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庞德:《在一个地铁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4-23 10:00 编辑

在一个地铁站
原作: 庞德
翻译: 叶如钢


人群一些面孔幽灵般
湿漉黑色树枝上花瓣


另版:

人群中一些面孔幽灵般
湿漉黑枝条上几朵花瓣


另版:

人群中一些面孔幽灵般
湿漉黑枝条上花瓣











注:1.  原诗中的these直译是”这些“。 根据庞德自己叙述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翻译成”一些“更合适。 用”这些“似乎容易误解为
人群里的每个面孔。 这并不是原诗的含意。 诗人注意到了人群中某几个面孔。 其他面孔则显得暗淡。 这才能和第二句有相通之处。
2. 第一版的“朵朵”是为了句子整齐并更朗朗上口。 原诗里花瓣是复数。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4-22 08: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版更好。庞德的这首诗很喜欢。据说庞德最喜欢中国唐诗,并从中得到启发。写诗的风格有别于他本土。同时也使诗人具有世界风格。另一位著名诗人的名作《荒原》。也是经了他的提炼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8:53 | 只看该作者
毫光 发表于 2016-4-22 08:39
第二版更好。庞德的这首诗很喜欢。据说庞德最喜欢中国唐诗,并从中得到启发。写诗的风格有别于他本土。同时 ...

多谢毫光。 第二版和原作更接近些。

庞德翻译过唐诗, 并且有意识地借鉴。  这里有一篇文章介绍庞德与中国文化:

http://www.cscanada.net/index.php/ccc/article/view/6402/69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4-22 08:56 | 只看该作者
叶如钢 发表于 2016-4-22 08:53
多谢毫光。 第二版和原作更接近些。

庞德翻译过唐诗, 并且有意识地借鉴。  这里有一篇文章介绍庞德与 ...

“朵朵”,说明译者纯为翻译。有损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4-22 09:00 编辑
毫光 发表于 2016-4-22 08:56
“朵朵”,说明译者纯为翻译。有损诗意。


也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9:00 | 只看该作者
毫光 发表于 2016-4-22 08:56
“朵朵”,说明译者纯为翻译。有损诗意。

“朵朵”有些重。 我改成”几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22 09: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的象征。有意留白,不写得太满太挤。也正是中国人的心灵,给他人留有发挥空间,也他人留下生存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4-22 09:09 编辑
毫光 发表于 2016-4-22 09:01
中国诗的象征。有意留白,不写得太满太挤。也正是中国人的心灵,给他人留有发挥空间,也他人留下生存空间。



整齐的版本便于朗诵。 加上“几朵”并不会造成满。原诗中加上 a few  也基本上一样。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A few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诵读效果也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22 09:14 | 只看该作者
幽灵----花瓣。数量词怎么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9:17 | 只看该作者
毫光 发表于 2016-4-22 09:14
幽灵----花瓣。数量词怎么配?

这里还不是对仗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2 16: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