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有心人推崇的真正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1:09
标题: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有心人推崇的真正原因
本帖最后由 晁一民 于 2015-3-14 13:35 编辑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有心人推崇的真正原因   
     晁一民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解读这首诗歌流行,很长时间了我都不愿说些什么,今日还是翻找出来,光明正大地解读一下吧,也好让我憋在心里的话语一吐为快!

  有人说,这首诗歌是因为“标题党”而流行,有人说,这首诗歌是因为“涉黄”而流行。对此,我一开始保持了沉默,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余秀华事件”还在继续传播,“余秀华热”还在继续流行,我以前在网络上偶尔的跟帖像一粒粒沙子淹没在网络的大海里,已经找不到踪迹。
  我给这一事件的定语是:此事件非“文学事件”,更非“诗歌事件”,而是一个“政治事件”,是一次有预谋的“政治事件”。此事件的传播与流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国刊(《诗刊》)、国报(《人民日报》)、国视(《中央电视台》)和上百家媒体都在热推,说明了什么呢?是一次预谋还是一次无知的跟从?

  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那个旅居国外的先进知识分子,笔者以为,国家和国民都上当了,一个用西方的侵华方式来吸引人民的目光和撬动人民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让我来解读余秀华成名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真正诗意吧。我也知道,我的解读一旦出炉,将会得罪很多人!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这一自然段的诗句,有点抄袭借鉴的面孔已经被很多学者公认,“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一开始有人说这是绝妙的佳句,后来有人指出是抄袭了什么什么人的诗句,并有理有据,也被许多人确认了。在此就不做解读了。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这一自然段是这首诗的重点,是这首诗要表达的关键,也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大半个中国都在发生什么呢?“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火山在喷?火山在喷火吗?不是,是指特定情况下的人民在发火,在吼啊!河流在枯,河流为什么会枯竭断流?是自然环境的恶劣,是人祸,是天灾!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这句话很明确地说出来了所关心的对象,政治犯和流民,就是那些反政治和体制以外的流民当下的困境!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麋鹿和丹顶鹤,是这个国家的国宝,却在枪口下,在生死存亡的枪口下!如此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怎样能使中国正常发展和健康发展?要知道大半个中国这个样子,岂不是危在旦夕吗?两个立场的斗争,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啊!中国到了这种时候,还不令人惊醒吗?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这些理由,很充分,也很不充分!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的目的是什么?是去体验自己的梦想,是去创造一个希望!催开了花朵,孕育籽实,作为人类,睡你的结果是生儿育女,是给世界和命运创造新的希望!是给大半个中国创造新的希望!明白了没?所以我认定炒作余秀华的事件,并不是简单地一个“文学事件”和“诗歌事件”,而是一个“政治事件”!围绕这一政治事件推波助澜的伟大的学者们才子们,你们地目的昭然若揭,难道还要继续炒作下去吗?还要继续与国家为敌吗?西方侵华的文化战略,是在扰乱民心,让中国的政治体制瓦解!明白了没?

  我的《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是受此事件的影响有感而作,主要是回应这一炒作事件的指导思想产生的后果。

  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
    晁一民

  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
  风为我们牵手
  云为我们涌动
  水为我们呈现浪波
  太阳和月亮
  上下翻滚
  山林隐藏动物的冲动
  四面八方的红高粱
  举起我们红红火火的激情

  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
  天闭上了眼睛
  夜的黑暗
  让我们肆无忌惮地纵情狂欢
  高楼大厦在黑夜的暗影里
  卑鄙地把我们的睡姿围观
  远处的高山也伸长了脖子
  恨不得拿着望远镜偷看
  芸芸众生沉浸在我们制造的声音里
  浮想联翩

  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
  我要为你生一个胖小孩
  取名叫春夏秋冬
  让大半个中国人都看着眼红


  作者简介:晁一民,诗人、作家、书画家。曾在乡镇党委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等政府政法机关从事宣传工作十余年,稍微有点政治意识,体制原因,虽然当地政府对我很无情,但我知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挽救社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任务,不希望国家乱,不希望国家被侵略。战争就是死人,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得。体制腐败很严重,怎么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采取了行动,这就是国家的希望!人民的希望!

2015年3月13日初稿




●此文在【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评论版发布后,具有“编辑”身份的“看山望水”回帖:“楼主提供了个和余诗对照的平庸文本,下面的个人简介也显得多余。哪个“家”都不可自说自话。”因此笔者回帖:

不以“家”的姿态写诗作文,那是自欺欺人。每个作者都懂的。每个作者都在实现这个梦想。连小孩子都有这样的梦想。要不然加入协会干什么呢?自以为不以“家”的姿态写诗作文者,为什么沉迷于写诗作文?让读者来读,是不是很显得自作多情?历史是公正的,很多诗文是不会载入史册的。为人要坦诚,嫉妒不等于羡慕和推崇。就像诗人余秀华,人家是坦诚的,学一学她的坦诚,或许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都很讨厌伪君子,但又做伪君子的事,是很虚伪的人生。一是一,二是二,实实在在,怕什么?

当今这个社会,还有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你是不是老师,都在指导人,指导学生,并且以指导学生哪怕是指导孩子引以为豪!却没有人在乎你有没有“教师证”或者“家”。反过来说,既然不是“教师”,不是“家”,你有资格指导人(学生)吗?有资格对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吗?既然做这样指导人(学生)的事,那就是以“教师”和“家”自居了,还假惺惺地说不是做什么?虚伪吧?

自以为是个作家也无所谓吧?本人1995年曾经入编山东省作家协会编辑、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山东作家辞典》,您说我是不是作家呢?我是“家”协会的会员,有会员证,难道我就不能对外说是个“家”吗?我的作品平庸是我的写作水平问题,是我自己的事,也不需要自以为是“导师”的人来“重点”提出吧?我写这篇文章发布出来,有什么不对呢?身为“编辑”,职责是如此评价写作者的文章的吗?

●注册会员“金色森林”回帖:“个人感觉,近来现代诗的西化现象颇为可疑。很有一点颠覆汉文化的势头。也曾对余诗中间一段感到过疑惑。然本人无党派派人士,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喜欢用文化与政治合泥的人,到此止语。”因此笔者回帖:

感觉中国的文化都在向西方化发展,都在跟西方比较,都在拿西方的文化和人说事,是个不好的现象!崇洋媚外环境下的中国已经找不到民族的精神和脊梁!更抛弃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如果这样的势头不清理,媒体被这样的思想垄断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实在堪忧。只胡乱以重视“草根文化”为借口挽回影响,是解决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大问题的。

还有一些官刊和媒体以及自媒体,都在发布外国人的文化产品和成就,难道中国人没有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吗?难道中国就没有优秀的作者吗?自己的孩子不疼,去疼外国人的孩子,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吗?是民族精神吗?还有政府,只关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那一群人,对“顺民”却不管不问,有问题却不给解决,这样的做法,会失去更多的民心!

●(以下是本网以外的探讨话题)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充满了性欲的做爱诗,如此理解那才是对作者的亵渎。如果是去做爱,大半个中国、政治犯、枪口、枪林弹雨怎么解释?每个人都有瞬间的思想在脑海中闪过,每个诗人都有对社会现象瞬间的感悟。这首诗被有心人推出来,再结合诗人的生存现状,对于宣传中国的现状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懂了没?而这些意图,并不是作者的错!

还有民间人士自作多情地说现在的余秀华是“民间诗人”,还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甚至还自作多情地掏腰包发稿费,试问:余秀华是你民间的力量推出来的吗?也不害臊!人家是官方推出来的!官刊(《诗刊》)、官报(《人民日报》)、官视(《中央电视台》)和上百家官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才树立起了“中国的迪金森”!你民间力量能做到吗?许多自称民间媒体民间组织民间人士的自狂自傲分子也想在余秀华成名的道路上分一杯羹,也不掂掂你“民间”的分量!


(谢谢回帖的老师又让我写出了这么多文字!有话就说,实话实说,这样才有氛围!谢谢跟帖的所有老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1: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夜白天    时间: 2015-3-13 11:45
呵呵,如果把你的鼻子割下,和猪鼻子熬一锅,给猴子美食,全世界的猴子一定都会七空流血。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5-3-13 11:57
确信楼主是在耍猴逗大家乐呢!
耍的很圆满,值得扔钱!

笑一笑十年少,感谢楼主美意!
作者: 看山望水    时间: 2015-3-13 12:09
楼主提供了个和余诗对照的平庸文本,下面的个人简介也显得多余。哪个“家”都不可自说自话。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2:24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3-13 12:09
楼主提供了个和余诗对照的平庸文本,下面的个人简介也显得多余。哪个“家”都不可自说自话。

不以“家”的姿态写诗作文,那是自欺欺人。每个作者都懂的。每个作者都在实现这个梦想。连小孩子都有这样的梦想。要不然加入协会干什么呢?自以为不以“家”的姿态写诗作文者,为什么沉迷于写诗作文?让读者来读,是不是很显得自作多情?历史是公正的,很多诗文是不会载入史册的。为人要坦诚,嫉妒不等于羡慕和推崇。就像诗人余秀华,人家是坦诚的,学一学她的坦诚,或许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都很讨厌伪君子,但又做伪君子的事,是很虚伪的人生。一是一,二是二,实实在在,怕什么?
作者: 木斧    时间: 2015-3-13 12:2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3-13 11:35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你编的诗歌史吗?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2:32
当今这个社会,还有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你是不是老师,都在指导人,指导学生,并且以指导学生哪怕是指导孩子引以为豪!却没有人在乎你有没有教师证或者“家”。反过来说,既然不是“教师”,不是“家”,你有资格指导人(学生)吗?有资格对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吗?既然做这样指导人(学生)的事,那就是以“教师”和“家”自居了,还假惺惺地说不是做什么?虚伪吧?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2:42
木斧 发表于 2015-3-13 12:25
你编的诗歌史吗?

谢谢关注!我是在解读学者们和才子才女们不敢解读和不敢说的。闲得无聊写写文字而已。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3:42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3-13 12:09
楼主提供了个和余诗对照的平庸文本,下面的个人简介也显得多余。哪个“家”都不可自说自话。

您好!自以为是个作家也无所谓吧?本人1995年曾经入编山东省作家协会编辑、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山东作家辞典》,您说我是不是作家呢?我是“家”协会的会员,有会员证,难道我就不能对外说是个“家”吗?我的作品平庸是我的写作水平问题,是我自己的事,也不需要自以为是“导师”的人来“重点”提出吧?我写这篇文章发布出来,有什么不对呢?身为“编辑”,职责是如此评价写作者的文章的吗?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3:50
一夜白天 发表于 2015-3-13 11:45
呵呵,如果把你的鼻子割下,和猪鼻子熬一锅,给猴子美食,全世界的猴子一定都会七空流血。

看你那头像还真像个猩猩,与猴子也差不多啊。呵呵。那猩猩的鼻子还真难割下来,太小了!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4: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1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金色森林    时间: 2015-3-13 14:03
个人感觉,近来现代诗的西化现象颇为可疑。
很有一点颠覆汉文化的势头。
也曾对余诗中间一段感到过疑惑。

然本人无党派派人士,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喜欢用文化与政治合泥的人,到此止语。
作者: 金色森林    时间: 2015-3-13 14:06
就诗歌来论,余秀华如没有政治倾向,还是很喜欢她的这一首诗歌。觉得是篇佳作!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4:26
金色森林 发表于 2015-3-13 14:03
个人感觉,近来现代诗的西化现象颇为可疑。
很有一点颠覆汉文化的势头。
也曾对余诗中间一段感到过疑惑。 ...

个人感觉,近来现代诗的西化现象颇为可疑。
很有一点颠覆汉文化的势头。

——很对!感觉中国的文化都在向西方化发展,都在跟西方比较,都在拿西方的文化和人说事,是个不好的现象!崇洋媚外环境下的中国已经找不到民族的精神和脊梁!更抛弃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如果这样的势头不清理,媒体被这样的思想垄断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实在堪忧。只胡乱以重视“草根文化”为借口挽回影响,是解决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大问题的。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6:18
本帖最后由 晁一民 于 2015-3-13 23:13 编辑

还有一些官刊和媒体以及自媒体,都在发布外国人的文化产品和成就,难道中国人没有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吗?难道中国就没有优秀的作者吗?自己的孩子不疼,去疼外国人的孩子,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吗?是民族精神吗?还有政府,只关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那一群人,对“顺民”却不管不问,有问题却不给解决,这样的做法,会失去更多的民心!
作者: 一夜白天    时间: 2015-3-13 17:37
晁一民 发表于 2015-3-13 13:50
看你那头像还真像个猩猩,与猴子也差不多啊。呵呵。那猩猩的鼻子还真难割下来,太小了!

我的鼻子瘫了,没有了嗅觉;你的鼻子赛过了狗狗,怎么竟嗅到了这么大的一个人体炸弹!
余秀华今日还在杭州荡西湖,你不想问问她,她要炸大半个中国的谁? 你把余抬得太高了,这不仅是个草根诗人,一下子成了能左右大半个中国的政治家,你把自己头脑中这么了不起的政治理念强加在她头上,她还能写诗吗,她还能活吗? 幸好这位余大姐很理性成熟,对世界看得很实在,平日不大问政治,不太动不动就扯爱国,只管自己艰难生活,还不知怎样度过(但愿她这阵子能过得好一些!),养兔子,割草,被爱的人折磨痛了写诗喊天,.......真奇怪,最近坛子里冒出来的什么诗人必须是政治家的大论,让人实在寒心噤声,这样下去,谁还敢写小诗。其实诗就是诗,写一首诗扮成左派或者打成右派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 一夜白天    时间: 2015-3-13 17:4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3-13 13:57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7:50
一夜白天 发表于 2015-3-13 17:37
我的鼻子瘫了,没有了嗅觉;你的鼻子赛过了狗狗,怎么竟嗅到了这么大的一个人体炸弹!
余秀华今日还在杭州荡 ...

这首诗歌我就是这样解读的。诗人余秀华说过任人解读她的诗歌,与她无关。还有,关于政治,余秀华很有分寸。比如人家问她,诗人海子和诗人北岛,你哪一个更喜欢?余秀华回答的很果断,喜欢海子!因为地上的圈里人几乎都知道,北岛曾经与政治有关!
作者: 姬安宁    时间: 2015-3-13 18:04
如果沈睿是中情局特务,这个问题就有解了!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8:14
姬安宁 发表于 2015-3-13 18:04
如果沈睿是中情局特务,这个问题就有解了!

能把诗人余秀华树立成“中国的狄金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当然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一般人能做到吗?
作者: 木斧    时间: 2015-3-13 18:3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3-13 13:56
每个人都有编创诗歌史的权力,这其中当然包括你我。

所以,你得赶快
作者: 木斧    时间: 2015-3-13 18:36
晁一民 发表于 2015-3-13 12:42
谢谢关注!我是在解读学者们和才子才女们不敢解读和不敢说的。闲得无聊写写文字而已。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5-3-13 18:43
余秀华还没有哪个能耐。
作者: 盗梦空间    时间: 2015-3-13 18:57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5-3-13 18:43
余秀华还没有哪个能耐。

她的情况特殊嘛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3-13 19:08
第一,现在还拿余秀华事件说事,你也是助长其继续火的间接推动力。第二,这首诗个人认为还行,(不要加上任何标签,就是一首诗歌)。至于有人说的抄袭,个人不做评论。如果要追究,现代诗人每一个都是抄袭者,只不过也有轻重罢了。个见,莫怪才好。
作者: 盗梦空间    时间: 2015-3-13 19:20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这是我那个老乡写的啊!我很无知的,也很浅薄的,我只看懂了三点:一,国家的政治和民众,作者的心境和她的超强的性欲。她是一个脑瘫人,思维一定是混乱的,颠三倒四的。很诡异。写出来的东西当然异于常人啊!不出名才怪啦!诺贝尔和奥斯卡最喜欢啦!因为西方很喜欢看到中国的丑陋的一面,很原始的一面。比喻:莫言的《蛙》。如果都写成剧本再拍成电影那就更出名了。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9:26
盗梦空间 发表于 2015-3-13 19:20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的确如此啊!忧国忧民的心态。民族的骄傲!怎奈权力在人家的手上,平民百姓干瞪眼吧。祝快乐!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19:28
柳鹤鸣 发表于 2015-3-13 19:08
第一,现在还拿余秀华事件说事,你也是助长其继续火的间接推动力。第二,这首诗个人认为还行,(不要加上任 ...

这点所谓的抄袭不是个问题。也许是碰车。
作者: 盗梦空间    时间: 2015-3-13 19:52
本帖最后由 盗梦空间 于 2015-3-13 19:56 编辑
柳鹤鸣 发表于 2015-3-13 19:08
第一,现在还拿余秀华事件说事,你也是助长其继续火的间接推动力。第二,这首诗个人认为还行,(不要加上任 ...


余秀华出名了,也给本论坛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啊!我就是慕名而来的。其实管她是疯子,妓女也好,农妇或者泼妇也好!这都不重要的,关键是她火了,出名了。再说了,管她是怎样出的名了。流芳百世也好,遗臭万年也好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巨大的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5-3-13 20:18
盗梦空间 发表于 2015-3-13 18:57
她的情况特殊嘛

也许有些自身与生活环境的问题,但被火了的诗还不如没被火的,比如她的那首一包麦子。
作者: 盗梦空间    时间: 2015-3-13 21:36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5-3-13 20:18
也许有些自身与生活环境的问题,但被火了的诗还不如没被火的,比如她的那首一包麦子。

对,木办法。独特的怪异的与众不同的就是成名的理由啊!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5-3-13 22:05
来读,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3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陈碧清    时间: 2015-3-13 22:28
我忍了又忍,还是不发言!要是发言的话肯定要炸了!还是忍住!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3 23:08
陈碧清 发表于 2015-3-13 22:28
我忍了又忍,还是不发言!要是发言的话肯定要炸了!还是忍住!

。。。。。。我最终还是没忍住!就写下了此文。好像捅了马蜂窝?
作者: 木斧    时间: 2015-3-14 09:5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3-13 22:19
我既做不了理论家,更做不了历史学家,来流派只为和大家交流而已。还是那句话,向大家多多学习!:hands ...

潘老师就是谦虚,敬佩!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3-14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木斧    时间: 2015-3-14 12:50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3-14 12:42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4 14:57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诗歌评论,不是抱团说好话。——北大教授、谢冕语。
作者: 益平    时间: 2015-3-14 17:19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作者: 晁一民    时间: 2015-3-14 18:42
益平 发表于 2015-3-14 17:19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老师您好!就这个诗句而言,的确有新意,有耐人寻味的地方。耐人寻味的是什么呢?是把“黑夜”摁进“黎明,”在这里,黑夜是无奈,黎明是希望;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意思是“一个我就代表了无数个我这样的”,在黑夜里,奔向黎明。细细想一想,这是充满了性欲望的“性爱诗”吗?都把这首诗当爱情诗和性爱诗来解读,又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些“半个中国”、“火山”、“枪口”、“政治犯”、“流民”、“麋鹿”、“丹顶鹤”、“枪林弹雨”等物象在那里明晃晃地闪耀着,与爱情诗和性爱诗能沾边吗?所以,我的解读是有一定道理的。谢谢交流!
作者: 大藏    时间: 2015-3-14 19:27
个人认为,这首诗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不管其中的词句是否有抄袭之嫌。但其中流露出来的赤裸裸的情欲、以自我的迷狂呓语和暴力美学来代替对整个后政治语境下的时代进行发言,对现在本来堪忧的汉语诗歌写作秩序将带来不可预知的破坏性!
这一种脑残式的诗歌语言风格与冷抒情的语言暴力倾向,有逢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流行与暴力文化语言倾向,她的被捧红,一定程度上是适应了时代的这一特点。
但这种诗歌创作倾向与语言风格,如果过于吹捧,奉之为圭臬,将对后来的诗歌写作者带来严重的困扰。且不说对传统伦理、道德直至人文情怀的破坏性,就诗歌美学方面的颠覆与破坏性,最严重的就是破坏了原有诗美的语言!后继者将怎么写诗,怀抱什么样的情怀,用什么样的语言?!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5-3-14 22:29
试问:余秀华是你民间的力量推出来的吗?也不害臊!人家是官方推出来的!官刊(《诗刊》)、官报(《人民日报》)、官视(《中央电视台》)和上百家官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才树立起了“中国的迪金森”!你民间力量能做到吗?许多自称民间媒体民间组织民间人士的自狂自傲分子也想在余秀华成名的道路上分一杯羹,也不掂掂你“民间”的分量!

因为这首诗,余秀华进入了中国诗歌史;

这两句话分析得有理,点赞。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