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陶金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流派诗歌风格考12北方雪狐【陌生人、乌鸦与黑夜之诗】(待贴)

  [复制链接]
851#
发表于 2017-1-11 21:33 | 只看该作者
金喜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08:3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辛苦的前提是身体要保重,谢谢采兄关心鼓励
你也是~~~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08:34 | 只看该作者
叔苴妹子 发表于 2017-1-10 22:19
评诗,是一件非常辛苦,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除非只拍马屁。
感谢喜子中肯的批评,妹子收藏,反思。

都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7:47 | 只看该作者
车行初稿已成,待贴出
下一位第17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发表于 2017-1-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笑相逢 于 2017-1-17 08:18 编辑

工程浩大,又是一场诗歌盛宴!

预约金喜老师第十七块金砖~~辛苦了


俺的在这里——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bile=yes#pid68265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7-1-16 22:41 编辑

【金喜赏析】


与车行的交集是在某个夜晚,伴随着陈超先生令人悲伤的辞世,我读到了他的《告别诗》,读到里面“灯盏抛弃的远方,隐于黑夜/而一场大雪尾随的湮灭,彷佛诗人苍白的/影子,安宁且痛楚”的句子。

我留了言,大概就是——安宁且痛楚。我想,这就是我初识的车行:悲,且视角开阔,写意浓重又相宜的人世之悲。

但似乎这样引入,稍显太快。我们试读车行,发现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为:选择一个喻体,由表及里或由外向内,又或兼而有之,寻求意象和意象间那种和谐、生宜,以期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中国山水的写意诗作。

不用怀疑。车行对书法及国画有自己的认识,所以才会将这种技艺运用到诗歌方面。你读——

“秋天高远。雨水稀薄”
“一些鱼住下,与石头为伴/一些鱼摆尾,镜子里留下细碎的涟漪”

你再读——

“山川和鸟鸣,相隔两个黄昏”
“花开于朔风,愈冷愈张/有纹如褶皱,如老者”

而这种写意已然融入了书法和国画意境营造的美感和深远。比如——

   “也许某天,我隐身/心中的河流,从此干涸/滩涂之上,我会留下洪水的印痕”
   “其香内敛,如磐石之不动于风/唯匍匐跪拜者,细嗅,可闻涛声”
   “‘谁说缘木不可求鱼?’/那时的闹市,已是他的深山”

    读车行的那些围绕某个物像本身的喻体完全可以结合书法里虚实相克又相生,国画里的意境简约而又辽阔深远的审美,读到可与之媲美的诗歌。

但这些,只是表象。诗毕竟不同于书画,虽然有很多借鉴的地方,且题材多限于古典传统诗歌方面。

古典诗的意境多靠平面技艺而来,山水留白更多的是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判断和想象。画者和观者的人不确定性减少了释阐的有效性,当然,也同时增加了艺术的多解和神秘。

运用到诗歌方面,用得恰当会有茅塞顿开、云淡风轻、宁静致远,不悲不喜的诗情,而运用得过少或过多,会对诗歌结构产生一定的伤害,甚至令人产生“冰冷”的印象。正因如此,我删除了一部分过度借用书画技艺的作品,而保留了一些引入成功的诗作。比如,留下的《灰色真相》。

在《灰色真相》里,车行有了一个少有的思维的逆转,主要体现在以前总关注眼睛看到的客体,或者作用于客体的主体,但是这次不同。他选择了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事物——一只只能涂出灰色的铅笔。由此,从这个点引燃整首诗。讲喻体的发生,“一生,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削尖自己,抛弃自己”;讲喻体的梦魇,“一生,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剥开自己,寻找真相”;揭示喻体的本质,“而真相是:一支被凌迟的/铅笔,体内唯有一截灰色盲肠/且一生深爱着一把薄薄的刀片”。至此,我们突然间也茅塞顿开,在获得类似生命历程思辩认知智识的同时,也对诗作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因为,他勇于并善于发现了被我们所忽视的生命本身的荒诞和一种只能由诗言明,却无法说得透彻的大悲。

当然,除了《灰色真相》,还有一些或写意或深远或辽阔抒情的诗作品。这里,不一一举例。

那么,是不是车行的诗,除了上述,就无所可谈呢?显然不是。

我们还注意到他诗歌作品的另外三个特征:其一,国粹文化视角,尤其集中在鉴赏方面的美的诗歌运用;其二,类似于“古道清风”的贵族意识的诗歌抒写;其三,诗旨明晰,诗核集中,往往于字或词语之间,张力喷勃而出,大有“车过悬崖”之势。

比如,在《影青执壶》里,干脆就形而上的写“一截河流的孤本。适合于/珍藏、把玩、透析。适合于七寸之间/品一壶远宋的水光山色”,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跨界运用;在《野火烧不尽》里写“唤醒的小南风/南风唤醒的绿,不过来世的身外事/那时离离原上,谁是我?”,其实是渴望复归自然,无为而生,无为而死的诗思;而在《关于陶》里,写下的“俯身叩问的人/黄土的面容,与慈悲/水,是曾经的图腾/而汲水的少女,有易碎的一生”,索性将“陶”存有的张力扩张到了极致,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和美感。

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格既是走向成熟又是走向衰落的标志。

随着诗技的娴熟,运用得高超,书画乃至古玩等艺术供给的养分会使得诗人逐渐沦为一个匠人,而非切实感受人间温度的诗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诗人应抛开你所创造的,依赖你的成熟诗句,而具备开拓,勇敢前行的精神,才不至于走到一个瓶颈。

换句话说,即——用我之矛攻我之盾。

从诗性,这种独特、复杂,而又简单、纯真的本质上来说,不断厌倦自己才是不竭之泉。结合车行的诗,我重点要提的几个问题是:

从艺术特色上说,你觉得《关于陶》好,还是《告别诗》好?那么从人生的价值上看呢?从存在本身的意义上看呢?哪一个是你的警钟,哪一个是你的歧途?哪一个更容易让人感动,觉得有温度?

把书画的技艺发挥到极致。诗歌写到极致,大概就是《灰色真相》的样子,但“碰到天花板”该怎么办?古典诗词里的词或词语的意象是否满足于当代的要求?当代散文和叙事技艺运用于诗歌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如何运用?

如果采用白描,例如口语间歧义的多重意境,或寓言揭示的人类普世价值,运用于诗歌,为诗歌所用,又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诗艺无止境。在享受跨界带来的诗歌硕果时,切记“创作拒绝成熟”,好的诗歌永远是“在路上”。

当然,话虽如此,依然不妨碍我们此刻的读车行诗的美感和快感,亦如“车过悬崖”,快哉!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六日晚十点整初稿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2:28 | 只看该作者
一笑相逢 发表于 2017-1-16 10:33
工程浩大,又是一场诗歌盛宴!

预约金喜老师第十七块金砖~~辛苦了

谢谢一笑兄鼓励,问好哈,第17暂时保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2:31 | 只看该作者
卡卡 发表于 2017-1-10 13:00
刚刚看到,陶兄辛苦,这个必须收藏。

谢谢卡卡兄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7-1-16 22:41 编辑
车行 发表于 2017-1-6 00:05
那是再好不过了,嘿嘿,先谢谢啦!——


【金喜赏析】


与车行的交集是在某个夜晚,伴随着陈超先生令人悲伤的辞世,我读到了他的《告别诗》,读到里面“灯盏抛弃的远方,隐于黑夜/而一场大雪尾随的湮灭,彷佛诗人苍白的/影子,安宁且痛楚”的句子。

我留了言,大概就是——安宁且痛楚。我想,这就是我初识的车行:悲,且视角开阔,写意浓重又相宜的人世之悲。

但似乎这样引入,稍显太快。我们试读车行,发现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为:选择一个喻体,由表及里或由外向内,又或兼而有之,寻求意象和意象间那种和谐、生宜,以期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中国山水的写意诗作。

不用怀疑。车行对书法及国画有自己的认识,所以才会将这种技艺运用到诗歌方面。你读——

“秋天高远。雨水稀薄”
“一些鱼住下,与石头为伴/一些鱼摆尾,镜子里留下细碎的涟漪”

你再读——

“山川和鸟鸣,相隔两个黄昏”
“花开于朔风,愈冷愈张/有纹如褶皱,如老者”

而这种写意已然融入了书法和国画意境营造的美感和深远。比如——

   “也许某天,我隐身/心中的河流,从此干涸/滩涂之上,我会留下洪水的印痕”
   “其香内敛,如磐石之不动于风/唯匍匐跪拜者,细嗅,可闻涛声”
   “‘谁说缘木不可求鱼?’/那时的闹市,已是他的深山”

    读车行的那些围绕某个物像本身的喻体完全可以结合书法里虚实相克又相生,国画里的意境简约而又辽阔深远的审美,读到可与之媲美的诗歌。

但这些,只是表象。诗毕竟不同于书画,虽然有很多借鉴的地方,且题材多限于古典传统诗歌方面。

古典诗的意境多靠平面技艺而来,山水留白更多的是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判断和想象。画者和观者的人不确定性减少了释阐的有效性,当然,也同时增加了艺术的多解和神秘。

运用到诗歌方面,用得恰当会有茅塞顿开、云淡风轻、宁静致远,不悲不喜的诗情,而运用得过少或过多,会对诗歌结构产生一定的伤害,甚至令人产生“冰冷”的印象。正因如此,我删除了一部分过度借用书画技艺的作品,而保留了一些引入成功的诗作。比如,留下的《灰色真相》。

在《灰色真相》里,车行有了一个少有的思维的逆转,主要体现在以前总关注眼睛看到的客体,或者作用于客体的主体,但是这次不同。他选择了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事物——一只只能涂出灰色的铅笔。由此,从这个点引燃整首诗。讲喻体的发生,“一生,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削尖自己,抛弃自己”;讲喻体的梦魇,“一生,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剥开自己,寻找真相”;揭示喻体的本质,“而真相是:一支被凌迟的/铅笔,体内唯有一截灰色盲肠/且一生深爱着一把薄薄的刀片”。至此,我们突然间也茅塞顿开,在获得类似生命历程思辩认知智识的同时,也对诗作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因为,他勇于并善于发现了被我们所忽视的生命本身的荒诞和一种只能由诗言明,却无法说得透彻的大悲。

当然,除了《灰色真相》,还有一些或写意或深远或辽阔抒情的诗作品。这里,不一一举例。

那么,是不是车行的诗,除了上述,就无所可谈呢?显然不是。

我们还注意到他诗歌作品的另外三个特征:其一,国粹文化视角,尤其集中在鉴赏方面的美的诗歌运用;其二,类似于“古道清风”的贵族意识的诗歌抒写;其三,诗旨明晰,诗核集中,往往于字或词语之间,张力喷勃而出,大有“车过悬崖”之势。

比如,在《影青执壶》里,干脆就形而上的写“一截河流的孤本。适合于/珍藏、把玩、透析。适合于七寸之间/品一壶远宋的水光山色”,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跨界运用;在《野火烧不尽》里写“唤醒的小南风/南风唤醒的绿,不过来世的身外事/那时离离原上,谁是我?”,其实是渴望复归自然,无为而生,无为而死的诗思;而在《关于陶》里,写下的“俯身叩问的人/黄土的面容,与慈悲/水,是曾经的图腾/而汲水的少女,有易碎的一生”,索性将“陶”存有的张力扩张到了极致,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和美感。

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格既是走向成熟又是走向衰落的标志。

随着诗技的娴熟,运用得高超,书画乃至古玩等艺术供给的养分会使得诗人逐渐沦为一个匠人,而非切实感受人间温度的诗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诗人应抛开你所创造的,依赖你的成熟诗句,而具备开拓,勇敢前行的精神,才不至于走到一个瓶颈。

换句话说,即——用我之矛攻我之盾。

从诗性,这种独特、复杂,而又简单、纯真的本质上来说,不断厌倦自己才是不竭之泉。结合车行的诗,我重点要提的几个问题是:

从艺术特色上说,你觉得《关于陶》好,还是《告别诗》好?那么从人生的价值上看呢?从存在本身的意义上看呢?哪一个是你的警钟,哪一个是你的歧途?哪一个更容易让人感动,觉得有温度?

把书画的技艺发挥到极致。诗歌写到极致,大概就是《灰色真相》的样子,但“碰到天花板”该怎么办?古典诗词里的词或词语的意象是否满足于当代的要求?当代散文和叙事技艺运用于诗歌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如何运用?

如果采用白描,例如口语间歧义的多重意境,或寓言揭示的人类普世价值,运用于诗歌,为诗歌所用,又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诗艺无止境。在享受跨界带来的诗歌硕果时,切记“创作拒绝成熟”,好的诗歌永远是“在路上”。

当然,话虽如此,依然不妨碍我们此刻的读车行诗的美感和快感,亦如“车过悬崖”,快哉!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六日晚十点整初稿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0#
发表于 2017-1-17 02:17 | 只看该作者
中肯,深度的评,精彩,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30 02: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