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17 09:40)
黄土层:犀小生存的烛火
这首五行微诗,分第一行和后四行两部分。从视觉上直观之,第一行较长,类似于“千里之堤”,后四行较短,类似于“蚁穴”。蚁穴是参差不齐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谚语,具有哲理性,是一棵理论之树。是用蚁族之外的视角观察的结果。这种理论价值的意义自不待言,那是属于高于蚁族生命层级的一种优渥的评判体系。但是,这与蚁族有什么关系吗?有本质的关联吗?这正是诗人在微诗的构建中,提出的质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么,千里蚁穴毁于什么呢?来自两个方面:人的理论指导之下的暴力行动,即为了防护大堤而毁了蚁穴。另一方面是蚁族本身的求生存能力。尤其是后者才是关键。生存大如天。让一切理论见鬼去吧。云山雾罩,昏天黑地,都没有意义,唯有生存之烛火,才能坐照自观。这里活生生的生命和生存与一句谚语式灰色的理论形成了对比,并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烛火因为黑暗而存在,蚁穴因为长堤而被人关注。但微生物和大人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各自言说各自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因为彼此悖逆反倒很“和谐”。诗人用全知式视角,对于人类和蚁族都给于了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