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还是不批评是个问题
——也评大卫的性诗《荡漾》
荡漾
作者:大卫
从额头到指尖,暂时还没有
比你更美好的事物
三千青丝,每一根都是我的
和大海比荡漾,你显然更胜一筹
亲,我爱你腹部的十亩玫瑰
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
百合不在的时辰
我就是暮色里的村庄
孤独,不过是个只会摇着
波浪鼓的小小货郎
喜欢这命中注定的相遇
眼神比天鹅更诱人
这喜悦的早晨
这狂欢的黄昏
没有比你再美丽的神
积攒了多少年的高贵
仿佛就是为了这一个小时的贱作准备
你是我的女人,更像我的仇人
不通过落日,我照样完成了一次辉煌的蹂躏
诗的题材无关雅俗,性爱,器官也没什么不可以写。这样讲原因在诗是一种变通的语言,有化腐朽为神奇,化丑为美的本事更大。写性爱的文学作品不少,像劳伦斯争议最大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30年后因对人性的深度描写以及对社会批判的严肃性而被解禁,他是用男女的自然感情和健康交往来对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的侵蚀。就不单单是描写性爱了。波德莱尔可以说是触及性爱题材的第一位诗人,也以败坏风化上过法庭,但他认为诗人应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娱自足,要返回存在的本质层次,把社会病态诉诸笔端。波德莱尔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是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我们知道,波德莱尔这样说,绝非给自己找借口,因为在艺术上《恶之花》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明晰稳健,音韵优美,格律严谨,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即象征主义。象征主义当然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写法,就不是单单停留在描写性爱上面了。
大卫这首《荡漾》有单纯写性爱的倾向,且艺术性也不够。有诗友说这首诗的问题是“又想优雅又想淫荡”,事实上,优雅和粗俗只是语言风格上的区别,即便优雅也不也不足以让性爱描写脱俗,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单纯在写性,作为艺术创作是流于泄欲宣欲,还是以此为形式另有深意。这点大卫似乎没有意识到。习得文笔,是用来写性,还是要探索表现更为严肃的东西,以体现文学诗歌创作的艺术性、社会责任和审美趣味。
在关于《恶之花》的评论中,涉及到美学问题: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如此看,大卫这首《荡漾》到是“表现了内心隐秘”和“真实情感”——其内心的隐秘即痴狂于与美人性爱(从“早晨”到“黄昏”纵欲无度),真实情感即对最钟爱的女人(美神)的性爱认为“贱”,并自得与其可被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蹂躏”的权力。我们姑且认为反映了大卫内心的“真”,可本诗的“精神境界”情况又如何呢?这是涉及到作品情感、伦常、艺术、人性、社会思考等层次评价的方面。把《荡漾》里外看个遍(也无所谓“里”,言语直白,用了点比喻),大卫这里是一种什么层次的爱情观、性爱观、道德观?这不是混球么,浮浅不?低俗不?邪恶不?除此这三个词还能用在何处呢。
我们说艺术、文学、诗歌有提示人精神境界的功用。我无论如何在《荡漾》中看不到,相反,我感到如此写性俗不可耐。一段时间以来,在诗坛看多了这类被男女诗人写出的淫诗,说想呕吐也不符合实情。
这是一个空虚、堕落的时代。诗人和诗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是内心与行为上的同构,还是因超越而具有诗人本该有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不单写诗)?
也许制造“争议文本”是当下诗人擅长的赚取关注的博名之道,我这样批评文字究竟算是正落“算计”,还是能有严肃艺术交流性呢。对后者我本人也很怀疑。我们的名诗人太聪明了,深信成者王侯败者贼,可谓各个精熟诗坛登龙术,借找骂成名的操作也是其一。对这样一些诗人,我常常连批评兴致都提不起来。
注:一些地方引用百度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