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运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点评] 【《诗歌培训班》同图018期】作品汇总及点评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6-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培训班》同图018期】010#《无上的意志》外一首
7 n* S# g* m6 q6 e' M2 l(在讨论中略有修改,如下)' @& s) {. B/ P
3 N: a, k# E3 F' |. [" i* p6 e0 ~' J0 x
《无上的意志》
) |* P) K$ b# s5 {* l文/华小木
8 _& r$ D! e9 f: V/ C* E6 \
* O: ?4 i9 V% B( w5 a1 o; X不再摸着石头, }0 S+ t( `* M" k
甩开膀子' Z6 L- j7 D# E
把改革3 v, |6 W0 ~: n3 ?. _9 _# M
从活人推进到
% c& p7 D# `( b5 w2 B* F死人. F: q4 J. i% Y3 a" B7 M& U
& z, S" j+ H2 v. \1 p8 }; O1 b
当油锯锯断棺木的时候. [$ ~3 ~: w4 Z1 v
我恍惚
2 d9 ~& c: i" {  H, V5 V听到
& U2 e! j0 p, S4 N' \9 S计划生育强扎的尖刀划破皮肉的尖锐声5 H& F! j4 q  {9 A
工业开发强征的土地的破碎声
) E& {- M0 {/ }8 a9 X7 r6 K新城规划强拆的房屋的倒塌声
  J* a7 I1 X1 P0 |7 r* I: @0 L. r% Y: _0 |4 R! \$ s
从此; `9 m. f4 l6 T' u
我们的词典中
/ d) z: t  i( o6 d- U/ r/ \2 [2 n$ \又多了一个词语
* i7 l9 F% [% D0 l强锯或强葬
1 j; W/ t% \/ H+ C/ T3 T0 X) s: n9 y" }
《这个“六•一”的表情》% h! C7 Y, |) Y

. n0 D$ m$ h( T1 `) K郑世芳老人定格了3 V7 s' S5 J7 i' |9 C( I
终于可以在六一之前
" E# W3 E0 Q9 k- }住进% G% b/ N: E9 K2 R% U
安全的小屋
9 s% e2 n% O' `9 `  F
* m/ C; s( P+ f; W, d  D/ Y0 {" o7岁的梦涵- [! `- I1 y( f3 C$ D* s
捧着太奶奶痛苦的微笑
' t4 Y$ \7 S2 u# J5 j( b向苍天哭喊着
" V8 Q  ?4 Y% d  y走进自己的节日
$ y" V- v# x0 `) P# j$ @# X( E& g7 ]( B2 A2 N# ~( Q4 x3 |
六一是花开的表情& U5 I6 V% W0 V" K6 k/ O0 E4 Q
安庆市却有一张文件
/ Z2 J- Z6 a( A2 Z3 Z. ]+ k; H冰冷地/ S$ p& _2 M' Q. H' a/ ?0 [
躺在办公桌上
& k" ^' r) Z  e
4 p+ D3 [. k' {+ P/ Y修改于2014-6-3
! h5 U1 E8 c2 g/ l' X" p+ t- e  b  m1 p1 |3 Q2 Y) J4 K
(创作手记:政府的很多改革,都有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下面的执行者因为政绩观念,借助政府的意志,不考虑民情风俗、群众观念,强力推行,结果导致一个又一个的暴行,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我企图通过喷涌而出的愤懑之情,冷峻的对比,控诉这种暴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9:56 | 只看该作者
华小木 发表于 2014-6-16 18:54# V. r9 K, n+ S# T4 ?& j
【《诗歌培训班》同图018期】010#《无上的意志》外一首
8 ^6 \) d4 A/ n8 z1 b(在讨论中略有修改,如下)
) B. ]% b, {) `, _9 }, j4 W- G5 F6 ^
已经修改了,欢迎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6-16 20:34 | 只看该作者
王运明 发表于 2014-6-15 21:19; ^5 ?" u% i& j
张喆诗友,今天刚好是截止日期,就把你这首列为022#吧,如何?: v) t" u- V" M* [5 v5 `9 O
【《诗歌培训班》同图018期】022#《火葬 ...
- ^0 O8 M( Y6 ^- O0 _4 s
当提前把一些还健康的老人
& V6 Z9 K3 w0 I# P( c推进火葬的恐怖意念2 L& @6 l1 m. e! t; s0 }+ a9 T* b
坍塌的仅仅只是人心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6-16 20:45 | 只看该作者
留着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1:53 | 只看该作者
瘦梅子 发表于 2014-6-16 20:34) S4 a& p# e1 S$ t4 R& g# @& x* e
当提前把一些还健康的老人
3 s2 @0 r4 s$ c  i$ l* R& C推进火葬的恐怖意念
1 D, |6 l6 Y8 U" p坍塌的仅仅只是人心么
4 j4 ]- @& a+ g: p
瘦梅子诗友好,请多多对每首诗进行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6-17 17:52 | 只看该作者
王运明 发表于 2014-6-16 21:53
+ _: c  {, k2 B6 ~+ l7 J瘦梅子诗友好,请多多对每首诗进行点评。
: U/ _! q! P: N* y9 l) p
一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21:07 | 只看该作者
瘦梅子 发表于 2014-6-17 17:52
4 ^4 t8 B- e- j# i+ G/ O一定!
$ i# P+ z4 D! z5 N" ^6 d
谢谢喽,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6-20 16:32 | 只看该作者
王运明 发表于 2014-6-16 16:32; @9 a4 _2 N9 ^
哇,那您的小孩子跟咱小孩子是同年级呀,今年也中考哦,还有几天时间了
' {& g5 u3 C$ U9 k; P& `, u  I1 o* ^
# w" x+ u% x5 p+ B1 k& v% f
呵呵,巧了不是?!祝一切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6-2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片云 于 2014-6-20 16:44 编辑 8 i" z  C* P5 Z
- u( L$ Y. ^( o; S' l" N
事先声明:( Q7 j) d2 y: h+ g9 N; i
点评谈不上,说是读后感比较贴切。如有说得不当之处,敬请诗友们见谅!
* o0 R/ G9 C2 Y- ], k1 B: B6 {2 F

# D5 r  `+ ]- `, W* J
001#:亡祭(二首):
1.云以为——诗中不是不能用排比句式,但只要是用了,就应当力求显出排比的气势来,层层递进,直至在高潮处来个戛然而止,尽显余音绕梁之味多好。显然这一首做得还不够好。
2.首节不错!诗歌的结构也不错!第二节过渡地方似乎可再简,末节显暗了。
+ Q, S# N3 _0 D* `

$ O) h$ `: |' Q; M6 X
002#:割麦:
这首指向很隐,如果是同图写作,有跑得太远的感觉,不如加个引言,以免让读的人产生太多的模糊感?另外,“两品刀片”,量词用得不当吧?

/ o) L! s* ]% e$ f; b, d) _3 e7 Q
" s6 o7 U+ G3 R
003#:怎么就至于到这步田地:
套用夜1969群主的话,短诗贵在爆发力。读了这些文字,我在想:如果让其来个瘦身,只留中间一节,再来读读,感觉会是如何呢?

8 V6 o# K' V/ d/ L3 k2 T
2 A' \3 b6 k, Y( ~; s
004#:死亡之痛:
悲悯情怀的显现是这首诗歌的亮处所在。建议舍去一些可写可不写的,保留最想表达的东西。
0 S5 i! ^2 T& v6 M) F7 n7 `8 f. V; Q
7 q! y9 J1 T. V# `' H, O! ]; ?
005#:安庆酷吏(三首):
(一)、或许是写得匆忙?感觉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表达流畅、立意明显,是云喜欢读的类型之一!
(三)、说些什么呢?一种酸痛感油然而生了。

7 r. R+ w8 y" Z. Q* C) A0 o4 h& D- ?  S1 l' d
006#:《公共事件》外二首:
《公共事件》:“不是一刀的统一/是从思想上破译”是我读后印象最深的句子!“中国之大 人口之杂”是否去掉更好呢?
《入土为安》:好利的刀锋!个人觉得首尾都不错,中间部分再斟酌一定会更佳!
《一把刀》:明月清风的文字显现出强烈的“想说也敢说”的风格,虽然个人因为诗歌观的缘故,不是太喜欢这类型的诗歌,但因为它通俗易懂,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要说不足,云觉得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删繁就简。

, k  F6 e/ z" y5 I, d
* y. d+ S/ y( B, E1 ]
007#:《由棺木情节想到的》:
想起了卢老师的诗写汉字系列,这首诗其实是延续了其中的汉字解析与构造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首节一二句所问吸引人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想法,但一二节读来有不顺的感觉,好象并成一节反倒利于理解了。不知道是否是考虑到每节三行的整齐性而故意为之呢?
7 k9 w( N1 ?/ q2 g7 `1 \& @* C
% H( f9 P; g- i" Q: g# X+ P
008#:《看透了一些东西》:
通俗易懂且读来很冷也很痛快!似乎“这是天作之合啊!/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开农民”此句去掉更好些。
& X8 E$ J: n2 N

" ^. g  R. K: y3 n! n. X
009#:归宿(外一首):
《归宿》:读完这几行,它给云的印象无疑就是——干净利落!
《死亡无处可逃》:第二个“也许”可去掉哦。第二个“把”字如若改成“让”字更适合些?

- O) j6 B$ W  K$ A# W+ X, s) ?  W' B  L0 N3 e. Z6 H* b
010#《无上的意志》外一首:
《无上的意志》:建议首节直接去掉,标题再斟酌.
《这个“六•一”的表情》:我得实话实说,不仅这标题吸引着我有了读下去的想法,而且这些文字之平实易懂是我喜欢的表达方式。
. Y3 v, z: u# o- Z& n: A0 K

8 w, Y& ?% ?: b( h
011#:《死亡通知书》:
对比虽也较强,但总觉不够简炼,标题似乎不是很合适。
; ^6 A8 Z& y# }7 r' E4 g9 _! W0 R" K/ X
% @7 R$ ]  P' m7 i
012#《棺材碎了》:
“我看见  哀悼的云也无处落脚/只能挂在天上  哭/也有冷漠的云  在旁边笑/笑你看不开”---意象的运用佳!
4 W, @6 F7 S/ n+ \. u0 ^' d
013#:《最后的疑问》:
既是同题创作,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有点儿走偏了。
当然,向世俗提出的疑问所表达出的诗者观点,云支持。

3 v- }. M$ A% m1 b4 N
/ i# v! Z# g$ n( M2 r
014#抉择:
云直言了:有点偏散文化写作了。
  E! N! L/ }& l4 {! V2 ?

& M' R6 D/ ^  _# R# X
015#:由不得你了:
标题有新意,读到“用死亡盛放死亡/双重肯定是否等于否定”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相比原稿的简洁,云反而觉得力量弱了些。
% z$ y4 m4 g' y4 X
2 h' j# L# S! ]- a' R# f
016#:《这一次,我依然有所怀疑》:
由于诗歌观的缘故,内心里一直对这类题材的文字有抵触,但既是练习,就努力为之吧,创作小记写得明白,整篇文也简单易懂,自己就不多说了,希望听到诗友们的交流!
4 A* z0 r. H8 n/ Y. ~! |
0 `9 t1 ?* [- K- J: u
017#:殡葬,一口摒弃世俗的棺木 :
大限,惶惶不可终日
紧搂黄泉一丝,自成归期
乞求无果,倒不如
赚它个入土为安
2 G+ O5 r8 X: k7 V2 `3 E
人们常说,哭着来,笑着走
奈何,一头是政策,一头是民意
如此悲情,怎能让
未来的黄昏恬静迷人
-----感觉这样也不错,既贴题,也有所延伸,不过若果真如此,标题倒是要改了。
, r( d8 [" _/ I, z" ?" e/ Q: k
7 {+ Q) i: a" b" w2 F6 K
018#:饭与棺材:
末节转得很新颖!蛮喜欢滴!
但似乎饭与棺材之间的联系没有写好。

8 [$ [- _: ~* C- |) r
. J! H; v2 j  {. u
019#:《谁动了谁的棺材》:
“世人用叹息为你们收尸,安魂!”----是此诗最精彩的地方,一种忿忿之情溢出。问句忽左忽右地呈现,云觉得读起来有点儿跟不上诗者的思路哦。
1 ?; F0 C2 F0 U& _9 n
020#《她是我看到的活着已经穿好殓衣的人》:
这是云读到的,在参与本期活动中的最具诗意的文字了,赞一个!
“这片土地除了活埋孩子/难道还能活埋我们的祖先”----觉得此句再行斟酌为好。另外,“安详的坐在正门口”应是“安详地”。
: V; i5 P  {, t
021#《你究竟,是为谁而死?》(外一首):
《你究竟,是为谁而死?》,直接以问句作为标题,较易吸引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通篇两节,句句皆问,尤其是末句的“天堂,就像风声中此起彼伏的海市蜃楼/难道真的只有乘坐棺木的船,才能到达吗?”既有诗意,也很好地表达了诗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立意。
斗胆建议一下:直接保留最后两行,作为一首微型诗,然后改个标题。
《死亡通知单》:很有些讽刺意味。作为同题,觉得有些偏了,或者理解成延伸得远了些?
+ {, M4 |6 f  k, @

; {/ G/ o! p, r) F
022#《火葬,土葬》
有些像写叙事诗,尤其是“当火葬与土葬”一节。
“而火葬,也有火葬的理由”可与前面并为一节的。
末句问句极易引起人的思考,赞一个!

( ?3 _" K$ C$ _& q- Y( q! A8 r; N+ M
' R( Y% g9 X" Z) V2 f" I

+ y( L' F# ]/ X
3 D, }  g0 ]1 h  Z
022#《火葬,土葬》:
有些像写叙事诗,尤其是“当火葬与土葬”一节。
“而火葬,也有火葬的理由”可与前面并为一节的。
末句问句极易引起人的思考,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6-20 19:13 | 只看该作者
都看了,感觉这一期诗歌不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24 05: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