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叶如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只眼之诗人沙龙》--空间的立体/”我看第三只眼“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6-25 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6-6-25 21:07 | 只看该作者
前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2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6-25 22:44 编辑
潘加红 发表于 2016-6-25 17:03


裂开的手掌伸向天空,


咏物诗, 一者要抓住物的特点, 一者要从这些特点演绎出哲理, 联系到人, 生活,社会和历史。 写诗, 就是要诗化所咏之物。诗化, 要靠这两个方面。 好的咏物诗, 要收得住, 放得开。 收得住, 就是围绕着物的特点和本质。 放得开, 就是要放开眼界和想象, 看到微妙的联系, 以诗人的第三只眼看到另外的东西, 发现诗意的连接, 发现本质的相关。 既然是诗, 就需要描写形象, 营造意象。 既然是由物而达到理, 就要有深入和缜密的思考。

这些因素, 加红的这首诗里都包含有,都精彩地体现了出来。  而且, 我感觉加红在这首诗里, 和最近的另一首诗里, 都有比之以前更多的儒雅风味。 场景和境界似乎更开阔一些。 思维所达之处似乎有更多的细致。
当然, 也可能我没有读到足够多的加红的其他作品。这首诗的语言很有韵味, 有相当的功夫,经得住反复咀嚼。

具体的逐段解析, 我留待以后, 或者其他诗友。

结尾处, '缌麻三月"已经说到哀事, 所以和后面的"哀事“似有所重复。 ”缌麻三月“后接上”婆娑“, 或可斟酌? 也许我没有领会这里的用意。

浅浅几句, 权作抛砖引玉。

点赞加红精彩新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6-6-25 22:44 | 只看该作者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6-25 22:41
咏物诗, 一者要抓住物的特点, 一者要从这些特点演绎出哲理, 联系到人, 生活,社会和历史。 写诗,  ...

谢谢兄弟品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22:49 | 只看该作者
潘加红 发表于 2016-6-25 22:44
谢谢兄弟品读,辛苦了!

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6-6-25 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6-6-26 0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皿成千 于 2016-6-26 02:27 编辑

很有必要讨论。看下来,我认为还没有展开,并感觉讨论有些入胡同的姿势。

第三只眼,超结构。第三只眼是诗人的,超结构是指诗作所指能指在语言框之外,可以认为是,一首诗的核,很难交流的个人化东西。难,不是不能。那么我们是与能定论,交流就需要沉得住气。

那么,结构,变得十分明确了。我们分自然结构和新生结构。一方面形式的:自然结构可以是旧体的七言五言和平仄格律,也可以是新诗的题图写景及一些状物的有机体等等,新生结构就不好一言概之,比如田字格,在诗经验中是作业本内部结构,可定性为自然结构,但田字格一旦反经验(有迹可循),李清照雁字归时,雁字与田字在同一结构上,当一诗中要启用这一结构时,这就是新生结构。

内容的结构一般也是建立在形式之上。很多作品或作品中的思考重点相近时,作者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联,是并联还是串联,形成方向性,只有这样,一首诗的内容表现才更有力,更趋于建设好诗者的思想和诗学体系。

关系到一个诗者,终点何为,我认为,写诗,完善与完成自我更有效些。所以,我认为,超结构之说,当以内核为重点讨论,这第三只眼,建立在诗者实际写作中的形式自觉,而后所及之处是过去和当下不及之处,也正是一种探索。说白了也只是一个真正诗者必须。一生为诗,只为能有一诗,这一,不是一首,是一句一首和一个整体诗性。

面对大量诗,从中挑出一些你认为好的诗,这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或者少。这种现象,我认为是遮蔽现象,一者是诗作本身沉睡,诗者没有醒来,写的是自我梦语。另者是你在给自身经验陪葬,没有活起来。唯一能让你不睡不死的就是时常更新学识,走不同的路,让学识和途中的内容唤醒自己的经验,然后同样唤醒读者,也是一种活法。因为决定你诗写和评审诗客观高低的不是别的,是各人的视野和能量。第三只眼就是你更新中的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07:18 | 只看该作者
皿成千 发表于 2016-6-26 02:25
很有必要讨论。看下来,我认为还没有展开,并感觉讨论有些入胡同的姿势。

第三只眼,超结构。第三只眼是 ...

欣见成千来参与, 欣读成千纵横论述。
论述精辟。 所涵盖的方面很多。

有的论点还望能进一步阐述。 例如关于新生结构。还有关于
诗者没有醒来,写的是自我梦语。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能否进一步阐述? 我觉得可以领会这个意思。
但不知是否和你的想法一致。 是否可以举例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6-6-26 11:30 | 只看该作者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6-26 07:18
欣见成千来参与, 欣读成千纵横论述。
论述精辟。 所涵盖的方面很多。

      关于诗的新生结构,在这里进一步阐述,我想也是有必要的。
      语言有语言的自然结构,物体有物体的自然结构(物质特性),因此,诗在言说过程中往往不能好好说话,比如没有每个词都能像“嫉妒”反过来也一样。虽说诗忌用词,却也有必需的时候,这样反过来用时,一般出于押韵或者语感会反词结构运用,我认为这当属新生结构的一种。再看物体特性,汽车四个轮子为自然结构,当诗性需要时,诗中出现八只脚十只脚的,我们也视作新生结构。如果诗中出现“七脚汽车八脚不等,急行于XX高速。”不奇怪。
       关于诗者的沉睡期,我想也有必要谈谈。我认为诗者是有天生性特征的,有的人一辈子写不了一首像样的诗作,有的人一出道就佳作连连。这其中正是因为诗者还在沉睡期与被唤醒。换言之就是悟性。但我认为叫沉睡期确切,因为,有悟性的诗者也不一定写得出过硬的作品,因为诗需要的不仅仅是悟性。诗写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心中必定另藏活物,叫第三只眼不为过。要唤醒它就必须惊梦,不断学习、行走,不断充电加强能量,吸收精华知识,当与诗相遇时,就会产生火花,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种经验唤醒。

注:经验唤醒为诗人于坚提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1:38 | 只看该作者
皿成千 发表于 2016-6-26 11:30
关于诗的新生结构,在这里进一步阐述,我想也是有必要的。
      语言有语言的自然结构,物体有物 ...

诗的新生结构
诗者的沉睡期

----诗人皿成千提出的概念。 很有意义。
多谢成千进一步阐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17: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