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46|回复: 7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杀手改诗会后续-风格流派考(70页700楼)章浅浅(更新至第二部分),下一位子青悠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0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5-12-30 11:33 编辑

本次“改诗会”已于12月4日凌晨正式结束。共收到26位诗友35篇作品,非常感谢大家支持。一路有你们才不孤独。由于一楼字数受限制,剩余的篇幅放在473楼,阿门!

另有小结初稿已完成,在第50页500楼。

接下来想要完成的是风格流派考,第一位嘉宾:章浅浅,更新到第二部分,在70页的700楼。确定第二位为子青悠然。。。。。。

诗歌写得好,各有各的路法和风格,各有各的亮点和个性,但一气呵成之作都需要积淀和偶得,对语言更需要不断打磨。
但诗歌写得不好,大都存在一个或数个“硬伤”“软伤”,要知道我们的读者不是傻子呆子,他们知道哪些诗是呆的,假的
哪些是真的,好的。
不可避免的,改好一首诗需要很多次探讨,包括一些技巧,诗观,诗核,诗格之类,所以权当此小型改诗会为寓教于乐。
请真正喜欢,热爱诗歌的人来。。
当然了,楼主也水平有限,欢迎高手踢馆。。前提是只为诗歌本身。。
初定:设贴两周,无人光顾就撤。也算对友人的一个交待。


接下来的诗歌探讨都按以下方式汇总。当然了,金喜会选择对诗歌交流有益的各家之言。。。


第一篇,位置沙发哈

《伊吾》
文/阿平

这是惬意的北国,你知道吗?
我的旅行会继续,但我愿意,
停一停脚步,为你描绘,
我们的南方没有的切肤刺骨的风,
漫山遍野的春色,哪儿有水迹,
哪儿就有春意盎然的春天。
星星点点泛着白雪的山脊,
乱石激流的溪壑芦苇,
野生杏树杂错其间,
松林涛涛,水草茂盛的草原,
在天山脚下星罗棋布。
你羡慕,喜悦,但于事无补,
她精神炯炯,象一滴圣洁的
泪珠留在我心灵深处。

【金喜回复】阿平君诗作。唾沫横飞了,请阿平君和我保持两米的距离哈……

改诗第一原则,火眼找问题。
我们不妨先把《伊吾》改成这样的:

   这是惬意的北国,你知道吗?我的旅行会继续,但我愿意,停一停脚步,为你描绘,
   我们的南方没有的切肤刺骨的风,漫山遍野的春色,哪儿有水迹,哪儿就有春意盎然的春天。
   星星点点泛着白雪的山脊,乱石激流的溪壑芦苇,野生杏树杂错其间,松林涛涛,水草茂盛的草原,在天山脚下星罗棋布。
   你羡慕,喜悦,但于事无补,她精神炯炯,象一滴圣洁的泪珠留在我心灵深处。


阿平君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就是重新分行,或者干脆把各行接在一起并不影响我们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原因是,该作品没有按诗歌的语言的行走(诗歌的语言也只是表象,后面还有机会谈到)。更准确的说好文采造就的散文或随笔却并不是一首好诗(真是兄弟肺腑之言)。

第二个问题,诚如吴一兄弟所说。那么,我个人的观点是,好音乐耐听,好诗歌耐嚼。易进易出固然好,就是体验性差了点,诗歌是深层次的精神之旅,很多时候,美需要打破那种表面涉及到的变幻和壮丽。这又要取决于作者想借景达怎样的境。也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草原,沙山,雪岭,深溪,尤其溪水之凉刻骨铭心”怎样通过内心的“诗化”,再到读者心底,有更丰富的“诗化”。这时,就需要生活的厚重积淀和放松时偶得的诗性之光。

所以,现在,我们不妨闭上眼睛,精神愉悦的,放松的,重新进入“伊吾”(像不像宗教仪式哈)。
没错,我们眼前的是变幻的美景,我们感受到旅途的精彩,精神的欢愉,生命的美妙,灵魂的涤荡等等,然后轻轻的敲下类似以下的文字:

  北国。肩上有刺骨的风吹过。
  草原,沙山,雪岭,深溪……都是挂在心尖图腾的泪
自生至死,要么圣洁,要么壮烈

当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也不能改的身入其境。以上也供参考。
另外,当代诗歌越来越有“冷抒情”趋向,似乎蕴藏的火山才令人震撼
所以上面还可以改哈,只是金喜能力有限,请阿平自己上吧

阿平君也可唾沫横飞而来哈。交流快乐!

【阿平回复】
写这首诗时我放弃写诗整整六个年头吧,几乎也六年不上论坛,可说我处女作不为过,是真生疏了,对诗都有种畏惧了,写完它,修改好几次,散文化严重了,又想文字绘画之故吧。不过,这样改又单薄了,离想表达的对自然的敬畏,倾慕又远了,借景浇个人块垒不是我初衷。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
阿平君,金喜还未放弃,不知道你放弃没有?你所说的“散文化严重了”是事实,那么对于这篇作品,你打算怎么处理呢?是留着继续保持散文的特色,还是设法进行深度诗化呢?金喜很好奇。因为我不大愿意放弃一切成诗的机会,这可能是“诗心”使然。同时,我觉得这样泛泛而谈,没有尽到“改诗会”的初衷,就好像大家都觉得自己写得都还可以,来获取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然后散场。。。。这样多无聊,多无意义啊。所以,刚好你的这篇散文,可以被我用来深入的谈一谈:诗化的内因和外因,我相信阿平君不会介意吧?!

为什么要有诗?

有很多人有很多说法。至于现在现代新诗的低落,有很多人有很多说法。一年前,我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那时,我躺在病床上,整日无所事事,除了等待一个小手术。直到某一天,早晨六点半,病房中其他家属纷纷跑到阳台说:“不好了,出事了。”原来我所在的医院对面是一家肿瘤医院,早晨,有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十一楼跳下,坠到二楼的水泥平台,摔得粉身碎骨。大家都被震动了,我也不例外。但是,后来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可是,作为诗人的你,你能想到什么?或许是个人的问题,或许又是社会的问题,毕竟我们每一个都处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的、充满冲突的类似“医院”的高楼上,随时可能面临那一瞬间的“奔溃”,而被迫做出一些令当事人无法逃脱的选择。

前段时间读“反抗的诗歌”很有感触,应该是精神对抗现实残酷的一种形式吧!在如今我们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的经济浪潮中,“经济化”在残害着“诗化”,而“诗化”又时时在对抗“经济化”。这就涉及到诗歌的本真。诗歌究竟是什么?小说无法解释,散文无法解释,歌曲无法解释,而我认为取决于它本质上的就两样东西:其一,作为写诗人的“诗心”;其二,作为诗歌作品呈现的“诗性”。二者缺一不可,可以共同用来回答“为什么要有诗”?

我假想过类似于这样的场景:面对现实,我们都可能是坠楼者,而为什么我们选择活着,一定有更强大的快乐支撑我们的信念。这个象征完全可以变成“诗心”的另一种解读。诗,语言的重塑者,来自于深藏我们内心的精神花园,是另一种快乐本真的沉醉和愉悦,哪怕它所呈现的孤独和痛苦那么明显。这不应仅限于特有的诗人,也来源于作为个体生命的每一个人,就像阿平君在《伊吾》里所呈现的本真的“诗心”的愉悦。

当然,有了“诗心”却不一定能写出好的诗作。这就要谈到诗的本质。截至目前,仍有很多人在争论,金喜不敢妄言,能以压倒性论断说出一两个关键点,而惟有以个人的理解,提出:诗之所以成诗,是“诗性”使然。然,何谓“诗性”?我想一定是诗趣、诗情、诗灵等共同组成的诗意自然呈现的本质。

因为“诗心”构筑诗作,而诗作向广阔的世界呈现“诗意”,得到精神的共震和延续,乃至传承,大概就是为什么要有诗的一个答案。

基于此,我们是否可以继续朝《伊吾》更深的路走下去?


第二篇,位置24楼
《植物人》
     文/孩子的游戏

如果雾
在黎明前还没散去
那么我仍拒绝
醒来

我久久不肯闭上的眼睛啊
有多少人能够明白
不是对生的渴望
而是对生的恐惧

我久久不肯闭上的眼睛啊
有多少人能够明白
不是对生的渴望
而是对生的恐惧

如果雾
在黎明前还没散去
那么我仍拒绝
醒来

【金喜回复】
伟大的足球教练是因为对足球有深刻的理解,伟大的诗人对诗歌理解也是一样的。涉及到具体作品时,要把清《植物人》的脉,我们应该先问自己我们所理解的“植物人”是什么样的?另外,“植物人”有实指有虚指,实质是什么,虚指是什么?在语言上“不是对生的渴望/而是对生的恐惧”过于平淡了,我们要追求新意和力度,也可以借意象予说明。我注意到兄弟整体布局集中“雾、黎明、生的渴望、生的恐惧”上,又另设两段重复段落(请原谅,这两段实际是失效的),那么何不干脆简单一点。要让诗充满张力(我以前写过一篇“寂静火”),就是把强烈的冲突自然的蕴含其间。所以,综上,我觉得《植物人》可以简明扼要的改成:


在黎明的口中
还未散去

我睁眼,躺在病床上
像雾中若隐若现的
一团寂静火


这是我的理解,还望能对兄弟有参考价值(或许更应该说对大姐有所价值)。

【孩子的游戏回复】首先谢谢金喜兄弟对拙作的认真点评。我只说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吧。应该是十多年前了,还在哺乳期中,没有去医院检查,现在想来也算是产后抑郁吧。精神极度郁闷!那时我还没有接触网络,只是订了一些杂志,如《诗潮》,《扬子江》等等,读诗写诗,也以邮寄的方式向杂志社寄稿子。本来就想借缪斯诉苦,却不曾想自己的诗稿被信任的编辑改过之后,发表在了另一家杂志上。就是这种情形下,在写完《稻草人》之后,自己都没有精神准备的前提下,张口默念了下来,记录都来不及,当时每行只记录几个字,生怕自己忘记了。真的是一气呵成只字未改。冥冥之中神灵助阵。写完之后,就是那种爽!胸中块垒烟消云散。题目是后来加上的。真的辛苦兄弟了!敬上极品铁观音。

【小陶回复】俺很喜欢《植物人》。两段的倒置加强了情绪,使全篇更加有力完整。通篇文字简明,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主题是诗核,写所见所感所愿再回到现实,是对苦难现实的控诉,对自身及同类的怜惜和自省。而今,雾夜依旧,不思黎明。谨此,问候游戏与金喜兄弟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我又回头仔细读了一下《植物人》和当初的修改稿,想着究竟哪个更好。应该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同意本家的说法,初稿《植物人》有温度,有人情味,但似乎又不能有效推进诗作本身抵达读者内心的速度,而修改稿有遐想的空间,有自由度,但似乎人情味淡而有强入之感。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金喜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靠两个合力,其一是内心的不断强化,那种对过往情感苦难的再体验,要继续去深味去挖掘,进入更深的层面,一直到觉得这样的句子并不能充足的表达情感为止。其二是在诗外去研读那些大师的对意象的选用及特殊的表达方式方法,他们是如何把人生最普通的生老病死的细节完美的呈现而又那么自然。诗歌对于诗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钢琴对于钢琴家一样,是一种假借却极其有用的东西。

第三篇,位置36楼

用骨头敲碎另外一根骨头
文/醉生梦死

过客运站,过咖啡厅。大道
已经倘开胸膛,他要进入十二月
揽着空瓶子,废冰箱,一匝铁皮
比这些还要沉甸的,是顽疾,是口粮
是失明的女孩。他要逆鳞而上
咬紧一辆手推车,从阔地到墙缝
雨水以毁灭之势。他压哑了重心
用骨头敲碎另外一根骨头

【金喜回复】诗贵乎什么?是想象。“大道倘开胸膛(“倘开”是否值得商榷)”、“逆鳞而上”、“从阔地到墙缝/雨水以毁灭之势”、“用骨头敲碎另外一根骨头”,这些都是值得深嚼的诗味,算得的有厚度的诗了。但是,还可以更好吗?比如这些陌生化意象的再塑,使之更接地气。

我们注意到诗眼“他要进入十二月/揽着空瓶子,废冰箱,一匝铁皮/比这些还要沉甸的,是顽疾/是口粮/是失明的女孩。”诗人视角放在底层人民生存面上,当然要接地气。我想到了“命”,又想到了洛尔娜•克罗齐说过的类似“一个念头到另一个念头的沉重”,所以不妨做如下尝试:

过客运站,过咖啡厅。
一个老人揽着空瓶子,废冰箱和一匝铁皮
十二月的空气沉重
而比这些还要沉的,是顽疾,是口粮
是失明的女孩

雨落下的也沉重
压低了他的重心
逼一根骨头敲碎了另外一根骨头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再读这样的作品时,有两种感触,一种是感叹诗人诗外的视角,聚焦于普通大众的生存环境,无论怎样,这是种高尚的精神,值得学习。第二种感叹是,这样的作品实际上不好写,想写好却无法深入这种生活。这体现在语言上还未深掘“用骨头敲碎另外一根骨头”的精髓。金喜曾想过一种社会的深层体验,就是不妨和他们用心的一天24小时的住上一两个星期再来写这样的作品,会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种想法,渐渐萌芽,说不定某天会。。。。

继续问好醉兄。。诗在诗外是“放炮”环节,希望理解。


第四篇、位置在53楼

左边:诗作原文              右边:金喜回复(为便于识别,统一标蓝色吧)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          看到这样的题目,你心动没有,没有就不是真诗人

     文/尘星童云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           天真浪漫的太阳要干嘛?疑问一
看雪                         答案是:看雪。好吧,看什么?疑问二

北京的雪                     原来是北京的雪(北京应第一时间引发诗人敏感神经)
下在心田                     说“心田”不好,诗要借隐喻说,要藏
下在长安大街                 长安大街意欲何指?是否有历史指代,似有风格突兀之感。疑问三
这是太阳的影子               诗其实应少用“这”“那”,因为内在节奏会被削弱,真的    
盛开浪漫而肃杀的花朵         和上一句能连在一起,就不必分行
不盼星星盼月亮               总算又回归到统一的风格上来
红尘的眼窝望穿秋水           “望穿秋水”可富指“红尘”吧
阳光仿佛冬眠的北极熊          上句愁念,下句又“调皮”
调皮的睁一只眼                要说实话吗?没处理好吧
闭一只眼

阴天的时间                   “阴天的时间”使读者理解的浅显了些
已经越过历史记录              “越过历史记录”指向不明晰,虽然我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北京人无奈着苍天              这句很敏感。为什么“无奈”。疑问四。苍天指代什么?疑问五。
依旧按部就班的栖息            “栖息”是暂住之意,“按部就班”是否不准确?
在时光的怀里                  这句太普通了。
人定胜天的传说                结合下一句,“智慧”的“短板”是什么?疑问六
定格在智慧的短板

万物生而平等                 平等是仅指生死吗?疑问七
人类的渺小无力遥控云天       好像对,又不全对

蓝星美如泪珠                为什么会接入这样三行美妙的句子?疑问八
这绝美的水晶球
宛若悬在太空的梦幻

蓝星的肩外                  同上。
捉一颗流星陨落的心情

飞奔而去的灿烂              又似乎转向了泰戈尔的风格了
像一捧满天星的泪雨
华丽的绽放  秒杀璀璨
生命或星星皆是
万物如斯

死神寂寞 无语              同上。
天堂比梦迷离
字句让人死
是哈代的伤悲
唯有诗人如歌的行板
照看来世今生

我没去过北京                     原来是以诗歌的窗口,太阳的意象,烘托北京指代的国家梦
北京的天安门住在儿时的教科书     但,严格来说,诗眼出现的太晚,或者说前面太冗赘
住在反法七十周年的阅兵式
住在中国梦的阳光里

阳光点燃幸福                    口号的成分多了些
幸福总在奋斗的路上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
呼唤晴天
“自己不努力,谁会替你成长”

人间吉祥如意,未来美不胜收。    同上,老问题。

        2015年11月21日夜拟稿,22日二稿。
                                  蓝星的肩外十三行,
                                  写于2014年8月23日,
                                  引号诗句源自人民日报腾讯微博。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修改版)                       简略
                                 
        2015年11月21日夜拟稿,22日二稿。
                                  蓝星的肩外十三行,
                                  写于2014年8月23日,
                                  引号诗句源自人民日报腾讯微博。


【金喜回复】总结就是:诗人想努力写好还未深刻入心的东西,所以写成了这样,不能怪诗人。金喜也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误。多好的题目,段落中也不乏机警智慧之言,但问题出在整体布建、风格统一、诗核凝聚上。在修改稿里,我们看到诗精简了许多,不过原作的问题还是存在着。

但是,金喜不甘心一个好题目,一个好点子,一种好的正能量就这样丧失。怎么办?改!大刀阔斧的改。
第一,忘掉自己曾经写过什么,只记得“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看雪”;
第二,看北京的雪,看我看不见的雪,虽然未亲身体验,但在同一片土地,据称是“祖国”
的地方;
第三,忘掉那些要串接起来的貌似智慧美妙的格言,写真情实感没什么自卑的,有一句话叫“认真的女人最美丽”。金喜套用一下:纯真的诗最美丽;
第四,重复上面的一二三,直到感受到你想表达的情绪已经抵达,快速的记下;
第五,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修改了。

我提供的修改的思路就是: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上,有窗内窗外。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能否和“北京”进行有效连接?窗外飘雪,落在长安街(长安本身有历史感),是否可以进行时间跨度的错位,通过移景来移境?最后在太阳和雪之间的对立统一上营造一个整体的诗意,相信会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老样子,杀手有情,也救人。

【尘星童云回复】承蒙金喜精心批阅斧正,非常感谢!辛苦了!
这个“杀手”不太好,唤作“流派啄木鸟”如何?拥有森林卫士的派头,形象萌萌哒,呵呵!您所评点的初稿,我也不满意,同时我也请教了采凤编辑,所以有了修改稿。金喜的疑问,我来解答一下:诗的题目是脑子里冒出来的灵感,因为北京15天里只有35小时的光照,而北极熊的冬眠恰巧是独特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有了相关的诗句;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看雪,后面的诗句基本是太阳的所见所闻。蓝星的肩外,流星.....只有站在太阳的角度才能看到。万物生而平等,死神面前更是如此!动物无所谓高级低级,只是生存时各司其职,分工不同而已。这是我的世界观,也许算是异类。比如人类主宰着地球,实行人道主义。过年过节,杀牛宰羊年年有鱼以示庆贺,还美其名曰年货或者礼品,全然不顾牛羊鱼儿的伤痛和悲惨。反之若是有人被野兽杀害,情绪则大不同,但是对于野兽,那又是正常的事情。这是人类的霸道和虚伪!人定胜天是真的口号,乌云盖顶遮天蔽日,人类只有坐等天晴,无法遥控云天,跟小猫小狗没啥区别,这是人类的渺小!人类唯一值得点赞的是伟大的智慧,却又像是蚂蚁一般,依赖悬空的蓝星,蓝星的美,太阳看得到......
金喜的建议和批评,我乐于接受,诚恳学习,我会努力写得更好!抱拳/致谢!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尘星,你的想法很好,这样纯真美好的感觉酝酿成心中的诗了吗?读了你回复的内容,我似乎有一些诗句从心中蹦出,鉴于上周未回复修改内容,我先补上如下——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修改自尘星童云的同题作品)

太阳趴在诗歌的天窗
看雪


北京的雪,长安大街的雪,故宫的雪
历史的雪和所有夺人心魄的雪

太阳透过阴霾的指缝里
看蓝星美如泪珠
宛若悬在太空的水晶
而看着雪

就是捉一颗流星陨落的心情
飞奔而去光的绚烂
落下诗人如歌的雪片


尘星,你觉着这样能完整的表达你的意思吗?如果能,那就是说不用那么复杂,不用一股脑的把所有的想法写出来,多留一些给读者;如果不能,你还需要继续思考的。

很多时候,我们匆匆记下想到的一些东西,然后只是静静的等待诗句的出现,不是吗?呵呵


第五篇、位置在58楼

一首淮水旅途即兴之作,求 斗批改~
《路上》
文/小陶

白杨树
高高的白杨树
带我回来
芦花摇动了雪白的头发
祖先的坟茔,点金了稻谷
暖暖的夕阳在我左手上

白杨树
高高的白杨树
带我离去
芦花揺动了雪白的头发
祖先的坟茔,陪伴了包谷的枯秸
冷冷的朝日在我右手上

【金喜回复】
嚯!这韵律,这节奏,读着就舒服∽∽先试着复原创作场景:在淮水旅途中看见高高的白杨,摇晃的芦花,带我回来即有回归的意思,说祖先的坟茔符合情理,是生命的历练,反应在字面上,借用稻谷和秸秆替诗人说话。其中借两种反差,一种是暖暖的夕阳,一种是冷冷的朝日分居左右手(左右手也是生命的共同体)营造诗境。这一路,走的多像朴树在歌里唱的:

“我梦到一个孩子
在路边的花园哭泣
昨天飞走了心爱的气球
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那只气球
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
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
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我们路过高山
我们路过湖泊
我们路过森林
路过沙漠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

我们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
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不好意思,金喜沉浸太久,现在,还是回到诗人写的《路上》来。我的理解是小陶老师(也是本家哈)有他独具特色的套路,我也要设法改动来唤起一些新的体验,比如:

白杨
哦,高高的白杨
带我走
带我走
点金了稻谷
点暖了我左手上的夕阳

白杨
哦,高高的白杨
带我回
带我回
点白了芦花摇晃的青春
点冷了我右手上
快速移动的朝日
和枯秸弯身朝向的
祖先的坟茔


是否妥当,是否另有诗趣,请本家释疑哈?

【小陶回复】改得好,谢谢金喜!更轻快,更富朝气,别有一番韵味哈 ,哈哈哈哈哈,批得精到,尤其朴树的歌,有共鸣并延展了空间,喜欢!斗得不够啊,盼兄弟来点狠的~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再读这样的作品,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旅途的变幻和速度感,读来又不禁想到自己十多年的“驿马”生涯,似乎永远在奔波。回故乡,一年之中总有一两次,但总感觉是难以回归的,因为故乡也在变。何处是故乡,很多时候演变成“何处是归宿”的流离孤独之感。

我曾想过也许我们的命是在“路上”上走着的归宿,而停下则意味着死亡。诗歌或许也正如此,是“路上”的命,而停下则意味着死亡。

在这个深夜,《路上》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慰藉和共鸣。再次问好本家,算是未说完的话的一些补充。



第六篇,位置为:地板。啊,坐地板上的妹子,咱怎么忍心下手啊。。。但咱杀手的名号啊,只能。。。

水里的天空
文/ 叔苴妹子

我早该知道,水里的月亮
是梦里的百合
是镜中的烛光
闻不到香,也取不到暖
守着它,只会使自己远离炊烟
远离冬天的炉火

黄昏,我坐在湖边,看鸳鸯戏水
看寒鸦咬着白云的耳根窃窃私语
看黑夜,如何将一颗透明的心围剿,渐渐涂黑
看月亮的脸,被一枚石子击破
如何扭曲变形,晕着一圈一圈的疼

月亮湖泊,是否在月亮之上
阳关三叠,是否在阳关之外
我思想的骏马,该驰骋在哪一片干净的疆土

【金喜回复】妹子的诗诗意满满,毫无疑问的,但是累赘了点,就像一颗树叶子太多太重,看不清枝干的风貌,这时需要园艺师好好修剪。同时,通读《水里的天空》,我们知道妹子想表达“得不到”的广阔“镜像”,那几个“看不到”很有意思。但是收尾没有收好,以问收尾当然求意蕴的延展、深味,用“思想的骏马”去“驰骋”显得普通了些。基于如此,和我所臆测的诗歌表达主旨,又基于最大程度的保留诗性部分,我个人的意见如下:
1、“水里的天空”,本身就已说明了很多,所谓“水里的月亮”、“梦里的百合”、“镜中的烛光”太俗套。但它们又有所指代。该怎么办?那就从布局和结构上来点新意;
2、“看”的几行很好,有大师的潜力,我们再试着更让它更有质感,更通透一些;
3、收尾收的不好,但意思在那里,我们也要尝试一些改变。
所以,我认为可能改成以下的比较妥当:

《水里的天空》(修改篇)

黄昏,我坐在湖边,看水里的天空
看寒鸦咬着白云的耳根窃窃私语
看黑夜,如何将一颗透明的心围剿,渐渐涂黑
看月亮的脸,如何被一枚石子击破
又如何扭曲变形,晕着一圈一圈的疼

我坐在湖边,看水里的天空
看见另一个我也在看着天空
看鸳鸯戏水
看月亮湖泊,是否在月亮之上
看阳关三叠,是否在阳关之外
看时光镜像里
水中月,梦中的百合和镜中的烛光
看香气消散,炉火晃动
炊烟缓缓的,缓缓的
升上水中的天空……


银河水满
文/ 叔苴妹子

我不知道已经过去多少年
只记得你萧瑟的肩背
渐行渐远
唯独忆不起你的脸

银河深处,是飞鸟的骨骸
未腐烂的骨骼变成化石
一层,一层
比岁月厚 比思念薄

逃不掉的是水手
那艘帆船早已锈成黑匣子
闭上眼睛 跳入深水区
今夜,是谁将它打捞上来
将它重新洗尽,漆白

站在银白里,思念的潮水,漫过头顶
伸出手去,却触不到你的一丝呼吸
我决定再次缓缓沉没。今夜
我看见镜中流泪的那个人
好像是我

【金喜回复】水中天空没完,又来《银河水满》啊,呵呵,妹子情长,那么我们就哀而不悲,忧而不伤。应该说,这种作品,抒发个人情感成分较大的,要追求代入感,而且最好是那种无痕的代入感。我个人的意见是,一开始不能快,中间要控制,结尾要爆发。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重新调整一下,看看会造成怎样的体验感:

银河水满(修改篇)

经年。你走
渐行渐远。肩背萧瑟
面孔模糊

我在窗前看见
银河深处,一只飞鸟的骨骸
变成一层层的活化石
而飞鸟躯干旁那位逃不掉的水手
卧倒在早已锈成黑匣子的帆船上

啊,吞没一切的银河
我在窗前多想闭上眼睛,跳入深水区
就今夜,将它打捞上来
将它重新洗尽,漆白

但是经年。你走
渐行渐远。肩背萧瑟
面孔模糊

我只能看着镜子中自己银白的发丝
重复着沉没
重复着流泪……


【叔苴妹子回复】这首也改得很认真!脉络很清晰,情感更饱满!
但似乎与我的写作初衷有些距离,或者说,动作大了些,俺伤经断骨了!
俺对你的修改稿,也砍两刀:
1.抒情味太重,(尤其是结尾)俺的原作情感更隐忍。还有,俺还年轻,没有“银白的发丝”。呵呵。。。
2.增加一个“窗前”,虽然更有画面感,但诗意的空间也似乎缩小了不少。
问好金喜,你的斧子的确锋利,但被砍疼了,请允许俺,也允许大家还手和呻吟几声。
呵呵,俺喜欢这种交流,请继续!

【阿平回复】《水里的天空》改得不错,把一首陈述的诗变成了抒情诗。也许是我们都喜欢西方诗人的那种表现手法,注重诗人的发散性思维,看似宕开实则拓宽诗意空间。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我曾对几个朋友多次提过“小情诗”和“大情诗”的概念,意思是说情诗的格局和情诗的情怀很重要。情诗当然要个性化特征(其实很多诗都要个性化特征),然而真正会写诗的人是将这种偶然性的个性体验放到时代的脉搏上,由“小”见“大”,引起大范围内的共鸣和震动。这种情况在小说界也很普遍,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家族所经历的百年岁月等等。另外还有一种由“小”见“大”就是关乎人性的深刻的普遍性体验,即个人又具有典型。而这两方面又时常同时交织,互相涤荡,产生命运的多桀。

“小情诗”有“小”的好处,“大情诗”有大的必要。中国历来“小情诗”居多,这才方显“大情诗”的可贵。妹子说过似乎“只会写情诗”,我说过,那是诗的根本。诗歌也有很多方向,不在乎你写哪一种,而在于你是否能将某一种写得炉火纯青。“大情诗”仍然是未来稀缺的资源,要勇敢尝试加入一些以前不敢想的东西才好,才有可能进入另一片天地。。。

第七篇,在20楼,阿平诗作

【阿平说】还有一首《致大海》,我唯一一首以大海命名的诗,当初是与人意气相争而一挥而蹴,待冷静想剔除斗气的成份发现很难,也许诗真的是激情,愤怒的产物,激情一过就找不到创作初那份感觉了,连改都难,除非推倒重来。有时间贴过来也讨点另类视角。大陆文明缺少海洋的诗歌吧。

     《致大海》
         文/阿平

太阳还在升,离漆黑的夜尚有距离,
晴空如洗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
我孤零零地站在大海边,一个人,
吹着海风,任凭海燕掠过头际。
听它的尖叫,看椰树林娑娑舞姿,
望着深蓝的海洋翻卷的浪花,
起伏飞溅,由远而近,一浪接一浪,
把渔人的小舟抛在空中。

我的心呀也随着它颠簸,飘荡,
在浪尖我欢欣鼓舞,在浪底,
我屏息静气,睁着惊恐的眼晴,
为它担忧,紧握的拳头滴着汗汁。
多少次我踟蹰在你的岸边,听你的
私语,咆哮,威严的,轰轰隆隆,
来自地球深处的呼喊,从不妥协,
风云波谲你永远都用浪头回答。

春天,夏至,秋季,还是温暖如春
南方的冬天,我青春岁月抛洒的岛屿呵!
没有哪怕一棵蒲公英寄我的哀思,
钢铁长城,庞然大物的船坞,高塔,
直耸云隙星际的笛声,只有你,
夜夜枕着你的涛声辗转入眠,
想念我的家乡,家乡的田野,
山岗,蛙鸣常常溜进我的梦乡。

你高昂着头颅,向着太阳追赶,
古铜色的臂膀闪耀着金光,
驾一叶轻舟在重洋,无畏无惧,
千百万人在浪屿漩涡中索取,奋斗,
只有为数不多的骄子攫取过你的欢乐。
激动,不安,永不肃静的海洋呵,
我向你欢呼,致敬,象海燕,象海鸥,
象一叶小舟摇摇晃晃驶向你的怀抱


   人要避免闭门造车,就应该与人多交流。主要看这首作品有没有没打磨的潜力,修改方向。

【金喜回复】阿平君,你是在逗我吗?这么好的抒情诗,你让我怎么改。。。欲哭无泪。。。诗是沉醉,是激情,是欢愉,是生命瞬间的迸发火光。。。诗不强求,也不能强改。我觉得这首和你此前的一首可以看作你的代表作。如果真要提一点参考意见,我觉得是在诗观上可以探讨一下,而非文本本身。那就是诗作有很多英国著名诗人,和普希金的一些影子。。但问题是,你阿平君,你能说写得比他们好吗?
我是杀手就要搞点血出来,那就是可以认为你是超级模仿秀第一名,但是你自己的东西呢?(这句不算得罪人的话吧)。阿平君也说曾放弃一段时间,那我坦率的说,我曾停笔十年,只字未落,除了工作小结。生病住院期间实在无聊,涂鸦两首,便一发不可收拾。这可谓心静时上天赐给的礼物,冥冥中还是有一些东西在失去后归来。我不在乎别人认为我现在的诗有多糟,因为我可以学习,就像我不在乎以前的生活有多遭,因为我还活着。。我想每一天都活着真实而快乐,尽管我们无力改变生老病死。所以,阿平君应做你自己,写咱们中国人乡土气息浓郁的贵族的抒情诗。。这是我的期待,因为这块可能最适合你。。。真的。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上周说到“中国人乡土气息浓郁的贵族的抒情诗”,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呢?记得今天好像看过阿平君写的《与妻书》,真不错。西方和中国是两种典型的文化,西方主要是“海洋”文化,而中国主要是“土地”文化。我们已读过大多关于“大海”情节的作品,现在该是读一读“土地”情节的作品了。而且历史证明,咱中国人还挺喜欢这样的。阿平君说缺少海洋文明,没错。但不是一定要补充缺失,我们也可以深掘已有的。上述种种,供思考。。问好

第八篇,位置在113楼

“直”与“值”
   文/独行客

三十岁时
因为不肯弯腰
他失去了一次
爬山的机会

四十岁时
因为不肯弯腰
他错过了一次
下海的机会

现在  他五十多了
因为腰间盘手术
连睡觉都绷直了身子

他这一辈子
“直”是“直”了
但真的“值”吗?

2015/11/14

【金喜回复】
一句话就可概括这首诗:《“直”与“值”》真是直,又很值(偷笑中。。大家都佩服我的概括能力吧,严重自恋中。。)

回归诗歌本身,应当说这首诗在现在有很大的普遍性,那就是现代诗有一种严重的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荒漠化的歧途,即“思想性大于诗性”。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我也鄙视过我自己,即便我上了某某周刊(感兴趣者可以去翻阅。。),后来我发现这是一种可怕的误区。诗歌,诗歌,应当让诗性主导一切,哪怕文字中无一风花雪夜,无一诗意的直抒。

诗人是位生活阅历颇深的思想者,但直白的表述让读者无法从内心激发诗性的顿生,这是诗歌创作中的“硬伤”。某些严格的诗歌评论家甚至可以说,这首可能不是诗歌。哪怕细想之下,还是有一点诗性的。但我们的读者是蜜蜂,只会凭借花香而来,作为诗人,我们理性让诗性填充在每个字里行间。所以,我个人的修改意见为:削弱直抒,填充诗性材料。不妨做如下尝试:

一个人,活到五十岁
手术刀来了
到你腰间游走,害的你整夜绷直了身子

病床像一个画框
框住你的三十岁:你不肯弯腰,失去一次登山的机会
框住你的四十岁:你不肯弯腰,错过一次下海的机会

框住你的一辈子:你不肯弯腰,“直”是“直”了,但真的“值”吗


当然,修改完,我觉得想象力还有待打开,诗人认为呢?

【李文光回复】陶兄的批评切中关键,我基本同意。陶兄对诗歌力求完美的态度我更欣赏。不过,您的改诗我还是不很苟同。求教了,谢谢!
【金喜回复】李兄不必太在意。这是当下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老实说,我也还在摇摆中。。改不改诗,权当尝试。我喜欢有主见的人,欣赏,问好。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说实话,我喜欢这种来自生活,有“根”性的诗,哪怕它离诗歌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段时间,我反复思考了“思想性大于诗性”的问题,我觉得更深的理解是:要用丰富深邃的思想性去补充表达诗性。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其他问题也可以很有思想性,但它们却不是诗。诗,是不能言说的文体,是惟一不能定义的,所以才显得神奇。再读问好诗友。


第九篇,位置在125楼


《十面埋伏》
文/海天苍茫

楚歌是拔出鞘的软刀子。像故乡的月亮
在铁石上割出口子,血流不止

英雄的头颅,从不畏惧金戈和马蹄
是八百万乡愁。泡软了骨头

青锋剑饮血。曾经饮尽多少敌血,依然喂不饱
锋芒三尺。青锋呜咽,痛哉虞姬魂
青锋啊青锋,且饮我最后一腔热。勿说悲壮
我只认气贯长虹,豪气干云

这一生唯一的低头,是去虞姬的舞蹈里
拥抱千古柔情

【金喜回复】
改这个诗很棘手,因为诗人有一定,甚至经过锤炼的文字功底。好吧,我认输。这样,我就可以“借尸还魂”,说说古典体裁和古典气韵在当下现代诗的藩篱。

应当说,当下这种形式的诗歌有部分的诗歌阅读群,写得好了,也是可以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第一,诗人对现代诗理解多少(这个目前大家众说纷纭,谁也不服谁);第二,诗人对古典诗词理解多少(生活在现代,其实也有点难的),毕竟这是一种国粹的结合和发扬嘛。那么,怎么办?难道要抛弃老祖宗的东西?答案是肯定不能的。那又不能僵化的运用,要尝试又要探索,所以就关于这点,应当给海天兄点赞。“抛头颅,洒热血”“男儿当自强”嘛。

所以本篇,我不做修改(我也实在是古典修为浅薄,无力为之。。)仅做一些个人诗技和诗观的探讨。诗技方面,——“十面埋伏”家喻户晓,“霸王别姬”家喻户晓,“自刎乌江”家喻户晓,那么该怎样写出新的生命,是诗人应当思考的东西。铁汉柔情自是当然,美女情长自是当然,悲壮也自是当然,故事情节自是当然,写气又写不过古人,就应该结合当代英雄末路来写才好,有一种时空的穿梭。就好比,经济泡沫时代,故乡流离,英雄气短等等,这样才能出其不意,出新。。
诗观方面,人性是共通的主题,历史条件的不同造就的命运的多诡能让人印象深刻。。。

海天苍茫兄,你认为呢?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我也喜欢老祖宗的东西,曾以古典故事为蓝本,写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淹城战事》。关键在于怎样让曾经光芒四射的传统文化在现世有新的生命,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再读一读,记在心里。再次谢谢海天苍茫兄,问好。

第十篇,位置在127楼


文/秦梅

十一月,孤本的峡谷
总是有更多的回眸
幽深汪碧,开出的明媚
和重岩叠嶂的陡峭,光影里一瞬
年老的恍惚交错青春的坚定
曲干虬枝。全是风的警惕
是一种宣言,也是至深之处发出的邀请
阳光,雨露。血液之笛
辽阔的疏林坡岸,永久褪至
枯黄与哀瘦的37度.

【金喜回复】“痕”是有词性和诗性的,写的人很多,秦梅诗妹你真的准备好了吗?(没办法,因为竞争的人多,不可替代性就低了)。但,看得出,这个“痕”诗人还是有真实的感触的。那么,我们就开始“庖丁解牛”。。

“十一月”,那就是现在了,但是“十一月”有特别的意义吗?在诗歌语境中有吗?还是关于自己的(这里请注意,关于自己的,除非非常有个性特征),个体的感受,像“十一月”,可以删除了(诗妹也可以反驳,但请提出让我信服的东西)。“孤本”是指书吗?“孤本”和“峡谷”搭建的意象不明晰。“幽深汪碧,开出的明媚/和重岩叠嶂的陡峭,光影里一瞬”很美。“年老的恍惚交错青春的坚定
/曲干虬枝”很有劲道。“全是风的警惕/是一种宣言,也是至深之处发出的邀请”前半部分新奇,后半部分平淡。“阳光,雨露。血液之笛/辽阔的疏林坡岸,永久褪至/枯黄与哀瘦的37度”这个尾巴好。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精要删减就好:

回眸里,幽深汪碧,开出的明媚
和重岩叠嶂的陡峭,光影里一瞬
年老的恍惚交错青春的坚定
曲干虬枝。全是风的警惕

阳光,雨露。血液之笛
辽阔的疏林坡岸,永久褪至
枯黄与哀瘦的37度.
这样读着也爽,是吧?

【秦梅回复】谢谢陶老师真挚的点评,辛苦了!问好!
这首诗是游览一处世界地质峡谷后,和所看到的古画相印证,并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感慨写成的。十一月,只是觉得这个时段的自然景物和古画里的意味或者沉淀的质更相类些。
在你的点评里,学到了不同的视角和很多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
再次道声辛苦,远握!敬茶哈!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完全是用文字搭建的立体空间,其中又渗透个人的体验,不失为一首好诗。我觉得诗就应当是这样的,达到心灵的层面后,用诗语去表达,而不用过多考虑确定性的东西。再读,贴合创作背景,倒也有几分画面感扑面而来。问好秦梅。


第十一篇,位置在136楼

《乡愁》
文/苦行者(重庆)

从故乡到他乡
只走一天
从他乡回故乡
却走好多年

有风日子没有线
有线时又没有风
就这样,我的风筝
只能夜夜在梦里盘旋

生命之马老了
背不动年少的誓言
几间房子
便将一生脊梁压弯

今夜,一唤故乡
我的天空就下雨
故乡啊!不是你太远
是我
总也翻不过那些山

【金喜回复】
我喜欢读这样的作品,可能是因为我土气吧。在未谈苦庄主诗作之前,我要先贴上我以前在《哦,故乡!我在田埂上走了一夜》里的一首进行叫板。请读——

不要问我会去哪里
我走不出这里

又能去哪里
无非是丘陵、松柏
大阿坝上壮烈的芦苇
倒头睡去……

走,继续走
一夜,热恋未满
走不出你波涛汹涌的稻田
走不出你旷野风起云动的背影

走,继续走
抛洒我突然落下的热泪
忘却我明日仍将启程的万千漂泊

不要问我会去哪里
我走不出这里

又能去哪里
无非是丘陵、松柏
大阿坝上壮烈的芦苇
倒头睡去……

无非就是我一个人
在田埂上慢慢的走着
忘记了时间


瞧瞧,我们都有类似的关于故乡的心声,但是即便我们是知己也是对手。现在我们战平,至少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故乡”诗好写又不好写。诗作本身不用改,因为金喜和苦庄主有同样的哀愁,该怎样让“故乡”诗写出令人深刻难忘的根来。。。。可惜了,本篇只能回复,无法提出具体建议,应当是机缘未来吧。。。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此乡非彼乡,想时泪汪汪,看时情满殇。2015将终,异乡人又在哪里漂泊?故乡之诗又在哪里漂泊?



第十二篇,位置在148楼


写信
文/呆瓜

漫长的冬天开始了。夜里
四壁静悄悄的
天花板收藏不了秘密,蛛网里坐着的

应该是我
应该是一粒无法坠下来的,世间的
细小灰尘,动荡且摇摆

我试着安静下来
写上几封信。我已很久不写信
不写信里的长长短短

我怀着感激给土地写一封
那里住着爷爷奶奶。怀着忧伤写一封给村庄
它正在拆除我的童年

我怀着敬仰写一封给月亮
它看见了我,所有孤独
且无法释怀的秘密

【金喜回复】
瞧,多普通的题目,但偏偏能写出好的开头,但。。我的话还未说完,读完后,金喜总的感觉就是“虎头蛇尾”,也就是说越来越平淡,以至于到结尾都乏力了。这个问题对沉浸创作的人特别有典型性,那么金喜就不客气啦。

先说好的开头。诗要入眼,三行之类必突出光亮,这首就是。前两行算得上普通(但“夜里”的分行实在无意义,“四壁静悄悄的”表达还可以更加诗性点),到“天花板收藏不了秘密,蛛网里坐着的”开始有点意思。为什么呢?首先这里有空间的视角,其次,有内心的视角。“蜘蛛”一词极好,(“蜘蛛”的意象大家都应知道的)。在“蛛网里坐着的”下面没直接说,而是进入段落分行,这样的收敛和下段说到的“应该是我/应该是一粒无法坠下来的,世间的/细小灰尘,动荡且摇摆”之间造成一种节奏、呼吸的流转,有了诗意对心灵的抨击。所以说,这就是好“头”。但是,接下来开始变遭了,我们再读一读,“我试着安静下来/写上几封信。我已很久不写信/不写信里的长长短短”,是不是太过普通了,“我怀着感激给土地写一封/那里住着爷爷奶奶。怀着忧伤写一封给村庄/它正在拆除我的童年”,是不是又太过普通了。至于到“我怀着敬仰写一封给月亮/它看见了我,所有孤独/且无法释怀的秘密”就太过普通了。我个人曾有一句批评送给当代中国诗人的(包括我自己),那就是“该死的诗,该死的滥月亮,该死的烂月亮”。呆瓜兄,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吧!

在整体上看这首《写信》,究竟想表达什么?无非是“孤独”感。我个人的意见是,你越想写什么,你就越不能说什么,越需要借助隐喻的翅膀抵达情感的宣泄。综上,我认为应当修改成这样:

写信(修改篇)
原作/呆瓜

冬夜。漫长
墙壁静悄悄——
天花板里的秘密。蛛网里坐着的

应该是我
应该是一粒无法坠下来的,世间的
细小灰尘,动荡且摇摆……


原谅我,呆瓜兄,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改,因为诗歌的“写信”不一定要真“写给土地”、“写给村庄”、“写给月亮”,你要试着用陌生化意象的运用,充分平衡实指和虚指的关系,因为这样才能避免再一次的“虎头蛇尾”。。。。

随时欢迎呆瓜兄提出异议。顺祝,问好。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这种诗类似于“静省”,实际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在火车的窗外凝望或者黑夜里躺在床上仰望。讲到这个不知道为什么,会让我想起英国的一句谚语:“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我相信,诗人都应是孤独的,比常人更甚。在细微的,不被常人看见的生命参悟和动荡里,完成诗性的舒展和倾诉。写信,能写给谁呢?还不是那个更隐秘的自己。


第十三篇,位置在185楼


《天空摆出一副雾霾的面孔》
文/黄锡锋

每天在城市里穿行  突然
发现大街小巷被我走得好麻木
一只只木鸡看着同伴被割颈烫死
一条条嚎叫的猪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猪台桌上摆放着它们标着价格的肉和器官
与世无争的鱼群  也无法幸免于难
一木棒敲晕  然后被剖腹分割成一块块
千年乌龟炖汤  可以滋阴补肾
凶猛的鹰夫妻浸酒  可治疗阳痿性功能衰退
突然发现这世界充满血腥味
嗅到血腥味的人群  捂着鼻子讨价还价
天空摆出一副雾霾冷漠的面孔  
地上走动的  仿佛都是些
提着血液和器官  贴着标签的
行尸和走肉

【金喜回复】看黄兄的照片,就知道是汉子。既然咱们都是汉子,那就不拐弯抹角的说话。

我注意到诗的最后写“行尸走肉”,行文中有“生猛”“直击腐烂”的趋势,标题也是很有个性,“天空摆出一副雾霾的面孔”,恰好金喜本人看过美剧《行尸走肉》(包括现在出的第六季的每一集),而且超过五遍,所以评这篇诗,不会感到陌生。我试想,也许兄弟也喜欢那部片子,所以咱哥俩就随意聊聊这样的诗该怎么改的更好,这样可否?

既然“天空摆出一幅雾霾的面孔”那么有个性,又那么的冷和不屑,那么我们就深入下去,找“摆臭面孔”的原因,或者全方面烘托“臭面孔”的场景。而黄兄选择的就是后者的创作办法。既然是后一种办法,那就注定纵向体验有欠缺,这时候应当从铺陈的叙述中寻找层级的推进和意象搭建的新意。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兄弟写得几个场景:1、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走得好麻木;2、木鸡麻木的观看同类被杀,被屠宰的猪惨叫,猪台桌上摆放肉和器官(肉就是肉,器官就是器官,不知道这里为什么要并列),鱼群受难,乌龟受难,鹰夫妻受难;3、世界充满血腥之争,讨价还价的庸俗;4、天空摆出冷漠的面孔,因为地上都是“行尸坐肉”。

兄弟注意到没有,这样写下来,不论是不是诗,其实更多的是个人情绪宣泄,而且在第2项场景里,我们应追求最有力度的表达,这样繁复的并列,使我不能看出并列的意义何在,综上,我认为既然是如此生猛的风格,我们不妨这样尝试:

天空摆出一副雾霾的面孔》(修改篇)
原作/黄锡锋

在异化的城市行走——
木鸡观看同类死于沸水
猪的惨叫被困在刀的腹中
连同这些的还有刺激人类荷尔蒙的
山鹰和乌龟的温暖的尸体

大街小巷在某一个午后变得恶臭
因为天空摆出一副雾霾冷漠的面孔
扔下了塞不下的全部的
行尸走肉


读完是不是有些恐怖哈。黄兄见谅。咱男人见识多了呵。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对现实的批判力度切忌太实和形成在表面。诗人的刀锋应是锐利的,一下就能找准位置,然后深入掘进,发人深省,令人震撼。而其实,这种体裁的作品其实是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能留心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不合理和荒诞的存在,就会明白,我们生活在多需要“破”和“立”的世界里,即便你也许很有钱,很有权。诗,如果真的有使命,那只有一个,就是“解放”我们遭受的苦难,获取心灵的平静。


第十四篇,位置在209楼

《时光的寓言》
文/王法


一个傻瓜每天都在虚抛时间
一个聪明人每天都去树上摘取果实
青草绿了又黄
摘光了果子的枝桠上几度重新开满花蕾
那个傻瓜依然坐在果树下晒照阳光
迷醉树上欢快的鸟鸣   抚摸脸颊的微风
那个摘取果子的人每天都去山外卖他的果子
风尘仆仆。   好多年过去了
傻瓜身边的一座坟墓上长满了荒草
里面睡着那个摘果子的人
2015-11-24

【金喜回复】我注意到法公的这篇诗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三专兄弟还盖章“优秀”,金喜也不例外,认为此作优点多多,但显然是不全是的。我是小辈,年纪轻,但热爱诗歌的,都应不懈的追求完美之境,尤其是“神来之笔”。那么,针对此诗,我想采用欲抑先扬的方法(会做人的人都知道这个可不是圆滑之人干的事),因为诗歌探索无限。。。

先说“时间的寓言”好在什么地方?最好的好在诗意,傻瓜看似“虚抛时间”却享受到了时间,聪明人看似争取时间,却输给了时间。那么,这就引领读者思考,时间的本真是什么?是辛劳还是风尘?都不是。时间是诗,是诗意,是我们需要抓住的歌,是鸟鸣,是微风。这才是“时间的寓言”。到结尾处,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身心愉悦,怎不是好诗。第二个好,好在映照了两种现实存在系,或者说映照了镜子里和镜子外的世界。聪明人看似活在镜子外,精彩而忙碌,傻子看似活在镜子里,呆而且是无可救药的呆,但实际上却相反。这就提出了当代一个很受欢迎的大问题,即所谓的“慢生活”(我不想再提《慢光》诗集的深邃)。入心的时间才是真时间,不是吗?就像我们的诗歌。而第三个好,好在通篇的构建和布局。不绕来绕去,直接引入两个典型的人来写,其实也是两种价值,两种深味的人生,尤其是在经济大潮中的后一种,对比,平行的经历生命的体验,到最后巧妙的回到傻瓜坐着的地方,多了坟墓和荒草,给人以意外又合情合理,造成诗歌自身的冲突和张力,结合诗题,自然是好。最后一个好体现在当下诗潮里。用故事体写哲理诗需要深厚的积淀。写来又如此自然。所以,金喜想说,法公不愧是法公。或许也正是基于如此,优秀的诗歌需要苛刻的刀功,那么金喜就斗胆提出“抑”的那部分。

这么优秀的作品还有什么不足呢?金喜觉得还需要继续淡化傻瓜和聪明人的空间重叠,让这两种人更具典型性,直到最后在某个时间点相遇,造成类似更加强烈的犹如戏剧的张力。这也正突显“时光的寓言”之深。第二方面,分行上,好像还有更要精湛的改进。第三,适当加入细节,增添诗作的灵性,毕竟“故事体”需要关键性细节。而至于怎么改,因为法公写得太好了,金喜想挑出这个思维和框架,大胆想一想再说。或许是明天。。。

最后,问好法公,也请多批!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也许法公这篇的《时光的寓言》和这次的“改诗会”同时发生是种巧合,但,无疑这种巧合却也揭示了诗歌和时间关系的真谛。傻瓜是真诗人,聪明人是非诗人;傻瓜过得是诗意的人生,聪明人过得是市场经济造就的人生,究竟哪一个更值得思考?个体上,涉及到自我选择的独特性和自我性问题,共性上又是一个国家对信仰持续浇灌的后劲力探讨。我很喜欢这篇寓言,所以想来想去,不愿动笔。
诗,这样就够了,真的够了。


第十五篇,位置在188楼

冬天印象
  文/绿溪

一个男人迈着方步
沿途播种雪
身后,滕蔓斜逸
把阴沉的天空撑高八尺,兔子草窝压矮八尺

北方的云图模糊
朦胧的语境弥漫
一群小矮人走在漫画中
向着小红帽挥舞的方向

(为陶金喜大师主持的改诗会特写)

【金喜回复】
绿溪写的这个《冬天印象》特别有趣和温暖,既然是“改诗会特写”,我想我是更应当有发言权的了,哈哈。金喜先感谢,然后进入诗作本身。。

诗题“冬天印象”,即要吸取绘画的长处,又要进入诗化的核心。这点上绿溪做的非常好,即以人物为印象的主体进行描绘。第二,谈到印象,尤其是艺术的印象,就要注入“精、气、神”,诗歌也一样,需要在短短的诗歌语言里自然的描绘出这点。应当说,这个很不容易。我们仔细读“一个男人迈着方步/沿途播种雪”,你会想到什么?没错,那就是人物的“神”,而在侧面描写中“身后,滕蔓斜逸/把阴沉的天空撑高八尺,兔子草窝压矮八尺”则进一步写出了人物的“精”和“气”。第二段,场景的烘托,比如“云图模糊”和“语境弥漫”加深了绘画般的印象体验,“一群小矮人走在漫画中/向着小红帽挥舞的方向”则是加入了诗趣跃动的快乐和温馨。如此,改什么。

真是好一个《冬天印象》。金喜又要重复说了,写诗不强写,改诗不强改。这首真的给我带来了快乐,你们也是吗?

再次谢谢绿溪。

【绿溪回复】陶医生手术高明,一点不痛!但绿溪还是听明白了写人与写景的诗歌艺术与绘画艺述要点。谢谢老师雪夜送炭!

另外绿溪自作聪明地改了两字“滕蔓”改成“枝桠”,为了有力和像下雪的样子。不过还是不够传神达意,绿溪明白这一句可是诗写成败的关键啦!还请老师赐佩玉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还在为一个词而纠结吗?诗歌是需要这种精神的。我注意到有人对里面“疯言疯语”表示有质疑,而我的态度是,就是那些“疯言疯语”造就了诗歌的奇妙和神秘。抽象派,艺术大师,诗歌就不需要其他艺术的刺激吗?显然不是。艺术的通灵通常会让一条看似“死路”的创作进入另外一种豁然开朗的境地。我们不能拒绝“印象”,尤其是那些诗意的印象。而至于我的名字,就当它是一时的存在吧。这个冬天,暖暖的。。。。。


第十六篇,位置在256楼

白桦林
文/诗意地栖居

年轻人
要留神
不要走进白桦林
那树干上藏了那么多眼睛啊
它们会窥到你们的亲昵

【金喜回复】这首诗很短,多像格言或警示语。所以,我想在这首诗里谈微诗的能量。诗一定有能量的,这能量取决于诗心跳动的频率和密度,又取决于意象本身的厚度。那么从这个角度看,《白桦林》写得成功了吗?很遗憾,诗意兄,我个人认为,你没有写出《白桦林》的光和热。请看——
年轻人   
要留神                  (这两行可以归为一行,为“年轻人要留神”,没有提炼出诗语的精彩)
不要走进白桦林          (也显得很普通)
那树干上藏了那么多眼睛啊(听着更像一个童话故事或恐怖故事的序曲)
它们会窥到你们的亲昵     (原来是偷窥。我猜想你想表达白桦林的恋爱气味,但个感挺别扭,似乎采用了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来表达。。。)

我们都很熟悉那几句歌词“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知道一个关于爱人消失在战场,情人守在白桦林的故事。我要说,这就是“白桦林”或任何一种场景或物件的厚度。我们诗歌里所借用的任何东西都有物性,这物性自然是越丰富越好。比如常见的“一尾鱼”“月亮”等等,但这话也不能绝对,因为很多物性也是后人创造出的。时代在变,词,词性,语言等都在变,需要诗人不断的去开拓去挖掘。再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关于诗心跳动的频率和密度。你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生命活力。泛泛而谈“年轻人要留神/不要走进白桦林/那树干藏了那么多眼睛啊……”不能给人以意外和惊喜,别人也记不住你和你的诗。总结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要像魔鬼一样训练自己的语言。

记得看过一个帖子,说“感觉诗句要蹦出来了”。对,就是沉浸其中,诗要从心脏里蹦出的感觉。。。然后,写下来,逐步增加这些小诗的厚度,一定会有所收获。。祝福。

【诗意地栖居回复】关于爱人消失在战场,情人守在白桦林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可能您对我的这首也有这样的期盼或者白桦林已经在您心中形成了意象。总之,多谢您的点评!

【金喜回复】对。永远记得别人心里都有“有色眼镜”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诗意地栖居”这个名字好。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广告公司当杂工,基本上无所事事,整天看房子的策划书,里面讲到一个大师用诗意的方式推销房子的经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又想起《老友记》里乔伊被推销“一艘船”的梦想,让人当场震住了。这或许就是诗歌的内在魅力。“白桦林”只是其中一种,而“诗意地栖居”才是全部。


第十七篇,位置在257楼


空房子
     文/独行客 (李文光)

一座空房子
像一具走失了灵魂的躯壳
孤独地立在路边

风来了  雨来了
电闪雷鸣也没有忘记
及时赶来助阵

可是  空房子
已然是座空房子了
听凭所有箭矢穿胸而过
再也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除了剩余一副空空的骨架
继续嘲弄着四面来风

【金喜回复】
关于“空房子”有太多的好诗,象征意义也很丰富意象所指也很明确,那么独行兄这首《空房子》怎么样呢?好,但还不够好。这个是没办法的事,金喜读过“除去房子,他们还留给了我/对义务和光阴的恐惧……光阴愤怒、无情地从他们身上流逝,恰如劲风从两支可怜的燃烧的/蜡烛旁吹过。他们熄灭了。脑海中的房子/是他们毕生最大的成就”。金喜还读过《屋宇何所思?》里极其出彩的语言,金喜也记住了一位诗人写的“台阶昏睡,不会阻止老屋倒塌”的惊喜之句。写诗就是这么难,但虽然我们没办法跟那些大师比,我们却可以永远和过去的自己比。就拿这首来说,注意诗语的表达,删减精炼,末尾来个视角转换和力度提升,还是可以的。比如是否可以这样——

空房子。路边孤独的灵魂
躯壳立在风雨里
犹如万箭穿心而无法感到疼痛

电闪雷鸣——
剩余的骨架
多像风的奴隶
戴着枷锁受人嘲弄


同样的,意见仅供参考。同时,独行兄可以加入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让《空房子》更有个人色彩反而能加分不少。

【李文光回复】谢谢陶兄认真而坦诚的批改,可能是视角或立意的不同吧,同样的题材写出的诗也是千差万别。我没有看到过你例举的有关“空房子的诗歌,但正因为如此,虽然我无法写出类同他们的优秀诗作,却更能写出自己的”这一个“。你说是吧?

【金喜回复】很赞同,写属于自己的永远是最好的哈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再次看到这首作品,又让我回想起我曾经写过的棕熊福瑞的故事,故事就是以一个房子为梦想为中心的。又让我有了想去重新修改的冲动。往深处想,“房子”也许是梦想,而“空”了的是我们的心。
再次问好诗友。



第十八篇,位置在272楼


尸体里的阳光
文/秀水沥阳

风,突然在树下跌倒,
骤然起势,枯叶纷纷,闪避。
有只蚂蚱死了,在路边,
刀样的光,从断腿伤口射进。

粉尘侦察兵,来自沙漠,
用霾样的迷雾,掩护身份。
秋末冬初,凉热平衡,
古人喜欢在这种时刻,用兵。

乌鸦,不报喜,不报忧,
偏爱恶作剧,制造恐怖气氛。
冬季的树,枝比叶多,
雨滴,让泊着的黑更加光亮。

鹰羽,从天空高傲的脱落,
飘在傍晚,晨露的骷髅上。

【金喜回复】细读一遍之后,我敢保证:截止到目前,这是我遇到的最难改的一首诗。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尸体里的阳光”令人费解而又值得深思。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即诗人这是在写啥?诗人想表达啥?为了便于理解,我做出了如下的剖析——

风跌树下——枯叶纷纷闪避       诗思的起篇,营造场效应                                全
路边蚂蚱已死——光射进伤口     应是“尸体里的阳光”的序                              篇
                                                                                                             死
粉尘围绕(掩护身份,但对“身份”只能猜测)             似乎是运动的                  亡
回顾:古人喜欢这时用兵(没看出这种深意,原谅我愚钝)   对“光”的遮蔽                气
                                                                                                               息
乌鸦——制造恐怖气氛       继续“尸体”意象场效应的塑造                              的
树,枝比叶多(算是特写)   “枯藤老树昏鸦”,大家很容易理解。噶,噶,嘎的那种         铺
雨,让黑更亮(也算特写)   这算点睛之笔,和“尸体里的阳光”契合                      陈
                                                                                                               和
鹰羽脱落(典型的象征性写法,有惨烈的死亡气息)   结尾很精彩,又回归“尸体”场的塑造  强
飘在晨露的骷髅上(感觉有强搭意象的刻意?)       个感跳跃过大,不自然                化

综上,我们应当能看出诗人所想表达的一些的东西——很贴合问题,切中关于“尸体”的意象。同时,读罢,敏感的人能深味到一种强烈的由场效应造成的厚重的类似金属的死亡质感。但在文题里,又提及“阳光”,似乎诗人想表达关于“死亡”的突破(这也是很多艺术家的梦想) ,可是金喜不得不说,关于这点从诗作结构上看,未能有效抵达。实际上,我们也只是从“雨滴/让泊着的黑更加光亮”里看出一点苗头。那么,我的意见是,如果“尸体里的阳光”还未真正被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干脆修改一下题目呢,或者干脆就叫“尸体”。同时,针对二段,我个人觉得应做一些逻辑上的考虑,因为既然在制造场能,最好还是不要突然打断。或者换一种直接的加强,而非“负”的说法。

上述个见,切切,若有错误请指出。真伤金喜脑细胞啊!秀水兄。。。。。

【秀水沥阳回复】谢谢金喜。辛苦了。
生命的遗物,从蚂蚱的尸体到骷髅,存世时间有限,更别说生命本身了。
思想是人类生命的特殊,物质的消融,是载体的消失,让灵魂慌恐。
人是希望永远存在的,因此自古至今,人们宁愿相信灵魂不灭。
但死亡这一客观,使得觉识也消失,灵魂被陷于无觉无识的黑暗。
因此,光明成了生命的寄主灵魂的不可缺失,是生命的向往。
尸体里的阳光是同样温暖的,更是灵魂的方向指引。

可惜,这首诗有了念头(灵感)后,前后三次,被我家小孙子(不满三周岁)打断,
直到最后,思路被打了死结,找不到原本的感觉,竟然写成这样了。
而你把我诗里隐着的意识,估摸了个八九,你是认真琢磨了,操刀精准。

最后我想说,骷髅,动物有,白骨。植物有,朽木。晨露也有,是干了的渍印。

非常感谢金喜。生命的轮回,不会凭空位移,化为一道灵光入胎重新出生。
它在我们的自身,往回看,薪火相传的,是我们自己的DNA,子子孙孙无穷。

【金喜回复】这个问题非常有典型性,有中西方传统写诗思维的比较。我们放到下周再详细的讨论吧。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打断的不一定不是好的,诗正是需要被打断的,然后再寻求连接。上周的事,今天总算可以说个过瘾了。

认真读您在这首诗里的所思所想,因为是有“根”性的思考在里面,所以是可以修改的且能改得好。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因为自幼偏爱西方诗歌多一些,所以对西方那种创作思维多一些了解。他们更注重发散的,多线条的,精而且准的搭配意象间的关系,而我们东方,以中国为主,更加注重抒情和境的营造,就好比西方多油画,而我们多山水油墨,完全是两种艺术创作方式。当然,随着文化的交互,东西都在渗透,相互影响。那么,读这首《尸体》里的阳光,很显然,受西方诗歌创作影响较大,我觉得也不需要太计较东还是西,而是以中心思想和文本为主,继续探讨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

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所思所想通过如此繁多的意象,组成一个有力的有效的场?而且容易理解,获取思想的认同。

首先要想好您的写作思路,是选择从场边进入场中心,还是从中心开始发散?我觉得既然要突出“尸体”里的“光”,选择前一种会比较合适。然后,关于第二段侧面的说法,要考虑改变或者删除,加强,或者说至少要避免削弱。到达场的中心后,再有力收尾,基本改诗的框架就没有问题了。也正基于上述思考,修改如下,以供参考——

尸体里的阳光(修改自秀水沥阳的同题诗)

风,死于树下
惊起冷叶的尸体
而尸体下,断腿蚂蚱已死
光开始闭合

乌鸦一只只飞来
叫声里有腐败的气息
立于鬼屋般虬枝
铺盖天地……

晨露碎了骨头
带动天空一只鹰的羽毛
纷纷坠落

而雨点经过时
尸体里的阳光却
让泊着的黑更加光亮




第十九篇,位置在281楼


望江南
文/ 西陆蝉唱

秋天,她的眸子里画满夕阳
古木也不禁摇头

亭外,江水送不走也葬不掉
驻足的白帆

我接过流传下来的余杯
一醉,为之续上百十年的波光

【金喜回复】江南韵,江南的风格肯定不同于“尸体里的阳光”啦。“西陆蝉唱”也别有一番风味呵。那么这首诗就没那么复杂啦。金喜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走进“望江南”吧。。。

这种诗求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更大程度上是“蕴”,要丰富,要醇美,要萦绕。因为“江南”本身就涵盖这些东西(当然也希望有高手突破藩篱,写出新意),而一个“望”字就应当思考该怎么“望”,是时间和空间的“望”?还是经纬度铺设或交织的“望”?这个很关键。在风格中自是要放松而统一,这个是自然不需要多说的。

我们注意到从一开始诗作就注意了上述的问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秋天,她的眸子里画满夕阳
/古木也不禁摇头”,有时间有空间,有经度有纬度。当然后面的也一样很有味道。。读着真是享受啊。

至于要改,我还没想好。。呵呵。。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再读时,依旧掩饰不住对这首诗的喜欢。如此情境和情怀的确令人动容。我记得曾深深沉醉于这种很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诗,想着古今碰撞时的精彩,而如何写出那种人文之精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再次问好西陆蝉唱诗友,谢谢带来这样好的体验,祝福。


第二十篇,位置在282楼

道士下山
文/尘星童云

道士下山
不带一件粉丝
温饱的憨笑
何安下
打败粮食的归宿

医生治病
悬念滚滚红尘
医生的刀
生来神奇
面对酒窝
找不到骄傲的尾巴

万古星辰
演绎柔弱的传奇
四两拨千斤
诉说太极的魔幻
点击暴风的脚心
阿里巴巴
是神奇的点钞机
啤酒的泡沫还是啤酒
王宝强的乡土铺开滚滚红尘
马云的金子种在朴素的人间
所谓智慧
是欢呼的门童

天道酬勤
从不错过苦难
练武和做人
都是修行
出神入化是谁的梦想

我坐在窗前
注视太阳的从容
人间的梦想
高不过蚂蚁的心愿
向日葵的感恩
来自土地的朴素
星星住在黑夜
从不流泪。

          2015年11月21日夜,
                     观看电影《道士下山》感怀。

【金喜回复】首先请童小云(最近刚刚看到的称呼哈)同学原谅金喜不大看国产电影,不过这个《道士下山》倒是看过介绍片。我一部分时间在车上,一部分时间在去车站的路上,还有一部分时间在开车的公路上。。。。也就是说,如果我要是诗人,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公路诗人”,而在大巴里,关于“道士下山”的宣传片可没少放。宝强兄弟很逗,我是知道的,这个电影的风格大概也能窥探一二,那么既然要把它写成诗,那就忌讳两个东西:一是要进行诗化处理,特别要注意不能写成诗歌类的观后感;二是要“捡”,捡诗性,捡诗趣,捡诗情。这篇明显要优于上篇,不过诗化和精炼的空间还很大。举例说明:“医生治病/悬念滚滚红尘/医生的刀/生来神奇/面对酒窝/找不到骄傲的尾巴”,完全可以修改为:“酒窝。红尘的刀/医生治病的悬恋。”这样,同样的意思是不是更有诗趣,也更透心呢?其他各段也是一样。试着加强诗化的过程并多一些变化会更加耐品和吸引人,这就是我读了你这篇《道士下山》后的感想。

【呆瓜回复】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去指挥事物,是事物带动情感,事物的的运动轨迹、颜色、变化产生的气氛可能就是诗意。我们只是搬运,拿走你需要的事物。我们要把虚的写实了,而不是把实的写虚了。

【呆瓜回复】很多的时候,我们描述是把事物变了样。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事物让我们思想和情感变化着。写诗,还有一个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看电影看电视看表演等等都会给我带来一些艺术享受。这些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也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审美和思想情感,而诗人,便可以慢慢的将它们转变为诗歌的形式,有了诗歌的诗趣。虽然,本篇并不能说写的成功,但至少也是当今现代诗和其他艺术作品和谐震动的一个方向。我记得读过一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摘”(说“文摘”其实是以诗歌的形式写的),其中有一句话令我过目难忘,“人生一系列被曝光的大场面/没有一处不被扭曲”。想想,真是精辟。
上述种种,和尘星分享,就算《道士下山》暂时结束之言吧。问好


第二十一篇,位置在303楼

父亲和他的牛
文/ 黄锡锋

面对牛  父亲
总是凶巴巴的
吆喝着  把鞭

高高举过头顶  
可落在牛背上
简直给牛抓痒

牛的惰性  我
始终怀疑  是
父亲宠出来的

可一次  父亲
终于恼羞成怒
一巴掌却打落
几只牛氓痞子

仿佛谁  敢动
他的牛一根毛  
就要  他的命

【金喜回复】相对于上篇类似“行尸走肉”的“空”批判,我更喜欢这样有根的诗。写诗就应该这样,简单明了,让人一读就能理解,但细细想来又觉得有深意,这时你就成功一半了。这篇思想上有出彩的地方,“牛”不是简单的牛,诗土地上的牛,“父亲”不是简单的父亲,是土地上的父亲。我们应该能注意到“土地”这个隐线和暗流,连接了“父亲”和“牛”,也造就了他们的关系。进一步,说到他们的关系,一位是劳动者,一位是生产工具,一位是指挥的,一位是受指挥的,自然有合作也有矛盾,关系对立统一,可作为两种生命体,在土地面前,父亲宠牛有因,读者可以想想,咱中国人都说“老农民像牛”,你们这下明白里面的深意了吧?这是同病相怜啊,这是农民的诗歌啊,多悲天怜人,又多纯朴厚实。最后那句“仿佛谁  敢动/他的牛一根毛  /就要  他的命”简直犹如神来之笔,一句双冠,又多义,无疑是最出彩之句。所以说,从思想上看,黄兄写了一首成功的作品。

请注意,我说的是“作品”,是因为这首诗仍然要面临“诗意”的诘难,尤其在类似段子体的记叙过程中。我深度想了一下,这是一首有诗意的诗,但藏得太深,根本不利于传播。为什么大家就不能让诗灵动起来呢?比如如果这样写——

牛身后有父亲的鞭子
还有父亲

鞭子升过头顶的时候
吆喝声已爬到了牛身前警告——

懒牛!我太宠你
包括你身上成群的牛氓痞子

巴掌不大也不小
拍在每根牛毛上
就像鞭子的命——


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也权当做自作主张,更改一番,自个乐乐哈。。。希望能对黄兄有所帮助。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咱中国人自己的诗歌,没说的。赞一个。再次问好黄兄!


第二十二篇,位置在分别在326楼、328楼



1、沙漠上的默许
文/高春娟

放弃原野 放弃捆绑已久的衣服
丢掉鞋袜,丢掉紧闭已久的三角洲
默许的潮湿
在沙漠里点燃

披一片绿色
作为翅膀
跨越呼吸 跨越建筑
打挺的乳房压低了姿态
渴望风 风的方向
一浪浪波纹在沙滩生长

黄色的肢体  冷冷的沙丘
拍打的心跳 赤裸的舌尖
瞬间永恒
只留下一抹青丝
散落点点

【金喜回复】先我们一句一句的读。“放弃原野 放弃捆绑已久的衣服”是指沙漠脱下“绿”外套吗?用“捆绑”两字有强入的感觉,这个不够好,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比方肯定有一种更为自然的说法。“丢掉鞋袜,丢掉紧闭已久的三角洲”老样子,拟人的说法,因为“沙漠的默许”也是拟人的说法。什么是鞋袜,什么是“紧闭”已久的三角洲?搭配很新,可是为什么就是读着不自然呢?还是强入的意识在作祟。诗人还没有放松起来。“默许的潮湿/在沙漠里点燃”,“潮湿”指的是什么?是眼泪的形态吗?在沙漠里点燃什么?点燃内心的火炬吗?“披一片绿色/作为翅膀”,我们注意到前面“绿”意指外套,现在“绿色”演变成“翅膀”,转换得似乎过快。“跨越呼吸 跨越建筑/打挺的乳房压低了姿态/渴望风 风的方向/一浪浪波纹在沙滩生长”,还停留在诗意的表面。“黄色的肢体  冷冷的沙丘/拍打的心跳 赤裸的舌尖/瞬间永恒/只留下一抹青丝/散落点点”,读到这里,我似乎明白“”沙漠的默许”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围绕宝贵的“绿”,包括最后的“青丝”表达情殇。只是,若实话实说,春娟诗友请见谅,金喜要为诗作本身负责。金喜认为该篇没有有效表达你所想呈现的样子,只是陷入了“绿”意象混乱搭建的怪圈,有强入强出之感。并且再一次原谅金喜,我也要理理,才能提出修改意见,不妨,我们暂时在这里放一放。。好吗?


2、历史的声音

被海水磨平的岸
上来一些人,下去一些人
如一片片鳞片
漂浮,生长 ,脱落

在绿色和蓝色主调的宇宙
坐拥青纯之美 ,自然之吻痕
一声声沉闷的咳嗽
砸伤泡沫



不止一次的裹紧我
以至于呼吸艰难,扯着衣襟
撕开一些背光的事物
火车拖着病腿
摇曳而过 ,经过我的心口
一声声哀鸣

玻璃心

请容我再等上千年
质变的流水穿过漆黑的坟茔
点燃彼此的呼吸,月光如雪花下落
填充时光的漏洞,凝结。

【金喜回复】读第一句“被海水磨平的岸”,我不太明白海水怎么“磨平”岸?海水是推来逝去,是柔性的,可以冲刷,可以撞击,但为何用“磨平”?后面几句有点意思。直到“一声声沉闷的咳嗽
/砸伤泡沫”,这里的咳嗽是“历史的声音”吗?和上篇同样的问题,强写导致的诗感被破坏。至于后面,读着美好但不能入心。春娟诗友,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金喜直言,你没有写进入你心里的东西,一味的想写好,或者想学大师那样写好。我记得在第十三篇里说过黄诗友“空”写,看起来很有批判性的东西,写出了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补充说明,黄诗友写到“父亲和他的牛”的时候明显好多了)。那么,你这两篇的典型问题是“强”写,写出了没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就不奇怪了。金喜认为,不如简单的说一些“我爱”“我恨”来的更畅快些,然后慢慢用“玫瑰”或“刺”来代替自己说话,反而更有意思。

也欢迎春娟诗友提出反对意见,或者再深入分享两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继续深入了解诗成因的诗外。。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我曾经跟高诗友要过这首诗的来源——一张似乎裸体的女人站在沙漠中,长纱飞扬的图片。再细细比对图片所展示的精神和诗歌所阐释的精神,我觉得诗作可能还是限于“看图说话”的境地了,没有深掘这张图片所带来的艺术共震。从诗歌描述上来看,写得很全了,也很形象生动,基本将图片能写的都写下来了,但是问题是:诗歌不是小说,不需要那么多那么全那么完整的概述。诗歌通常需要一个诗眼进入诗核。诗人只需要关心你想表达的诗核,然后觉得表达清楚了,就可以了。所以题图诗讲究精挑细选,讲究寻找适合自己的光亮。诗歌的思维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文体,鉴于此,我想再重新认识那张图片可能对我们的诗歌创作会更有意义。
问好高诗友,上述种种供参考。



第二十三篇,位置在346楼

《听雪》
文/车行

琴声。浅浅的笑声
年少的歌声。都在记忆的深处
飘飘如今夜的大雪
今夜,千山莽莽,河流龟息
而失语

适合于无边的黑中
只取一截,留白眼前纷沓的马蹄
于三千里的静极处,聆听
身后远去的嘶鸣。于冰的荒原
寻一片暖

黑森林。白森林
都在河流的弦上。悲喜被夜风弹奏
风雪夜归人,只一夜
已白头——

【金喜回复】车行兄弟是写诗的好手,也是砍诗的高手,那么既然你我兄弟是狭路相逢,那就得较较劲了,认真看看兄弟那里有软肋,可以让我下手哈。。好了,闲话少说,且《听雪》。。

先通读一遍,一窥“听雪”的全貌:大雪纷飞,落入一片大地,“风雪夜归人”在夜风中,白了头。真是好一曲“听雪”图,广阔的视角,动态的飘摇以及静谧时的“冷”处理所造成的诗作的张力,的确有“雪”之狂虐嘶哑天地的架势。用词也老道得很且有古韵之风。但是,等等,这样是不是说说优点,是不是就完了?显然不是。

我们注意到既然全篇都在力图营造“听雪”的壮阔,悲泣之鸣,何不来得更潇洒点,更简单纯粹点。第一句“琴声。浅浅的笑声/年少的歌声。都在记忆的深处”可以删除了,因为后面有“曲”的“指”,而首句平淡,车行兄是想告诉读者“我这一句不好看”吗?
后面则直接进入主题,修改为——

今夜大雪。飘飘斗转
但有千山莽莽,河流龟息
竟失语

于无边的黑中
取纯粹的白,像醉卧马蹄下
于三千里外的静极处,听
身后远去的嘶鸣

黑森林。白森林。今夜
都在河流的弦上。听
风雪弹得一曲悲鸣
让夜归人

——白了头


车行兄弟以为如何?反正不用付医药费,你说的,哈哈,金喜也就胆子大了。。

【呆瓜回复】这个不错。只是在有些词语的运用上有点刻意和缠绕了,显得有些碎。

举个例子:
风雪夜归人,只一夜
已白头——

前面一直在说雪,为什么要加上风雪呢,夜归人就足够说明一切了。前面有夜了,后面只一夜,设法避开两个“夜”字。

【车行回复】呵呵,兄弟的刀很锋利。稍有犹豫的地方都指出来了。。。东北有夸张的说法是:说出来的话,一会就结了冰(意思是这么说的,原句不记得了)——所以才有了开头的琴声笑声歌声,飘飘如雪。以此切入现实的雪——用以虚实结合,说生命的曾经历程。。。第二节,同样虚实间杂,意在横轴展开,求质感。。。第三节为“合”——综合马蹄,嘶鸣,说江山与人都是一夜白头(苍老)——以此说“沧海桑田”。。。

以上是我个人的创作构思。以我的固执,我还是喜欢原作多一些。并不因为是自己的文字。修改版凝练有余,质感不足。读起来句子的内在呼吸与语感,都不是很好。呵呵,深谢兄弟直言。好与不好有什么关系呢?知失即得!也许时间久了,我也会跳出自己的看法。时间是唯一的公证者:如果一首诗在三年以后还能够(起码是)感动自己,无疑已经足够了作为一首诗歌的意义。。。

远握!敬茶!必须的!。。。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我听说一个人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个人为什么没有说服他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是说服者还欠火候;二是被劝者还有更加隐秘的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精神藏在字里行间。我就是这样这面的理解改诗这件事的。我能对一首别人的诗做什么?只能提提意见,而最重要的乃是写诗的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自贴出这个帖子以后,曾有老朋友对我说,感觉有些作品你改得很好,万一他们拿去发表,署上自己的名字呢?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答曰:本来就是他们的。就算我是技术高超的医生,我能不能把别人的身体整成自己的,对不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你也应当逐渐培养自己自我修改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进步吧,不然怎么办呢?本质都要靠自己。
至少兄弟说的质感,我很赞同,就像丝绸或棉麻,是诗的文学品质。如此切切,暂时告以段落,再次问好兄弟。


第二十四篇,位置在354楼

夜宁静
文/树皮

这么冷的天儿
有月亮在窗外
我不忍关窗


【金喜回复】
树皮说:对于我,不存在什么杀手。好,金喜来了。。。。
微诗讲究“短”“精”“耐品”。树皮兄似乎是深得其道。这么三句看似普通,就像我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天气很冷,我想关窗,这是第一层意思,简单明了。“不忍关窗”有了第二层意思,即既然天气冷,为什么不关窗,想必事出有因,原来“月亮”在窗外。那么大家就会很奇怪,月亮不是一直在窗外吗?这就是树皮兄的高明处,借用“月亮”意象和诗意来表达情感,自古“月亮”多指离愁、爱情别离,这也是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说,这是第二层意思。但是,还有第三层意思,集中在内心的一个“忍”字上。我们不要放过“冷”“月亮”“窗外”和“关窗”这些看似普通却布局在一个境里的词语,它们和“忍”形成了一种巧妙而强大的张力,和“夜宁静”行程一种情感的洪流,读来令人嘘唏不已。。。

上述种种,金喜想对树皮兄说:我可不会上你的当,改坏一首诗,让你玷污我“杀手”的名号。正道是:不接烫手的活,杀手也会知难而退的。。。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听说“树尖”没了,然后看看“树皮”被禁言,我要写给谁去?这么冷的天,我就不在“树皮”上磨蹭了,进屋好好歇着去。。。。。。

第二十五篇,位置在365楼

在尘世
文/明月清风

来到人世像加入一个组织
户籍 学校工作单位像根根绳索
自由 一点点剥离 分解消失

走进尘世就像自投罗网
与谁交集就是一嘴鸡毛

我们都想保留自己的人
失去控制的人怎能容你

是非黑白冲突问题
与你一生形影不离

【金喜回复】认识明月不是一天两天,让我想想,从小时候看着天上的月亮开始。。。哈哈。。我们来读一遍这个名字“明月清风”,多好,自然的,贴心的,那么取这个名字的,肯定也是此等心境的。我个人通过读明月的诗评,基本可以认定,此等女子聪慧、落落大方,贤惠等等。诗也读过不少,但金喜奇怪的是,为何诗总在揭露社会啊,人性啊,而且似乎只是活跃在表层。那么,既然明月相邀,共同探讨不同于诗歌理论的诗歌创作之病灶,那么金喜岂敢有懈怠之礼!

在尘世,宽泛而深邃,试问明月,你确定你现有有厚重的积淀去触碰这样的题目了吗?这是金喜第一问。“来到人世像加入一个组织/户籍 学校工作单位像根根绳索/自由 一点点剥离 分解消失”这一点点小女子的哀叹,会有谁哀怜,而且读读字面的意思就明白明月想说什么了,是不是太浅了?这是金喜第二问。“走进尘世就像自投罗网”这是自然,但是否能“哀而不伤”?这是金喜第三问。“与谁交集就是一嘴鸡毛”,读这句会让人哑然失笑,这不是“刺头”吗?百口是非多,但还有赞扬的荣誉呢,还有宽容的正能量呢?这是金喜第四问。“我们都想保留自己的人/失去控制的人怎能容你”,什么叫“我们都想保留自己的人”,在搞政治吗?一条线上的蚂蚱,一条船上的团体吗?这是金喜第五问。“失去控制的人怎能容你”,又一句哀叹,不过懂政治的人都明白,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小部分,没有谁能真正控制一个人,说“控制”其实有更深的东西。“是非黑白冲突问题/与你一生形影不离”,这是大家都理解的东西,写出来,读而无深味。所以,综上明月,你的心灵还能继续承受吗?金喜是不是太残忍了,对这样一个女子砍诗够狠,,流泪的三十秒。。。

问题不在明月你写不好诗,而是你选错了诗题。那些接近男性体裁的东西一定是有其独特性的,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说,女性可能就写不好,而是说,我们要写我们熟悉的东西,或者更准确点说,我们从一开始要写自己能掌控的东西。当你一厢情愿,想写好不能深刻理解的东西时,就是上面那个效果。所以,“在尘世”,我们不提,最好缄默。请明月暂时放弃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东西吧,就写来自心灵深处的,哪怕是一个小女子的小情怀也总比这样的好。期待明月,放松一点,有了真东西,我们继续谈诗化。。。

金喜致歉,如果有说得重的话,那也是因为,从小就沐浴在明月清风中。。。。。

【诗在诗外】【金喜回复】虽然在上周的回复中,“炮轰”了明月清风的诗作,想想都觉得惭愧,但明月自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在“我的读诗态度”里展现的品性的确令人动容。有两个问题很适合在这样的“诗在诗外”里回复,第一,我们是否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第二,我们是否应该仅写自己熟悉的?这实际上涉及到诗歌的道路和自我探索突破的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写我们自己熟悉的,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也应当逐渐尝试着进入更宽广更深邃的时空,诗歌的意义也本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明月清风,一个聪慧之女子能有如此之尝试,也算是勇敢。我记得在谍战片里看到过一个特务头子说,“这些毛孩子现在刺杀手段是不高明,可是刺着刺着就成高手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诗歌。也就是说,决定诗歌高度和深度的根本还是在于诗人本身的格局和情怀。去做就好了!对于诗歌也是一样,可能昨天和今天都觉得还未能控制,但明天和明天的明天呢?说不定!去做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2 07: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诗好诗坏萝卜白菜!爱看不看谁也没求谁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2 0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叔苴妹子 于 2015-11-23 15:09 编辑

流派网太需要刀斧手了!支持金喜兄弟!

请陶兄弟砍一下我的两首小诗:
最好帮我修改一下,呵呵。。。

水里的天空


我早该知道,水里的月亮
是梦里的百合
是镜中的烛光
闻不到香,也取不到暖
守着它,只会使自己远离炊烟
远离冬天的炉火

黄昏,我坐在湖边,看鸳鸯戏水
看寒鸦咬着白云的耳根窃窃私语
看黑夜,如何将一颗透明的心围剿,渐渐涂黑
看月亮的脸,被一枚石子击破
如何扭曲变形,晕着一圈一圈的疼

月亮湖泊,是否在月亮之上
阳关三叠,是否在阳关之外
我思想的骏马,该驰骋在哪一片干净的疆土

银河水满


我不知道已经过去多少年
只记得你萧瑟的肩背
渐行渐远
唯独忆不起你的脸

银河深处,是飞鸟的骨骸
未腐烂的骨骼变成化石
一层,一层
比岁月厚 比思念薄

逃不掉的是水手
那艘帆船早已锈成黑匣子
闭上眼睛 跳入深水区
今夜,是谁将它打捞上来
将它重新洗尽,漆白

站在银白里,思念的潮水,漫过头顶
伸出手去,却触不到你的一丝呼吸
我决定再次缓缓沉没。今夜
我看见镜中流泪的那个人
好像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2 0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荒 发表于 2015-11-22 07:19
其实诗好诗坏萝卜白菜!爱看不看谁也没求谁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鸟叔,你你……一边玩去!(^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22 07:32 | 只看该作者
叔苴妹子 发表于 2015-11-22 07:31
鸟叔,你你……一边玩去!(^_^;)

哪边?你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07:41 | 只看该作者
阿平 发表于 2015-11-22 06:58
沙发支持,有一首自己总不满意,上来讨点灵感。

谢谢阿平君支持,拿点米来好下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22 07: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评诗,是一件辛苦活。欣赏金喜的勇气;评诗也是一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希望金喜下手狠一点!怕疼的只围观!(^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07:44 | 只看该作者
大荒 发表于 2015-11-22 07:19
其实诗好诗坏萝卜白菜!爱看不看谁也没求谁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是这样啊,诗求自然,改也是修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07:45 | 只看该作者
叔苴妹子 发表于 2015-11-22 07:30
流派网太需要刀斧手了!支持金喜兄弟!

谢谢妹子,支持就表示一下我下手很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22 07:46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5-11-22 07:44
是这样啊,诗求自然,改也是修炼~~

鹅改了30年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5 07: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