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铜在南 于 2014-5-20 00:27 编辑
“写实性很强的题材诗化过度,显得矫情”,看来你也有文青病。。
还是回到诗歌语境上来。
要跟人讲清楚现实语境和象征语境不能混为一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你原来提到语境的问题我以为你知道,可以省了这个大麻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现在还是来解释一下好了。。
通观全诗,其实除了我挑出来的这一句,其他全是现实语境,也就是作者的情景描写,如“以及五月满山的玉米/
将如何度过雨后天晴的夜空”,(这句其实有语病。。)叙的事,如“我知道,她在一阵风里找兔草”,都是现实中可以存在可以发生的,针对这些确切的事物抒情,就会给人一种扎实、透彻、真挚的阅读感受,但是他在一群坚实的事物中间,突然插进去一句,“用镰刀割疼了草丛中画眉的叫声”,试问镰刀怎么割疼叫声?还是画眉的叫声,这就是不恰当的诗化(其实只是词语层面的陌生化组合,新人常犯的毛病,没啥特别意思但是他们常常以为这样有诗意。官刊也很常见这种里格楞的东东。。),而又由于放在一整首的现实语境中,构成伪叙述,所以显得格外突兀与矫情。
我可以猜到你会试图用一些名家的例子来反驳我,(如果你阅读量足够的话)所以先给你提个醒:先分清楚你举的例子那一首诗的整体语境,因为现实中不存在诗歌里却有可能可以那么写,这个还是要看语境。像上面那句,放象征诗里是没有语境问题的,虽然还是有点二。另外,尽量不要举国内现代诗人的作品,因为国内现代诗歌历史太短,仍不算很成熟,即使是名家名作很可能也存在基本功不过关的问题。要举就举古典诗词和国外的作品吧,希望你能找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