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姜红伟重出江湖万里行(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出江湖万里行
——姜红伟走访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纪实
序言
2006年6月12日至7月21日,我带着9岁的女儿姜雨晴(小名乐乐)从呼中区出发,先后到达哈尔滨、北京、黄山、杭州、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八个城市,历时40天,行程一万公里左右,走访了40余位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兄弟姐妹。对我此次出行结果,我的好兄弟马萧萧在深圳很幽默地评价说:“姜红伟这次南巡,接见了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坛少将军衔以上的高级将领”。在此行过程中,30多年前在我们呼中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我尊敬的杭州知青、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的赵阳大哥以及诗友他他、赵希臣、吉春、苏婷、赵立群、老君、周瑟瑟、汤松波、景旭峰、左春和、江熙、毛梦溪、段华、邓荣成、白鸦、寒玉、郑小光、郭羽、夏季风、夏雨清、黄媛、葛红兵、陆俏梅、小海、北极、游春亮、白岚、南岛、马萧萧、黄俊杰、张文、符马活、徐润、李跃、曾剑鹏、安武林、张华夏等诗歌兄弟姐妹先后以各种方式给予了我巨大帮助,使我此行得以十分顺利圆满。在此,我在大兴安岭上向各位兄弟姐妹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一、揭开中国八十年代诗歌黄金时代隐藏多年最大的秘密: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十年间,中国诗坛的前沿阵地上涌现了一支浩浩荡荡、数量达上千万的中国诗歌少年先锋队。这些诗歌少先队员凭借着对诗歌无比虔诚的热爱,以中学校园为展示才华的平台,写作诗歌、发表作品、创办报刊、组织诗会、自印诗集、组办社团,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场中国自有新诗以来最辉煌、最壮观、最精彩、最隆重、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
在这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中,全国各地先后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学生校园诗坛风云人物。他们凭借自己出众的诗歌才华和优秀的组织能力,在中学生校园诗坛上呼风唤雨、兴风作浪,遥相互应,掀起了一场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中学生校园诗歌大浪潮,在校园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诗歌景观。其中,南岛、马萧萧、汤松波、江熙、景旭峰、左春和、吉春、苏婷、葛红兵、他他、毛梦溪、周瑟瑟、郁舟、陆俏梅、师永刚、游春亮、赵希臣、符马活、老君、寒玉、赵立群、张华夏、北极、徐润、夏雨清、段华、安武林、郭羽、夏季风、海啸、叶匡政、任寰、何理、欧宁、田晓菲、闫妮、邱华栋、高国潮、小海、陈朝华、杨阔、汪渺、周劲松、半岛、菏洁、吴茂盛、赵红尘、伊沙、左靖、叶宁、李德哲、周兴顺、陈亚军、李作明、裴戈、李长军、梁芒、吕天琳、郝建荣、张文、丁捷、曾冬、唐荣尧、李跃、曾剑鹏、姜红伟等,这些排名不分先后的校园诗人就是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中影响力很大的代表人物。20年前,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十二、三,最大的才十八、九,正是风华正茂的妙龄时光。转眼间,20年的时光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风光一时的校园诗人大多数已经退出江湖,不再写诗;曾经充满朝气的少男少女大多数已经人到中年,不再年轻;曾经互相通信的兄弟姐妹大多数已经失去音信,不再联系;曾经很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大多数已经销声匿迹,不再复出;曾经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风云人物大多数已经隐姓埋名,不再风光。曾经很有影响的一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几乎不约而同地退出诗坛,退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诗歌史上的失踪者。
20年多年前,因为在江苏《春笋报》发表了第一篇为中学生校园诗命名的文章《我与校园诗》,因为在《儿童文学》、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等全国四十多家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百余首诗歌作品,因为在全国首先倡导中学生校园诗歌的写作,尤其是因为创办了《中学生校园诗报》,被《中学生报》评为“1986年全国中学生十大新闻”以及在全国中学生诗歌爱好者民意测评中选为“全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之首后,我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发生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的成为了《中学生校园诗报》的编委,有的成为了作者,有的成为了读者;他们中的少数人也因为经常在报刊上同时发表作品而彼此神交已久,互相知道彼此的姓名,互相仰慕对方的才华。
在我和他们结交或神交几年后,1987年,因为父亲在检察院退休,我接班到护林队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发表的作品少了,原来的地址变了,加之很多兄弟姐妹有的被免试上大学,有的高考落榜后在家待业,有的去部队参军,有的到社会上工作,有的继续在学校读书或者补习,因为不同的命运,使我们这些当年在中学生校园诗坛上的风云人物从此渐渐失去了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光环。尤其是1987年5月6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之后,诗歌江湖上谣言四起,很多兄弟姐妹都误以为我在这场大火中光荣牺牲了。
在此后的20年里,我尽管不再写诗,远离了诗坛,远离了兄弟姐妹的视线,但是,在这20年里,在我心中,我始终牵挂着,惦记着,思念着我这些见过面和没见过面、通过信和没通过信、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可爱可亲的诗歌兄弟姐妹们。他们现在哪里?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生活还好吗?他们事业有成吗?这些问题始终成为我的悬念,而我却始终想破解这个悬念。
二、曾经传闻被大兴安岭“五·六”大火烧死的我在20年后重现诗江湖
今年2月春节期间,在隐退江湖长达20年之久后,我在网上将我多年来潜心研究、整理、挖掘、写作的、长达30万字的完整详细记录八十年代诗歌黄金时代十年历史的长篇书稿《怀旧1980年代——诗歌黄金时代十年历史备忘录》中的《八十年代中国民间诗歌报刊创办历史备忘录》、《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坛历史备忘录》、《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坛历史备忘录》等三个章节发表,没想到竟然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上百家网站论坛博客转载,在诗坛上引发了一场怀旧八十年代诗歌运动的大地震。因为这几篇文章的影响,我感觉到了网络神奇的力量,突然产生了通过网络寻找失去联系多年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们的念头,特别强烈。于是,正如我的好兄弟葛红兵所言:我开始紧锣密鼓地“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我的兄弟姐妹的行动:3月份,在网上发了《中学生校园诗报创办人姜红伟关于寻找当年诗友的启事》;4月份,举办了《中学生校园诗报》创刊二十周年征集纪念文章活动;在网上发了《致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的一封公开信》;5月份,筹备主编大型纪念文集《怀旧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岁月》并发布征稿公告;在网上发了《姜红伟紧急寻找下列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启事》……这几篇帖子发表后,在全国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他们没想到,那场大火居然没有把我烧成灰烬,我居然又复活了,居然在重出江湖后做了一系列令他们很感动、很钦佩的大事。对我所做的挖掘整理研究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历史资料这件事,这是他们多年来曾经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他们一致认为,只有我做这件事,才正合适。正是因为这几篇帖子,我和一百多位失散了多年的、分散在国内外各个城市的、曾经在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坛上叱咤风云的诗歌好兄弟好姐妹们渐渐取得了联系。同时,我将他们现在的地址、通讯方式制作成了一份多达一百多人的通讯录,几乎将在八十年代纵横校园诗歌江湖的所有一流高手一网打尽。在电话里,在信件里,在邮件里,在论坛里,我们彼此像孩子一样激动地畅谈着我们20年前结下的深厚的友情,兴奋地倾诉着我们20年后再次取得联系后的喜悦和幸福。因为我制作的通讯录全部发给这些兄弟姐妹们,他们通过这份“黑名单”,也将彼此中断失散了多年的友谊重新接续上。
三、盛情邀请我出来走走看看见见老朋友的兄弟姐妹们
在与这些诗友们叙旧的时候,与我结交20多年的我的好兄弟南岛、江熙、汤松波、葛红兵、左春和、他他、马萧萧、游春亮、吉春、赵希臣、杨阔、李作明、裴戈、周兴顺、郝建荣、汪渺以及寒玉、张文等都在电话里、短信里、邮件里诚挚地邀请我有时间到他们那里做客,好好聚聚。面对这一份份盛情,我的感动难以用语言形容。然而,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大兴安岭呼中区因为体制的缘故,属于政企合一单位,没有执行公务员工资,使我每月567元4角5分的低收入工资实在使我生活拮据,捉襟见肘,想出去见见朋友的想法只能是想想而已,想要付诸实施,实在是很困难。当这些好兄弟好姐妹得知我在这种特别困难的处境却依然用微薄的工资在进行着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这项巨大工程时,他们震惊了,他们感动了,他们没有想到我居然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在默默地为大家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于是,重感情、讲义气的这些兄弟姐妹们纷纷向我发出邀请,他们表示希望我能到全国各地走走,见见分别了长达20年之久的兄弟姐妹们。至于出行的路费及食宿,全部由他们负责。5月31日,他他在徐润博客上发表了大家聚会的倡议,随后,响应者很多。
6月6日,我的好兄弟南岛在给我发来的一封短信中建议我:在大家很难相聚的情况下,你出来走一圈是不错的选择。路费可以由大家接龙,可以以类似重走86诗歌之路名义,一路采访当年的兄弟,同时还接受媒体采访,传播86诗歌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出行走访兄弟姐妹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本来在出行前,我已经拟定了一份出行通告,内容如下:各位兄弟姐妹:在经过艰难的寻找之后,我们在失散20年后终于取得了联系。为了使我们20年的因为诗歌而相识的友情在今后的一生中得以继续并巩固,为此,我决定于2006年6月20日左右出发,到贵处看望兄弟。此次出行的目的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见见多年没有见面或从未见面的八十年代中学生诗人兄弟姐妹,好好叙叙旧;二是为编辑文集《怀旧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岁月》收集文章和各种诗歌资料图片;三是为撰写《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访谈录》一书采访中学生诗人;四是为撰写《怀旧1980——诗歌黄金时代十年历史备忘录》收集素材和资料图片;五是为撰写《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始末记实》一书采访中学生诗人并收集各种诗歌资料图片;六是撰写一本《重访八十年代中学生诗歌兄弟姐妹日记》。由于此次是自费,一路上肯定要给各位兄弟姐妹增添很多麻烦,本人在此先谢谢大家。为了使大家对我有些了解,本人特声明如下:一、本人是正派中人,品质端正,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请大家放心接待。二、本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滴酒不喝,大家无须准备好酒。每顿一饭一菜即可,没有忌口。住宿地方无须安排大宾馆,小旅馆就行。尤其更要说的是,本人不喜欢排场,只想如鬼子进村一样,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三、请大家准备好各种80年代诗歌相关资料,以便使我的工作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确保高效率。四、为了联系方便,本人借用别人的手机与你联系,号码是13329375168。凡是各位突然接到这个电话或发出的短信,请接听或回话。在去贵地之前,我会打这个电话与你联系,以便到车站接我。也许用当地话吧或旅店的电话,你如果感觉陌生,那肯定就是我在找你。由于多数兄弟姐妹没有见过面,我制定了接头暗号,到时候再及时通知你。我的照片在博客上,请先认准。凡是欢迎我去拜访并看望你们,并愿意接待我的兄弟姐妹,请在6月20日前通过手机或邮箱或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在此,再一次向大家表达我的谢意。姜红伟敬上。但是由于匆忙,这份公告已经来不及发布。
四、带着1000元钱路费领着9岁的女儿上路
这是一次十分仓促的出行,仓促的没有准备充足的旅费,只匆忙带了我和爱人一个月的工资1000元,为此,她不得不放弃到哈尔滨参加本科计算机考试的机会。
这是一次十分冒险的出行,我要想见的人除了南岛、江熙、马萧萧分别在20年前和10年前见过一次面之外,其他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没有见过面,有的只是在20年前通过信。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从来没有过联系。20年,多么漫长的时光啊!20年前,我们都是单纯的中学生,20年后,我们都已经变成中年人了,他们还能接受我吗?如果他们对我的到来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次十分艰辛的出行,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上下车很艰难,加之带着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儿。在家时,她经常由她妈妈带着,很少跟我在一起。万一她不听话怎么办?万一她不愿意走了怎么办?万一她在旅途中生病了怎么办?万一了万一怎么办?然而,这些顾虑的问题在想见见兄弟姐妹的念头面前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那时候,在我心里,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走,去看看我那些让我想念很久的兄弟姐妹们,不管经历多少艰辛,不管经历多少困难,不管经历多少风险。
抱着“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下去就回来”的念头,6月12日下午两点,在瓢泼大雨中,在爱人的双重牵挂下,在75岁的父母忧虑中(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把他们的宝贝孙女领丢了,为此,很是埋怨了我的妻子,怪她放纵了我和女儿的出行),我以给女儿到北京看眼睛的借口,向单位领导请了假,领着九岁的宝贝女儿在她还没有放假,还没有考试的情况下,踏上了出行的列车,从此开始了不知是顺利还是坎坷,不知是安全还是危险的旅程。
在经过6个多小时的旅程后,8点半,我们到了地区首府加格达奇区。下车后赶紧找附近小吃部,花了十元钱简单吃了一口,又马不停蹄地踏上9点10分加区到哈尔滨的n5021次火车(由于火车晚点,等到11点才开车)。由于身上带钱太少,我们没有买卧铺,只能坐在硬座上。经过13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13日早晨8点20分到达了我此次出行的第一站哈尔滨。
五、他他在哈尔滨为我此次出行剪了一次好彩
万事开头难,开头开好了就预示着此行的顺利。感谢我的好兄弟他他为我此次出行剪了一次好彩,使我从此一路平安,一路顺风。我和他他(胡继学)结识于1986年,他是我的老乡,原黑龙江海伦师范学校学生,20年前,在他刚刚学习写诗时,我在《中学生校园诗报》上给他发表了处女作,从此我们的友谊日益加深。
在临行前,我们通了电话,他告诉我将到车站来接我,并已经给我买好了两张14日去北京的车票。此时的哈尔滨下着毛毛细雨,刚和女儿出站口,正在寻找他他时,他已经在不远处喊道:红伟大哥。一声亲切的呼喊,顿时使我在旅途中的担心和疲劳化为乌有,一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轻松地落下来。这是我们哥俩在认识20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却俨然如一对亲兄弟。他他很热情,很豪爽,很实在。领着我和女儿打出租去吃饭,然后到了他的家。他的家在八楼,很宽敞。在他家,我们彻夜长谈,从谈话中了解到了他20年来的奋斗经历。1991年从西北大学作家班毕业后,他和同学、爱人梁玉玲(笔名虽然,现在黑龙江《男生女生》杂志社任主编)在诗友,也是八十年代中学生代表诗人夏季风的帮助下来到了《杭州青年报》社当记者,后回到哈尔滨,先后在杂志社和报社当过记者、编辑、主编等。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他他显示了优秀的诗歌才华,先后在全国各地文学报刊发表了几百首诗歌作品,成为了当时很有名气的青年诗人。九十年代中期,他他又开始从事特稿、纪实文学、小说、电视剧的创作。他写的《中国黑帮在俄罗斯》一书成为了一本畅销书。另外,他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特稿作家,每年都在《知音》和《家庭》等有影响的报刊发表几十篇文章,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使他他成为了我们那一批校园诗人中较早富起来的“资本家”。目前,他已经辞职在家专门做自由撰稿人,已经完成的一部描写公安题材的40多集的电视剧本《良心》正在被人看好。
在他他家,我对他进行了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访谈录第一篇的录音,很有意思。在与他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他的同学们,也是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李长军、郭富山、王宪中、魏氓、彭砚威、吕天琳等人的近况。李长军现在黑龙江海伦市政府办公室任主任,郭富山现在黑龙江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工作,王宪中现在哈尔滨市海关办公室工作,彭砚威现在黑龙江海伦市三中任校长,吕天琳现在大庆市文联工作。最让我悲痛的是从他他的口中,我听到了一个噩耗:他的同学,也是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中有名气的魏氓在前几年已经因病去世,年仅30多岁。遥想当年,在中学生校园诗坛上以整体力量最强著称的全国三大师范中最有名的海伦师范的诗歌成就曾经多么辉煌,而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不再写诗了,尤其是魏氓的过早离去,更让我感觉到时间的可怕。知道魏氓的不幸消息,使我又想到了我的好兄弟,原河南偃师高中学生、当年中学生校园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创办的《中学生校园诗报》的编委和作者朱海军以及湖北大悟县城关中学的陈岩兄弟也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20年,一个人的生命中能有几个20年呢?这种感慨,促使我想见其他兄弟姐妹的念头更加强烈。
于是,14日下午4点多,我和女儿(她在叔叔家中认识了小哥哥胡梁梁,整天缠着哥哥和她一起玩,12岁的胡梁梁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各门功课都很优秀,还是中国少年冰球队队员,曾经到美国、加拿大去参加比赛。)告别他他去了火车站。本来他他应该和我一起去北京见兄弟姐妹们,但是由于梁玉玲在新疆乌鲁木齐参加全国报刊年会没有回来,胡梁梁没有人照顾,所以他他没有与我同行。按照原计划,我们准备在出行回来后再到哈尔滨中转,因为我给他他录音的访谈录还放在他家。但是我害怕给他他再增添更多的麻烦,所以直接从北京坐车回到了家。很遗憾。尤其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一起合影留念,更没有见到我的弟妹梁玉玲。
六、我的新疆三位好兄弟杨阔、丁捷和于奇
在哈尔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突然接到新疆杨阔兄弟的电话,他是我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时的编委和作者。杨阔在八十年代毕业于新疆伊犁61团子弟校, 199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后被分配到阿克苏地区。现在阿克苏市电视台任《阿克苏广播电视报》总编辑及《阿克苏文艺》季刊主编。为了庆祝《中学生校园诗报》创办20周年,他在自己主编的第2期《阿克苏文艺》上专门设立了专栏,发表了我的一篇散文《怀旧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岁月》及《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近况介绍》,同时,由我编辑发表了当年十多位兄弟姐妹葛红兵、南岛、江熙、左春和、马萧萧、杨阔、郁舟、周劲松、陈亚军、李作明、叶宁、郝建荣、韩宗夫、符马活等人中学时代的诗歌作品。得知我出行的消息,他正在乌鲁木齐开作代会,希望我能到新疆做客。尽管我当时也有这个打算,但是最后却没有成行,很遗憾。我准备明年去新疆看看我的好兄弟杨阔。
另外,还有两位在新疆的好兄弟丁捷(笔名晓波)和于奇(原名王洪亮)也值得我去拜访。20年前,晓波在中学生文坛十分活跃,名气很响亮。他是双枪将,既写小说,又写诗歌。先后毕业于江苏海安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四年,后调入江苏省委机关和省管国有企业集团工作。先后任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2003年后相继调任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江苏物资集团总公司总助兼《市场周刊》社总编辑。2005年被中组部和江苏省委选调外派援疆,任职新疆伊犁自治州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多年来,丁捷业余创作发表了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出版的主要文学著作有:长篇报告文学《与群魔共舞》、《青春期突围》、《中学生交友录》、《青春期点击》以及诗集《叩响她的门环》、《沿着爱的方向》和小说集《如花如玉》。正在出版中的有长篇童话《海啸合唱队》、诗歌集《离心最近》、散文集《天生天真》。目前,他已经是一位很有影响、很有成就的青年作家。于奇兄弟在20年前也很有影响,他对推动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也做出了较大贡献。我的一篇谈中学生校园诗歌的文章《让我们为繁荣中学生校园诗而奋斗》就在他1985年主编的《吉沙诗报》上刊登。近年来,他很少写诗了,现在新疆石河子开了一家很大的影楼,做起了老板。
七、车到沈阳站,想起李作明兄弟
6月14日晚6点43分,在开往北京的T18次特快列车上,由于没有买到卧铺,只好在硬座上呆着。到晚上9点多,看女儿蜷缩在我身旁,实在不忍心让她陪着我遭罪,只好去买卧铺。很幸运,买到一张上铺,让乐乐上去睡觉。把她安排妥当好,疲惫的我开始咬牙切齿地和睡眠做激烈的斗争。大约凌晨1点多,车到沈阳,我想到我的好兄弟,毕业于辽宁朝阳第一师范学校、也是我《中学生校园诗报》的编委和作者李作明,顺口说出几句顺口溜:车到沈阳站,想起好弟兄,若问他是谁,他叫李作明。作明曾被《中学生校园诗报》评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师范毕业后在农村任教一年,后被调县教委、文联、宣传部。1992年报考《辽宁青年报》记者后被调入沈阳。之后又先后调往《辽宁职工报》、辽宁有线电视台做新闻记者。1999年7调《沈阳日报》特稿部作记者。十几年来,他一直写纪实新闻,在《中国青年报》、《家庭》、《知音》等知名报刊发表三百余篇,并多次获《家庭》、《知音》等大奖。2005年10月,因同年被读者评奖超过3篇,在特稿界独一获《家庭》杂志“有史以来奖励记者的第一辆小轿车”。作明现在《沈阳日报》任特稿部主任,和他他从事一个行业,也是这个行业的大腕了。本来作明也打算到北京去和我会面,由于去山东长岛有采访任务,最终没能成行。他诚恳地邀请我回来时去沈阳做客,结果由于我急着回家却没有如愿。
八、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赵希臣雪中送炭
6月15日早7点到达北京。按照原计划,我们准备去到住在昌平的我的好兄弟、现在北京的小说家、诗人周瑟瑟家落脚。因为在出行前,他多次邀请我到北京做客并住在他家。拿着他给我的地址,一宿没有睡觉的我领着女儿晃晃悠悠地坐地铁在安定门下车后,又走很长的路找公共汽车站,结果走了很长时间就是找不到。我们实在太累了,女儿已经向我抗议了,于是,我决定改变计划,给我从未见过面的好兄弟,20年前通过书信认识的原来在山东高密二中上学、现在北京《农民日报》社担任书画院院长兼总编辑的赵希臣打电话求援,请他过来接我。希臣接到我的电话后,放弃了到一个大使馆为一个朋友办理签证的事,急忙叫司机拉着他到我约定的北京人才服务中心门前来接我。大约一个小时后,我的好兄弟赵希臣到了。他长的高大魁梧,恰似重感情、讲义气的山东好汉武松。在见到他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说实话,我很感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的到来,无疑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在北京华商大厦,他为我安排了舒适的住宿条件,并设宴为我接风洗尘。赵希臣是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中的代表人物,著名诗人臧克家、贺敬之等对他的才华十分欣赏。他继马萧萧创办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自办诗报《青少年诗报》后又创办了全国第二家中学生自办铅印诗报《碧野》;1990年,他以优异的诗歌创作成就被当时最有影响的江苏《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编辑部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名列榜首。哈尔滨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赵希臣诗选》,该诗集先后再版两次,印数高达4万册,创造了中学生校园诗人出版诗集的纪录,至今这个纪录依然在保持着。在北京,我们俩兄弟曾经彻夜长谈,互相讲述了各自在校园时代的写诗往事和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谈的很愉快,很兴奋,很快乐。有一天晚上,我俩竟然长谈到凌晨4点多。
九、燕赵兄弟最慷慨 河北吉春讲义气
6月15日下午2点多,我正在房间休息时,原毕业于河北隆尧县二中、现在河北省送变电公司第五分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好兄弟吉春给我打来电话。由于我出行前与他通了电话,他知道我去北京,立即决定到北京来看我。他是一个很讲义气很重感情的人,为人慷慨大方。他说过一句话我非常欣赏,他说“可以不写诗了,但是不能不做好人”。20年前,我们就因为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时结识。在知道我要主编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纪念文集时,吉春兄弟是最早给我帮助最大的人。他专门回老家隆尧县乡下父母家翻箱倒柜为我找到珍藏了20年的各种珍贵的诗歌资料几十件,及时给我邮来。另外,还派我们共同的好兄弟、现在河北隆尧县委组织部的李建国(博客名和兰花在一起)第二次到他家找资料给我邮来。李建国也是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对于我主编文集帮助也很大,他专门给我邮来一本9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语文报》编辑的中学生作品选集《生命的春天》,那本书里发表了南岛、吉春、马萧萧、段华、叶宁、伊沙、邱华栋、朱海军等好兄弟的作品,为我编辑文集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知道吉春从石家庄已经到了北京,我特别高兴。由于我录制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访谈录需要录音机,在哈尔滨与他通电话时,他主动承担了这项为我买录音机的任务。他下车后就直接打车到西单花500元给我买了一个很精致很高级的mp3送给我做见面的礼物,使我十分感动他对我的支持和帮助。5点多,吉春兄弟到来了,在我的房间,见面我们就热烈地拥抱,非常高兴。在北京和吉春兄弟相聚的4天短暂日子里,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我们一起上八达岭长城、逛和珅府、游颐和园、访岱宗庙,所有的费用全部是他买单。在18日中午我们分手时,我在他的面前终于忍不住像一个孩子一样哭了。很多年没有哭了,他也很激动,我们在互道祝福和保重的言语中告别了。尤其使我感动的是,我在黄山西递的时候,吉春还惦念着我,怕我路上钱不够,打电话想给我电汇一笔。对于他的这份真情,我只能是心领了。在此,我想对吉春说一声:老弟,大哥谢谢你了。
十、依然年轻的赵立群
6月16日中午,在吉春的一个好朋友开车领我们去游览八达岭长城的路上,得知原毕业于吉林辽源工业学校、现在吉林辽源市龙山区委宣传部工作的赵立群已经到了北京。吉春是她的老朋友,1988年在河北秦皇岛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学生蓓蕾杯校园诗歌大奖赛夏令营上,他们和马萧萧、苏婷、他他、陆俏梅、老君、陈岩成为了好朋友。在我寻找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的过程中,赵立群是我很晚才联系上的。她也是最早倡议校园诗人聚会的最积极分子,正是由于她十分热心的张罗,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我走访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的行程。吉春知道赵立群到来后,立即坐车去接她。大约下午5点多,吉春和赵立群到了我的房间。尽管过去了将近20年时光,与我看见的她在1988年与诗友们的照片相比,立群依然显得很年轻。多年来,她依然保持着高贵的诗人气质,在深入研究国学的同时,还在坚持写诗,越写越好。在北京期间,她对我的女儿乐乐特别照顾,为她梳头,领她游玩,为我减轻了很多负担,使我和乐乐至今还念念不忘她给我们父女俩的帮助。
十一、性情中人、山东好汉——老君
6月16日晚6点半,吉春和赵立群的老朋友、山东沂源县供电公司的老君从山东坐车又到了北京。北京华商大厦我的房间里更热闹了。老君是一个很可爱的好兄弟,他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后入伍在秦皇岛参军。复员后回到老家沂源县供电公司工作。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写诗,诗写的很棒,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北京燕山出版社还出版了诗集《生命深处的燕子》。在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圈子里,老君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素以讲义气,够朋友,真诚豪爽而著称。他到来后,由吉春请客,我们在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晚宴。老君特别能喝酒,由于我滴酒不喝,他只好和吉春畅饮,赵立群酒量也不行,只能在旁边做监酒员。9点多,由于女儿困了,我提前退席,领她回去睡觉。他们又继续在酒桌上战斗,结果当天晚上老君的手机被他牺牲了,却不知道墓地在哪里。老君长的五大三粗,其实很心细,在我后来的旅途上,为了怕我寂寞,他每天给我发一条幽默短信,给我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至今想起来依然使我很感动。
十二、我的好妹妹苏婷和比天使还可爱的外甥女小雷阿
6月17日下午4点,我和女儿及吉春、赵立群(老君因为昨晚喝多了,在宾馆酒休)在游完颐和园的时候,一个大家期盼已久的喜讯从天而降:我最思念、最欣赏的小诗妹、原毕业于河北昌黎县一中、现在已经定居在瑞士日内瓦的苏婷妹妹正从秦皇岛坐火车往北京来看望我们大家。她和吉春、赵立群也是20年的老朋友了,他们在88年见过面,感情很深厚。为了寻找我这位小妹妹,我曾经费了很大工夫,花了很多心思。在网上发寻人启事,托吉春调动各种关系,到处向人打听消息,终于借助好兄弟徐润的博客,通过她的好朋友feefee与她在失散了整整20年后取得了联系。我和苏婷因为《中学生校园诗报》而结识,她的处女作《夏天里》就发表在这张报纸上。在为数不多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女诗人中,她是我极为看重和欣赏的。其中原因,不仅仅因为她是我创办的《中学生校园诗报》的作者,更是因为她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在《当代》、《诗神》等全国各地很多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所展露出来的出类拔萃的诗歌才华和优秀的诗歌品质。因此,当我查阅以前的各种诗歌报刊的时候,当吉春兄弟给我寄来一些以前我没有见过的刊登苏婷作品的诗歌资料的时候,说实话,我被苏婷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诗篇所震撼了。我没有想到我的这位小妹妹在九十年代诗坛上发表了那么多优美的诗篇,并且在我们那一大批中学生校园诗人中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很出色的青年诗人。读完她的作品,我想寻找她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总觉得,如果找不到苏婷妹妹,那么这本文集的价值就将大打折扣。同样,苏婷妹妹的心目中,我毫无疑问是最值得她敬重的老大哥。在她回国前,她就从瑞士第一个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了我行程的时间安排,给了我她在秦皇岛父母家的联系电话。本来,我此次出行的时间准备安排在7月份,由于苏婷妹妹的回国,我立即决定更改日期,力争在北京与她见上一面。毕竟,我们两个人一个在十分偏远的大兴安岭,一个在外国,想见面的机会必然很少。如果错过了此次机会,也许今生再见面就更难了。她10日回国后,由于水土不服,犯了肠炎,身体很不舒服。但是为了见她的大哥一面,她还是坚持着从秦皇岛赶到北京来看我,对此,我和大家都很感动。因此,得知苏婷5点就要到北京后,我们几个都很兴奋,催出租车赶紧狂奔到北京站去接她。在北京车站停车场,我和女儿留守看东西,吉春和赵立群负责接人。大约5点钟,在漫长而焦急的等待中,我看见一台出租车开进停车场,车门打开后,我的小妹妹苏婷和她特别可爱的4岁女儿雷阿以及吉春、赵立群陆续下车,我急忙迎上前去。苏婷小妹妹身材高挑,气质优雅,容貌秀美,如一朵亭亭玉立的百合花。她的女儿雷阿长的比天使还漂亮还可爱。这是我今生除了乐乐之外见过的最美丽、最可爱的女孩(她和小姐姐乐乐在短短的半天多时间里相处的特别融洽,特别快乐,以至于在第二天中午分别时,乐乐和雷阿已经依依不舍。从此,乐乐无论走到哪里,都惦记和牵挂着她的雷阿小妹妹。这两个孩子的感情真是让我和苏婷小妹妹十分感动。至今,乐乐还在想念着她的雷阿小妹妹,希望她明年夏天和她的苏婷姑姑到大兴安岭来做客)。在停车场,苏婷见到我的时候也很激动,她走上前来,热烈地拥抱了我,并亲切地叫了一声“姜大哥”。在那一时刻,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为苏婷历经20年却依然没有改变的那种珍贵的真情所感动。回到宾馆后,苏婷专门拿出了为大家带的一大袋从瑞士带回来的巧克力,我们大家一起瓜分了。品尝着巧克力,我们的心甜极了,为苏婷时刻在心里想着我们的这份最美好的感情。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好妹妹,在知道我身体不好,还带着乐乐出行的情况下,一路十分牵挂着我们父女俩。在苏州的时候,妹妹从瑞士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的情况,并叮嘱我自己多保重,并带好乐乐。这份深厚的兄妹感情至今想起来依然让我热泪盈眶------
十三、深夜时分,叶匡政请我去喝酒
6月17日晚上7点多,我们和苏婷母女回到华商大厦后,由老君请客为她接风洗尘。参加者有我和赵希臣、吉春、赵立群和乐乐、雷阿。我们在一起开怀畅饮,为苏婷不远万里从瑞士回来看望大家的到来,为我们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的聚会干杯。席间,我的好兄弟,原毕业于安徽合肥市第十中学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现在北京开办合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叶匡政给我打来电话,他在八十年代中学生诗人中也很有名气。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他在诗歌领域颇有影响,在各类文学刊物发表诗作800多首,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中间代诗全集》、《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等50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城市书》(1999年花城版)、《小说馆》,获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及国内10多种诗歌奖,参加过诗刊社第20届青春诗会。近年来,他从合肥到了北京发展,做独立出版人,先后主编有“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等多种丛书,在出版界很有影响。得知我已经到北京,正在和梁小斌、车前子在一起喝酒的匡政立即邀请我去他那里。由于我正在和苏婷他们在一起,所以我向他说明情况后,谢绝了他的邀请,并约好改日再见。在我出行途中,匡政给我寄来一箱子他主编的好书,品位之高令人不得不钦佩他的才华。
十四、全勇先大哥开车过来看我
6月17日晚9点多,与匡政通完话后,我立即给我的兄长,曾经在八十年代初期写过诗,与我通过信,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著名小说家、电视剧编剧,现在北京的全勇先打了电话。他是朝鲜族人,原来在黑龙江佳木斯《三江晚报》社做副刊编辑工作,是中国很有才华的小说家。曾经出版了《风萧萧》、《昭和十八年》、《恨事》、《独身者》等几部小说,在文坛影响很大。前几年,他辞职来到北京发展专门写电视剧。已经拍摄成的电视剧有21集的《北京故事》、29集的《母亲》,很受欢迎,使他跻身于国内一流电视剧编剧行列。他得知我到北京后,立即开车来到饭店与我会面。他为人很真诚,很实在,本来这顿饭是老君请客,他却掏钱想付帐,被我们大家当场拒绝。我们一见如故,都特别高兴,我又把他介绍给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非常愉快地谈论着八十年代写诗时的往事,那天我们谈到深夜12点才送走了勇先大哥。
十五、在送别苏婷、吉春、赵立群的时候,我和老君忍不住哭了
6月17日那天晚上,我和苏婷、老君、赵希臣、吉春、赵立群在华商大厦老君的房间彻夜长谈,互相谈自己20年来的个人经历,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才结束。由于苏婷回国时间短,有很多事还没有办,因此,她只能呆一个晚上,第二天中午必须返回秦皇岛。6月18日上午9点多,苏婷领我们大家去吃饭。中午,12点,苏婷、吉春、赵立群就要同时坐火车回家了。在分手、道别的那一刻,很多年没有流泪的我,想到此次出行,我的好妹妹苏婷、赵立群和好兄弟吉春、老君给了我很大帮助,很大支持,想到他们对我的这份珍贵的友情,想到我最早一个来,却要最后一个离去,身边再没有一个兄弟姐妹陪伴我,想到此去一分别,关山千万里,今生再见难的时候,我的泪水无论如何也无法抑制,夺眶而出,当着周瑟瑟、师永刚、邓荣成、陈亚军、曹野峰、简雪梅、谷禾等很多来宾馆看望我的朋友面,我哭的像一个孩子。看见我哭了,老君也哭了,吉春、苏婷、赵立群的眼睛也湿润了。
十六、为我忙前忙后的好兄弟周瑟瑟
在第二站北京之行中,不但外地的几位兄弟姐妹给我很大帮助,在北京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兄弟们对我的照顾更是尽心尽力,让我至今想起来依然非常感动,特别是周瑟瑟。由于15日到北京后与周瑟瑟失去了联系,在家久等我却不见我踪影的他十分着急,他先是在苏婷的博客上写了一首诗《姜红伟来访》询问我的下落:从大兴安岭来的组织部的中年人\地铁里问路\脸膛发亮\我的心跳在七点加快\而你还在安定门地铁口张望\把大兴安岭带到北京来吧\从天安门到平西府,都种上松树,学习鸟叫\喝酒要像神仙,写诗最好像中学生\森林多情种,森林生豪侠\兄弟,那场大兴安岭的大火怎能把你烧死?你来了\我们先要拥抱先要暗暗流淌中年泪\不要说话,在我的书房里种树吧\我从今天起开始学习鸟叫\江湖风声急,友情比天高\从此你不能独自烧死,我也不能乱飞\要死也要知道各自的日期\要一起吃肉,要一起喝烈酒\要让儿孙满堂,让我的儿与你的女联姻\松树要一直种到书柜上。然后,他又给我发短信:红伟,你在哪里?接着又往我的邮箱里写信。他知道我多年没有到北京,十分担心我领着女儿走丢了,因此,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其实,在当天晚上接到瑟瑟的短信后,我就想告诉他我住的具体位置,但是我考虑他来回奔波的路途太远了,至少四个小时,实在不想再给他添麻烦打扰他。于是我就没有回音。我想反正我要在北京呆好几天,见面的时间很多,而且瑟瑟是我必须要见的一个好兄弟。16日下午1点,我给瑟瑟打了电话,告诉了他我住在华商大厦。他很高兴,说明天约邱华栋、洪烛、景旭峰、毛梦溪、段华、海啸、陈亚军、师永刚、张华夏等一帮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兄弟们来看望我。为此,他还专门给他们发了短信:明天中午到朝阳路华商大厦505聚会,姜红伟等外地朋友到了。房间号码65005599转505,晚上再到建外soho听大场诗歌朗诵会。盼回音,尽量安排时间。18日上午10点多,就在我和苏婷他们出去吃饭的时候,我的好兄弟周瑟瑟到了。他一口浓重的湖南兼湖北口音,我们见面特别亲切。近年来,瑟瑟在小说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出版了诗集《缪斯的情人》、《17年——周瑟瑟诗选》(1985-2001),诗与诗论集《披着语言飞翔》、《卡丘卡丘--周瑟瑟卡丘主义诗歌、文论、行为、图片集》,长篇小说《暧昧大街》、《青春破》、《野花为谁开》、《北京花开》、《女鬼丁香玉情史》等300多万字。诗歌收入国内外权威选本,其长篇小说在网络与读者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多次进入文学图书销售排行榜。2005年,他开始倡导 “卡丘主义”艺术流派,主持“卡丘主义论坛”。瑟瑟现任北京人文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瑟瑟把他在华龄出版社新出版的一本诗集《卡丘卡丘——周瑟瑟卡丘主义诗集》给我寄来。这是一本中国诗坛上绝对是具有一流品质的诗集,我特别喜欢,爱不释手。
十七、新朋友曹野峰、简雪槑、谷禾、邓荣成和老朋友陈亚军来到华商大厦看我
6月18日上午,与周瑟瑟一起来看望我的还有我认识的老朋友和不认识的新朋友。新朋友是:在北京做医药生意的原八十年代吉林著名青年诗人曹野峰大哥。他是吉林省长春市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做过工人,自由职业者。80年代初,他与邵春光、卢继平、郭力家等人发起创办诗歌民刊《太阳》,并主持编辑第3期。1985年,他完成了代表作品长诗《蜜月房间》。1988年后的15年,停止了诗歌创作,下海经商。2003年恢复创作至今,主要作品有《菲菲李私记》、《名媛H》。小蝶是一位既有才华,更有美貌,诗品与人品俱佳的女诗人,原名简雪槑,四川成都人,现居北京。她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做过教师,自由职业者。二十多年来,她的诸多作品先后被选入《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各类诗歌刊物。近年来,她在网络上十分活跃,发表了以《在北京》为题目的一系列颇有特色的诗歌作品,颇有影响。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代表人物,现在香港《凤凰周刊》任执行主编的师永刚;现在中国水产总公司工作的留法硕士邓荣成;在当今诗坛上颇有才气,颇有成就,颇有影响的《十月》杂志诗歌编辑谷禾。他原名叫周连国,是河南人,九十年代初期进入诗坛,曾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大量颇有艺术特色的诗歌、小说、散文作品,并出版了诗集、小说集四部。其中诗集《飘雪的阳光》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4年卷)。现供职于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杂志社。另外,还有我的老朋友陈亚军,她是原辽宁朝阳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我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时的编委及作者,八十年代曾经被评选为全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现在北京《中国建材报》任专题部副主任。非常遗憾的是,华栋因为出差,没能前来,专门给我打电话向我说明了情况;海啸由于老婆要生小孩,正在医院忙活;华夏因为去了山西,无法回来;梦溪、段华由于有事,下午才能赶过来。洪烛在外地没有回来。12点多,在送走苏婷、吉春、赵立群后,老君是晚上10点的火车,留下来陪我。我却因为去参加大场诗歌朗诵会回来晚了而没有和老君道别。
十八、留法硕士邓荣成兄弟请客
6月18日中午,由邓荣成兄弟做东,我们在宾馆饭店共进午餐。荣成和晓波、何平都是八十年代江苏海安中学的文学高才生。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北京语言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水产总公司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常年在国外,先后到非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工作、学习。并在法国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出版社曾经出版了他的纪实性散文集《黑非洲蓝巴黎》,很受读者欢迎。在席间,八十年代中学生诗人中的风云人物、原江苏东台县时偃中学学生,现在北京新华社音像中心任主任的景旭峰最后一个到来。在餐桌上,大家以我主编的《怀旧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岁月》一书的操作事宜召开了一个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我在十分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把分散在全国各地失散了20年之久的一百多位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重新召集联系起来,并在收入十分微薄、身体十分不好、地域十分偏远的条件下,收集整理了几千件中学生校园诗人们的诗歌资料,并主编了这样一本非常有意义,十分有价值的文集,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为此,他们向我表示了敬意。对于这次聚会,女诗人小蝶专门写了一首诗《在北京》之《大人物》:大伙正热火朝天地缅怀当年\诗歌浪潮如何席卷我们这一代人心灵的时候\《南方周末》那个叫师永刚的\猫着腰进来了。他逐个地打着招呼\递名片,并一再申明自己早已不是诗人\宴会上得知,他的年龄竟然比我还小一岁\北京的六月天,酷热\他那顶由始至终都没有摘下过的黑帽子\使得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老成\他说话的嗓门很大,底气十足\席间,他提议大伙给姜红伟的诗歌追忆活动\凑份子,由周瑟瑟来操作\大家伙儿都热烈地响应他的提议\我却暗地里窘迫,不知出多少银子合适\一餐饭吃了两个多小时,我一直惴惴不安\好在,饭后没有人提起现场兑现的事\瑟瑟也没有现场收银。直到\瑟瑟与荣成争相买单时,我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但赞助的事,我始终放不下\想我八十年代初写第一首诗,算来\这爱好也足有二十五年了\到如今,我是既无钱来也无名\我看眼下,还是撇开什么劳什子的诗\先想想如何赚钱来得要紧\一餐饭,有幸和大人物零距离接触\原来,伟大的人物拉近了,不过是\一顶鸭舌帽,一副时髦的黑框眼镜\和说话时的,掷地有声。
十九、在酒桌上,我和景旭峰、师永刚话题最多
在席间,我和邻座的景旭峰、师永刚等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各自谈了这20年来的经历。旭峰1987年在诗歌创作上展露才华,1988年凭借其在中学时代优异的文学创作成就被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199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先是做记者,逐渐以其突出的才干被提拔为总经理。2001年,被新华社提升为音像中心主任,是新华社为数不多、前途无量的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他在诗歌创作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发表诗歌作品500首,小说、散文、评论近60余万字。出版诗集《风暴中抵达》和《灵魂之书》。有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绍到国外。50余次获海内外各种文学奖。新闻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媒体,担任多部电视专题片的总制片人和总撰稿。其作品《诗经系列》、《江湖令》、《宦途》、《正义者同盟》、《大工业系列》、《谁来保卫萨拉热窝》、《美人如花》、《对话》、《一九六六》、《雨水中的英雄》等诗篇在诗坛上颇有影响,使他成为九十年代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因此在诗江湖上被誉为“少侠景旭峰”。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八九十年代》,至今读他的这些诗篇依然闪烁出夺目的艺术光彩,使我深深地敬佩他的诗歌才华。师永刚也是我们那一拨兄弟中很有影响的代表诗人,中学毕业后,他被部队特招参军,后送到军队院校深造。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是中国画传图书品牌的始作俑者,现在北京香港《凤凰周刊》任执行主编。近年来,永刚先后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西北望》、《天苍茫》、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读者时代》、《绝爱封箱:张国荣》、《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画传》、《传奇结束:宋美龄画传》、《邱少云》,社会学作品《新爱情病》,诗集《仰望灵魂》(敦煌文艺出版社)等十多部,是目前中国文坛上写作出版畅销书最多的作家之一。最近,他又出版了一部畅销书《迷失的兵城》。在友好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中午的聚会。亚军、荣成因为有事先走了,老君兄弟回宾馆休息。也许是谈兴未尽,大约3点钟,由旭峰安排,我和瑟瑟、小蝶、谷禾、野峰等又到一家酒吧去继续我们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3 05: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