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4期:长林晓歌《北海东炮台遗址》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7-9-26 09:27 | 只看该作者
离开政治看炮台
奥冬

    除了少数“口号诗”“标语诗”之外,诗的政治意义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没有不用说,有的话,也应该隐在言语背后,像汤里的盐,要细心品味才能感觉出来。
    长林晓歌这首《北海东炮台遗址》,末尾的“文革”一出来,必然会刺激到一些人的神经。赞扬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其实,诗中的“清朝时”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段的称呼,据此说它是在肯定清政府甚至于“为清朝歌功颂德”,是不准确的。“毁于文化大革命”也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说它对文革有所批判可以,但说它这就是全盘否定文革,也不够确切。
    一诗多解,离开政治看这首诗,也不是不行。戴云山诗友的《自然而成:一首被导游诱导出来的微诗》提示了我,还可以再换个角度来读。
    诗的第一行就说了,“没有炮,没有炮台”,只有一个小黑板,表明这里是所谓的“遗址”。故此,完全有理由怀疑:这里真的是炮台遗址吗?会不会是当地人或者当地旅游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为自己涂脂抹粉,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凭空虚构而来的?君不见所谓的赤壁,“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360问答,http://wenda.so.com/q/1375186373062144)现在流行“文化旅游”,许多地方,都在争名人、名地,只要沾点儿边就扯虎皮做大旗,而对其真正的功过是非、对真实的历史地理不管不顾。(至于小韩国说屈原是他们国的,我只想说呵呵。不过,这种心态是一样的。)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绝大部分的遗址都会成为发展、以及生存的障碍。是保留遗址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后人,以及旁观者,一般会强调意义,强调精神,强调风格,要求当事者(其他人)牺牲一下,反正牺牲的不是他。我觉得,对遗址要区分处理,根据其史学价值,适当保留是有必要的,但要全体原样保留既不现实也无意义。更不要说好些地方,人工复制、制造的一些“崭新的”“遗址”,只会让人觉得既好笑又可悲。
   


附:
北海东炮台遗址

长林晓歌


没有炮,没有炮台
遗址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
几栋紧挨的高楼。栏墙上的小黑板
刻着它清朝时卫国的伟绩
却没说明它毁于文化大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7-9-26 17:50 | 只看该作者
炮台,无炮无台。这留出的巨大空间,适合树般植物暗自缅怀。炮台空寂,仿佛无字之纸,却有人看到上面文字繁密。犀利的眼光,尖锐的笔触,表述了树所不敢,不愿,或不能言说的部分。诗作用语以一当百,言有尽,意无穷。
稍觉,如此短小的诗,一字千金,散文笔法的关联词完全可以省略,换为其他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7-9-26 20:24 | 只看该作者
古不为 发表于 2017-9-22 17:14
北海东炮台遗址

长林晓歌

转合功力尽在结尾一句

好诗。好评。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7-9-26 20:33 | 只看该作者
孙连克 发表于 2017-9-26 20:24
转合功力尽在结尾一句

好诗。好评。欣赏!学习。

奉茶问好!祝福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7-9-26 20:36 | 只看该作者
古不为 发表于 2017-9-26 20:33
奉茶问好!祝福不尽!

谢谢古老师回帖!敬茶!祝福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7-9-26 20:42 | 只看该作者
孙连克 发表于 2017-9-26 20:36
谢谢古老师回帖!敬茶!祝福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7-9-27 10:23 | 只看该作者
                        呼唤实事求是的民族本真
                  ——长林晓歌《北海东炮台遗址》赏析
                              文/敖华

                            北海东炮台遗址

                      没有炮,没有炮台
                      遗址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
                      几栋紧挨的高楼。栏墙上的小黑板
                      刻着它清朝时卫国的伟绩
                      却没说明它毁于文化大革命

      这首诗歌之所以有强烈的震撼力,在于它触动了中华民族最敏感的神经。这种触动主要通过正反对比的手法来完成,再由诗人心中的大爱来推动。
      既然是北海东炮台遗址,就应该存在相关的遗迹、遗物,然而却没有炮,也没有炮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榕树和几栋高楼。说白了,它是已经消失了的遗址。
      消失就让它消失吧,然而却有人心有不甘,将遗址的信息浓缩在栏墙的小黑板上。然而,上面刻的只有清朝卫国的伟绩,这显然不是历史的全部,而是被过滤后的虚荣。如果不是虚荣,那为什么不提及遗址毁于文革呢?
      该留存的遗迹遗物不留,不该栽、建的榕树和高楼却很惹眼;该记录的正反历史两面,却只记录了“正面”,并且是失去物证而随时可以更改的“正面”。诗歌投射的现场,抹杀了客观的历史,失去了应有的公正,丢掉了实事求是,仅剩浮华与虚荣。
      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回归实事求是的民族本真。这,正是此诗立意的高妙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7-9-27 12:55 | 只看该作者
奥冬 发表于 2017-9-26 09:27
离开政治看炮台
奥冬

欣赏  学习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7-9-27 12:56 | 只看该作者
戴云山 发表于 2017-9-24 22:38
《自然而成:一首被导游诱导出来的微诗》

视角独特   新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7-9-27 12:57 | 只看该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发表于 2017-9-25 09:23
北海东炮台遗址

长林晓歌

再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21 05: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