而“梵天之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据数学家计算,如果僧侣每秒钟移动一次金片,那么,完成整座“汉诺塔”的时间为2^64−1秒,即5850亿年,约是太阳年龄的157倍。这也许便是佛家所言“千百劫”。悠久而邈远,宛如无尽的恒河之沙,沧海桑田,时移境迁。究竟是“业力不灭”,还是宇宙的法则在静默中齿轮组一般运行,每个灵魂在其中周而复始地扮演着推进却仿佛原地不动的角色,直到塔身崩毁、万象俱灭?
长诗《汉诺塔》,“轮回”的表象中,一切却并非以循环与重复,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的方式打开。“生存者”、“情圣”、“女先知”、“水语者”、“女权主义者”和“变革者”六个天赋异禀、个性鲜明的角色,历经吠陀时代、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王朝、十九世纪、未来世纪六次轮回,经历不断破裂和重组的关系剧变,演绎了诡谲多变的传奇人生。
最初,他们是吠陀时代散落在印度各地,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六个独立角色,他们的视野受到时代的局限,他们的命运充满各种注定或偶然的悲剧元素。但他们是特别的,是天赋异禀的,决不会安于沦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傀儡。第二章,他们像河流一样两两交汇,于是这些人群中的“异数”不再孤立,充满个体特征的恩仇悲喜拉开序幕,他们肇始并大刀阔斧修改自己的未来,彼此影响、倾慕、拯救、伤害,他们成为芸芸众生之中的先驱、强者和离经叛道者。第三章,六大主角融合为一个大圈子,也象征着一种生态的流通和微观意义上“世界”的建构完毕。他们的关系在“轮回”中变得微妙而又坚不可摧。例如,“露奇卡与华伦”这一组主配角组合,在纵向时代间分别以“灵魂伴侣”“雌雄同体”“孪生姐妹”“唇亡齿寒的二人”“心灵遥感的二人”以及“一具躯体中此消彼长的两个灵魂”的方式呈现,正如他们的誓言“千百劫中,形影不离,宛如一人”。在第四和五章,六位主角颠沛流离,分别投生到风格和文化迥异的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墨西哥、马达加斯加……仿佛,命运在向他们演示“生者必灭,会者定离”,仿佛,时间和地理的共同作用驱使人间恩怨不断稀释和归零。
尾章中,他们彼此离得更远,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伯利亚、摩洛哥、美国、希腊、荷兰、秘鲁,但一切距离终究阻拦不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最终,他们不仅成了各自领域的标志性人物,更在从容与顿悟中迎接也许仍是悲剧的生存与邂逅,最终一笑泯恩仇。更惊人的是,他们不再是最初那个只有一种特质的角色,而像“分歧者”一样整合其他人身上的杰出才能和品质,“情圣”有了“生存者”的坚韧,“女先知”有了“变革者”的决断和闯劲,而“女权主义者”则有了“生存者”的强大、“情圣”的真挚不渝、“女先知”的超前思维和“变革者”的惊世骇俗。

第五卷:《图尔卡纳》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6 20: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