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视野与当代性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视野与当代性问题
◆方文竹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无疑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经过姜红伟先生艰辛而智识的发掘、整理和总结,这一段尘封的历史渐渐为人所重新认知、敞亮。对于内容异常丰富的“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及其文本包括姜红伟先生的系列著作等,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重复难免,在此我仅谈一点历史视野与当代性问题,意图为此提供一个参照体系或视角。
历史视野与当代性问题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当代性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从历史视野的库存挖掘和考验中,才会浮现出来,从而拥有自身的问题意识、理论路径和建设蓝图。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进行当代性的观照,历史才会被重新激活,从而显示出它的真实境况和内部结构、思想核心。由此,我们谈论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并非与当代或说今天的诗歌无关,而是出于当代性的关注才让姜红伟先生竭尽全力于此浩大工程,对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梳理与把握才会产生某种实质的呼应与互文。姜红伟先生对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关注和发掘只是近年的事,时间相隔多年,可见历史感和当代性在他的身上统一起来了。颇富理趣的是,时间的适当距离——是否应对了那句俗语“距离产生美”?——有时候反而更利于对于历史现象进行清醒而有效的观照,正是“时间的距离”打开了历史的视野,因为“视野”是有幅度和广度的。这里,三十年其实是跨越两个世纪,时间的意味更绵厚、悠远,距离过近会太粘实,太远则未免虚幻,我认为约三十年较佳。这个时间距离还保证了史料的可靠性,访谈对象几乎全部健在,亲历性和沧桑感、人生的况味以及对于诗歌认知的改进和变化等让枯燥的历史闻到了一股浓厚的人气和可触摸感,从而成为十足的“信史”。
从访谈题旨和内容来看,既有回忆,也有感慨,历史事实和资料证据丰厚,甚至捕捉生动的细节,感性理性兼容,后顾前瞻共享,我尤其注重它站在今天看昨天的认知态度,访者之问正是当代之问,真实性、史料性与当代性问题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时隔二三十年,作为处理对象的“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经过积淀、沉淀与重新打量,时代与时代的面影会愈加清晰起来,理论探讨也将步入正常的轨道并向纵深推进。“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尤其与言路、风格及学术主体性的对接,甚至在全球化的境况中发生体用性的转移。理论主体性的张扬与实现进一步维护了处理对象的真实性、本质性和深度。从历史视野与当代性问题入手还可以挖掘到很多理论内容,如八十年代校园几乎“全民皆诗”(尤其中文系)与今天诗歌受到超度冷落的对比,一定会有时代的因子和文本自身演变的内在原因与轨迹。还有,我曾提出“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第三代诗歌”的必经阶段”(姜红伟、方文竹访谈《“醉到今天还没有醒来”》),这个结论恐怕也只有从当代的视角才能得出。除此,还有当今的“口语诗”、学院派诗歌、启蒙与伪启蒙、中西诗歌的路径等热点问题都可以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里找到有效的回应,还有校园诗歌也是当今诗歌的一个重点,想必它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对应与启发性。尤为重要的是,当今仍有一大批五六十岁活跃于诗坛的中坚诗人正是从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走出来的,他们的写作方向、理想、人生经验和鼎盛诗名的取得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无疑有着割不断的秘密的联系,其中的理喻性是无比丰富的。
必须指出,当代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历史的土壤里萌生的花朵,即当代性问题也即历史视野中的当代性问题。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急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代,脑瓜随机一转似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或提出一个新论,但是,理论的泡沫也由此而来,诗歌批评、诗歌观念和创作同样受到冲击,不少人甚至唯西方之意是从。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国诗歌的历史事实出发,探索出内在路径和逻辑变更,自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对于“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这笔丰厚的遗产重新的启用,定将富于启迪的意义。姜红伟先生正是如此极其认真地接地气,咬定理论的“娘家”,这就是全力收集“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现场复原以及学术追索,甚至接续上一幅“中国诗歌”的地形图,从而保证了“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不虚浮、不油滑、不摇摆,而是让它建立在坚实的根基上,并为今后中国诗歌的未来发展提供某种有益的参照体系和有益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3-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历史视野与当代性是重要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3-4 05:25 | 只看该作者
来读。
方老师猴年大吉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4 1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掉牙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4: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直言,促我警醒,流派网应该提倡这样的批评风气。
批评是针对对象的,具体情况具体用语。“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一个诗歌现象,过去30年了,今天如何衡量?“历史”“当代”是绕不过去的,且相当复杂,我进行的只是不成熟的尝试,缺点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2 22: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