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网络诗歌20年纪念活动启事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9-10-5 00:38 | 只看该作者
★★★★扬子鳄《请你列举自己非常喜欢的诗歌》集锦(一),截至2010.2.21凌晨5点

◎ / 丘清泉 

【回复本贴】 【论坛首页】

清泉注:因参与的诗友太多,在整理诗歌时稍显繁琐(现在整理出来的诗歌超过3万字)。此外,有的诗友是列举1首,有的则列举了几首。为了便于分辨,我在整理时,在列举者的名字后面注明了所列举诗歌首数,以便区别。

请后来参与的诗友注意看清楚活动主贴,即不要列举自己的,以及不能只列举作者和标题,这样整理者还得花时间去百度,有点那个什么。嘿嘿。(比如西域列举的西川早期的诗歌《世纪》(看山的人风化在山中/看海的人漂浮在海上),全诗我在网上都无法搜出来。麻烦哪位诗友知道的,在后面跟帖,谢谢。还有,有一位朋友贴的是自己的诗歌,我直接咔嚓掉了。)

天快亮了。夜里安静的很。

——————————————
格式:
诗歌列举者名字(首数)
被列举者诗歌名
诗歌作者

——————————————

舒兴庆(1)

寺庙里的花
宋烈毅 

寺庙里的花
开得安静
红的是一种药
紫的是一种草
我在这里度过了
一个薄荷味的夜晚
一些风把河谷里的
鹅卵石吹圆了

————————————

秦氏明月(1)

《仿佛游泳》
余怒

跳下水,游一会儿。再跳下去,游。
是两个人,两种跳和游的方式。假设他们
在游泳池的两头,互相不认识。其中一个人
是个老头,他不止一次听医生
说到游泳。医生让他跳,他就跳。不管是
5米跳台还是10米跳台。跳下去,全身
酥软,声音很大。很舒服。他游动
起来,向另一个水中的人打招呼,你好。
那个人没搭理他,可能耳朵不好,也可能
耳朵在水中。那个人一直在深水区。看不出
他的年龄,游动起来几乎没有声音。这个人
是个什么人?为何不相信医生的话?可能
年龄不大,喜欢一个人闷着头游。也可能
年龄挺大,喜欢潜水。
“我是个老头,我还是呆在这儿吧。”不能
不听医生的,在游动过程中。游一会儿就
爬起来,爬上跳台。喘口气。再跳下去,
再游一会儿。游过来,游过去。


————————————

游戏诗歌(1)

贫穷
龙断

柴米油盐酱醋茶
参也参不破的七字经
七星寒芒
我长夜难眠

南下,南下
南下的我好象一枚落叶
暮色苍茫
被我告别的故乡是一棵苍老的桂花树
月亮就在这里
我要去的地方仿佛是遥远的另一个星球



————————————

王彦明(2)

柯索
徐江

20岁我读他
21岁我再读
今年
我36

许多事都不一样了
许多清澈
正在我眼里浑浊
许多浑浊
我能看到它清澈
救火车每天在街上
咬报纸

以下这句是不变的——
我信有天使在我的屋顶上飞翔
(2003)

陶匠
彦尼斯•里索斯

一天, 他完了工,做出了大水罐、花盆、饭盆。剩下了
一些粘土。他做了个女人。她的胸脯
又大又结实。他走神了。他回家晚了。
他的妻子咕咕哝哝。他不答话。第二天
他留了更多的粘土,第三天还要多。
他不愿回家了。他的妻子离开了他。
他的双眼燃烧。他的身体半裸。他围一条红色腰带。
他整夜和粘土女人睡觉。黎明时分
你可以听见他在工场栅栏后唱歌。
他还把他的红色腰带解了。裸体。彻底的裸体。
围绕着他的是
空的大水罐、空的饭盆、空的花盆
以及美丽的、瞎眼的、又聋又哑的女人,带着一对被咬过的乳房。
(周伟驰 译)


————————————————


池沫树(2)

黎明
兰波


我拥抱过夏日的黎明。

  宫殿的额头上依然鸦雀无声。水是死寂的。团聚的
影子没有离开树林的大道。我走过去,唤醒活泼、温馨
的清晨的呼吸,琼石闪动着晶莹目光,翅翼无声地起飞。

  第一桩事:在充满清新、熹微光亮的小径上,一朵
花告诉了我它的名字。

  我,向着金黄的飞瀑笑着,她披散着头发飘过松林,
在银光闪烁的梢头,我认出了女神。

  于是,我揭开她层层纱幔,在小路上,挥动着臂膊。
在平原上,我把她显示给公鸡。在大城市,她在钟楼和
穹顶间逃跑,我像个乞丐,在大理石的堤岸上追逐着。

在大路高处,桂树林附近,我用她层层的纱披绕住
她,微微感到她阔大的躯体。黎明和孩子倒落在树林低
处。

醒来的时候,已是中午。
  (葛 雷、梁 栋译)

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

赵云(2)

一个人大摆宴席
汤养宗


一个人无事,就一个人大摆宴席,一个人举杯
对着门前上上下下的电梯,对着圣明的谁与倨傲的谁
向四面空气,自言,自语
不让明月,也决不让东风
头顶星光灿烂,那是多么遥远的一地鸡毛

我无群无党,长有第十一只指头
能随手从身体中摸出一个王,要他在对面空椅上坐下

要他喝下我让出的这一杯
2009-8-18


明月降临
韩东

月亮
你在窗外
在空中
在所有的屋顶之上
今晚特别大
你很高
高不出我的窗框
你很大
很明亮
肤色金黄
我们认识已经很久
是你吗
你背着手
把翅膀藏在身后,
注视着我
并不开口说话
你飞过的时候有一种声音
有一种光线
但是你不飞
不掉下来
在空中
静静地注视我
无论我平躺着
还是睡熟时
都是这样
你静静地注视我
又仿佛雪花
开头把我灼伤
接着把我覆盖
以至最后把我埋葬

————————————————————

韩宗宝(4)

墓床
顾城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 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韩宗宝————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

弋雁(1)
(清泉注:因弋雁没有贴出史蒂文斯的原诗,所以我自作主张地只列出了史蒂文斯长诗《弹蓝色吉他的人》中的部分节选,西蒙 水琴译。)


弹蓝色吉他的人(节选)
史蒂文斯
  
那人俯身,调校
吉他琴弦。日子青郁。
  
他们说:“你抱着蓝色吉他;
弹奏的事物并不真实。”
  
那人笑道;“蓝色吉他上
事物改变了本来的面目。”
  
他们又说:“你弹奏的曲调
必须既高于我们,又是我们自己,
  
蓝色吉他上的曲调
必须是事物本来的面目。”
  
2
  
我弹不出完整的世界,
虽然我用尽了力量。
  
我歌咏英雄的头颅,巨大的眼睛
古铜色的脸,但并不是一个人,
  
虽然我尽力弹出完整的人。
弹他时几乎傲到了这点。
  
如果小夜曲
和人——样重要,那么
  
完全可以说是小夜曲
弹奏蓝色的吉他。
  
3
  
啊,请弹作品第一号,
搅动人心中的匕首,
  
把大脑放到木板上,
挑出刻毒的颜色,
  
把思想钉在屋门上,
展翅飞向雨、雪,
  
放出活的音调,
敲击,敲击,把它变为真实,
  
敲出蓝色的音符,
敲击金属的琴弦……
  
4
  
那是生命:真实的事物?
它在蓝色吉他上行进。
  
一根弦上有一百万人?
所有的行为都在,
  
所有的行为,无论错对,
所有的行为,无论强弱?
  
情感疯狂地呼唤.
像秋风中苍蝇的叫声,
  
那么这就是生命;真实的事物
蓝色吉他的声音。
  
5
  
不要对我们讲诗的伟大,
讲地下晃动的火炬,
  
光点上拱顶的结构.
我们的阳光下没有影子,
  
白昼是欲望,夜晓是睡眠。
什么地方也没有影子。
  
我们的大地平坦,赤裸。
近有任何影子。诗
  
超越音乐,必须取代
空虚的天国和颂歌,
  
我们自己必须在诗中就位,
即便是在你吉他的嘈切声中。
……
  
26
  
想象中世界受过浸洗,
世界是海岸,无论声音,形式
  
还是光明,送别的纪念物,
离歌的回响,岩石,
  
他的想象总复归于这些,
而后又像一行音符驰入空中,
  
云间尘沙堆积,巨人
与凶恶的字母搏斗:
  
麋集的思想,麋集的梦
梦见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山的音乐似乎
不断飘临,不断消逝。
  
27
  
海水冲白了屋顶。
大海在冬天的空气中漂流。
  
北方创造了大海。
大海在纷落的雪中。
  
这片阴郁是大海的黑暗。
地理学家和哲学家,
  
清注意。如果不是因为那盐水杯,
不是因为屋檐上的冰柱——
  
大海不过是嘲弄的形式。
一座座冰山嘲笑
  
不能成为自己的恶魔,
它四处游荡,改换变幻的风景。
(西蒙 水琴译)

——————————————————

包苞(1)

八哥提问记
雷平阳

一个鳏夫,因为寂寞
想跟人说说话,养了只八哥
调教了一年,八哥仍然
只会说一句话:“你是哪个?”
一天,他外出办事,忘了
带钥匙。酒醉归来,站在门外
边翻衣袋,边用右手
第一次敲门。里面问:“你是哪个?”
他赶忙回答:“李家柱,男
汉族,非党,生于1957年
独身,黎明机械厂干部。”
里面声息全无,他有些急了
换了左手,第二次敲门
里面问:“你是哪个?”
他马上又回答:“我是李家柱
知青,高考落榜,沾父亲的光
进厂当了干部。上班看报
下班读书,蒲松龄,契诃夫
哈哈,但从不参加娱乐活动。”
他猫着腰,对着墙,吐出了
一口秽物,但里面仍然声息全无
他整个身体都扑到了门上,有些
站不稳了,勉强抬起双手
第三次敲门。里面问:“你是哪个?”
他又吐了一口秽物,叹口气
答道:“我真的是李家柱
父亲李太勇,教授,1968年
在书房里,上吊自杀。母亲
张清梅,家庭主妇,三年前
也死了,死于子宫肌瘤。”
里面还是声息全无。他背靠着墙
滑到了地上,一个邻居下楼
捏着鼻子,嘴里嘟哝着什么
楼道里的声控灯,一亮,一灭
黑暗中,他用拳头,第四次敲门
里面问:“你是哪个?”他又用拳头
狠狠地擂了几下门:“李家柱
我绝对是李家柱啊。不赌
不嫖,不打小报告,唉
唯一做过的错事,却是大错啊
十岁时,在班主任怂恿下
写了一份关于爸爸的揭发书
噢,对了,也是那一年
在一个死胡同里,脱了一个女生
的裤子,什么也没搞,女生
吓得大哭。后来,女生的爸爸
一个搬运工人,狠狠地
一脚踢在了我的裆部。”里面
声息全无。刚才下楼的邻居
走上楼来,他翻了一下眼皮
但没有看清楚。随后,他躺到了
地上,有了想哭的冲动
左手抓扯着头发,右手从地面
抬起,晃晃悠悠,第五次敲门
里面问:“你是哪个?”他已经不想
再回答,但还是擦了一下
嘴上的秽物,有气无力地回答
“我是李家柱,木子李,国家
的家,台柱的柱。你问了
干什么呀?老子,一个偷生人世
的阳痿患者,行尸走肉,下岗了
没人疼,没人爱,老孤儿啊
死了,也只有我的八哥会哭一哭
唉,可我还没教会它怎么哭……”
里面,声息全无——
他终于放开喉咙,哭了起来
酒劲也彻底上来了,脸
贴着冰冷的地板,边吐边哭
卡住的时候,喘着粗气
缓过神来,双拳击地,腿
反向跷起,在空中乱踢,不小心
踢到了门上。里面问:“你是哪个?”
他喃喃自语:“我是哪个?我
他妈的到底是哪个?哪个?
我他妈的李家柱,哪个也不是……”
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吐着秽物
里面,然声息全无



——————————————————————


水果经销商(2)

冬至
衣米一

你从城西来到东城区
带着冬至的食物
横穿三亚河
河上的水光和帆
比每一个行人都安静

这是农历中最老的一天
夜晚最长,白天最短
正合我们心意
等祖先睡着了
我们就照亮彼此
2010/12/22



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


古拙(3)

余 晖
博尔赫斯

日落总是令人不安
无论它浮华富丽还是一贫如洗,
但尚且更加令人不安的
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
它使原野生锈
此刻地平线上再也留不下
斜阳的喧嚣与自负。
要抓住这紧张而奇异的光是多么艰难,
那是个幻像,人类对黑暗的一致恐惧
把它强加在空间之上
它突然间停止
在我们觉察到它的虚假之时
就象一个梦破灭
在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
兰德 《七十五岁生日做》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我的一生
博尔赫斯

这里又一次 饱含记忆的嘴唇 独特而又与你们的相似。
我就是这迟缓的强度 一个灵魂。
我总是靠近欢乐也珍惜痛苦的爱抚。
我已渡过了海洋。
我已经认识了许多土地;我见过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
我爱过一个高傲的白人姑娘 她拥有西班牙的宁静。
我见过一望无际的郊野 西方永无止境的不朽在那里完成。
我品尝过众多的词语。
我深信这就是一切而我也再见不到再做不出新的事情。
我相信我日日夜夜的贫穷与富足 与上帝和所有人的相等。

南方
戈麦

像是从前某个夜晚遗落的微雨
我来到南方的小站
檐下那只翠绿的雌鸟
我来到你妊娠着李花的故乡
我在北方的书记中想象过你的音容
四处是亭台的摆设和越女的清唱
漫长的中古 南方的衰微
一只杜鹃委婉地走在清晨
我的耳畔是另一个国度 另一个东方
我抓住它 那是我想要寻找的语言
我就要离开着哺育过我的原野
在寂寥的夜晚 徘徊于灯火陌生的街头
此后的生活就要从一家落雨的客栈开始
一扇门扉挡不住青苔上低旋的寒风
我是误入了不可返归的浮华的想象
还是来到了不可饶恕的经验乐园



——————————————————


芦苇(2)

逃离
切•米沃什

当我们逃离了燃烧的城市
从最初的田间小路回头望去,
我说:“让草掩盖住我们的脚印,
让刺耳的先知们在火中沉默,
让死者向死者解释发生了什么。
我们注定产生新的激烈的部族
没有邪恶和浑浑噩噩的快乐。
我们走吧”——火焰的剑为我们劈开大地。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


刘东洋(2)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多多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
唯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突然

我家树上的桔子
在秋风中晃动

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
河流倒流,也没有用
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

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上,缓缓驶过……


写于一九六六年解冻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淙淙流水;喧腾;古老的催眠。
河淹没了汽车公墓,闪烁
在那些面具后面。
我抓紧桥栏杆。
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
(北岛译)


——————————————————


北子(1):


张礼



当我随着食物一起消失
别为我悲恸,别让你们的泪水
沾上盐,还别给我
献上那束耀眼的白玫瑰
我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元素
有人叫我氯化钠,有人干脆
就把我叫,盐



我的简单或朴素,就若
河滩上一粒沙
我喜悦时总是流泪,泪滴
就从人的眼里流出来
或从细小的皮肤毛孔渗出来
有时我把悲苦通通溶进
一锅滚滚的沸水里
让死也显得那么壮烈



一粒盐,就是一页沾满咸味的历史
有时我就想做盐,我想
喝下一湖的海水
蹲在沙滩上把自己风干
让全身都布满洁白的晶体
让一粒盐的光芒,从我的身上绽放
盐,就是人的汗珠泪滴或血液
盐像雪一样白,却没有雪花的美名
一粒盐,就是一粒细小的尘埃



盐变成海水,海水变成盐
这就若人类的分娩
往往我们都在细节里忽略了盐
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
盐从来不做主角,有人想做主角
就把盐撒在伤口上
盐总想平静下来,或就结为晶体
却不得不随着海水,往复地流动
2010、11、2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9-10-5 00:39 | 只看该作者
悼念诗人小招

前一天,诗人管党生来访,我们谈起小招。

今天晚上诗人沈浩波和诗人旋覆来杭,我跟旋覆谈起共同认识的小招。这原本都是令人快乐的事情。

但就在今晚,我们谈话间隙,我突然接到石磊电话,告诉我一个沉痛的消息:小招去世了,已经在老家火化。情人节那一天他了结了痛苦的自己。

我在一个星期之前写下这个评论的时候,却不知他已经去世了好几天。有点内疚,他没有读到。记得他曾经对我说过:如果“黑哨”想出版我的诗歌,尽管可以出。我想对小招在天之灵说,我一定会慎重考虑。

想念小招。祈愿小招的灵魂安息。阿弥陀佛



口猪 2011年2月27日凌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9-10-5 00:41 | 只看该作者
重大发现:马兰与张枣到底谁抄袭谁?

◎ / 刘春 



我真希望这只是一个误会

刘春

今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值班,一个读者在QQ上向我提出一个问题,让我很吃惊。他读了《一个人的诗歌史2》写张枣的部分,说我的书里论及的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在另外的地方标题变为《夏歌》,作者为马兰,并且提供了相应网址。后来我也搜索了一下,又发现了第三个网址。下面是我和他搜索到的三个网址——
http://www.poemlife.com:1860/hom ... 8&goto=lastpost
http://lyuqi88.blog.hexun.com/2519561_d.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7317508

从两首诗看来,马兰的《夏歌》与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很多句子几乎完全一样。马兰的诗发表于1995年3月份出版的著名网络刊物《橄榄树》以及她本人2002年9月在诗生活论坛发的帖子,诗歌后面注明作于1983年。张枣的诗出自1986年出版的“两报大展”、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张枣的诗》,按照张枣的好朋友、诗人柏桦的回忆,这首诗也作于1983年左右。
按风格看,《四个四季•夏歌》很不像张枣的风格,所以我在《一个人的诗歌史》里涉及这首诗时充满疑问:
《四个四季•夏歌——献给娟娟》应该是张枣最初的诗歌习作之一,现在,如果将作者的名字捂住,也许不会有人猜想得到它出自张枣之手。缺乏节制的长句、星星点点的感叹词、浅薄平俗的诗意、随处泛滥的情感……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从这首诗里都能找到。因此,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箱倒柜,从收藏多年的“两报大展”资料中翻看到这首诗时,百思不得其解——早在“大展”前两年,张枣就已经写出了《镜中》、《何人斯》等天才之作,为什么偏偏以这一首相当幼稚的诗歌参与?是因为当时身在国外,没有来得及提交自己的新作?是朋友临时代为投稿,还是他虽然投寄了多首作品,但编辑恰好看中了这一首?
我没读过马兰的诗,也不知道她的风格如何。我只知道 ,假如是张枣抄袭,那么此事对其名誉的影响将难以估量,因为,张枣在去世后,已经被诗友们视为神话。《张枣的诗》不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的“蓝星诗库”推出,而且获得了2010年深圳读书月唯一的“年度致敬图书”。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的作品,或者说张枣和马兰谁影响了谁?
我真希望这只是一个误会。

附录:
夏 歌
•马 兰•

初夏的风已经开始独立你该会多么愉快地笑
我最怕你笑笑得离我越来越近
你要向我证实你是一个平面
我便透过你去湖泊你躺下便是月亮
你看见我被你映照我的表情行云一样安宁
我不问你不让嘴唇也朽成一个隆重的边缘
多好呵我真喜欢你尽管离得很远
你量量我我量量你叫你一起去听风
风说了许多话主要是说我们一走动就会长大
我不让夜色摇醒你虽然你眼眸比夜忧郁
我不知道你为何哭泣呵身上满是白纸屑
我要你一动不动如某个方向离我远远的
那怕日子一丝丝逝去填入季节的死角里
我们等候吧你生下象朵水仙花放进我的平面
我不能走呵你是一个平面路上会有荆棘

(转自《橄榄树》1995年第1期(总第1期)•1995年3月1日出版)


四个四季•夏歌——献给娟娟
张枣

初夏的风开始独立你该会多么愉快地笑
我有时真怕你笑怕你变成一个纯粹的笑离我越来越远
你要向我证明你只是一个平面
我便透过你去湖泊你躺下便是月亮
你看见我被你映照我的表情行云一样安宁

我不准你挪动你不要颤抖让嘴唇也构起一个隆重的边缘
多好呵我真喜欢你透明尽管你离得远远
你量量我你量量你叫你我一起听风
风说了许多把夏天注得盈满
路标也说了许多话主要说我们一走动就会长大

我不要让黑暗惊起你尽管你的眼眸比夜色忧郁
不知你为何啜泣呵身上落满白雪花亲爱的
我要你一动不动如一个方向离我远远的
哪怕日子一丝丝逝去填入季节的死角里
我们等候吧你坐下像一朵水仙花放进我的平面
你不能走动呵你是个平面路上会有荆棘
  
(发表于《诗歌报》1986年10月24日第4版)



本贴跟从标题:

支持篓子及游戏的看法,从两首诗的感觉来衡量,明显是马兰抄袭张枣的, 云南张礼 2011-3-4 8:42:56 [5] ( 无内容)
这种情况对不知情的人讲很正常。但是对当事造假者却是值得谴责的。我有一首诗被三名网友改 游戏诗歌 2011-3-4 8:13:40 [18] ( 110)
从两人发表的时间看,只能是马兰抄袭张枣的, 篓子 2011-3-4 7:27:52 [21] ( 2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9-10-5 00:43 | 只看该作者
谁知道这里面有几个诗人?

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即将在美国召开

——中国大陆诗歌代表团在首都机场举行了启程仪式





    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即将于2011年8月28日---9月3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召开。基诺沙市是美国的地理中心,位于密西根湖和密西西比河之间,是前总统里根的故乡(今年正好是里根诞辰一百周年,当地会有许多纪念活动,大会将设立向里根献诗致敬环节)。8月 28日–8月31日为正式会议时间。世界各地的诗人将同台读诗,互相广泛交流。除了朗诵与研讨等传统环节,还将欣赏美国爵士乐,并与本土音乐家们进行互动。

    受世界诗人大会主席杨允达先生和本届大会主席Mary Ann Lackovich女士之委托,世界诗人大会执行委员兼中国办事处主任北塔负责在中国大陆组团并率团前往参加此次盛会。目前,中国大陆诗歌代表团已经组成,成员一共有16人:爱斐儿(山西)北塔(江苏)冰峰(内蒙)陈泰灸(黑龙江) 陈亚美(内蒙) 邓熙(重庆) 刘波(北京) 刘让(安徽)孙萌(山东) 王妍丁(辽宁)肖敏(重庆)杨四平(安徽)杨北城(江西) 野宾(湖南)张小云(福建)周道模(四川)。其中诗人、翻译家北塔为团长,诗人野宾为副团长兼财务总管,诗人小云为副团长兼新闻总管,诗人道模为团长助理。代表们来自13个省份。其中男10人,女6人。

    会议前后(8月24日-9月6日),中国大陆诗歌代表团将前往“世界之都”纽约、美国建国之都费城、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工业之都芝加哥、影视之都洛杉矶、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大都市以及美国最美丽的地方夏威夷等地,将在每一个大城市与当地诗人进行座谈朗诵等交流活动。

    大会出版了英文版《2011年世界诗选》,内附每位诗人的小传、照片及作品,还举办了四项诗歌比赛。中国办事处还在出发前赶制了中英对照版的《2011中国诗选》。

    8月24号上午11点,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候机厅星巴克咖啡馆,中国大陆诗歌代表团举行了赴美国参加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启程仪式暨中英文对照《2011年中国诗选》新书发布会(形式为朗诵与研讨)。活动结束后即登机。   





本贴由浮云于2011-8-24 10:55:10在〖赶路论坛〗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9-10-5 00:45 | 只看该作者
谦卑、倔强而又高贵的灵魂低唱——李南诗歌印象

谦卑、倔强而又高贵的灵魂低唱

——李南诗歌印象

辛泊平



诗歌史上,总有一些专家学者试图用一种标准给诗歌分类、给诗人扒堆儿,然而,诗歌是复杂的,那种省事的贴标签固然让人们的阅读轻松一些,但也会掩盖真正的诗歌现场。每个诗人都应该是一个不可替代、无法重复的存在,在大一统的标签之下,诗人的独特韵味和气质或许就被掩埋。比如说到先锋,是风格?是思想?是语言还是精神?似乎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反正,同是朦胧诗代表诗人的北岛和舒婷、顾城就很不一样,北岛作品的启蒙性、社会性及历史感,是舒婷们无法企及的。再说到所谓的“知识分子”和“民间写作”,西川和王家新的诗歌美学就不一样,于坚和伊沙的价值取向肯定也不尽相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具体的诗歌,最好不要盲目贴标签或者简单归类,而是要进行扎实的文本细读。正如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里针对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而非对所谓的流派展开的批评一样。条分缕析的文本分析,即使就是误读,也比那种空洞的、没有指向的泛泛而谈来得可靠而真诚。然而,面对诗人李南,我却想起了标签,不是对她的诗歌风格,而是她的情感态度,她的自我定位,以及她对世界人生的价值取向。从她的诗歌里,我读出了“谦卑”、“羞愧”、“小”、“隐忍”以及“高贵”。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小小炊烟》



娱乐至上的时代,我们醉心帝王将相的舞台博弈,醉心朝代更迭的波澜壮阔,醉心于商场上的战火硝烟,醉心于情场上的争风吃醋,醉心于星级酒店的纸醉金迷、香车宝马的眩晕速度,在艺术化的叙述中,普通人是遥远而虚无的背景,是点缀和花边。当我们试图从庄严的历史书写中寻找所谓百姓的呼吸和体温时,我们往往无功而返。一部部的史书读来,关于百姓的那一点,也许只有隐藏在世家传记里的那几句——某年某月,水旱之灾,死多少人;某年某月,某此战争,亡多少人。普通人有姓名,但那是可以忽略的符号,是可以随意更改的故事,对于历史学家而言,他们不构成历史不可替代的意义。而诗人,却能从有别于历史家的视角,透过主流意识的整体事件,从个体生命和历史细节入手,展开对世界与生命的怀疑、叩问,以及客观的打量、诗意的挽留。面对社会上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的苦难和不公正,诗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义化身,她不是负责最后的审判的道德家,不是解民于水火的清官,不是挺身而出、拔刀相助,铲除人间不平事的侠客,和那个伤心地买菜姑娘一样,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像小草一样谦卑、一样难过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一个,是草根一样的生命感受与让人心疼的心灵遭遇。在这种关乎生存和尊严的较量中,诗人没有化解苦难的能力,没有拯救生灵的力量,她能做到的,只是从心底发出微弱的声音,表达那种感同身受而又无可奈何的同情。在这里,诗人不是要忽略诗歌的批判力量,她只是按照心灵的律动,还原了诗歌对生存现场的见证与关怀,而见证与关怀,就是诗人的良知和价值。

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和我们看似一样奔波忙碌的人,我们自身究竟有多少能量,究竟能做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艺术坐标。在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人们也许感到的是人自身的意义和尊严;但当我们的自信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处境后,却出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因为盲信,有些人开始脱离本位,无节制地滥伐生命。这势必会造成一种失控的精神走向:乖张,偏执,狂妄甚至变态。但也有一些在眩晕中把握自身的诗人,他们清醒地看到了生命的局限,承认生命的脆弱和卑微,于是,他们徒劳无功的激进中退出来,在反观自身和艺术的时候,向内寻求灵魂的自我救赎。李南就是这样的诗人。

“每一次,我都要喃喃低语/面对着未知与无限/说出我对世界的/怀疑,和惦念”(《漫步林间》)怀疑而不是否定,怀疑是接受的前提。在和世界的关系上,李南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但那个原则不是颠覆性的,它更倾向于与世界的和平共处,与生命的相互关照。因为,诗人明白,面对世界的种种可能,我们不是先知,那种所谓的人定胜天只是人类的狂妄与无知。相对于辽阔而深邃的世界,人类是小的,它只是世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相对于整个人类,个体是小的,滚滚红尘,它轻如鸿毛。



小的枝桠、萌发小的心愿

小的嘴唇、吐出小的诺言

小啊,让我在月光下

垂下肩膀。

天宇的飞翔中,恒星是小的

恒星的旋转中,人群是小的

人类的步伐下,有更小的

蝼蚁、芝麻、尘埃......

小啊!常常让我羞赧和悲戚

面对着大

我没了别的想法。

——《 小》



在相对论中,没有绝对的大与小,但在比较中,人类不能自负到和上帝平起平坐的高度。这是常识。昆德拉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这里,他不是否定人类的思考,而是否定那种没有节制、缺乏理性的狂妄与虚幻,那种制造荒诞的人类乌托邦,曾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是人类共有的梦魇和记忆,也是理性时刻要提防的人性危险。所以,李南才感叹“面对着大/我没了别的想法”。没有想法,不是放弃情感和思考。诗人常怀羞赧和悲戚,为了人无法把握的命运,她还在思考,不过,不是思考人类虚拟的荣光,而是思考人类思考的有限疆域。这样的思考是付诸理性的,它不再具有侵略性,而是倾听了神的意旨,回归心灵,在与自我的对话与磋商中,珍视并捍卫生命本质意义上的存在与意义。“我只有一个秘密/可什么也做不成”“ 那么多光阴供我享受/可还是什么也做不成”(《秘密》)诗人明确了自身的局限,和生命谦卑、无力的本质,所以,诗人喃喃自语:“当岁月把这些美丽而又好奇的疑问/运送到了远方/我见到过一些沧海桑田。我想/耐心地等到这个年龄/就是为了让沉静的话语/向着心里走啊,走。”(《谁的手编织着花篮》),那些关于对世界、生命的追问,诗人并未放弃,而是更为内敛和沉潜。把微笑留给世界,把疑问留给黑夜,这样的诗人注定不是悲切得让人难堪,而是优雅得让人挂念。



高山吐出的是----鸟鸣

露水滋养的是----昆虫

异域的姐姐

你的诗篇

那一粒粒熠熠闪烁的珍珠

让我在胸前

捧了多年。



我情愿借着这珍珠的光亮

奔返你奢侈、禁忌的岁月

从女贵族到女战士、女公民

姐姐。我情愿劈开

时间的锁链

来到涅瓦河畔

与你相逢。



俄罗斯广阔无垠的大地上

你跌跌绊绊

倒下又爬起

我也一样,像牲口那样

在晨光里

倔强地仰起头来。

《为什么相逢——读阿赫玛托娃》



坦然接受了生命之小,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局限,诗人并没有我们常说的看破红尘而超凡脱俗,没有因此而游戏人生,她的写作也没有遁入虚无主义和超验主义,更没有加入当下“全民的媒体娱乐”的合唱,她固守着内心的良知与纯正的艺术审美,以贴心贴肺的文字书写小人物的悲欢,简单而质朴的感动,柔软而疼痛的幸福,在苦难的大地上守护那温暖的人性之光。她微笑着行走于人间,怀揣着火种,踏实地书写那让人心碎的人间烟火。可以说,李南的写作是经验主义的,而且,她的经验并没有因为个性的节制而淹没在大众的喧嚣之中,相反,因为她的诗歌有大地的底色和普通人的节奏,从而获得了更为持久的尊重。即使苦难依旧,即使困惑依然,她也不会因此而放弃什么,而诋毁什么,她只是更加谦卑和隐忍,更加沉静和大度。因为,她心中有爱,对世界,对人类,对永恒的艺术。她如她心中的异域姐妹阿赫玛托娃一样,和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伤害而紧张和对峙,甚至诅咒和谩骂,而是遵循了一种生命的伦理,人性的宽容,与人类的苦难息息相通,与生命正常的呼吸同声相求。



我爱黯淡的生活,一个个

忙碌又庸常的清晨

有时是风和日丽,有时是大雪纷飞

我爱庸常中涌出的

一阵阵浓荫。

这些美妙的遐想

常让我在人群中停住脚步

看一看缭乱的世事

想一想

闪光的夜晚

——《我爱黯淡的生活》



以谦卑的姿态留意世界,以纯净的心灵感知生活,诗人感受到了庸常中的自足与美好,因为,她没有游离于世界之外,而是融入世界之中,她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在日常生活里,已经找到了心灵与世界的平衡关系,所以,她才会在缭乱的世事中,感受到那闪烁于日常事物肌肤中的宁静之光,并因为这光芒而接受那黯淡的生活。苦难没有消磨掉她心中的爱,而是更加深沉和倔强。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经典台词,“有希望是件好事情,或许是人间至善”,因为,希望可以擦亮黑暗。厌世者之所以厌世,是因为他选择了“向死而活”,达观者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选择的是“向爱而活”,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姿态,自然是不同的人生境遇,所以,心怀流水的诗人,才会在黯淡无光的屋子里,谛听到那动人的天籁。可以这样说,李南的诗歌是小的,但她的“小”,不是当下流行的小情调、小品味和小感觉,而是诗人的一种心理定位与生命确认,是对灵肉的准确命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李南的一部分诗,还显得过于随意和简单,有时结构上还显得松弛,意向的选择和情感的处理还缺乏打磨,题材上还不够开阔,这些都制约了她作品的厚度与广度。然而,诗人骨子里的倔强和精神上的虔诚,依然在她短小精悍的诗歌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成为当代诗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要穿上布衣,我要跟随着你

把木梳亮在窗台

我要和你拥有清贫的日子

关闭小小的柴门



圣人!眼睛里的光辉



我要备好清淡的茶水,跟随着你

采桑或者割稻

我要远离虚华的尘嚣

来田间做些农事



圣人!眼睛里的光辉



我要学会赞美爱情,跟随着你

走进词汇的丛林

我要和你一道迎接远方的友人

打开我们的柴门

——《颂诗:跟随着你》



正如那些在苦难中依然满含祝福的圣徒,因为宁静的隐忍和对信仰的守候,诗人在纷乱的世事中发现了慈悲的光,并藉此完成了灵魂上的洗礼与救赎。她追随着圣人的影子,在冰凉的大地上传递温暖的福音,赞美着打开所有的柴门,迎接赤子们盛大的节日。在这里,俯下身子的谦卑诗人,却拥有了高贵的姿态与面容。但隐忍的诗人并未因此而欢呼、而呐喊,而端庄沉静如一颗秋天的银杏,满树金黄,在风中摇曳。“我的名字,路上到处都有/我的心啊,在诗中不停地痛楚!”(《誓言》)在尘世中,诗人坚持在路上的生命姿态,不懈怠、不放弃,她的痛苦和伤口,不会轻易示人,更不会廉价地兜售,那是诗人珍藏的秘密,它属于心灵,它们最好的地方不在他人的同情里,而在同样沉静的诗歌里。面对诗歌,诗人敞开心扉,如同面对母亲,放心地倾诉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感动与幸福。因为,她已经不是仅仅在述说自己的命运,而是站在众生之中,“站在永恒的光年中/替神说话”(《心迹》)。201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9-10-5 00:46 | 只看该作者
谯达摩的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一词是在社会学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术语,它具有反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功能,作为当下中国诗歌界一个群体性的概念,源于1999年的诗歌论争。在“盘峰诗会”“龙脉诗会”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阵营围绕90年代诗歌建构秩序话语权进行争夺,整个论争场面弥漫着浓重的圈子意识、地缘情结,彼此避实击虚、以长攻短,使本来已经不堪重负的世纪末诗坛更加混乱。为了澄清中国诗坛的这一“混乱”局面,诗人谯达摩等适时机智地提出“第三条道路”这一带有策略性的诗歌概念。
作为20世纪最后一个诗歌流派(写作立场)同时又是21世纪第一个诗歌流派的“第三条道路”,在其多元化张扬诗道发展过程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12月初,谯达摩等人主编的《1999九人诗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隆重推出,作为“第三条道路写作”登上诗坛的第一个文本,收入这一选本的九位诗人是莫非、车前子、简宁、席君秋、树才、殷龙龙、小海、尹丽川、谯达摩;谯达摩等主编的2001年、2002年《九人诗选》也相继出版。2004—2006年谯达摩等人主编的《第三条道路》(每年一卷)由九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收入诗人的诗歌、散文、随笔和相关理论文章,在诗歌界产生很大反响。2007年九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作品集:穿旅游鞋的舞神们》,收入太阿、邓程、夕婉、朱赤、王学仲、温皓然、云外野鹤、朱枫、简简柔风、高梁、元谷、柳荫、雷火、青海湖、詹海林、月亮、王清音、上帝的拇指、申林、兰妮、兰紫野萍、萧宽、李心释、斯如、孙汝春、严家威、亦言、况璃、黄明仲、原野牧夫、叙灵、谯达摩共32位诗人的作品。其诗歌网络平台为《第三条道路综合网》。
活跃于“第三条道路”的优秀诗人有:谯达摩、温皓然、朱赤、严家威、况璃、萧宽、上帝的拇指、高梁、元谷、申林、亦言、王客枫、原野牧夫、云外野鹤、青海湖、月亮、简简柔风、兰紫野萍等。诗人的年龄、职业、地域构成等方面都体现出“三道”作为诗歌之大道的无限开放性,而诗歌文本的无限开放性无疑是由“道”之敞开所决定。“第三条道路”的无限开放性并不意味它没有自己的边界,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诗歌流派,而它的边界就在于诗歌是创作主体对其所描写的“道”的体验的诗意言说,它与“非诗”无关。这样理解“第三条道路”,我们认为它既是诗歌流派,又是诗歌立场(精神),它其实早已存在于传统的诗歌写作之中。如果上述的阐释成立,我们认为“第三条道路”提出的目的在于敞开被遮蔽的诗歌写作之道,而绝不是应时之举。
由于“第三条道路”植根于诗歌传统的写作之中,因此具有实践诗学的品质,而不是仅仅展示一种诗学姿态。“第三条道路”诗论的主要代表性文章有:谯达摩的《我的诗学:1999年冬天的思想》《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第三条道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拆解第三条道路:时间诗学的后现代阐释》《第三条道路:后现代主义诗学的汉语之舞》、李祖德的《论第三条道路》、十品的《第三条道路:21世纪初中国诗歌的一次集体诗学行动》、亦言的《第三条道路诗学理念的构建及阐释》等。
作为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史,正步入它自己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当下诗歌写作极具讽刺意味的历史时刻,“第三条道路”无论是诗歌文本创作,还是诗学理论建设,都将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9-10-5 00:48 | 只看该作者
高世现2012,我们以微博的方式影响中国诗歌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2-05-22 14:18:20)[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2012 微博 影响 中国 诗歌 杂谈       
《新诗经》不只是为了经典,而是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典。榜单里亦不全是榜样,记载与见证于此,评说与取舍在人。新诗经分三个榜:致敬榜,封神榜,新锐榜,每日三榜推三个诗人,2012年计推1000多个诗人,给中国诗人在微博来个集中的巡礼。

#新诗经##封神榜#101期:【严家威】《空椅子》。与其说敏感于伊蚊的“一举一动”,不如说耐心于女头儿生活的用意所凸显出来的现实的面目,而无辜的“空椅子”却承担了这貌似虚构却充满讽刺意义的生活还原。这首诗乍一看,并不具备什么现实特征,但经过伊蚊的臆想与判断后,却精准到了“大腿内侧”。




高世现:
#诗歌日# 【严家威】1201:诗歌日是针对《新诗经》而设的一个诗歌节日,它是对当天《新诗经》所推介的诗人作更全面的回顾、解读、展示。附《新诗经》101期http://url.cn/2ir9PE




















新诗经:
#新诗经##致敬榜#101期:叶维廉《松鸟的传说》。




新诗经:



#新诗经##新锐微博榜#101期:【雨中飞歌YF】《鸟巢》。她作品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体现出来一种情调、风采、氛围和韵味。这除了有良好的写作功底之外,对于生活和诗意的提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有一种爱啊,是闪电雷鸣/虽然短暂,却石破天惊!”再如“看手中掌纹纵横/网着,水草一方。”







◎《新诗经》主页http://t.qq.com/ws782108107 新诗经: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9-10-5 00:49 | 只看该作者
腾讯微博  中国诗歌流派网


同图微诗大赛启事



  为进一步推动诗歌与微博的融合与互动,为网络诗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内首次由微博平台和诗歌网站共同主办的诗歌比赛今天启动。
  本次诗歌比赛由腾讯微博微诗运营团队和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发起。腾讯微博是国内主要的微博平台,借助腾讯QQ的优势,拥有数量领先的注册微博用户。中国诗歌流派网正式上线仅7个月,目前在国内诗歌网站和论坛中,同时在线用户数居于前列,日发帖量居领先地位。本次比赛定名“同图微诗大赛”,以同图代替同题,既可以发挥诗歌作者的想像,又可避免命题作诗的弊端。之所以命名为大赛,是因为本次比赛活动半月一次,连续举办,不设截止时间,在国内前所未有。
  欢迎本网会员和腾讯微博博主积极参与!

   比赛规则.jpg

腾讯微博大赛地址:http://k.t.qq.com/k/同图诗比赛?

本网大赛专栏地址:http://www.zgsglp.com/forum-363-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9-10-5 00:50 | 只看该作者
上帝缺席之后的敞开者

----写给第三条道路

玲子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之后的惶惑,不仅摇撼了西方哲学的基石,也带来了俗间的普遍郁闷。上帝成为缺席者,对于人类的审判将变得遥遥无期,实践中越来越不可行。人类进入了无遮蔽时期,怀疑成为一切行动的参照,惧怕消失了,罪恶感也将不复存在。一切先前概念的界定,均被从历史的古旧簿子里翻找出来,根据实用的目的进行重新的权衡。人生,爱情,人际,生境种种,均被赋予与传统相逆的意义。人们是循规蹈矩的多了,还是冒险尝试多了?答案不言而喻。从这个无序的生存法则里,我们感到了无助和困惑。新的体系尚未完成,旧的构造依然清晰难弃。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前景逼仄得透不过气来。既使前者降于下位,后者的攀援也不能成为消解矛盾的良药,也是不成正比的。人更胜于动植物的天然本性,他表象里显出的茫然和对于物质的暴敛性的、破坏性的消费依然存在。在这里,里尔克是揭示此种痼疾的美化诗歌断层的第一信号。技术引领人们进入了更丰富的虚幻时代,变得越加变本加厉。这一时代我们曾经熟悉的表象都已物是人非了。市场以技术促动,人作为其中存在的价值似乎演变为技术本身的价值,变成了单独的材料以及对象化功能的价值。在这里,人才是个市场的附属品,名人也往往是地道的技术活动家。诗歌有无成为“工具论”的点缀,理性的诗歌正在脱离这一命运,逐渐的回归到其诞生之初的原本,人性的袒露正走向自然而真实的轨道。

诗歌借以承载的历史使命就是对时代的演绎历程的反观。不管人类发展到什么阶段,不管后现代主义怎么消解传统,也不管诗走到了什么地步,诗和诗人的这些根本性的东西都是不会变化的。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器官的代表。”这是种冒险。海德格尔揭示了此种冒险所付出的代价。“人不仅在本质上比动物冒险更甚。人有时大胆冒险比动物更胜于“生命本身”。“生命”在此意味着:在其中存在着的存在更具存在特性,即自然。“然而人的本质基于存在对人的关联。因此,人由于他的自身意愿而在本质性的意义上被威胁着,也就是说,人需要保护,但又由于同一个本性而同时是无保护的。”⑴这种生命的冒险直面生活,守护生活,同样充满了无指导性和艰辛。第三条道路写作诞生于这个诗歌再转型的时代,也是对于中国诗歌自身道路的反观和自省。有人认为它像一个标识,是寻觅到了解开诗歌创作的“潘多拉魔盒的金钥匙”。⑵树才、莫非、车前子、谯达摩、林童这些倡导者们开始了这样的追寻。他们“本着诗歌的良知”(林童语),从诗学多维的角度,果敢地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这一诗学命题。它是对当时“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一种纠偏和纵览的产物,有着及其深奥的哲学思考的命题。它主张的“坚持独立写作的精神,包容性,多元性,开放性,独立性的”创作理念经过五年的历程的运行,从初露端倪,实验聚集到如今已硕果丰厚,气运恢弘,并有了自己稳固的一席之地。正如创办人之一的谯达摩先生所言:一言以蔽之,“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学理论体系其实就是不断敞开、不断走向实践的诗学探索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条道路写作”天然地属于“实践诗学”。在无休无止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第三条道路写作”已经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歌运动以及由此而必然派生的文学运动⑶。它克服了所谓“无保护”的人性拘囿,为自己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冒险”找到了可以“歌唱”的理由。我们没有指望哪种主张可以永久无变,但这种找寻本身是可贵的,哲思化的,符合理性的。因为,诗歌发展到当代,自身走入了一个无所自知的盲区,实用的经济技术掩遮了它本应有的光辉,无论高位阶的知识分子还是自言崇低的民间派,说穿了是社会智识的反映,批量划分形式上的读者群也罢,创作者也罢,分层是不同智识者的自我意识为参照系的,立足在自己的现有模板中的机械划界,不是全景的观照。观照属于活的,可以包涵的和长远的。介乎其间的第三条道路理念的行程,基本符合了这种动态的分析,它的散中有凝倡导多元的个体张扬,不一定强行要求某种硬性的已有框架,诗者或者读者绝大部分看到的是诗歌的本体的创作风格和质量,这也是各种流派生存的共性的基准和土壤,第三条道路无非是把它用自己的敏感和创意“重述”出来而已,是理论与实践均为可行的动态参照指标。

更重要的是,第三条道路有自己能够引以自豪的诸多的理论支撑和诗歌创作文本。在其发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诗学内涵开始逐渐得到比较清晰和有力的阐释与认可了。关于它的各种说法,有人做了一个回顾和解说,大致的观点有这样几种:在莫非看来,‘第三条道路’就是‘另类,是另类的另类,甚至是自身的另类,是单独者,是单数的复数。’在树才看来,‘第三条道路是另一些道路,是复数,因为我坚信诗歌的丰富多样正式基于每一位诗人观念与文本上的差异。所谓多元,即差异,即独立,即无领袖欲,即尊重对手,即不结盟’。在谯达摩看来,‘第三条道路的三,是三生万物的三,第三条道路是一条绝对敞开的道路,因此是一条无限延伸的道路。’这些说法无疑都是很有意思的,至少‘他们都强调了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超越了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争论者所陷入的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李祖德语)⑷”很显然,“重述”的定位凸现了当今诗歌创作与欣赏的需求和走势。它在自身的存在上宣布了这种“重述”的成功,是经验的,更是未来的。它所涌现的一大批诗人,突破了年龄,阅历,职业定位,甚至是某种资历、名气上的限制,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多元、多风格、多维立体的创作群体。这得归功于网络传播的益处。网络信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新迅速,个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取有益的信息。网络真正具有了崭新的“四维空间”(即虚拟空间)的意义。在网上,一方面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是一点转向多点的,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施行者,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使受众或传播者的个性化得以充分凸现;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网络的交互性传播又使得每个个人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权,能够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所要接收的信息内容,形成可信而合乎理性的大众口味的权威性信息。它突破了纸媒创作的封闭,即时的,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到达和反馈。众所周知,它带来的新的写手从一开始,就处于开放性的氛围之中,尽管发生争议甚至于抵牾,它的发展势头尉为壮观。放些新鲜空气进来不是恩赐,而是既成事实的接受。我们必须革出旧有的习惯性思维,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同样均衡,同样受到器重。它是存在的,也是存在着的,和将要存在的事实与预测。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冲击力。巨大的无疆域之分的诗歌时代也将是网络诗代的“复述”--从纸媒到网媒的大的诗歌时代的大“迁徙”。和其它文艺表现形式一样,电影,摄影,录音录像,绘画,雕塑,戏曲,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时无刻不悄悄地经历了这场变革,受益与这场”迁徙“带来的好处。网络诗歌的时代也将不仅仅是时尚的代名词,网络诗人的发现和成长是诗歌转型期的产物,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人”。

这里,一些活跃的名字和作品我们已不陌生。谯达摩诗歌的预言很有意寓。“透过其中的一滴露珠,我吮吸着它盛满美酒的/双乳。别吱声——/此刻酒鬼已走火入魔/而在魔与佛同时隐身的树枝上,此刻桃花盛开/此刻荒原上突然有一万颗人头攒动/透过其中的一根头发,我发现春天结束了”但这个“结束”是新生和循环,一个新的道路发现的再度彻底的“敞开”。如上所述,“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起步可以追溯到至1999年。2000年1月初,谯达摩和莫非、树才编选的《1999九人诗选》诞生,林童等的加入,2000年的《九人诗选》和2001年的《九人诗选》也相继问世。2003年:通向更广阔诗歌艺术世界的——《第三条道路》时隔一年之后,由庞清明、林童主编,第三条道路诗歌学会发行的《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诗坛。由诗人凸凹、张选虹、丁乂等策划的“《第三条道路》(第二卷)也于2005年出版发行。与此同时,谯达摩独力主编的《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一卷)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了10多篇论述“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理论文章。至此,“第三条道路写作”作为“一种思想技术”的转换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另外,谯达摩目前正在主编的《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卷)业已编完并即将出版。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实践诗学的成果。正如树才所言,“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精髓所在是对“写诗”之“写”的回归。“第三条道路”是另一些道路,是复数。因为我坚信诗歌的丰富多样正是基于每一位诗人观念和文本上的差异。所谓多元,即差异,即独力,即无领袖欲,即尊重对手,即“不结盟”(树才);第三条道路从外在看是挤压和逼迫的产物,它不满于喧嚣而无益的争执。从内在看是拥有一定创作理想,并勇于坚持个人和个性倾向的创作实践的诗人,内外结合也就成了现在的第三条道路(十品)。第三条道路的方向不是明确的,或者更准确地说,第三条道路从来就没有一个现成的方向,第三条道路伸展入乱石和杂草之间,伸展入无路之处……我就这样微笑着走在四通八达的第三条道路上,我知道,当我与越来越多的人背道而驰,我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胡亮);如果现在整个中国诗歌的成就为“分母”,而个人诗歌写作为“分子”,那么“第三条道路”写作者越多,“分子”就越大,不同的写作者又有不同的“分子”,“分子”与“分子”之间自行自我叠加,当然就会越来越接近自然数“1”了。越接近自然数“1”,那么21世纪中国新诗的振兴就越发看见希望的曙光(兰马);第三条道路的观念,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立场,而不是一个流派,一个同盟,一个组织(赵思运);第三条道路是一个当代汉语诗歌公共话语场域建构的过程。它对世纪末诗歌写作的一些不良状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救正。它以理性的行动对我们固有的文学史和批评模式进行了反拨,为我们的阅读和批评提供了许多被遮蔽的文学事实(李祖德);“第三条道路写作”在对“知识分子写”\'和“民间写作”论争批评的基础上来构筑自己的诗歌,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造……部分诗论文章很有深度,对权威流派和经典论著不盲从,也不考虑在表述观点的同时会遭到他人异议与反对,孜孜不倦于诗歌探索精神的提升和诗歌建设的实质性发展,为新诗存在的价值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然而有力的说明。在当今这个信仰分裂,以时尚为消费目标的时代,这种姿态是颇为珍贵的。任何其它诗歌群体包括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态度都没有它表现得这么强烈而集中(胡磊);我们的第三条道路或无限制写作,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实现诗歌在我们生命中的飞越,在我们生命的这一瞬间全力冲击以至爆炸。(庞华)通往新世纪的诗歌之路--就应该是活泼的“第三条道路”(林韵然);从诗学上升到文学,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范畴变了,实践性和自我调适功能没变。她永远是敞开的、接纳的。关键是我们必先学会自我反思(杨雄)。谯达摩也坦言,第三条道路:是一条中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这基本涵盖了第三条道路诗歌创作所解构的思想主旨。自开办以来,“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已经云集了谯达摩、莫非、树才、老巢、林童、安琪、庞清明、探花,凸凹、张后、子梵梅、严家威、刘川、刘文旋、马永波、十品、娜夜、徐慢、吕历、卢卫平、唐诗、路也、简宁、殷龙龙、张耳、李南、陆苏、谷禾、杨拓、墓草、讴阳北方、阳阳、钱兆亿、胡亮、杨通、刘歌、飞沙、老德、韩高琦、兰马、刘汉通、张作梗、南渡、丁成、张选虹、玄鱼、牧野、赵思运、林林、金辉、张新泉、杨然、马莉、朱子庆、胡亮、杨远宏、张放、杜兴成、张选虹、丁乂、李霞、张富英、青弦、罗唐生、侯平章、雨田、陶春、谢银恩、刘泽球、朱杰、花未眠、曾令勇、秦风、野川、罗铖、胡应鹏、白鹤林、张翌、蒋宜勋、鄢家发、李拜天、卢泽明、席永君、张阅、廖忆林、西边雨、衣水、南北、魏建林、杨铮、焦虎三、万萍、龙郁、聂作平、孙文、王国平、朱晓剑、刘晓双、李云、王华、刘俊升、陈国瑛、卢泽明、席永君、张阅、冉云飞、西北龙、丁燕、冉冉、王爱红、沉沙、歌兰、姚园、孙家勋、冰儿、冷若梅、池羽、莫卧儿、韩嘉川、沈河、乐思蜀、虚云子、李浔、王征珂、朱枫、温永琪、叶逢平、杨青云、陆华军、康城、山里弟、蒋楠、野松、醉发、汪抒、管上、远观、聆听、林西、方惘然、漠北、岳鹏、郭杰、佛手、离开、雪鹰、何山川、水笔仔、古剑、鲜娅、许烟华、无歌、郭希明等等。⑹论坛中值得一提的是由王代生、杨雄、竹临石、邓诗鸿、青海湖、黑水铃声、玲子、夕婉、紫陌红尘、兰紫野萍、简简柔风、欧隆痴创办的谯达摩担任站长的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的新坛,扩大了原有的诗歌为主的写作领域,栏目设计更丰富,除“诗歌论坛”外,还设有“小说论坛”、“散文论坛”和“外国文学”等等。客观地讲,这个网站的创办为“第三条道路写作”从一个纯粹的“诗歌流派”向即将到来的“文学流派”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也聚集起一大批新的写作者,如杨雄,竹临石,弹弓,青海湖,和平岛,云外野鹤,纤手太阳,欧隆痴,雷子,夕婉,蓝紫野萍,天界,王客枫,旗烈,竹露滴清响,梅笛,横行胭脂,简简柔风,江耶,古剑,炎阳,李白不明白,第六指,秋风,冰木草等诗人,谁在流浪,北极苍狼,鲁李王,齐风池,白祺瑞,蝶花逐梦飞,憨豆,摇摇晃晃,一箪食,舞歇歌沉,寂寞如我,乔木qiao等小说、散文作者,和紫陌红尘,玲子,上帝的拇指,琦琦等一些文论评手,为第三条道路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一种可贵的更新。

在找寻诗歌突破的层面上,第三条道路也有着自己不少的看点。笔者认为,诗歌写作本没有既成的范本可以描摹,每个诗人都可以有自己写作的特色或风格。诗歌走过的历程里,每次后进的流派总是在内容上有选择的(尽管有时是不自觉的)承继了已有的前任流派的题材主旨,并有所突破,呈现螺旋状徘徊或者提升。后现代的写作,总体上彰显的共有特点是具有探索实验的锋芒初现。谯达摩很客观的将其概括为三个支流的写作类别,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先锋主义写作。⑼这里,他自身的的诗歌很好的显示了浪漫主义的涵义所在。其长诗《凤凰十八拍》就是一个典型范例。诗里写到:

“凤兮:在火焰之上诞生在火中

收集灵魂骨架,大陆架

斜斜插入大海凤兮:在火焰之上

飞翔在火中歌唱:凰兮凰兮凰兮

凰兮:在火焰之上漫游在火中

打开天窗打开世界之门”

它从历史的角度讴歌了人类的诞生,爱情,繁衍与归宿的演进过程,气势恢弘,自然天成。传统的凤凰意象不再是单一的耦合的种的繁衍,也涵盖了文化血脉的牵连置换,人所创造的文化基因的遗传密码得到重新的架构。自然万事万物寓于其中的和谐主义理念替代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本源追寻,以及这种理念下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资源共享的持续性价值保有和存留。诗歌的浪漫和澄明为古典浪漫主义的演绎找到了全新的注解和阐释。另外,在现实主义写作里面,我们同样也能挖掘出证明的文本。严家威先生的《空椅子》似乎为我们提供了讽刺世间恶俗的镜像。

“半饱的伊蚊,飞也似地逃到外面

好一会儿,才敢回头

却无意中瞥见天空那明亮的北斗七星

一把好椅啊!听说上帝死了,果不其然

如今椅子空着......”

这“空”着的“椅子”,其实暗示了某种霸权和对于当权者的揶揄。如把诗歌延展比作江湖,江湖之上长江浪起的时候,又有谁不会被这无可匹敌的自由力量所震慑和淘汰?包容战胜了嫌隙,静止和守旧势必无处可行。他坦然地认为:“用一句话表述:第三条道路不是霸道的虚无的静态的无主张的,而是自由的实在的动态的有道路的,有着坚强的独立性和宽广地涵盖性不断前进的好诗主义”!⑽这些很接地气的作品,贯穿着深刻的批判思想,反衬了世界假相和原貌,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最后,对先锋主义写作来讲,极致的偏离并没有出现,荒诞和扭曲的文本格式较真实的展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人类心理很个相当复杂的有机体的系统组合,对于它的任何一点放大夸张,都会累及其他组成成分的表征。从外观不可表现的表现,到灵魂里层的神秘感念,诡秘而特异,

凌厉而含糊。有很大基数的此类写作者诗艺的技术性更胜于内涵挖掘,读之如堕云里,须用嫁接、打碎或者惶惑地组接意义才得见。和平岛先生的诗歌《转动中的门

(长诗)》很有意思(尽管他自己此类诗歌写作不是主流):

“8. 对终结的疑问

活着就是活着。死亡就是死亡

不可告人的秘密, 隐蔽在

一道门的最后。忽然洞开。流泻

宇宙永恒的黑, 或光明? 光明的永恒的黑呵

如果蕴藏着更大的痛苦。如果极乐

如果不可告人呵, 不可告人

一扇, 抑或更多的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永动的开关。万灵呵

这夏的萤火虫。星辰。遍地闪烁”

显然,“门”的“转动”直奔生存的追问,更注重内心的反省和灵魂的鞭笞,有多少种可能性,就有多少扇“门”的开启与闭合,或者在这两种生境中的转化承合。那种对于生死之间的惶惑,无助,苦痛,和一维延续中的不可逆性,都深深地击中了我们,使我们与活命哲学的哲理不期而遇。他们的诗歌,反抒情反变形,不仅审美,也审丑,是赞美与嫌恶并存的生活层面的真实写照。

总之,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冒险更胜的大胆冒险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安全。······为此,又需要一种制造。这种制造惟有在对象化中才可能。然而对象化却把我们锁闭起来而与敞开者对立”。“惟当我们没有完全彻底地把自己的本质设立于制造和定造的地区,可利用者和可保护者的区域之际,我们才无这种忧烦而存在。惟当我们既不计算无保护者,也不计算在意愿中树立起来的保护之际,我们才安全地存在”。此种敞开“就其本质(即做为反整体牵引的告别)把它朝向最广阔的轨道”。⑺诗歌的无序状态和无引领性,没有带来恐慌,只是杂芜中的盘旋前行而已。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思想大解放、多元共存、多元互生的黄金时期,历史上经历的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思想融会的独尊时代,诸多文化共同汲取的盛唐时代,清末思想西方演进时代等。这些没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滞,反而由于碰撞的产生衍生出更加适应生存的全新的文化土壤。谯达摩的预测是乐观的,“应该说,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我想,随着《第三条道路》(第三卷)的即将问世,“第三条道路写作”也将宣告它的滥觞期(1999——2005)的结束和繁盛期(2006——

)的来临······”,敞开是接纳和吸取的,“概而言之,‘第三条道路写作’作为一种不断敞开、彻底敞开的实践诗学,它反对任何封闭状态及其封闭者”。⑻我们相信,随着多元化时代的步法迈进,会有更多的写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在蜿蜒前行的路上,会像本世纪初的一位女作家那样,惊喜地欢呼,你也在这里呀!

我们的呼声很有力,我们的期待会比所要期待过的终将传得更远。

2005-11-15于兰斋

注释:

⑴见《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九州出版社,第188页

⑵见《东唠西扯侃新诗--第三条道路写作刍议》郭杰语http://cyber.swnu.edu.cn/xinshi/bbs/forum.asp?Forum_ID=27

⑶见《第三条道路:实践诗学的诞生》谯达摩语http://www.road3rd.com/bbs/dispb ... ;ID=6528&page=1

⑷见《谯达摩:第三条道路:旷野呼告》谯达摩文http://www.road3rd.com/bbs/dispb ... replyID=&skin=1

⑸见《谯达摩:第三条道路:旷野呼告》谯达摩诗《桃花出生的地方》,同上

⑹见第三条道路诗论的一些资料,以上文中所列的人员名单

⑺见《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九州出版社,第194页,200页

⑻见《第三条道路:实践诗学的诞生》谯达摩语http://www.road3rd.com/bbs/dispb ... ;ID=6528&page=1

⑼见《第三条道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谯达摩语http://www.road3rd.com/bbs/dispb ... lyID=331&skin=1

⑽《简论第三条道路的判定标准及其独立性自由性涵盖性先锋性》严家 威语

http://www.road3rd.com/bbs/dispb ... replyID=&skin=1

玲按:对于第三条道路的理解本人还停留于初级认识阶段。本文应谯达摩先生的撰稿邀请,主要收集了网上的资料,并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做了浅显而粗略的哲学层面上的剖析。因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海涵为盼。二次修改:)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9-10-5 00:53 | 只看该作者
简论第三条道路的判定标准及其独立性自由性涵盖性先锋性
文/严家威

在五月份之前, 我不知何为第三条道路.五月份的下旬,第三条道路版主庞清明(在前年就有交往)邀去第三条道路上评贴,才慢慢了解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文章很多,由于大多理论性太强或太长的缘故,以至现在还有不少的诗人不知道第三条道路,或者说知之不多,知之有偏.

那么何为第三条道路?或者说第三条道路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呢?

打个比方,假设你是某一诗歌流派的诗人,如果说你认为诗歌的写作只有你那个流派的写作才是诗,而另外的写作非诗,那你就不属于第三条道路;甚至连第三条道路的朋友也不是!如果说你认为诗歌的写作除了你那个流派的优秀写作是诗外,而另外的优秀写作也是诗,那你就属于第三条道路.

如果你说你不属于任何诗歌流派,你认为任何诗歌流派都有一定的偏激,也不想加入任何流派,只想一心写好诗.那你也是属于第三条道路.你说,我没有加入第三条道路呀!确实没有,但第三条道路是不需要加入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加入仪式(听说加入垃圾派要交会费).第三条道路也不是什么流派,只是一大群酷爱诗歌的人.而你的这种主张切合第三条道路的主张,所以你不用加入,就已经属于第三条道路了.

为什么第三条道路的判定标准是这样的呢?我们只要了解下第三条道路这个命名产生的背景就知道了.

上个世纪末,诗歌的写作有两个对立的派别: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他们相互攻击谩骂,指责对方的写作是非诗的写作,而诗写的标准在自己的手里.1999年4月的"盘峰诗会"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诗人之间为争夺诗歌的话语霸权展开了一场恶战,这种刻意二元对立的做法,让一些有识之士厌恶,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两个流派的偏激和诗歌更加广阔的前景.1999年的某一天莫非说:"树才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命名产生!)."1999年莫非写出<<反对秘密行会及其它>>,树才写出<<第三条道路>>,谯达摩写出<<我的诗学:1999冬天的思想>>."第三条道路"闪亮登场.

从第三条道路命名产生的背景可以很明显看出,第三条道路这个说法是相对于当时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刻意二元对立说的.是认为这两个流派都有一定的偏激的才说的,是反对诗歌的话语霸权才说的.这里的"三"是相对于当时的刻意二元对立的三.这个"三"在当时也许是个确切的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的诗歌流派的不断增加,现在这个"三"显然是一个沿袭的"三",诗意的"三",不是一个确切的数了."一千个人,应有一千条道路"(林童语).可有不少人现在还糊涂地认为这个"三"是一个确切的数.

从第三条道路命名产生的背景可以很明显看出,当时的莫非树才们,是不属于这两个派别中的任何一派的,他们既不认为知识分子的优秀写作非诗,若这样认为他们可能就是民间派了;也不认为民间的优秀写作非诗,若这样认为他们可能就是知识分子派了(因为当时的诗坛成气候的派别就这两大派).他们认为除了这两个派别优秀写作是诗外,还有另外的优秀写作是诗.显然,第三条道路的"三""不是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立场'之间走中间路线,或处于左右之间等等"(树才语);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区别是诗写的立场和语言,有了好的诗写立场和语言就能写出好诗么?他们是持怀疑态度的,不然的话,他们是要加入某一派而不会再去提倡第三条道路的(注:怎样才能写出好诗和好诗的标准不是本文范围).他们没有加入某一派,他们没有停下,他们在继续探索!所以,莫非树才们是思想更加开阔的诗人.是不被纷呈的事物甚至是强大的潮流所迷惑的探索者,是诗的先锋.

从第三条道路命名产生的背景还可以很明显看出,不属于这两个派别中的任何一派,说明了第三条道路的独立性;反对当时的二元对立,反对诗歌的话语霸权,不加入这两个派别中的任何一派说明了第三条道路的自由性;不否定任何一派的优秀诗写,是第三条道路的涵盖性;认为除了这两大派别优秀写作是诗外,还有另外的优秀写作是诗,则体现了第三条道路的先锋性.因为在诗歌的发展道路上会不断出现一些先锋派别,而认为先锋派别的诗写之外之后还有另外的优秀诗写当然更应该是先锋了.

所以,第三条道路是树才说的"单独者""'第三条道路'不是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立场'之间走中间路线,或处于左右之间等等;相反,它是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立场'的同时摒扬弃'';是莫非在《反对秘密行会及其它》里宣言:“是另类,是另类的另类,甚至是自身的另类,是单独者,是单数的复数。”是诗人兼理论家的谯达摩的说法,三是虚数,是“三生万物”;第三条道路"是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流派";是诗人兼理论家林童所说"流派也罢,诗群也罢,不过是个姿态";"一千个人,应有一千条道路"“不结盟也就是结盟”,是不结盟的结盟;是“利益共同体”.这里的"利益","其实毫无物俗利益可言,他们所要的,仅仅就是以文学写作的独特性促进与提升中国新诗的发展(张放语)"

明确一下:
独立性-----是第三条道路不从属于某一派别(注意这里不是指个人).
自由性-----是第三条道路的人有派无派都可以(注意这里是指个人).
涵盖性-----是第三条道路可以包纳其它的流派.
先锋性-----体现在第三条道路不局限在不停留在某一先锋流派,认为在某一先锋流派之外之后还有优秀的诗写!且诗歌的写作就象道路一样,不断地向前延伸!而这种诗写的道路有赖于第三条道路上的优秀诗人的不断探索.

用一句话表述:第三条道路不是霸道的虚无的静态的无主张的,而是自由的实在的动态的有道路的,有着坚强的独立性和宽广地涵盖性不断前进的好诗主义!

另外,由于第三条道路是在新诗的两大派别的争吵时产生的,所以,第三条道路是针对新诗的.

家威学浅,写到这,我觉得我的第三条道路的判定标准成立,不知大家以为然否?请大家批判.


严家威,河南省信阳市第七高中教师.
电话号码03763585387邮编:464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8 11: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