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指冷笙箫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诗中国联盟74期】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6-13 13:09 | 只看该作者

江南看到你的点评,肯定兴奋得要浮一大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6-13 14:08 | 只看该作者
指冷笙箫寒 发表于 2014-6-12 16:22
呵呵。评论是个辛苦活,也是个技术活。我怕自己没有金刚钻。

如果仅通过一首诗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似乎有些难,我们在评诗的时候,因为是简评,所以只能就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语言和思想的角度去简单的说,实际上评诗确实应该“知人论事”。而仅凭一首诗知人,毕竟是片面的,如果一个诗人能够仅通过一首诗就能展示他的内心,那功夫也是相当了得,据我知目前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6-13 14:08 | 只看该作者
执人默笔 发表于 2014-6-13 14:08
如果仅通过一首诗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似乎有些难,我们在评诗的时候,因为是简评,所以只能就诗歌的艺术表现 ...

回错地方了。。。。对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6-13 14:09 | 只看该作者
林下清风 发表于 2014-6-12 16:54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如果无血无肉,无神无采,都不会吸引人,也不会有生命力。

是的,,你说得很对, ...

如果仅通过一首诗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似乎有些难,我们在评诗的时候,因为是简评,所以只能就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语言和思想的角度去简单的说,实际上评诗确实应该“知人论事”。而仅凭一首诗知人,毕竟是片面的,如果一个诗人能够仅通过一首诗就能展示他的内心,那功夫也是相当了得,据我知目前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6-13 14:47 | 只看该作者
执人默笔 发表于 2014-6-13 14:09
如果仅通过一首诗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似乎有些难,我们在评诗的时候,因为是简评,所以只能就诗歌的艺术表现 ...

不是要进入诗作者的内心,去探寻诗作者本身需要表达什么,

我的疑问重点恰恰不在前半句内心,,而在后半句,,透过一首诗探寻作者在这首诗里需要表达什么,,谢谢你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6-13 15:2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妙评妙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6-13 16:01 | 只看该作者
指冷笙箫寒 发表于 2014-6-12 10:59
1、        林下清风:


点评辛苦,上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6-13 16:12 | 只看该作者
指冷笙箫寒 发表于 2014-6-12 10:59
1、        林下清风:


      金陵的诗歌,已经具有较强的现场感。《活着》一二节之间断裂感太强。如果只有第一节,我倒觉得是一首不错的微型诗。《无声无息》前两个情节的铺垫,顺利成章过渡到对置身现场的“我”如一株小草般的生长,转换自然,只是语言尚需进一步雕琢,做到不动声色更好。《后来并不遥远》第一节喊口号似的语言,显得贫乏苍白,这样过渡到第二节,生硬而无力,这首诗歌,可以全部推翻重写。

交流如下:
     1.第一次听说现场感,不知何意?可否再说得明了些呢?
     2.《活着》一二节间断裂感太强----这一点我有时也有些迷糊,有人认为诗的跳跃性强是好事,只要存在一条相关的链就不为失败,而就我自己而言,原来也一直写得很简单易懂,这首也算是作出的一点尝试。
         《无声无息》,需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能理解。
          《后来并不遥远》第一节喊口号似的语言,显苍白-----云不认为那是喊口号,而是一种还算相对写实的手法,正是基于一节所述情形的存在,才出现二节的“所以,当我……听到一颗心在说话”,且说的是“后来不遥远”。因为在生活中凡事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那么自己所向往的未来是不是就不遥远呢?


云深知点评在很多时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儿,但出于真诚与进步的共同心愿,喜欢本着真诚的态度交流。指冷编辑的点评有褒有贬,是云欣赏的方式。所以云也真诚地写下自己看到点评后的真实想法。
再次感谢!期待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6-13 16:14 | 只看该作者
陈清流 发表于 2014-6-13 08:27
谢谢老师评析!《当》我最后一句想表达的是:当只是一种猜测的行为,而这种猜测的行为是还未到来或者根本无 ...

之前没看过你在这期活动中写的诗,刚在执人默笔的帖子里欣赏到《当》,觉得是首不错的诗歌。如果诗友不介意的话,云想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简评一下。(前提是:要有勇于接受我误评的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6-13 16:22 | 只看该作者
执人默笔 发表于 2014-6-13 14:09
如果仅通过一首诗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似乎有些难,我们在评诗的时候,因为是简评,所以只能就诗歌的艺术表现 ...

没有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04: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