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经典”的样本考察
——读南鸥《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
方文竹
经典的写作必须对人类几个基本问题有所涉及。南鸥的《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长诗节选)正是对时空、生死、个体的命运及永恒的探究而征服了我。把自己的一生放入阔大的背景中,作品采用长诗的形式,可谓一线串珠式,调试、聚拢片断、诗人的心象抛射、时代场景及细节,意象密集,气息流布,真的带有“百科全书”式的诗意布置。我特别留意“病毒”“生锈”“午夜”等几个中心词,并揣度它的来龙去脉,希冀由此觅到诗人灵魂的某种线索。它们不会没有“解”,但又不会给你“全解”,或许这就是真正的诗。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这个常识问题上发生了迷误。 我说过,当代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历史的断裂。而南鸥《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自始至余所表现的是警醒、针贬、请凉剂,完成了一次对后现代状况的挽救。一个时代不可能没有她的底座和依托,“没有了上帝我们就创造一个来”。诗人让灵魂、良知、理想、尊严、苦难意识等回归,因而这也是一首招魂之作。 经典的写作必须触摸到诗人个体的体温。读诗不能采用“掘宝”式的实证方法。一首诗必须是诗人的心窍处迸发出来的一团和气,内里经脉畅通,充满着复音、复旨、互文的内在机关。我有意不参看他人评述,无所依凭地读了《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长诗节选)第一遍后,发觉这首大作最适合“悟读”,而这样的“悟读”也最能克服“误读”带来的弊端,从而给读者带来全息的冲击(而非主题单一和文以载道),尤其是除了思想还有情绪甚至身体上的“挑逗”。尤其是,一首真正的杰作绝非一次性完成的。
2012年6月11日晨急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